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闋長詞,一杯歲月苦酒,這首240字的詞在寫什麼?

2020-12-20 小梅子的雜談

《鶯啼序·春晚感懷》殘寒正欺病酒,掩沈香繡戶。燕來晚、飛入西城,似說春事遲暮。畫船載、清明過卻,晴煙冉冉吳宮樹。念羈情、遊蕩隨風,化為輕絮。十載西湖,傍柳系馬,趁嬌塵軟霧。溯紅漸招入仙溪,錦兒偷寄幽素。倚銀屏、春寬夢窄,斷紅溼、歌紈金縷。暝堤空,輕把斜陽,總還鷗鷺。幽蘭旋老,杜若還生,水鄉尚寄旅。別後訪、六橋無信,事往花委,瘞玉埋香,幾番風雨?長波妒盼,遙山羞黛,漁燈分影春江宿,記當時、短楫桃根渡。青樓仿佛,臨分敗壁題詩,淚墨慘澹塵土。危亭望極,草色天涯,嘆鬢侵半薴。暗點檢離痕歡唾,尚染鮫綃,嚲鳳迷歸,破鸞慵舞。殷勤待寫,書中長恨,藍霞遼海沈過雁,漫相思、彈入哀箏柱。傷心千裡江南,怨曲重招,斷魂在否?

《鶯啼序·春晚感懷》

《鶯啼序》相傳為最長詞牌,分四闋,共240字。

初讀該詞還是小學時,當時只是有感於它的長度,並未解其中深情。直到上了中學,才漸漸讀懂其中的悲歡離合。大學的第一篇論文(或許都算不上論文,只是一個1000字的小作業),我便獻給了這首長詞。只可惜1000餘字文難達意,論文又不允許帶有過多的個人情感,我竟沒能把對它的感觸表達十有一二。於是我仍想在這裡多囉嗦幾句,若能把這份感受囉嗦出個七八分,那便值得滿足了。

這首詞是吳夢窗悼念亡故多年的愛妾所作。據夏承燾《吳夢窗系年》記載,吳文英在杭州曾有一妾已亡,寶佑年初來到杭州,見物睹景,回憶驟生,故有是作。

全詞有一個明顯的倒敘,起筆仍是從現實,從眼前景,從自己。此時醉酒的作者正在沉香繡戶之後,春暮的乍暖還寒侵襲著他,無處躲避。屋外遲來的飛燕卻鳴叫不停,水鄉處處儘是畫船、晴煙、綠樹。這句「畫船載、清明過卻」別有味道,似乎畫船中載的便是時光,船隨水流,時光逝去。一切仿佛都在提示著他——這是暮春,這是暮春啊,春天將要過去了。

此情此景,人是無法平靜的。紛亂的思緒在內心糾纏,回憶也隨之湧起。「念羈情、遊蕩隨風,化為輕絮」。如同影視劇常用的切換回想鏡頭的方式,幾縷輕絮,飛向高空,飛向遠方,穿過時間,飛入渺遠的回憶之中。

多年以前,在同樣的地方,同樣的時節,又發生過什麼?無法一一詳述,作者只選取了一個場景,同遊西湖。這或許是兩人的初遇,或許就是印象最深刻的一次相會吧。相聚是歡樂的,可惜「春寬夢窄」,人有聚終要有散。遊人去後,那被斜陽染紅的長堤又歸於寂靜。堤岸,細柳,夕陽,鷗鷺——它們似乎都是永恆的,人們來了又去,惟有它們久留此處。而歡聚的時光,逝去了,便徹底消失了。「暝堤空,輕把斜陽,總還鷗鷺」,同樣像電影鏡頭,畫面特寫著夕陽下湖面的鷗鷺,慢慢黑下來,然後便是另一個場景了。

之後,「幽蘭旋老,杜若還生,水鄉尚寄旅」。這是寫過去呢,還是現在呢?整個第三闋都是一種回憶與現實交織的狀態,難以分出何為此,何為彼,恍恍惚惚仿佛一場夢境。只知道生離過後又接著死別,而死別過後,又不知已經過了幾番風雨。思念的人再次浮現在眼前,美麗依舊。夜色漸濃,船上亮起了漁燈,停於桃根渡,上一次分別之處。燈光、燈影,在浮動的水面上交錯。讀到「漁燈分影春江宿」,總是莫名淚目,猝不及防,大概是那種朦朧感與幻滅感會刺痛人心吧。(無奈,我還是無法將讀這句時的心情完完全全的表達出來。所謂詞難達意,妙不可言。畢竟我也沒能確切地明白它為何戳心,那種情感也不過是從心裡一下子直衝眼底的一股氣息。)「青樓仿佛」更難分辨是實景還是想像,它以一種縹緲的狀態存在著。牆壁上還似有當初分別時題下的詩句,不過它們即使還在,也早已被塵土掩蓋,變得慘澹模糊了。

最後一闕真正地回到現實了。現實中,只有一片茫茫的「草色天涯」和「鬢侵半薴」的自己。檢點舊時信物,卻物是人非,只換來更沉痛的思念。「離痕歡唾,尚染鮫綃」暗應第二闕的「斷紅溼、歌紈金縷」,當時的離愁別緒如今看來也成了美好回憶。鳳釵依舊在,它的主人卻無處可尋,因而「嚲鳳迷歸」;鏡子已破,鏡上鸞鳥也無法起舞(「破鏡」正象徵著愛人的失散)。睹物,思人,可這無限相思,只能付與一紙書字,一曲哀箏。

我忽然想起了《錦瑟》。都說「一首《錦瑟》解人難」,可此時,我似乎也明曉了《錦瑟》的意味。關於它,有「自傷身世」說,有「悼亡」說,有「思念舊戀人」說……眾說紛紜,或許都是《錦瑟》的一個片面。自傷身世也好,悼亡也好,思念舊戀人也好,都被釀在了歲月的苦酒裡,待人追憶時痛飲。是的,就是「追憶」,這篇詞,這首詩,都在講述追憶。一個「嘆鬢侵半薴」,一個「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人到了一定年齡,便會越來越常追憶。曾經的青春年華,曾經的愛情,曾經的一切,往事如煙。舊夢已逝,不可復回,留下的,只有一個垂暮且不得意的自己,孤獨而惆悵。

於是,我又想到了老歌《魂縈舊夢》。「花落水流,春去無蹤,只剩下遍地醉人東風……」就讓我用這首歌來結束吧。

【百代唱片】魂縈舊夢(白光)

02:56來自小梅子的雜談

(花落水流春去無蹤只剩下遍地醉人東風桃花時節露滴梧桐那正是深閨話長情濃青春一去永不重逢海角天涯無影無蹤燕飛蝶舞各分西東滿眼是春色酥人心胸花落水流春去無蹤只剩下遍地醉人的東風玫瑰般的美麗夜鶯似的歌聲都隨著無情的年華消逝啊!我到哪尋找我往日的舊夢只剩下滿腹的心酸無限的苦痛……青春一去永不重逢海角天涯無影無蹤斷無訊息石榴殷紅卻偏是昨夜魂縈舊夢)

(給小梅子點個讚吧〃'▽'〃)

相關焦點

  • 偉業千秋一闋詞 ——代雨東《沁園春·偉業頌》賞析
    偉業千秋一闋詞——代雨東《沁園春·偉業頌》賞析甘  雨繼中國詩詞大會之後首起三句,短短十二字,筆開靈雨,氣嘯雲天,表達了史無前例的民族偉業,以大翼垂雲之勢、蒼宇摶鵬之概,扶搖直上,蔚然復興,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人民,正意氣風發,砥礪奮進,再赴新徵。緊接著:「看中樞令下,千帆競發;東方號起,萬駿齊騰。」這裡,「看」字總領,喻之一代風流人物,橫空出世。人文家國,一新煥然。
  • 七首一斛珠:訴盡離愁詞一闋,黯然無語相思切
    一樽紅豆千絲擾,因緣相遇休相別。天涯相隔,隔不斷我對你相思半點。海角相連,卻是永難聚首的兩岸。在徘徊中,我孤獨的以文字成眠。許盡了雪月的繾綣,卻換不來片刻的纏綿。訴盡離愁詞一闋,黯然無語相思切。在守望中,隨著風霜麻木的,是一句句曾經炙熱的誓言。
  • 歐陽修最經典的一闋閨怨詞,開頭七字便已驚豔千年,李清照酷愛之
    中國古典詞作可分為眾多類別,閨怨詞無疑是其中的一大類別,主要是描寫閨中女子的憂愁怨恨相思等情緒。雖說是閨怨詞,但並非所有的閨怨詞都為女子所寫,亦有男子模仿女子口氣抒寫。每個人都有自己獨愛的句子,「庭院深深深幾許」可謂李清照的鐘愛,她在《臨江仙》上作序雲「歐陽公作《蝶戀花》,有『深深深幾許』之句,予酷愛之,用其語作『庭院深深』數闋。」歐陽修的《蝶戀花》究竟有何魅力?
  • 怎樣從零基礎開始學填一闋詞(附例)?
    要校準十六個字的平仄和用韻,我們都不需要有格律基礎——當然,字的平仄還是要區分的。零基礎,不是沒基礎,你連平仄都不分的話,談什麼詩詞創作?至於是平水韻平仄,還是新韻平仄,對於初學者來說,當然是普通話的新韻平仄更合適。「十六字令」雖然字少,但是也有兩體,一正一變,均為單調四句十六字。正體三平韻,第一、二、四句押韻。變體兩平韻,第二、四句押韻。
  • 黃庭堅最奇巧的一首詞,僅僅八句,卻用了四個「山」字押韻
    狗子曾經介紹過南宋詞人蔣捷的獨木橋體《聲聲慢·秋聲》就是全篇用「聲」字押韻,一連用了十多個「聲」字,成為最美的秋聲詞,也因此使得《勝勝慢》這個詞牌改名為《聲聲慢》!一杯春露莫留殘,與郎扶玉山。唐代時,飲茶之風之風開始流行,到宋代時極盛。茶几乎完全融入了宋代人的生活文化種種,宋代文人少有不愛茶者,最著名的如蘇東坡、黃庭堅、陸遊等等都是嗜茶如命。其中黃庭堅尤其痴魔,他曾寫過很多詠茶的詩詞,成為經典。這首《阮郎歸》便是其中之一。
  • 蘇軾這首詞太香豔了,寫盡了西廂風月,有人懷疑這並非是蘇軾的詞
    豪放派的詞人,其實有時候也會寫婉約派的詞作。蘇軾也曾經將一首婉約風的《水龍吟·次韻章質夫楊花詞》,寫成了千古名篇。甚至於,蘇軾還曾經寫過一首頗為香豔的詞,這首詞以《會真記》為藍本,寫盡了當年西廂的風月——雨中花慢邃院重簾何處,惹得多情,愁對風光。
  • 李清照的這首詞一長三嘆,語言優美簡練,意境含蓄,有言盡而意不盡之美
    鑑賞 這首詞繼承了傳統的詞的作法,採用了類似後來戲曲中的代言體,以第一人稱的口吻,用深沉憂鬱的旋律,塑造了一個孤苦悽涼環中流蕩無依的才女形象。 這首詞簡煉含蓄,足見李清照鍊字造句之功力。
  • 黃鶴樓上,嶽飛作了一闋豪情萬丈的滿江紅,無愧「精忠報國」4字
    嶽飛作為南宋中興四將之首,不僅在軍事上成績斐然,其文採同樣卓越,一闋《滿江紅·怒髮衝冠》成為愛國名篇,聞名於世,其留存詩文20餘篇,其中另一闋《滿江紅》,作於黃鶴樓上,用詞洗鍊、頗具豪情。下片賞析過片四句12字,是兩種自問自答,承接上片「而今」景帶來的影響和結果。兵將在哪裡?他們的鮮血已經塗滿了刀刃。百姓在哪裡?他們的屍體已經填滿了溪谷。這是何等的慘烈,這也是戰爭可怕的地方,人命如草芥,視若珍寶的生命在戰爭中是如此的沒有價值。
  • 才女追蘇軾如追星,蘇軾盛情難卻送她這首詞,最後6個字耐人尋味
    而本期筆者要介紹的這首詞就是蘇軾和友人張先泛舟西湖,當地有位才女聞風而來,為表傾慕之心,為蘇軾獻了一曲古箏,之後再三懇求蘇軾賜自己一首小詞,蘇軾盛情難卻就寫了這首詞送予該才女。這首詞的白話譯文如下:鳳凰山下剛剛雨過天晴,風輕雲淡,晚霞明亮。一株荷花雖已開過,但依舊清麗乾淨。從什麼地方飛來一對白鷺,它們都有意傾慕彈古箏的人的美麗。突然聽見江面上古箏奏出的哀傷的聲音,含著悲苦的情緒,又有誰忍心去聽。這樣的樂曲讓煙霞和雲彩都斂了色,就像是湘水女神在彈奏自己的哀傷。
  • 10首經典《相見歡》詞,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公元975年,南唐滅亡,李煜被俘北上,留居汴京,待罪被囚的生活使他感到極大的痛苦,這首詞便作於這一時期。李煜的詞多為短幅的小令,詞意自然易曉,表達了這一時期詞人的切身感受——美意不留,芳華難駐,此恨無窮。
  • 蘇軾的這首詞很冷門,但所描寫的景色,卻美得讓人心醉!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蘇軾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均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是北宋中期的文壇領袖。尤以詞的成就最高,其詞開豪放一派,更提升了詞境與詞的美學品味。蘇軾的詞現存三百餘首,其中經典的有《念奴嬌·赤壁懷古》、《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江城子·密州出獵》等。除此之外,蘇軾也有一些頗具特色但相對來說略顯冷門的詞作。例如,蘇軾任杭州通判時,巡查富陽途徑桐廬七裡瀨時所作的一首詞《行香子·過七裡瀨》。這首詞便描繪了七裡瀨讓人驚豔的美,給人以詩情畫意的美感享受。
  • 李白所寫的這首詞氣魄雄偉,冠絕今古,被稱為詞曲之祖
    可能很多人也會發出疑問,李白留下了一千多首詩,他寫過詞嗎?答案是肯定的,李白寫過詞,而且傳說曾作詞十餘首,被尊為詞之始祖。下面這首《憶秦娥·簫聲咽》相傳就出自於他的手筆: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秦樓月,年年柳色,灞陵傷別。樂遊原上清秋節,鹹陽古道音塵絕。音塵絕,西風殘照,漢家陵闕。
  • 一首詩,兩闋詞,所謂的人生百味,都在這
    人生就是一個需要感慨的詞,無論你多輝煌,多落魄,當你暮然回首時,看著時間悄然流去,難免心生感慨,感慨人生百味。下面和大家分享一首詩,兩闋詞,所謂的人生百味,都在這。《行香子·述懷》(宋·蘇軾)清夜無塵,月色如銀。酒斟時、須滿十分。浮名浮利,虛苦勞神。嘆隙中駒,石中火,夢中身。雖抱文章,開口誰親。且陶陶、樂盡天真。幾時歸去,作個閒人。
  • 一首讚美水仙的詞,寫盡了水仙的美
    其中,南宋詩人高觀國的《金人捧露盤·水仙花》一詞,從頭到尾不著水仙二字,卻說盡了水仙的神韻,尤為世人所稱道,可謂詠水仙的上乘之作,值得我們欣賞學習。01夢湘雲,吟湘月,吊湘靈。——宋.高觀國《金人捧露盤·水仙花》(上闋)賞析:詩人在這首詠水仙詞中,上闋的側重點在於著重描寫水仙花的外在美,她亭亭玉立,飄然若仙。
  • 一詩一詞,都以許願祈福為題材,各有千秋難分伯仲
    撩開簾幕仰望一彎新月,趨步下階盈盈參拜,低低的語聲幾不可聞,一任北風吹起裙帶。唐代的女性對拜月尤為熱衷,對月低語,述說內心深處的願望,企求月的賜福,能夠得償所願。這是一個極為風雅別致的風俗。本詩前兩句,寫少女的動作,極具動態美,「開」「見」「下」「拜」四個動詞將少女盈盈體態刻畫得絲絲入扣。後兩句呈現的則是一種靜態美,月下少女的細語,幾不可聞。此句描寫得極為生動,少女心事自是千迴百轉,羞澀如她怎能輕易讓別人探到內心深處的小秘密?因此語聲細碎,低不可聞。
  • 長詞兩闋:柔腸寸寸九張機,千種風情七聲阮
    多想歲月不再變遷。多想時光不再流轉,就算傾盡全力,怕也是一片枉然。是我的多愁善感,還是你的無所遺憾。人世間的千變萬變,終究逃不脫一個情緣。——慕乃伊題記四聲阮,蒼茫磧漠飆風卷,霰子沙裙榛草蔫。楚楚離愁,苦苦牽縈,怨曲淤傷惋。
  • 若要讀歐陽修詞,而且只能讀一首,除了這首《玉樓春》別無選擇!
    要讀歐陽修的詞,如果只選一首的話,毫無爭議,必然是這首《玉樓春》(《採桑子》也是代表作,但一定要十首連讀才能體會到全部):尊前擬把歸期說。未語春容先慘咽。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關風與月。離歌且莫翻新闋。一曲能教腸寸結。直須看盡洛城花,始共春風容易別。
  • 如果你也深愛過,讀一讀納蘭性德這首悽美悼亡詞,一開篇就夠驚豔
    大詞人柳永在群星璀璨的宋代詞壇是一個特殊的存在,他一生混跡於煙花巷陌,寫的詞也大都是男歡女愛的情詞,這也讓他被當時的很多文人士大夫所不喜甚至是瞧不上,覺得他的詞難登大雅之堂。但這些不喜卻絲毫未能影響柳永詞作被爭相傳唱,反倒是造成了當時「凡有水井處,皆能歌柳詞」的盛況。在此之後,作品傳唱度能夠媲美柳永的文人幾乎再沒出現。
  • 蘇軾最知名的一首詞,原來是模仿李煜的,成千古名篇!
    蘇軾這首詞是傷春之作。蘇軾長於豪放,亦擅婉約,這首詞寫春景清新秀麗。同時,景中又有情理,人們仍用「何處無芳草」以自慰自勉。這首詞下片所寫的是一個愛情故事的片段,未必有什麼寄託。只是一首很好的婉約詞。王士禎《花草蒙拾》所說的「枝上柳綿,恐屯田緣情綺靡,未必能過。」同時指出這首詞與風格婉約的柳永詞不相上下。「花褪殘紅青杏小。」開頭一句描寫的是暮春景象,這是說,暮春時節,杏花凋零枯萎,枝頭只掛著又小又青的杏子。
  • 歐陽修最經典的一首詞,其中14字寫史上最霸道的愛,引來一片叫好
    雖然歐陽修謙虛地說,有蘇軾這樣的後生,以後文壇就沒自己什麼事了。其實不然,歐陽修在宋代詞壇,獨樹一幟,影響頗為深遠。他的詞,很多被後人模仿,借鑑,其中還包括李清照,才女李清照絲毫不掩飾自己對歐陽修的崇拜。不過歐陽修有一首詞,可謂是千年來無人超越,因為寫得太霸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