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真正的君子?「增廣賢文」給出3個建議,請對號入座

2020-12-11 悅悅預讀

《增廣賢文》中,有這樣一句格言警句:茫茫四海人無數,哪個男兒是丈夫。意思是:茫茫四海中到處都是人,誰又是真正的大丈夫呢?

《增廣賢文》中,絕大多數的句子,都是針對某個方面的問題,並且給出了一個較為肯定的答案,但是這一句卻是一個反問句?問的是什麼呢?我在我之前的文章中就寫到:結交要結君子,求人須求英雄漢。

但是,茫茫四海人無數,哪個男兒是丈夫呢?答案也很簡單,能言不是真君子,善處方為大丈夫;酒中不語真君子,財上分明大丈夫。這兩句話明確地告訴我們,大丈夫便是能言且善處,酒後不說胡話。

能言不是真君子,善處方為大丈夫

同時也要注意一點,會說話的人,不一定是真君子,大丈夫也不一定就特別擅長處理人際關係,因為擅長的擅,不是這個善良的善。

所以那些表面上非常擅長處理人際關係,八面玲瓏、圓滑世故的人應該是跟普通人一樣,但不一定是真君子和大丈夫。

這裡的「善」應該其實有兩層含義,一是妥善,二是善良。

所以,真正的大丈夫,是那些不但能夠妥善處理人際關係,對人善良以待,又能把各種事情處理得井井有條,妥善得當。而且能夠與人為善,保持恰當的距離和分寸,這才叫善處。

酒中不語真君子

說完善處,再來講「酒中不語」又是什麼意思?是悶頭喝酒不說話嗎?不一定哦,在我看來,應該是酒後不胡言亂語,依然能夠保持從容,淡定的良好形象。

我們時常把「酒品和人品」兩個詞掛在嘴邊,也有人說酒品即人品,一個人的人品好不好,就好看他喝酒後是什麼樣子,在我看來,這句話還是有一定的道理。

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性格,喝酒後的形態也各式各樣。有人一喝酒就鬧事,那是真的醉了嗎?我看沒有那麼容易,那些趁醉裝瘋的人,不一定是真的醉了,也可能都有自己的目的。

有的人酒後,誇誇其談各種指點,甚至為了一點小事,就要死去活來,那其實是為了排解情緒,因為平日裡心裡堵得慌。

也有人喝醉以後,看著身邊的女人,雙眼就色眼咪咪盯著移不開眼,甚至還動手動腳,那是為了趁機揩油。

更有那種喝醉以後,吹鬍子瞪眼,摔東西拍桌子,甚至是罵人打人的,那是為了發洩不滿趁機報復。

以上種種都可以總結為一句話:酒壯慫人膽,這些人稱不上壞人,但是絕對算得上是慫人,也只有喝了酒之後,他們才敢做這些事兒,想想也挺可憐的。

還有一種人,喝酒後倒頭就睡,這種情況很有可能是,人家不想跟你多喝,遇到這樣的人,就要自我檢討了。因為,真正的大丈夫是那種:酒逢知己千杯少,通宵暢談都可以的。這種人逢場應酬,一般也是點頭微微笑,心中好似一明鏡,知道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

財上分明大丈夫

「財上分明大丈夫」,這句話是針對錢財的問題,什麼意思呢?一方面是不投機取巧,不取不義之財;另一方面,對自己花掉的每一筆錢,都要做到心裡有數,不稀裡糊塗的。

該自己得的錢財,就拿得光明正大,不該自己拿的,那要斷得義正言辭,正所謂:乾乾淨淨做事,坦坦蕩蕩做人。

不知道你們身邊有沒有這種人,明明是他完成了一個項目之後,拿他自己該得的錢,結果他拿這筆錢的時候,你推我往扭扭咧咧,好像有什麼見不得人的事一樣。像這樣的人,你仔細觀察一下,一旦他主導某個項目,在最後分配勞動成果的時候,多半會百般客氣、推諉,這種過度「謙虛」的行為是不可取的。

仔細想想,不管是作為領導也好,主管也罷,你付出的多,多拿一點也是應該的。但他偏偏心裡想著多拿,但表面上又找各種理由,讓自己表現得十分謙虛。最後呢,一點都不光明正大,私底下盡搞一些小動作。

當然,還有那些借錢不還,裝傻充愣的人了,大概大家都有所耳聞,我們就不在此多講。

以上三種人,便是大丈夫。那麼,這樣人好結交嗎?說實話,還真不好結交,因為真正的大丈夫,他不會輕易被人討好的,也不會因為跟你有點關係,就給你佔小便宜什麼的。

想要和這樣的人成為朋友要怎麼做呢?那就努力讓自己成為這樣的人,正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當你自己成為這樣的真君子了,還怕身邊沒有大丈夫嗎?

因為近朱者赤,士可以為知己者死,這樣的朋友啊,一輩子有一兩個已經是人生幸事了。

現在有太多的人熱衷於經營人脈,每天到處找關係,攀交情,一味地認為這個人肯定對自己有用,那個人也能幫到自己,到頭來發現一場空,又悔不當初。

其實,與其到處交友,不如好好經營自己,讓自己成為某一領域的能人,讓自己成為真正的大丈夫,向更好的自己去蛻變,如此,還擔心尋不到「大丈夫」嗎?。

---END---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讀曾廣,會說話|增廣賢文01
    增廣賢文《增廣賢文》又名《昔時賢文》《古今賢文》,是中國明代時期編寫的兒童啟蒙書目。書名最早見之於明萬曆年間的戲曲《牡丹亭》,據此可推知此書最遲寫成於萬曆年間。增廣賢文昔時賢文,誨汝諄諄,集韻增文,多見多聞。
  • 增廣賢文:有茶有酒多兄弟,急難何曾見一人?
    但在古代的中國社會,正如同增廣賢文提到的「遠水難救近火,遠親不如近鄰。」這句話一樣,由於地域的臨近,所以很多時候鄰裡之間的互助顯得比較及時,一個人就算親戚朋友再多,但碰到急事的時候,能夠第一時間伸出援手的必然還是住得近的人。當然,隨著傳統社會的解體,這種關係的研究也就沒必要花太多時間深究了。
  • 再次體會孔子「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的真正內涵,防止「內在...
    也不要在意「看」到了什麼。「看」到了什麼都不重要,也不要好奇,守住自己的意識(誠意)比什麼都重要。大家在「意識內收」以後,要重點體會一下孔子說的「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的真正內涵。這個「重」是「守、尊貴、無漏、不被誘惑」的狀態,而不是充滿好奇的東看看、西看看。這種「守、尊貴、無漏、不被誘惑」狀態,大家在「意識內收」以後,一定要細細、深入的去體會。
  • 子曰:「君子不器。」
    要處理「君子不器」的問題,首先要釐清「君子」與「不器」指何而言?進而再將「君子」與「不器」關聯一起?從中釐清二者關係,期望能解決本章問題。何謂「君子」?先引《白虎通義》講:「或稱君子者何?道德之稱也。君之為言群也。子者,丈夫之通稱也。」
  • 和什麼樣的人做朋友,以何種方式結交,學「增廣賢文」3句話即可
    但是很多人在做了大量的閱讀和學習之後,感覺茅塞頓開,仿佛什麼都懂一樣。可一旦運用起來,仍然是不善言辭,處理不好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頓覺有心無力,感覺之前學的都白學了一般。能言不是真君子,善處方為大丈夫那麼,這其中的問題到底出在哪兒呢?會不會是自己方法不對,走了彎路了呢?
  • 增廣賢文五:想要規勸別人,說話要先有分量
    最近有個話題很火,年輕人用命換錢值不值?起因就是某網站加班讓一個年輕的女孩猝死。其實,這個話題有答案嗎?沒有答案。因為,很多人別無選擇。增廣賢文有句話,力微休負重,言輕莫勸人。意思是:力量單薄就不要去背負重物,說話沒分量就不要規勸別人。有個詞叫自不量力。意思是,自己不能正確的衡量自己的力量。
  • 增廣賢文:得饒人處且饒人,講的全是人生哲學,說的都是處世之道
    增廣賢文:講的全是人生哲學,說的都是處世之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下面的這3句原文與翻譯。得饒人處且饒人饒人不是痴漢,痴漢不會饒人。是親不是親,非親卻是親。美不美,鄉中水,親不親,故鄉人。相逢不飲空歸去,洞口桃花也笑人。
  • 增廣賢文:古代兒童啟蒙讀物,卻有很多人情世故,敢讓孩子讀嗎?
    顧名思義,「增廣」就是增加見識和智慧,「賢文」就是前賢的言論,這本書其實就是讓人增加智慧和見識的名言語錄。其中的內容比較豐富,收錄的有典籍、詩詞中的句子,也有一些民間諺語,涵蓋了為人處世、禮儀典章、地理風物、道德規範和生活常識等各個方面,主要教人正直、孝順、寬厚、勤學,很符合儒家的要求。
  • 蔣公的「姓名奧秘」早已藏在《周易》之中,「繫辭」下篇第二講
    是說,陽爻「—」為君,陰爻「- -」為民。這種說法,是從禮教層面來講,但如此評述陽爻與陰爻,未免有失偏頗。在八卦的萬物類象中,乾為老父,坤為老母。一家子三個男孩,震得老父之初爻,為長男;坎得老父之二爻,為中男;艮得老父之上爻,為少男。
  • 增廣賢文十:交朋友的時候,千萬不要犯這個錯誤
    增廣賢文說,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水過分清澈就不會有魚,人過分明察就沒有夥伴。 萬事有度,過了那個度,就會過猶不及。 水清澈是好事,但過分清澈就成了害處。 人明察是明白人,但過分明察就失去了做夥伴的資格。
  • 面對理想你到底是「堅持」還是「固執」?真正的區別就在這裡!
    為了讓大家更容易理解,我也把原提問者的用語修改了一下,這問題是:「堅持」與「固執」到底有什麼不一樣?當一個人的想法或行為受到旁人的反對,但他還是堅守立場,勇往直前,通常會被指責為「固執」或「頑固」,但我們也同樣也可以稱讚他是「堅持」與「執著」啊!這差別究竟在哪裡?讀到這裡,我希望你暫停一下,思考出自己的答案後再繼續讀下去。
  • 「格物竅門」:情緒很麻煩,比情緒更麻煩的,是你覺察不到的「念力」
    三、誠意的練習《中庸》之「誠」的真正內涵:只有擁有了強大的內在意識,人才能真正的靜下來2、如何突破練習「誠意:意識往裡收」的第一階段|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感受外輕內重則貴的生命升華的歷程3、孔子為什麼那麼注重「禮」?「禮」在心智系統轉換的練習中,究竟起什麼具體的作用?重點讀第一篇!
  • 為何用「夫子」二字尊稱孔子?孔子那個時代「夫子」有什麼含義?
    「夫子」二字,其中的「子」,是一種尊稱的修飾,比如:君子、老子、孔子的「子」字都表示對前面那個字的尊貴稱謂的修飾。所以,「夫子」的真正內涵在「夫」字,「子」字是對「夫」字尊貴稱謂的修飾。那麼,「夫」字究竟是什麼意思呢?
  • 【數據增廣】數據增廣之詳細理解
    引言數據增廣是深度學習中常用的技巧之一,主要用於增加訓練數據集,讓數據集儘可能的多樣化,使得訓練的模型具有更強的泛化能力.現有的各大深度學習框架都已經自帶了數據增廣,但是平時在用的使用只是直接調用了對應的接口函數,而沒有進行詳細的分析.在實際應用中,並非所有的增廣方式都適用當前的訓練數據,你需要根據自己的數據集特徵來確定應該使用哪幾種數據增廣方式.這篇文章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理解各種增廣方式及其背後的真正原理
  • 「李保佳講論語35」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李保佳講論語35」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喻」指的是知曉,明白。這句話翻譯為:君子做事之前,先把這件事是否符合道義弄明白;小人做事之前,先把這件事是否符合利益弄明白。前面分享過的「論語講解27、31、32」,都是對義和利的討論,有沒看過的朋友可以進入我的主頁,往前面找下。總結起來,儒家關於義、利的思想很簡單,就是要求君子要做一個以「義」為價值觀的人。做事要有勇氣堅守道義、有毅力去除私心、貪心,不為利益所蒙蔽,始終只做符合道義之事。儒家學習講究切己體察,凡事都放在自己身上去體會。
  • 《周易》中的君子之道,「繫辭」上篇第四講 - 醉讀周易
    這一篇我們來說「繫辭」上篇的最終講,上篇的第十至十二段。這四段,孔老夫子基本上就是在瘋狂輸出自己的私貨了,誇一誇「易」有多神奇,君子之道就有多正確。篇幅較長,乾貨不多,通讀即可,不要求記憶。「易」的聖人之道有四:其一,用「易」來指導言行;其二,用「易」來指導行動;其三,用「易」來取象,製作器物;其四,用「易」來佔問決疑。所以君子準備做事情之前,都會將心中的疑惑與顧慮來問「易」。「易」必會及時響應,告以吉兇。
  • 增廣賢文:值得一讀的蒙學經典
    集韻增廣,多見多聞。觀今宜鑑古,無古不成今。知己知彼,將心比心。……」在先生的諄諄教誨中,讓我們一起掀開這本這本「小孩子的書」吧,《增廣賢文》雖然歸類是蒙學讀物,實則是老少鹹宜,細細品讀一番,卻也是別有一番滋味。
  • 增廣賢文:牢記這7條醒世格言,幫助我們輕鬆掌握為人處世之道
    《增廣賢文》,是我國明代時期編寫、後經明清兩代文人不斷增補而形成的兒童啟蒙讀物,又名《昔時賢文》《古今賢文》。因此,「相逢好似初相識,到老終無怨恨心」這句至理名言告訴我們:人際交往中如果能做到從始至終真誠待人,少一點虛偽和做作,多一些寬容與真心,那麼必能收穫真正的友誼和良好的人際關係。流水下灘非有意,白雲出岫本無心。當時若不登高望,誰信東流海洋深?
  • 寶寶這3個部位用藥,「用錯」比「不用」危害還要大
    當媽前我們是平平無奇的小仙女,當媽後我們搖身一變,晉升成國家一級「屎尿屁」研究員。但是,如果寶寶的「眼屎/耳屎/鼻屎」到了「一定要滴眼藥水/耳液/洗鼻」的程度,媽媽們還是要掌握正確方法。建議帶娃及時就醫,請專業的眼科醫生查找原因再做決定。
  • 請停下「計數器」思維
    舉個簡單的例子:很多朋友學寫作,會給自己設定一個目標:每天要練習寫多少多少字,希望通過「量」的積累,來達到「質」的改變。像前幾年有一個活動很火,叫做「每天一千字挑戰」,要求自己每天寫一千字,雷打不動,風雨無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