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是人體的器官之一,位於腰側後方,左右各一個,呈暗紅色的蠶豆形。腎能夠過濾掉原尿中對人體無益的水、無機鹽、尿素並最終形成尿液排出體外,腎還可以促進鈉、鎂、鈣等電解質的平衡,分泌內分泌激素,從而維持人體正常的新陳代謝。中醫上常講:「腎為先天之本」,由此可以看出腎對人體健康的重要作用,接下來就給大家介紹六種補腎養腎首選的中草藥。
一、枸杞。枸杞別名枸杞紅實、甜菜子,性幹,味道微甜。枸杞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糖分、胡蘿蔔素和甜菜鹼,主治腎虛腎虧、頭暈目眩、雙眼多淚、腰部酸困,能夠補氣益精,明目滋腎。服用枸杞有幾點注意事項,首先,由於高溫煮燙會使枸杞中的營養元素喪失,所以煮湯或製作藥膳時要在臨出鍋前放枸杞。其次,口服枸杞要掌握好數量,每日3-5粒即可,過度服用會引起上火。最後,由於枸杞溫熱且含糖分較多,所以不適合感冒發燒患者、脾性暴躁者、糖尿病患者食用。
二、菟絲子。菟絲子別名豆閻王、金絲藤,無葉有花,花朵為白色,根莖為淺黃色且互相纏繞,性平味甘,質地堅硬,含有黃酮、皂甙、生物鹼等成分,具有養腎明目、保精安胎、止瀉縮尿等功效。菟絲子可以搗碎煎汁內服,也可以與其他中草藥一起泡酒。心火旺盛和有菟絲子過敏史的人不可食用,內服期間不要吃辛辣食物和生冷食物以免影響藥效。
三、淫羊藿。淫羊藿味辛性溫,含有淫羊藿苷、淫羊藿次苷Ⅰ、黃酮等,能夠補腎養腎,強筋健骨,提高免疫力,改善血液循環,還有止咳化痰,祛除風溼的作用。生淫羊藿藥性較強,日常泡水喝時可以選擇經過炮製的皂苷含量較高的淫羊藿,療效更好。除此之外,淫羊藿還可以與蜂蜜一起製成膏體塗抹。
四、鹿茸。鹿茸就是梅花鹿或馬鹿中的雄鹿初生時未經骨化帶有茸毛的幼角,十分珍貴。鹿茸性溫,味甘、鹹,氣味微腥,質地硬而脆,含有大量胺基酸、蛋白質和鈣、鈉等成分,《本草綱目》中稱其「善於補腎壯陽、生精益血、補髓健骨」。鹿茸既可以切成片泡酒,也可以嚼碎吞服,還可以與牛羊肉一起熬湯,有助於養腎,治療神經衰弱和心血管疾病。值得注意的是,服用鹿茸要循序漸進,初次不可服用過多,且內熱、血熱、感冒患者不宜服用。
五、女貞子。女貞子別名女貞實、冬青子,性平味甘,含有齊墩果酸、熊果酸等,主治陰虛內熱引起的頭暈耳鳴、白髮、視力模糊,對滋補肝腎、明目烏須有較強的效果。每日煎汁或入丸劑服用不得超過12克,女貞子單獨泡酒有利於治療腎虛腰痛、四肢乏力。女貞子不宜和含有維生素、氨茶鹼、利血平的藥物同時使用,服用期間飲食需清淡。
六、海馬。海馬是刁海龍、擬海龍或尖海龍去除皮膚和內臟所餘,性溫味甘,氣味微腥,主治男性陽痿,具有補腎壯陽的功效。將海馬與海龍、蝦仁一起放置於雞肉上配以蔥、姜、料酒和清水煮熟,出鍋後加入調料即成「龍馬蒸雞」,能夠益氣、補精、養腎。
腎關乎著人體泌尿系統、心血管系統、神經系統的正常運轉,補腎養腎對每個人都是至關重要的。中草藥價格低廉,安全健康,副作用較小,對腸胃和肝腎的刺激不大。不僅是補腎養腎,日常生活中多多了解各種中草藥的成分和功能,加以合理利用都能取得不錯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