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家長來說,現在是最緊張的日子,期末考試、中考、高考在即,毫不誇張的說,家長比孩子還急,因為孩子的每一次考試都是父母對自己未實現夢想的一次洗禮。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口的遷移、獨生子女的成長、養老問題的迫切,人們對於孩子的前途和發展有了不同的認識。有的家長希望孩子通過考試能夠高飛,成為人中龍鳳,有的家長希望孩子一生健康普通,膝承歡下,做個路邊鼓掌的孩子就好。
很多家長在年輕時最大的希望就是培養一個光彩奪目、有出息的孩子,將來走得越遠越好。
每一個父母都希望孩子比自己出色,一代更比一代強,所以盡其所能讓自己的天花板成為孩子的起跑線。
有的家長則希望孩子一輩子健健康康、普普通通的,跟孩子相隔不遠,相互照顧。
世界上大部分人都將成為平凡人,所以越來越多的父母開始接受自己的孩子成為路邊鼓掌的那個人。雖然不夠耀眼,但是一生陪伴自己身邊,也盡享天倫之樂。
現在的人特別矛盾,既希望兒女有出息,但是又不知道等兒女遠走高飛了,自己該怎樣養老。
中國有句話叫作養兒防老,有些人覺得最好的養老方式就是孩子給養老
當我們大學畢業後,父母身體好、生活能自理時,他們希望我們去外面闖蕩,去找自己的幸福。可是一旦到了六七十歲,每一次回去,雖然他們嘴裡不說,但可以看出他們對孩子的依戀和不舍。
自己老了,到養老院去養老,不給子女添負擔
把老人送到養老院讓人想起了小時候父母把為了工作和養家,送我們上幼兒園的情景,現在人工作忙壓力大,沒有時間照顧父母就把老人送到養老院去,唯一不同的是,上幼兒園時每天下午放學時父母都會按時把我們接回家,而把父母送到養老院,回家就變得遙遙無期了。
很多老人既不想增加兒女的負擔,又不想到養老院,希望社區養老,那樣生活不會改變太多。
父母老了既不想成為兒女的負擔,又希望自己能夠有尊嚴的養老,讓親情不會因為自己年老或疾病變了味。也希望老了自己習慣了的生活環境不要改變,不要重新適應新的生活,所以他們更希望社區養老。
在我們國家,大多數父母年輕時為了孩子可以付出一些,年老時也不想增添孩子的負擔,自己可以忍受病痛和孤獨,有時想想也挺悲唉。
很多在常人眼裡沒有什麼出息的孩子,卻可以在父母晚年,端茶倒水、兒承膝下,三代同堂,談不上多孝順,卻可以為父母養老送終。
不少孩子有出息了,總覺得父母問題就是可以用錢解決的問題,花錢請保姆,花錢住最好的養老院,可是人老了對於錢是看得最淡,唯有親情和守候才是他們最嚮往的。
獨生子女養老面對的更多的問題,面對四個老人不是不夠孝順,而更多的時候是心有餘而力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