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銜接別報班?帶了兩屆畢業生的成都老師,提了8個建議

2020-09-05 學區寶

「幼小銜接班到底要不要報?」

最近在學區寶的社群裡,不少家長都在討論幼小銜接要不要報班的話題,大家各執一詞,沒有定論。



今天,學區寶特地邀請了陽陽老師來給大家解答幼小銜接班的若干問題。

陽陽老師是成都一位小學教語文的班主任老師,已經帶了兩屆畢業生,今年又開始帶一年級的小朋友了,在幼小銜接話題上很有發言權。

接下來我們看看,陽陽老師在幼小銜接這事上,怎麼看?又有什麼好的建議呢?



學區寶:陽陽老師,現在小學錄取都塵埃落定了,家長些好糾結要不要報個幼小銜接班,你咋個看喃?

陽陽老師 :幼小銜接是肯定需要的,但幼小銜接不等於幼小銜接班。



學區寶:不報幼小銜接班娃娃跟得起走不呢?現在的教材好難哦。

陽陽老師 :可能大部分人都覺得幼小銜接是對小學知識的提前學習,所以報了很多班去超前學習,但從我經驗看來,過度的超前學習小學知識,優勢只是一時的,它會存在很多弊端並慢慢爆發。




學區寶:報幼小銜接班,還有會弊端嗎?這些真的沒有想過,方便說一下什麼弊端嗎?

陽陽老師 :會有一些弊端的,娃娃上了幼小銜接班,剛開始是有一定優勢的,但是問題也還是存在的。

第一、可能會讓老師家長忽略對孩子學習習慣的關注。

上小學前你學再多東西,大部分也就只能在一年級上期吃吃老本,而這個時期很多同學是零基礎,他自然拔尖出眾,很多時候就會給老師家長產生一種假象,認為這孩子學習好,從而放鬆警惕,忽略了對他習慣和學習興趣的關注與培養。

第二、課本的新鮮內容少了,會降低孩子的學習興趣。

一年級的學習內容沒有太多難度,只要孩子認真就能夠學好。但越是簡單的東西,孩子重複多次,難免覺得內容枯燥無趣,慢慢就對學校課堂失去了興趣。

要知道,學校老師講的知識畢竟更加系統,如果只是為了剛開始學得輕鬆,而讓孩子養成上課走神的習慣,脫離老師的引導,那真是丟了西瓜揀芝麻。



第三、當學習內容難度逐漸加大,孩子可能會產生畏難情緒。

孩子剛入學時覺得所有內容都是學過的,很簡單,自己好像不用動多少腦筋也能做對題。

可課本知識都是循序漸進的,孩子如果像第二點提到的上課不專心,他也就在不知不覺中遺漏了知識與知識之間的銜接,做作業時候一下子就覺得變難了,但又不知道是哪兒出了問題。

自己的作業做不好,老師和家長也不表揚自己了,孩子會對自己產生一定懷疑,加重畏難情緒,進而害怕學習更新更難的知識。


學區寶:那我們是不是最好不要提前學習小學知識了哇?

陽陽老師 :這也不是絕對,還是要根據孩子的個人情況來看。

比如一些小朋友學習興趣確實濃厚,但是接受能力也確實很弱,就可以適當滲透一些內容。

其實這屬於知識的銜接方面,但知識的銜接不見得一定是提前學教材內容。




學區寶:家長其實最在意的是娃娃能不能跟上老師的進度學習到知識,如果不學教材內容,又怎麼銜接知識呢?

陽陽老師 :相對知識,我們更應該強調的是學習能力。

我先拿語文學科來說。

現在的部編教材一二年級大家都覺得難,其實是因為識字量大,看起來難,反而它很重視基礎能力——識字。家長只要把識字意識和識字能力培養起來,孩子入學後會輕鬆很多。


第一、在生活中識字

比如坐地鐵,我們要去某某站,就可以帶孩子去找一找,認一認站牌;又比如孩子想吃某種零食,我們拿到包裝袋,也可以帶著孩子一起讀讀……

長此以往,孩子也會喜歡走到哪兒都會去認識新的字,從而養成好的習慣。

這就是「生活中識字」,也是教材強調的一種識字方法,而且這是老師監督不到的一種學習能力。



第二、在閱讀中識字

家長可以和孩子進行親子共讀——讀繪本、兒歌、古詩等等。閱讀不應抱有太多功利性,主要是以培養閱讀興趣為主。

只要我們堅持閱讀,挑選一些漢字簡單且字體大的書,一邊讀一邊指,孩子是能夠在潛移默化中識字的,至少能夠不自覺地認識使用頻率高的漢字。我想,這比枯燥地用識字卡片乾巴巴地教,更有意義。

第三、了解漢字的演變

有能力的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學習漢字的演變,去了解漢字是怎樣發展變形的,這就將靜態的漢字變為動態,孩子能夠更生動地去認識漢字。

網絡上有很多漢字演變的動畫,也有很多字形演變的書籍等等,收集一些相關的資料後,家長就能和孩子一起探索漢字的奧秘。如此一來,孩子今後理解字形字義也相對容易一些。




學區寶:數學和英語在幼小銜接上有什麼好的建議呢?

陽陽老師 :我沒教這兩個學科,我的看法可能不太專業哈。

從我個人來看,數學更重要的是訓練一種數學思維,我聽許多數學老師說,現在數學教材也是以解決生活問題為指向的,那我想家長也可以從生活中找機會訓練孩子。

比如等公交車時候,數數我們等了幾輛啊,這就可以練習數數;

買饅頭時候想想我們要買幾個,回家怎麼分;

家裡玩具或課外書怎麼分類呢;

自己幾點到幾點要上興趣班;

幾月幾日要去旅遊,我們要玩多少天……



其實這些就是小學數學要學會解決的基礎問題,這些問題家長在生活中是不是就可以引導呢?

至於英語,其實很多娃娃幼兒園就在接觸了,可能不會太吃力,畢竟小學低段也不會考太難。

但是教材一來就是學一些常用句、常用詞再去學字母,可能對於零基礎的娃娃來說會有點吃力。

如果是我的話,我會提前給孩子報英語培訓,以興趣為主,不至於入學後英語課張不開口。



學區寶:那我們啥時候開始幼小銜更合適呢?

陽陽老師 :剛剛上面說的這些,只要孩子聽得懂,就可以開始滲透了。

注意:我說的是滲透,不是灌輸。



學區寶:那其實我們從小時候就要注意這些方面,後邊就不用再刻意進行幼小銜接了哇?

陽陽老師 :上面說的只是幼小銜接的一部分,我覺得更重要的是習慣的銜接和家長意識的銜接。



最後,非常感謝陽陽老師的本次分享,後期還會有更多幼小銜接分享。

各位家長在孩子升學過程中還遇到哪些問題呢?

歡迎評論區留言,我們會收集到下一期的教師採訪中哦。

相關焦點

  • 幼小銜接別報班?帶了兩屆畢業生的成都老師,提了8個建議
    「幼小銜接班到底要不要報?」最近在學區寶的社群裡,不少家長都在討論幼小銜接要不要報班的話題,大家各執一詞,沒有定論。今天,學區寶特地邀請了陽陽老師來給大家解答幼小銜接班的若干問題。陽陽老師是成都一位小學教語文的班主任老師,已經帶了兩屆畢業生,今年又開始帶一年級的小朋友了,在幼小銜接話題上很有發言權。接下來我們看看,陽陽老師在幼小銜接這事上,怎麼看?又有什麼好的建議呢?
  • 「幼小銜接」培訓班遍地開花
    摘要:暑假過半,我們即將迎來秋季新學期,又一屆幼兒園大班畢業生即將背上書包,踏進小學校門,成為光榮的小學生啦。無論是幫助孩子培養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或是解決雙職工家庭帶娃剛需,
  • 6個月收費1.8萬元 幼小銜接班報還是不報?老師建議:要注意能力習慣...
    幼小銜接班報還是不報?  幼小銜接班報還是不報?最近,市民柳女士很犯愁:她的女兒即將在今年9月上小學,很多朋友勸她給女兒報一個幼小銜接的學習班。但當她詢問了價格之後,卻有點犯難了:學費怎麼這麼貴!這一個學期的費用比3年的幼兒園費用還要高呢!  所謂的幼小銜接,即幼兒園和小學之間的銜接課。這是近幾年才興起的幼兒培訓概念。
  • 【聚焦】幼小銜接該不該報班?家長沒做好5點準備,乾脆別花錢報班了!
    聚焦幼小銜接,今日討論該不該給孩子報幼小銜接班,家長究竟應該怎麼準備呢? 幼小銜接,作為近年新興的熱點詞彙,牽動著每位有著適齡兒女的家長關注,畢竟孩子的事無小事,教育的事皆大事。尤其這兩年,教育局出臺了相關禁令,明確提出禁止幼兒園提前教授小學教育內容、向幼兒布置書寫類家庭作業。
  • 暑期幼小銜接班4000元/月 值得嗎?老師:謹慎報班
    家住長沙開福區湘江世紀城的萬惠女士就被嚇到了:「我們家長群裡都在討論是不是要送小孩去讀個幼小銜接班,這樣進小學一年級成績好些。據我了解,已經有小孩上了一年課了,學費一年1萬多元。」 幼兒園的小孩就陷入補課的魔咒了?新湖南客戶端記者近日走訪市場發現,幼小銜接培訓班已經在很多家長心中成了不能輸在起跑線上的開端。
  • 調查:有幼兒園大班生退園上學前班 幼小銜接被扭曲
    曾慶的好朋友鄢紫的女兒今年上小學,也屬於幼兒園的提前「畢業生」。說起提前「畢業」的原因,鄢紫說緣於和幼兒園老師的一次談話。「當時,孩子上幼兒園大班的下半學期。老師對我們說, 全班25個孩子,有9個已決定不來上大班了,這些孩子都去上學前班學習小學一年級課程 。」鄢紫說,「聽說這個情況時,我就開始糾結了。」
  • 幼小銜接,該不該給孩子報班?
    因此在幼升小前,不少家長都會給幫孩子報一個有效銜接班,從而為上小學做準備,可這樣真的好嗎?同事的孩子樂樂,今年已經上大班了。同事平時很少去讓孩子學什麼東西,一直感覺孩子只要開心就行,畢竟是幼兒園嘛。可是前幾天她聽說別人家孩子都已經會二十以內的加減法了,且漢字也認識幾百個。而自家孩子連基本的十以內的加減法都不會,字更不用說了。
  • 「幼小銜接」焦慮
    近半個月來,到底送不送孩子去幼小銜接班的問題,一直困擾著長清區居民郝麗。「孩子幼兒園大班裡的孩子明顯減少,據說大多轉到培訓機構去上幼小銜接班了。」她不確定自己讓孩子繼續留在幼兒園是否正確,猶豫著要不要也給孩子報個班。 17日16:30,在無影山東路一家教育培訓機構,多名家長排隊等待接孩子。
  • 幼小銜接選擇全年班,還是半年班?
    雖然現在幼小銜接已經是孩子必須要經過的階段,但是還是有些家長會有疑問幼小銜接教育有必要性嗎?從什麼時候開始?幼小銜接選什麼班型? 那今天我們就圍繞這三個問題來一起聊一下。 幼小銜接教育有必要性嗎?很多家長對孩子上小學又嚮往又焦慮,嚮往的是孩子長大了,能夠進入他人生的下一個小階段;焦慮則是擔心孩子上學是否能適應環境,成績是否出色,和同學老師可不可以愉快相處。家長既希望孩子可以快樂成長,同時也可以成績優異。真正的幼小銜接教育是家長與孩子共同的努力。
  • 孩子幼小銜接,報個班就行?媽媽的錯誤認知,娃報了班反而難適應
    關於這件事情,很多家長都會趁著暑假給孩子報各種補習班,以免自己孩子跟不上。最近看到一則關於「幼小銜接」的事件。在某市的幼兒園舉辦了一次以「小學生活初體驗」為主題的活動,讓不少家長紛紛點讚和好評。活動當天,幼兒園的小朋友們穿著整整齊齊,統一的校服和紅領巾,看起來很小學生一模一樣,而且一個個都富有活力,並且精神飽滿,十分乖巧可愛。
  • 一個小學老師角度告訴你的幼小銜接建議
    從事過幼兒園工作,現在是一名小學語文老師的我,從年前開始,經常被家長問:要不要上幼小銜接?,早就有了,只是幼小銜接的市場風氣也不是太好,傳統意義的銜接,容易陷入「知識本位化」的問題。所以,其次我認為:即便是大家要做幼小銜接,也不能照著小學內容小學課本去上,一定要換個體系,給孩子留著新鮮感,以培養孩子的興趣和能力為主。
  • 幼小銜接親子講座:幼小「愛」相聚,銜接零距離
    ,以自己的孩子為例,通過「孩子帶水去學校」的事例,引導家長了解幼兒園階段孩子的學習和生活習慣是以老師的督促為主,而小學階段則以鍛鍊孩子的自主性為主,並分享了幼小銜接的重要意義:從幼兒園到小學,中間僅有兩個月的時間,但在作息方式、學習內容、日常生活等方面都形成了一定的差別,以至於孩子在學習和生活的道路上突然面對一個轉折點,極易產生適應不良的情況。
  • 孩子要不要上幼小銜接?上哪種類型幼小銜接?看看小學老師怎麼說
    辰媽了解了一下,目前市場上的幼小銜接大致分為以下幾種類型:1.全日制幼小銜接班。這種幼小銜接班類似幼兒園的大班,有的就直接稱為「學前班」,在入小學之前的一整個學年的教育中,推行幼小銜接教育。3.短期強化班。這種幼小銜接班一般在入小學前的暑假開課,時間1-2月不等,很多家長都是在孩子的小學學校確定後,有針對性地找這種短期強化班。孩子到底要不要上銜接班,上哪種類型的銜接班?辰媽向一名資深小學老師徵求了意見,綜合老師的意見,主要有以下幾點:1.家長要徵求孩子意見,與孩子充分溝通。
  • 幼小銜接班成家長群新熱點
    「你家小寶今年上了幼小銜接班嗎?」「你家的報了哪裡的幼小銜接班?」今年暑期,除了疫情後再度跑火的各類課程培訓班、課外興趣班外,幼小銜接班也日漸成了一個熱門話題。
  • 讀「幼小銜接」培訓班風氣愈演愈烈 魔力何在?
    曾慶的好朋友鄢紫的女兒今年上小學,也屬於幼兒園的提前「畢業生」。說起提前「畢業」的原因,鄢紫說緣於和幼兒園老師的一次談話。「當時,孩子上幼兒園大班的下半學期。老師對我們說,『全班25個孩子,有9個已決定不來上大班了,這些孩子都去上學前班學習小學一年級課程』。」鄢紫說,「聽說這個情況時,我就開始糾結了。」
  • 「幼小銜接」興趣班 有必要參加嗎建議:「揠苗助長」式的突擊培養不可取
    上了這樣的興趣班真的能讓孩子們在短時間內適應小學生活,讓家長無憂嗎?近日,記者走訪了麒麟區部分有「幼小銜接」項目的興趣班,並諮詢了從事幼兒教育的專業人士。大家給出的建議是:「揠苗助長」式的突擊培養不可取。打著「幼小銜接」由頭的興趣班,家長們看法不一「我家孩子幼兒園大班馬上要畢業了,感覺他方方面面都還很懵懂!我該怎麼辦啊?
  • 幼小銜接,值得從幼兒園退學一年去上嗎?
    今年確實情況比較特殊,幼兒園這一期基本就等於沒上,但就算沒有疫情,成都有些小朋友最後一年時間是不在幼兒園上的,是在外面幼小銜接機構裡面度過的,就是所謂的幼小銜接全日制,也有人稱做學前班。話說我打定主意去面試民辦已經是19年3月份的事了,當時除了幼兒園大班會簡單給銜接一下,其他英語,識字,數學計算都沒有做過系統培訓,我就想到了去報個班。在圍棋班牛娃(後來順利面入某祥)奶奶的指點下,我找到了離家最近的幼升小銜接班諮詢。首先全日制班(就是周一到周五全在機構上的這種,最後一年不上幼兒園),名額早就報完。
  • 剛上完幼小銜接的我們來回答,幼小銜接孩子要銜接的到底是什麼?
    從事過幼兒園和小學教學的我,經常會被家長諮詢到是否有必要給孩子報幼小銜接。其實幼小銜接這個概念不是現在剛剛就有的新名詞,過去的幼兒園學前班基本就是目前家長們給孩子報名的幼小銜接的雛形。於是校外的培訓機構開始興起,「幼小銜接班」、「拼音班」、「識字班」等到開始如雨後春筍般爆出,向家長們販賣著「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焦慮心情,讓家長們心甘情願的買單,甚至不少家長最後一年的幼兒園都不讓孩子上了,而直接送去全託制的幼小銜接機構了。
  • 濟南幼小銜接班一座難求,半年班開價五萬多!你給孩子報班了嗎?
    位於和平路的某教育機構負責人介紹:「目前半年和短期的幼小銜接班已經報滿,像今年3月份開課的半年班,在去年2月份就已經預訂滿了,很多幼兒園和家長兩年前就會預訂我們的名額。更有甚者,一些先前只做少兒託管、類似小飯桌的機構也開展了幼小銜接的相關業務,將「看管孩子」當做幼小銜接的課程。有少兒託管機構工作人員直言:誰還不會小學一年級的課程。變個花樣照管孩子唄。
  • 跑偏的幼小銜接教育 都是家長盲目跟風惹的禍?
    記者來到位於漢中門的這家培訓機構,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幼小銜接班自5月8日開始報名,基本已經報滿。工作人員查詢後告訴記者,該辦學點的幼小銜接班只剩語文一個班有名額,如果想報名必須先通過考試。周圍的小朋友上幼小銜接的蠻多的。」老師告訴記者,這兩年她已經習慣了這種現象,由於全年制的幼小銜接班也是秋季開學,到了大班,很多小朋友都是兩處上學,周一至周五在幼兒園,周末去社會培訓機構。南京月安幼兒園老師馬曉燕說:「對於我們老師來說,我們真的不建議孩子過早地過量地接觸幼小銜接,純粹地學漢語拼音,學數學思維,甚至學一些奧數,這樣的方式去進行幼小銜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