顳下頜關節脫位有三種類型,下巴脫臼別自己亂託

2020-12-23 有來醫生網

前幾天,正在卡拉OK引吭高歌的莉莉突然面色一變,手託下巴發出「呀」的一聲。原來,她的下巴脫臼了,頓時連話都說不了。莉莉說,這種尷尬的事情近一年來已經發生第二次了,上一次是在朋友飯局上,她正哈哈大笑,突然就遭遇了這噩夢般的一刻。

說起下巴脫臼,很多人是從周星馳主演的電影《九品芝麻官》認識這個疾病的。而在現實生活中,被下巴脫臼困擾的人還真不少,有些患者連打個哈欠下巴都會「掉」下來。下巴脫臼到底是怎麼一回事?為何有些人一次脫臼後頻頻復發?有什麼辦法可以徹底治癒呢?

下巴脫臼或者民間俗稱的「掉下巴」在醫學上稱之為顳下頜關節脫位。顳下頜關節由髁突和關節窩組成,是人體最精密的關節之一,我們說話、吃飯,凡是張嘴的動作都要用到這個關節。「當我們大笑、劇烈咳嗽或長時間張嘴之後,髁突滑出了關節窩,不能自行復位,就會發生顳下頜關節脫位。」

顳下頜關節脫位有三種類型:

1、急性前脫位:好發於女性。患者表現為不能閉口,如果雙側脫位的話,患者還會語言不清,唾液外流,關節區與咀嚼肌疼痛;

2、復發性脫位:反覆出現急性前脫位的症狀,患者不敢張大口。復發性脫位的復位較容易,有些患者甚至自己在家就能用手把下巴給託回去。這種脫位多見於中老年人,或者一次脫位後治療不徹底的患者,復發主要與關節囊和關節韌帶鬆弛有關;

3、陳舊性脫位:臨床表現與急性前脫位相似,但顳下頜關節和咀嚼肌無明顯疼痛,下頜有一定的活動度,可進行開閉口運動。

在治療上,急性脫位一般可通過手法復位。「但復位後要用專門的繃帶對下巴加以固定,兩周內不要做大的張嘴動作,避免再次脫位,否則很容易變成復發性脫位。」張清彬強調,他遇到過有些患者,脫位後自己復位,復位後沒有固定,生活上又不注意張嘴等動作,結果很容易就復發。

針對復發性的顳下頜關節脫位目前有三種治療方法:一是注射療法,向關節囊內注射強化劑,使關節囊纖維化,不再鬆弛;第二種是微創關節鏡,在患者耳朵前方進針,然後進行等離子汽化熱凝治療,通過加熱,使關節囊和關節韌帶收縮。第三種是開放性手術治療,如關節囊及韌帶加固術、關節結節切除術以及關節結節增高術等。目前在臨床上,第二種方法最常用,治療效果也最好。遇到顳下頜關節脫位,最好還是到口腔專科醫院的顳下頜關節科進行規範的治療。

相關焦點

  • 吃飯耳朵裡咔噠咔噠響 小心顳頜關節盤脫位
    顳下頜關節是人體一個神奇的關節,一旦出問題還挺麻煩,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南京市口腔醫院口腔頜面外科門診副主任醫師周婷的講解。周婷介紹,顳下頜關節最神奇的地方在於連接兩塊骨頭的結構。一般來講,穩定的關節靈活性就差,比如膝關節,相當穩定相當強大,但是只能做屈和伸兩個方向的運動;靈活的關節呢,穩定性就差,比如肩關節,幾乎是全方位無死角的運動範圍,但它同時也是全身最容易脫臼的關節。
  • 一張嘴就咔咔響、疼痛難忍,王源的顳下頜關節紊亂病你也有
    顳下頜關節被咱們俗稱為下頜掛鈎,別看它不大,卻是人體最為複雜的關節之一:它既能轉動,又能滑動,而且還是個左右聯動的關節。在吃飯的時候,可以承受咀嚼壓力;在說話的時候,又能充分發揮其靈活性,是既穩定又靈活的神奇存在。
  • 使用關節不當,當心顳下頜關節炎
    從聊天中發現,他平時喜歡吃一些有嚼勁的東西,喜歡長期咀嚼口香糖,不良的刺激也會誘發炎症。&nbsp&nbsp&nbsp&nbsp事實上,生活中有顳下頜關節炎的症狀的人很多,只是不嚴重,大多可以自愈。比如「打哈欠時下巴卡住,不得不輕輕來回搖晃下巴後,才能重新活動下巴」,「說話時下巴就脫位了,不能說話」,「每次用力咀嚼後,下巴就脫位了」。
  • 顳下頜關節疼痛怎麼辦?
    顳下頜關節是一個鉸鏈,連接下巴到顱骨的顳骨,在耳朵的前面。 這個關節可以讓下巴上下左右移動,讓你可以說話,咀嚼和打哈欠。當關節和控制它的肌肉出現問題被統稱為顳下頜紊亂症候群(temporomandibular joint disorders, 英文簡稱:TMD)。什麼原因引起的? 目前並無定論,也就是說並不明確什麼會導致TMD。
  • 顳下頜關節(TMJ)疼痛的物理治療
    目前團隊已涵括PT、OT、PO、ST、心理諮詢師、營養師,還需要更多專業的優秀人才,如有意向,歡迎您的加入與投稿。編譯:王箏校審:牛茜編輯:葛萌顳下頜關節可以進行開合運動,並且使下頜骨產生活動。在咀嚼、說話及其他運動時,這些關節會承受壓力。意味著上述情況同樣也是疼痛、肌肉及關節問題的普遍來源。顳下頜關節慢性疼痛需要牙醫評估病因。
  • 軍醫詳解:別讓過度咀嚼害了你的顳下頜關節
    據解放軍第306醫院全軍口腔疾病診治中心主任醫師劉彥介紹,顳下頜關節簡稱下頜關節,是人體唯一的左右雙側聯動關節,具有轉動和滑動運動,有一定的穩定性和多方向的活動性。其解剖和運動都是人體最精細,最複雜的關節之一。在顳下頜關節和肌肉協同作用下,產生與咀嚼、吞咽、語言、及表情等有關的各種重要活動。
  • 一吃東西就嘎嘣響,你可能得了顳下頜關節紊亂症候群!
    一張嘴就疼,一吃東西就嘎嘣響,一打哈欠就感覺下巴僵住要掉了……這個部位不是腮幫子,而是耳朵前方的關節,叫顳下頜關節。之所以會出現上述症狀,是因為你得了顳下頜關節紊亂症候群。顳下頜關節顳下頜關節在雙耳的前方,分左右兩側,下頜骨將其連在一起,左右同時聯合運動,每一次咀嚼、吞咽、說話的時候,下頜骨多變的活動都是由顳下頜關節在咀嚼肌的收縮下完成。顳下頜關節主要由上部的關節窩、下部的關節髁突以及位於兩者間的顳下頜關節盤組成。關節盤是圓盤狀軟骨,上下有關節腔,內有關節囊滑膜分泌的滑液,具有營養、潤滑以及減少摩擦的作用。
  • 西安小夥拔牙後下巴脫臼 一天最多掉30餘次(圖)
    ,要是下巴脫臼了就自己敲上去  他很痛苦  只能吃點軟的東西,不敢多說話,疼的時候用頭撞牆,25歲小夥被疾病折磨得連死的心思都有  本報訊 (記者 卿榮波) 最多的一次,他的下巴一天脫臼三十多次,「有時候一分鐘都要脫臼好幾次。
  • 吃東西上的嘎嘣戒指,你可能有顳下頜關節紊亂症候群
    一旦你吃了張嘴,當你吃東西時,你會感到嘎嘣,當你打哈欠時,你會覺得你的下巴僵硬,會從……掉下來,這部分不是面頰,而是耳前的關節,稱為顳下頜關節。原因是你有顳下頜關節紊亂症候群。顳下頜關節顳下頜關節位於雙耳前方,分為左右兩側,下頜骨將他們連接在一起,左右同時移動,下頜骨在咀嚼肌收縮作用下,每一次咀嚼、吞咽和說話的變化活動都是由顳下頜關節完成的。顳下頜關節主要由上關節窩、下關節髁和他們之間的顳下頜關節盤組成。
  • 「體態矯正」顳下頜關節紊亂怎麼辦,緩解顳下頜關節疼痛訓練方法
    什麼是顳下頜關節紊亂我們平時可能很少注意到顳下頜關節,但其實我們會經常用到它。這是連接下頜骨和顱骨的關節。每次我們說話、咀嚼或者吞咽的時候它都在運動。當我們的下頜關節和下頜肌肉出現問題時,就會出現顳下頜關節紊亂。通常是由於頜骨受傷、關節炎引起的炎症或過度使用而造成的。
  • 打哈欠吃東西「咔咔」響 這可能是顳下頜關節紊亂
    身邊有很多朋友都經歷過這種情況,這可能是顳下頜關節紊亂病,是口腔科的常見疾病,但是很多朋友有了症狀後卻不知道應該如何就醫,乾脆就自己挺著,這樣是不行的哦。什麼是顳下頜關節病顳下頜關節病指累及顳下頜關節和(或)咀嚼肌系統,引起關節疼痛、彈響及張口受限等一組疾病的總稱。
  • 需要警惕的顳下頜關節紊亂症候群
    顳下頜關節紊亂症候群(TMD)是口腔頜面部常見的疾病之一,在顳下頜關節疾病中,此病最為多見。好發於青壯年,以20~30歲患病率最高,其發病機理尚未完全明了,本症的主要特點為關節區酸脹疼痛、運動時彈響、張口運動障礙、關節脫位等這類多數屬關節功能失調、預後良好;但極少數病例也可發生器質性改變。
  • 男星打哈欠致下巴脫臼!半夜找醫生掰回來,眼角泛淚骨頭咯咯響
    你知道打哈欠也能脫臼嗎?男星霍尊還真就經歷了這麼一件讓人心疼又覺得好笑的事。2月19日凌晨,霍尊發博稱自己因為打哈欠導致下巴脫臼,逼不得已在半夜來醫院掛急診,找醫生掰回來,最後還不忘讚揚醫護工作者,還向他們表示了敬意。
  • 當心顳下頜關節疾病
    其實這是顳下頜關節紊亂疾病。顳下頜關節紊亂病在顳下頜關節疾病中有很高的發病率,但人們對此病的認知度很低。許多來就診的患者都是第一次知道,而且這方面的專科醫生也比較少,常常得不到及時正確的診斷,耽誤了治療。不少人只有到了疼痛難忍的程度才來就醫。  顳下頜關節位於面部兩側耳前區,與肩關節、肘關節等一樣,是人體眾多關節之一。
  • 顳下頜關節紊亂症候群出現後,常見表現是疼痛,有雜音,別不重視
    導語:顳下頜關節紊亂症候群(temporomandibular joint disturbance syndrome,TMJDS),也稱為顳下頜關節紊亂症候群,不是一種疾病的診斷,而是一組相關疾病的名稱,指的是顳下頜關節或(和)咀嚼肌,具有某些常見症狀(例如疼痛、怕聲、張口受限等
  • 吃東西嘎巴響小心顳下頜關節紊亂症
    如果吃東西時,除了牙齒響你還能聽見自己耳前關節也在嘎巴嘎巴響,同時在你張口或閉口的時候伴有疼痛感,那你就要警惕了。近日,鄭州市的王女士就遇到了這個問題。鄭州人民醫院頤和醫院口腔科副主任醫師董愛芬說:「這是典型的顳下頜關節紊亂症,是口腔頜面部常見的疾病之一,多發於20~30歲的人群。
  • 嘴巴一張就「咔咔」響,吃飯擔心下巴會脫臼
    煩人的「下巴病」原是患了顳下頜關節紊亂症候群   「嘴巴總是張不大,有時張大了還能聽到『咔咔』的響聲。」這大半年來,24歲的市民楊女士一直被一種「下巴病」困擾。近期,這些症狀越來越嚴重,去醫院檢查後,楊女士才知道她是患上了顳下頜關節紊亂症候群。
  • 「譯文分享」頭頸姿勢與顳下頜關節疼痛的關係
    大約有3500萬美國人有顳下頜關節紊亂症候群的問題,並且會經常性地出現疼痛影響到工作和日常生活。大部分患者並沒有意識到他們的口腔頜面部疼痛和頭痛的問題是與日常生活中呈現的體態緊密相聯繫的。對於矯正顳下頜關節(Temporomandibular joint,TMJ)功能失調的問題,進行結構性的頭部姿勢重建是非常有必要的。患有顳下頜關節功能障礙的患者通常會出現頜部活動受限的症狀,在張口和閉口時出現頜部「彈出」和「咔嚓」聲。顳下頜關節紊亂的程度可以從輕微的刺激到嚴重的衰弱狀態。
  • 開口下頜就疼,小心顳頜關節紊亂,3招來判斷,4大手段避免惡化
    有時甚至一張口笑、打呵欠或打噴嚏時,下巴好像快脫落,難道是下頜脫臼了嗎?你聽過顳頜關節紊亂嗎?根據國外研究顯示,全球約有1/3的人曾有顳頜關節疼痛,其中有1/4人出現彈響聲或肌肉疼痛,但真正尋求治療的民眾卻僅佔10%。顳頜關節紊亂常伴隨其他細微症狀,如頭痛、耳鳴或睡眠品質變差,很多人很容易看錯科別,導致病情加重,發生咀嚼功能異常、下頜歪斜、臉部變形等狀況。
  • 為什麼每次張嘴會有聲音作響,還偶有疼痛呢?
    今天我們科普一個叫顳下頜關節紊亂症的名詞。那麼在認識這個名詞之前,先糾正下大家誤以為的一件事情——顳下頜關節脫位,這個名詞是大家俗稱的「掉下巴」,是指髁突脫出關節之外,而不能自行恢復的情況,按部位可分為單側和雙側脫位,按性質又可分為急性、習慣性、陳舊性脫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