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三四、一二三四……」下午四點,杭州市富陽區場口鎮體藝館傳來了孩童數拍子的聲音。
在場館二樓,十幾名來自不同班級的小學生正在做跳繩訓練,紅撲撲的臉龐上滿是汗珠。
下午放學,別的孩子回家看電視,跳繩隊的學生因共同愛好聚集到了一起。
跳繩也需要訓練?可別小看跳繩這項運動,這群孩子練習的是花樣跳繩。翻轉、騰空、側打、倒立等一連串的街舞、體操動作輪番上演……場口鎮中心小學(簡稱中心小學)的學生把一根普通的繩子,跳出了新高度。
在今年5月底舉行的2017-2018年全國跳繩聯賽杭州富陽站比賽中,中心小學狂攬42枚金牌,相當於將大賽近三分之一金牌收入囊中,穩居金牌榜榜首,遠遠超過其他50幾個參賽隊。其中,包括車輪跳自編套路高級組冠軍、個人自編花樣高級組冠軍等比賽項目。
現在,跳繩作為中心小學重點培育項目,從一年級至高年級的全校學生基本都會跳繩,而且都能跳出幾個花樣。
跳繩這項運動棒不棒?孩子們用純真的笑容給予了回答。
要說中心小學跳繩隊的由來,還要從學校的金晟輝老師講起。
2014年,為了應對體質測試,作為班主任的數學老師金晟輝利用課餘時間帶領著班上的孩子們練習跳繩。
「時間久了,因為孩子們覺得單調枯燥,我就去網上自學了花樣跳繩,學一點,教給孩子們一點。」金晟輝誇讚孩子們學得快,「我學半小時的動作,他們幾分鐘就學會了。」
跳繩運動在中國已有數千年的歷史,唐宋明清都有記載。而花樣跳繩更是融入了體操、武術、街舞等元素,包含騰空、雙搖、單搖、交叉跳、翻轉、倒立等傳統跳繩中所缺少的創新動作,充滿了趣味。
雖然場口鎮中心小學跳繩隊組建時間不長,但收穫的榮譽卻頗豐。
在當年的六一兒童節文藝演出上,金晟輝班的花樣跳繩首次集體亮相,精彩的表演當場吸粉無數,包括場口鎮小校長周燕南。
「快樂、活潑、富有朝氣,這樣的童年才是孩子本該有的狀態。跳繩作為一項運動不僅可以鍛鍊身體,而且所需要的花費僅僅是一根繩子,任何家庭都能承擔得起,學生參與無門檻。」周燕南尋思將跳繩納入到學校的重點培育項目中去。
要跳就要跳得好。學校派出許強、金晟輝、胡琦等5名教師專赴上海參加跳繩教練、裁判實訓營。為了鼓勵更多學生學習跳繩,中心小學更是建立了金字塔式的跳繩競爭體系,每月開展一場跳繩擂臺賽,評出跳繩最佳者。
「我們來比一比」「我肯定比你跳得好」「我也來比賽」……如今,跳繩已經成為中心小學的課間遊戲流行了起來。
六年級的小強是跳繩隊的骨幹成員。一次起跳可以完成5搖動作、30秒最快可以跳180個以上,同時他也是今年全國跳繩聯賽的個人自編花樣高級組冠軍。
成績的背後離不開刻苦訓練。當其他孩子在看電視的時候,跳繩隊這群小學生在訓練。
比賽中,四名小夥伴配合默契,這背後離不開日復一日的磨合。
「每天早自修之前(7:00-8:30)、大課間、放學後(3:30-6:00)三個時間點,都安排了訓練。」為了培養學生鍛鍊習慣,教練們也跟著陪練,端午、中秋、十一等基本上全年無休。許強教練說,「去年,過年那段時間休息的最久,年前7天,年後7天。」
為何要這麼大的練習強度?花樣跳繩玩的溜,離不開「質」「量」兩個字。「質」,是動作難度高、做得漂亮。如何來保證「質」,需要由「量」積累而來。
當問及花樣跳繩有多少種類時,許強給出了「成百上千」的答案。許強介紹,騰空、翻轉、倒立、雙搖、單搖、反搖、直跳、前交叉、後交叉……不同人數,不同動作可以組合出各種花樣。
跳繩帶來的快樂是看電視、刷手機所無法能替代的。
6點鐘到了,家長們陸陸續續前來接孩子回家。「以前回家不是看電視,就是抱著手機玩,現在跳跳繩挺好的,我們做家長的支持!」一名家長樂言道。
「我覺得很快樂,又有榮譽感,比看電視有趣、有挑戰。」剛訓練完,帶著滿頭汗水的小強說出了大家共同的心聲。
金晟輝教練告訴記者,「隊裡有8個人受邀參加2018年跳繩世界盃賽,這一次,他們將作為中國跳繩國家隊成員徵戰世界擂臺。」
對場口鎮這群農村孩子來說,跳繩帶來了快樂,也帶來了榮譽,更是帶給他們走出國門的機會。
今年六一怎麼過?「訓練!」採訪結束時,孩子們異口同聲地笑著回答。
(責編:張麗瑋、吳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