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飯耳朵裡咔噠咔噠響 小心顳頜關節盤脫位

2020-12-22 南報網

2019-08-30 09:59圖文來源:新華報業網

很多人第一次聽說的時候反應都是:啊,這還有個關節啊?顳下頜關節是人體一個神奇的關節,一旦出問題還挺麻煩,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南京市口腔醫院口腔頜面外科門診副主任醫師周婷的講解。

周婷介紹,顳下頜關節最神奇的地方在於連接兩塊骨頭的結構。一般來講,穩定的關節靈活性就差,比如膝關節,相當穩定相當強大,但是只能做屈和伸兩個方向的運動;靈活的關節呢,穩定性就差,比如肩關節,幾乎是全方位無死角的運動範圍,但它同時也是全身最容易脫臼的關節。

顳下頜關節也是這樣的:要穩定,啃肉的時候下巴晃晃悠悠亂甩不行;也要靈活啊,啃雞爪嗑瓜子太粗笨的不行。所以這個關節中間塞進去了一個叫做「關節盤」的結構,它又被稱為「自適應可變性自帶潤滑2D轉3D系統樞紐」,也是最麻煩最複雜的。

剛才說了,關節盤是為了讓顳下頜關節又穩定又靈活,它出問題了,顳下頜關節就會變得既不穩定又不靈活。輕度的可能只是張閉口或者咬東西的時候咔噠咔噠響;重一點的,可能會伴有疼痛;再重一些,可能張口的時候,張到某個部位張不開了,使勁一張,伴隨著一聲巨響和劇痛,突然一下又張開了。更嚴重的,可能整個關節盤死死卡住,張開一點點就無論如何動不了了,蘋果、漢堡、煎餅、雞腿,再也沒法吃了。這種情況,我們稱為關節結構的紊亂,就像一輛汽車,傳動齒輪錯位了,在路上開,開久了,就會發生嚴重的磨損,在顳下頜關節,就可能出現關節內部的骨質破壞。

那麼病因呢?總體看來主要是三種:一、有不良咀嚼習慣,比如單側咀嚼、伸舌吞咽、愛吃硬物;二、頜骨發育不良或牙齒排列不齊;三、意外創傷。另外,心理和情緒因素也會影響顳下頜關節疾病的發展和預後。

值得注意的是,長期的不良咀嚼習慣,如偏側咀嚼,尤其要警惕。在一般情況下,產生單側咀嚼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習慣性的咀嚼行為很大程度是為了避免不適和疼痛所造成的。這是由於下頜運動的調節過程中,由牙周韌帶及口頜系統其他部分的整體感受器傳入神經中樞,經過整合確定,就現有咬合狀而言,是危害最小、最舒適的下頜運動型。長期單側咀嚼造成了習慣側關節及肌肉的異常高水平的壓力,使得習慣側發生紊亂。單側咀嚼使雙側髁狀突有退行性改變,關節盤的膠原纖維束呈多向走行。長期單側咀嚼引起雙側咀嚼肌的活動不對稱、習慣側咬肌為了適應經常咀嚼食物需要肌肉纖維密度代償性增大,臨床表現為收肌豐滿。長期單側咀嚼使嚼肌活動不對稱,在左右肌肉不對稱的情況下緊咬更加重TMD症狀,單側咀嚼形式不平衡的牙磨耗可能造成更多的牙齒不穩定。隨著時間的增加這些損害更加明顯。

周婷主任介紹,出現顳頜關節盤脫位不要慌,市民一定要在發病的早期幹預,先採用可逆的保守治療,後採用非保守治療,可以減輕症狀,縮短病程,減少復發。

相關焦點

  • 吃東西耳朵兩邊疼?當心顳下頜關節疾病
    生活中不少人遇到過這種情況,打完哈欠,張開的嘴巴好像被卡住了一樣,非得「咯噔」響一聲才能合上嘴。還有的人一張口、一吃東西,耳朵兩邊就疼痛。其實這是顳下頜關節紊亂疾病。顳下頜關節紊亂病在顳下頜關節疾病中有很高的發病率,但人們對此病的認知度很低。
  • 一吃東西就嘎嘣響,你可能得了顳下頜關節紊亂症候群!
    一張嘴就疼,一吃東西就嘎嘣響,一打哈欠就感覺下巴僵住要掉了……這個部位不是腮幫子,而是耳朵前方的關節,叫顳下頜關節。之所以會出現上述症狀,是因為你得了顳下頜關節紊亂症候群。下頜骨運動的時候,較小的髁突在寬大的關節窩內活動,兩者之間的關節盤能起到緩衝作用。在張開嘴巴的時候,此處的關節會涉及旋轉和滑動兩種運動,小張口的時候主要是轉動,大張口時就是滑動。一旦關節盤結構或者形態異常,就有可能使關節的活動發生障礙或者發出異常的聲音,從而引起顳下頜的關節病。
  • 一張嘴就咔咔響、疼痛難忍,王源的顳下頜關節紊亂病你也有
    其實,類似的問題困擾著不少人的生活,典型症狀是一張嘴就有彈響、雜音,嚴重的時候還會張不開嘴,張嘴的時候耳朵前邊關節特疼,甚至頭疼耳朵疼。這種疾病的正式名稱叫顳(niè)下頜關節紊亂病,俗稱TMD。圖丨新浪娛樂視頻截圖TMD這個病,顧名思義,就是顳下頜關節(TMJ)不正常了。顳下頜關節被咱們俗稱為下頜掛鈎,別看它不大,卻是人體最為複雜的關節之一:它既能轉動,又能滑動,而且還是個左右聯動的關節。在吃飯的時候,可以承受咀嚼壓力;在說話的時候,又能充分發揮其靈活性,是既穩定又靈活的神奇存在。
  • 3招緩解顳頜關節紊亂
    我們在吃東西或者打呵欠的時候可能會偶爾有一兩次這樣的經歷:耳朵旁邊的關節會「咔咔」的響一下,接著會有點不爽的感覺,但是張一張嘴活動一下就好了起來。這個會響的關節,叫顳頜關節,具體位置在就是耳朵前界和臉頰交界的地方,來回張閉口,摸上去會鼓一小坨的那個部位。但實際上,有不少人,會持續一段時間出現像文章開頭所描述的表現,還伴隨不同程度的疼痛,甚或還有頭痛、耳鳴或者睡眠質量變差等影響生活質量的症狀。
  • 顳下頜關節脫位有三種類型,下巴脫臼別自己亂託
    下巴脫臼或者民間俗稱的「掉下巴」在醫學上稱之為顳下頜關節脫位。顳下頜關節由髁突和關節窩組成,是人體最精密的關節之一,我們說話、吃飯,凡是張嘴的動作都要用到這個關節。「當我們大笑、劇烈咳嗽或長時間張嘴之後,髁突滑出了關節窩,不能自行復位,就會發生顳下頜關節脫位。」顳下頜關節脫位有三種類型:1、急性前脫位:好發於女性。
  • 開口下頜就疼,小心顳頜關節紊亂,3招來判斷,4大手段避免惡化
    你聽過顳頜關節紊亂嗎?根據國外研究顯示,全球約有1/3的人曾有顳頜關節疼痛,其中有1/4人出現彈響聲或肌肉疼痛,但真正尋求治療的民眾卻僅佔10%。顳頜關節紊亂常伴隨其他細微症狀,如頭痛、耳鳴或睡眠品質變差,很多人很容易看錯科別,導致病情加重,發生咀嚼功能異常、下頜歪斜、臉部變形等狀況。那麼什麼是顳頜關節紊亂?哪些人是好發族群?
  • 吃東西嘎巴響小心顳下頜關節紊亂症
    如果吃東西時,除了牙齒響你還能聽見自己耳前關節也在嘎巴嘎巴響,同時在你張口或閉口的時候伴有疼痛感,那你就要警惕了。近日,鄭州市的王女士就遇到了這個問題。鄭州人民醫院頤和醫院口腔科副主任醫師董愛芬說:「這是典型的顳下頜關節紊亂症,是口腔頜面部常見的疾病之一,多發於20~30歲的人群。
  • 顳頜關節功能紊亂是咋回事?
    近日,西安市中醫醫院針灸推拿康復科安軍明主任醫師門診來了一位五十歲左右女性患者,張口困難,右側耳前顳頜關節處疼痛,嚴重影響進食及語言交流,甚是苦惱。安軍明主任醫師仔細詢問診患者病史、並行CT檢查,以排除器質性病變。該患者最後診斷為顳頜關節功能紊亂綜合症。
  • 張口咔嚓響,很可能是顳下頜關節紊亂!
    發出聲音的部位是耳朵前方的關節,叫做顳下頜關節。而之所以會發出咔嚓聲,很可能是因為你患上了顳下頜關節紊亂。湖南省直中醫醫院專家提醒,顳下頜關節紊亂是口腔頜面部常見的疾病之一,好發於青壯年,以20~30歲患病率最高。多數關節功能失調紊亂的預後是良好的。但是久而久之會影響面部輪廓,導致臉部變形。病因有哪些?
  • 顳下頜關節疼痛怎麼辦?
    顳下頜關節是一個鉸鏈,連接下巴到顱骨的顳骨,在耳朵的前面。 這個關節可以讓下巴上下左右移動,讓你可以說話,咀嚼和打哈欠。當關節和控制它的肌肉出現問題被統稱為顳下頜紊亂症候群(temporomandibular joint disorders, 英文簡稱:TMD)。什麼原因引起的? 目前並無定論,也就是說並不明確什麼會導致TMD。
  • 經典推薦《Click Clack Series咔噠咔噠系列》
    Series 咔噠咔噠系列繪本】文/Doreen Cronin朵琳·克羅寧圖/Betsy Lewin貝西·賴文適讀年齡:4-8歲《Click Clack...Series 咔噠咔噠系列》繪本是目前頗受北美幼兒園到二年級學生追捧的系列繪本,天馬行空的想像和超強的有趣故事往往讓小讀者們在閱讀的過程中大笑不已。
  • 打轉向燈時,咔噠咔噠的聲音從哪裡來的?
    司機轉彎時早已習慣了「咔嗒」聲轉向時「咔噠」聲的沿用同時也為了能夠適應不同司機的駕駛行為習氣,不少車主通過朋友可以表示:「咔噠咔噠」就是企業為了我們告訴你轉向燈進行正常管理工作,我喜歡聽這個咔噠聲,如果打轉向燈聽不到就渾身難受。轉燈閃快是什麼問題?
  • 女子一覺醒來張不開嘴 吃東西時關節響要當心
    耳前咯嘣響一直未在意近日,家住在餘杭彭公的裘女士早上睡醒起床時,突然發現自己的嘴動不了了。她想張又張不開,想閉又閉不上,感覺左側耳朵前面的區域還有壓痛感。她感到痛苦難耐,於是立刻前往餘杭區第三人民醫院口腔科就診。
  • 在打轉向燈時,為什麼會發出咔噠咔噠的聲音?目的是為了什麼?
    不知道開過車的朋友都有沒有注意到,當我們打轉向燈的時候,總會發出「咔噠咔噠」的聲音,當關閉轉向燈,聲音也隨之關閉了。那你們知道到底為什麼會出現這種聲音呢?目的是為了什麼?如今,隨著科技的發展,現在汽車轉向燈的咔噠咔噠聲是由相應的控制單元模擬出來,並驅動一個小喇叭來實現的,這個小喇叭大部分都直接安裝在儀錶盤內部。
  • 打哈欠吃東西「咔咔」響 這可能是顳下頜關節紊亂
    大家有沒有一張嘴感覺關節「咔咔」響,或者有彈跳雜音,甚至張不開嘴的情況。身邊有很多朋友都經歷過這種情況,這可能是顳下頜關節紊亂病,是口腔科的常見疾病,但是很多朋友有了症狀後卻不知道應該如何就醫,乾脆就自己挺著,這樣是不行的哦。什麼是顳下頜關節病顳下頜關節病指累及顳下頜關節和(或)咀嚼肌系統,引起關節疼痛、彈響及張口受限等一組疾病的總稱。
  • 為什麼在瑜伽練習時臀部有時會發出「咔噠」聲,如何改善緩解呢?
    很常見的是,你會發現你的一個髖部發出咔噠咔噠的聲音,或者在做一種特定動作時會突然彈出聲音,尤其是當你從一個抬高的位置放低你的腿的時候。出現這種情況我們經常把它叫「髖部彈響」,醫學名為「彈響髖症候群」。儘管這個聲音讓人聽起來很不安,但通常是無需擔心的。你的髖部沒有脫臼,也沒有造成任何直接傷害。
  • 需要警惕的顳下頜關節紊亂症候群
    顳下頜關節紊亂症候群(TMD)是口腔頜面部常見的疾病之一,在顳下頜關節疾病中,此病最為多見。好發於青壯年,以20~30歲患病率最高,其發病機理尚未完全明了,本症的主要特點為關節區酸脹疼痛、運動時彈響、張口運動障礙、關節脫位等這類多數屬關節功能失調、預後良好;但極少數病例也可發生器質性改變。
  • 吃東西上的嘎嘣戒指,你可能有顳下頜關節紊亂症候群
    一旦你吃了張嘴,當你吃東西時,你會感到嘎嘣,當你打哈欠時,你會覺得你的下巴僵硬,會從……掉下來,這部分不是面頰,而是耳前的關節,稱為顳下頜關節。原因是你有顳下頜關節紊亂症候群。顳下頜關節顳下頜關節位於雙耳前方,分為左右兩側,下頜骨將他們連接在一起,左右同時移動,下頜骨在咀嚼肌收縮作用下,每一次咀嚼、吞咽和說話的變化活動都是由顳下頜關節完成的。顳下頜關節主要由上關節窩、下關節髁和他們之間的顳下頜關節盤組成。
  • 走路時膝蓋「咔噠」作響是身體在報警 若伴有紅腫疼痛更得小心!
    很多人可能都會有這毛病,走路時膝蓋「咔噠、咔噠」作響。這是身體在報警:你的零件壞了!關節都要廢了嗎?其實,這種聲音叫生理性彈響,對身體沒什麼害處。但是如果關節除了發出響聲,還伴隨著紅腫、疼痛的話,就得小心了!你的關節還好嗎?
  • 軍醫詳解:別讓過度咀嚼害了你的顳下頜關節
    如果大家看過電影《查理和巧克力工廠》,一定記得影片裡那位隨時嚼著口香糖的小姑娘。據解放軍第306醫院全軍口腔疾病診治中心主任醫師劉彥介紹,顳下頜關節簡稱下頜關節,是人體唯一的左右雙側聯動關節,具有轉動和滑動運動,有一定的穩定性和多方向的活動性。其解剖和運動都是人體最精細,最複雜的關節之一。在顳下頜關節和肌肉協同作用下,產生與咀嚼、吞咽、語言、及表情等有關的各種重要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