顳頜關節功能紊亂是咋回事?

2020-12-23 騰訊網

近日,西安市中醫醫院針灸推拿康復科安軍明主任醫師門診來了一位五十歲左右女性患者,張口困難,右側耳前顳頜關節處疼痛,嚴重影響進食及語言交流,甚是苦惱。安軍明主任醫師仔細詢問診患者病史、並行CT檢查,以排除器質性病變。該患者最後診斷為顳頜關節功能紊亂綜合症。

那麼,什麼是顳頜關節功能紊亂綜合症呢?

安軍明主任醫師介紹,其實顳頜關節功能紊亂綜合症是口腔頜面部最常見的疾病之一,主要表現為頜面部關節疼痛、張口時有彈響聲、可見張口、咀嚼等運動障礙等,嚴重時可伴有頭暈、頭痛、耳鳴、眩暈、食欲不振。好發於青壯年,女性發病率高於男性。

安軍明主任醫師辨證該患者顳頜關節功能紊亂綜合症屬於中醫的「痺症」範疇。《諸病源候論》中記載:「風溼痺病之狀,或皮膚頑厚,或肌肉酸痛,風寒溼之氣雜至,合而成痺。」本病發生除先天、創傷等因素外,還與風、寒有關係,近期天氣轉涼,是該患者病情加重的誘因。據此,安軍明主任醫師制定針刺取穴;方氏頭針伏髒頭,倒髒上焦,局部取穴:上關、下關、頰車、翳風。遠端取穴:合谷、外關。每日針刺一次,輔以五官超短波理療儀局部治療。經三次治療後,該患者張口角度明顯增大,局部疼痛顯著減輕。

安軍明主任醫師溫馨提示:顳頜關節功能紊亂綜合症患者應注意以下幾點;

1.改正不良生活習慣,糾正單側咀嚼習慣,避免長時間咀嚼口香糖及堅果等硬食。

2.糾正牙齒相關疾病,夜晚磨牙嚴重者可佩戴咬合墊睡覺。

如出現顳頜關節部不適時應及時就診,最好做局部CT檢查,排除器質性病變。輕症患者經過針灸、理療即可緩解,病情嚴重且影響生活者可能需手術治療。

來源:西安市中醫醫院

相關焦點

  • 開口下頜就疼,小心顳頜關節紊亂,3招來判斷,4大手段避免惡化
    你聽過顳頜關節紊亂嗎?根據國外研究顯示,全球約有1/3的人曾有顳頜關節疼痛,其中有1/4人出現彈響聲或肌肉疼痛,但真正尋求治療的民眾卻僅佔10%。顳頜關節紊亂常伴隨其他細微症狀,如頭痛、耳鳴或睡眠品質變差,很多人很容易看錯科別,導致病情加重,發生咀嚼功能異常、下頜歪斜、臉部變形等狀況。那麼什麼是顳頜關節紊亂?哪些人是好發族群?
  • 3招緩解顳頜關節紊亂
    我們在吃東西或者打呵欠的時候可能會偶爾有一兩次這樣的經歷:耳朵旁邊的關節會「咔咔」的響一下,接著會有點不爽的感覺,但是張一張嘴活動一下就好了起來。這個會響的關節,叫顳頜關節,具體位置在就是耳朵前界和臉頰交界的地方,來回張閉口,摸上去會鼓一小坨的那個部位。但實際上,有不少人,會持續一段時間出現像文章開頭所描述的表現,還伴隨不同程度的疼痛,甚或還有頭痛、耳鳴或者睡眠質量變差等影響生活質量的症狀。
  • 需要警惕的顳下頜關節紊亂症候群
    顳下頜關節紊亂症候群(TMD)是口腔頜面部常見的疾病之一,在顳下頜關節疾病中,此病最為多見。好發於青壯年,以20~30歲患病率最高,其發病機理尚未完全明了,本症的主要特點為關節區酸脹疼痛、運動時彈響、張口運動障礙、關節脫位等這類多數屬關節功能失調、預後良好;但極少數病例也可發生器質性改變。
  • 張口咔嚓響,很可能是顳下頜關節紊亂!
    發出聲音的部位是耳朵前方的關節,叫做顳下頜關節。而之所以會發出咔嚓聲,很可能是因為你患上了顳下頜關節紊亂。湖南省直中醫醫院專家提醒,顳下頜關節紊亂是口腔頜面部常見的疾病之一,好發於青壯年,以20~30歲患病率最高。多數關節功能失調紊亂的預後是良好的。但是久而久之會影響面部輪廓,導致臉部變形。病因有哪些?
  • 打哈欠吃東西「咔咔」響 這可能是顳下頜關節紊亂
    身邊有很多朋友都經歷過這種情況,這可能是顳下頜關節紊亂病,是口腔科的常見疾病,但是很多朋友有了症狀後卻不知道應該如何就醫,乾脆就自己挺著,這樣是不行的哦。什麼是顳下頜關節病顳下頜關節病指累及顳下頜關節和(或)咀嚼肌系統,引起關節疼痛、彈響及張口受限等一組疾病的總稱。
  • 一吃東西就嘎嘣響,你可能得了顳下頜關節紊亂症候群!
    一張嘴就疼,一吃東西就嘎嘣響,一打哈欠就感覺下巴僵住要掉了……這個部位不是腮幫子,而是耳朵前方的關節,叫顳下頜關節。之所以會出現上述症狀,是因為你得了顳下頜關節紊亂症候群。顳下頜關節紊亂症候群顳下頜關節紊亂症候群主要表現為關節區或者面部疼痛,張口度減少,關節響聲,關節交鎖卡住,關節功能受限,咀嚼食物疼痛等。在顳下頜關節病中,此病最多見,好發於青壯年,以20-30歲患病率最高,本病主要為關節區酸脹疼痛、運動時彈響、張口障礙等,多屬於關節功能失調、預後良好,但少數可發生器質性改變。
  • 吃東西嘎巴響小心顳下頜關節紊亂症
    如果吃東西時,除了牙齒響你還能聽見自己耳前關節也在嘎巴嘎巴響,同時在你張口或閉口的時候伴有疼痛感,那你就要警惕了。近日,鄭州市的王女士就遇到了這個問題。鄭州人民醫院頤和醫院口腔科副主任醫師董愛芬說:「這是典型的顳下頜關節紊亂症,是口腔頜面部常見的疾病之一,多發於20~30歲的人群。
  • 吃東西上的嘎嘣戒指,你可能有顳下頜關節紊亂症候群
    一旦你吃了張嘴,當你吃東西時,你會感到嘎嘣,當你打哈欠時,你會覺得你的下巴僵硬,會從……掉下來,這部分不是面頰,而是耳前的關節,稱為顳下頜關節。原因是你有顳下頜關節紊亂症候群。顳下頜關節紊亂症候群顳下頜關節紊亂症候群表現主要包括關節區或面部疼痛、張口度降低、關節噪聲、關節連鎖卡住、關節功能受限、食物咀嚼疼痛等。
  • 吃飯耳朵裡咔噠咔噠響 小心顳頜關節盤脫位
    顳下頜關節是人體一個神奇的關節,一旦出問題還挺麻煩,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南京市口腔醫院口腔頜面外科門診副主任醫師周婷的講解。周婷介紹,顳下頜關節最神奇的地方在於連接兩塊骨頭的結構。一般來講,穩定的關節靈活性就差,比如膝關節,相當穩定相當強大,但是只能做屈和伸兩個方向的運動;靈活的關節呢,穩定性就差,比如肩關節,幾乎是全方位無死角的運動範圍,但它同時也是全身最容易脫臼的關節。
  • 嘴巴張不開,有可能是得了顳頜關節炎
    網絡配圖顳頜關節炎(俗稱掛鈎疼),是指由於顳頜關節功能紊亂或結構損傷而引起的疼痛、活動障礙等症狀的症候群。疼痛部位可在關節區或關節周圍;並可伴有輕重不等的壓痛。此外,還可伴有顳部疼痛、頭暈、耳鳴等症狀。顳頜關節炎的發病原因:1.創傷因素很多患者有過局部創傷史。如曾承外力撞擊、突咬硬物、張口過大(如打呵欠)等急性創傷;還有經常咀嚼硬食、夜間磨牙以及單側咀嚼習慣等。這些因素可能引起關節挫傷或勞損,咀嚼肌群功能失調對本症的發生也有一定影響。2.咬合因素不少病員有明顯的咬合關係紊亂。
  • 軍醫詳解:別讓過度咀嚼害了你的顳下頜關節
    顳下頜關節紊亂病的主要症狀多為關節區酸脹疼痛、運動時關節雜音彈響、張閉口運動障礙、頭痛等等。多數患者屬關節功能失調、預後良好;但如不重視,少數病例也可發生器質性改變,嚴重危害健康。顳下頜關節紊亂病的發病原因尚未完全闡明,多數學者都認為該病是多因素髮病,一般認為與以下因素有關。1、咬合因素。
  • 「譯文分享」頭頸姿勢與顳下頜關節疼痛的關係
    大約有3500萬美國人有顳下頜關節紊亂症候群的問題,並且會經常性地出現疼痛影響到工作和日常生活。大部分患者並沒有意識到他們的口腔頜面部疼痛和頭痛的問題是與日常生活中呈現的體態緊密相聯繫的。對於矯正顳下頜關節(Temporomandibular joint,TMJ)功能失調的問題,進行結構性的頭部姿勢重建是非常有必要的。患有顳下頜關節功能障礙的患者通常會出現頜部活動受限的症狀,在張口和閉口時出現頜部「彈出」和「咔嚓」聲。顳下頜關節紊亂的程度可以從輕微的刺激到嚴重的衰弱狀態。
  • 面部疼痛顳下頜關節疼痛不能忽視
    顳下頜關節是面部的唯一關節,其結構和運動都是人體最複雜的關節之一。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的咀嚼、語言、吞咽和表情等動作都有賴於顳下頜關節的正常參與。顳下頜關節紊亂病是口腔中常見的疾病,在人群中發病率很高,是除了齲齒、牙周病和牙列不齊之外的口腔頜面部最常見的疾病之一。
  • 「體態矯正」顳下頜關節紊亂怎麼辦,緩解顳下頜關節疼痛訓練方法
    什麼是顳下頜關節紊亂我們平時可能很少注意到顳下頜關節,但其實我們會經常用到它。這是連接下頜骨和顱骨的關節。每次我們說話、咀嚼或者吞咽的時候它都在運動。當我們的下頜關節和下頜肌肉出現問題時,就會出現顳下頜關節紊亂。通常是由於頜骨受傷、關節炎引起的炎症或過度使用而造成的。
  • 顳下頜關節紊亂症候群出現後,常見表現是疼痛,有雜音,別不重視
    導語:顳下頜關節紊亂症候群(temporomandibular joint disturbance syndrome,TMJDS),也稱為顳下頜關節紊亂症候群,不是一種疾病的診斷,而是一組相關疾病的名稱,指的是顳下頜關節或(和)咀嚼肌,具有某些常見症狀(例如疼痛、怕聲、張口受限等
  • 孕婦顳頜關節炎怎麼辦?有什麼應對方法嗎?
    現在很多人因為一些原因總是會患上一些病症,甚至在懷孕的時候,由於激素混亂患者關節炎類的疾病,由於孕婦身體特殊的情況,所以在治療的時候也會受限,那麼孕婦顳頜關節炎怎麼辦?顳頜關節炎能自愈嗎?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全面的了解一下吧。
  • 壓力山大 中年男子顳下頜關節竟痛了10個月
    12月16日,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湖南省腦科醫院)口腔科主任劉遵望檢查後解釋道,李先生所患為「顳下頜關節功能紊亂」,調整好心態或是李先生治好病的第一要務。李先生來自衡陽,以開計程車為生。10個月前,李先生貸款開上新車,隨後健康竟接連報警,腦袋疼,咽喉炎,還有就是張嘴說話、吃東西時顳下頜關節處都會疼痛難耐,且還會出現「卡卡卡」的聲音。
  • 嘴巴張不開,可能是得了顳頜關節炎!市一院有種新療法,有望減輕您的痛苦!
    他本以為這就是傳說中的「掉了個下巴」,口腔科醫生卻告訴他,這是一種叫「顳頜關節炎」的疾病,又稱「顳下頜關節功能紊亂」,且藥物治療效果不理想,只能起到緩解的作用。關節炎很常見,顳頜部位居然也能得關節炎?難道在以後的生活中,就真的「hold」不住自己的下巴了嗎!正當丁先生感慨自己傷不起時,醫生建議他去醫院康復中心,找冉鵬飛主任試試!        抱著試一試的心態,丁先生又來到市一院康復中心。
  • 一張嘴就咔咔響、疼痛難忍,王源的顳下頜關節紊亂病你也有
    這種疾病的正式名稱叫顳(niè)下頜關節紊亂病,俗稱TMD。這是一類病因尚未明確、而又有相同或相似臨床症狀的一組疾病的總稱,多數具有自限性。翻譯成普通話就是得的人多,不知道咋得的,且治不好,但不要命。王源示意疼痛部位和症狀。圖丨新浪娛樂視頻截圖TMD這個病,顧名思義,就是顳下頜關節(TMJ)不正常了。
  • 還容易得顳頜關節病、胃病
    還容易得顳頜關節病、胃病) 新快報記者 梁瑜 通訊員 李耀文小麗最近在家反覆照鏡子,發現自己兩邊的臉不對稱,左邊要比右邊大一點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