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孩子學會分享?

2020-11-03 聊聊嬰幼兒

是不是經常聽見老一輩的人說這樣的一句話:這一代人都不懂得與人分享!人人都知分享是一種美德,更是一種難得可貴的品質。雖然國家開放了二胎政策,但獨生子女已經習慣了自己獨享父母的寵愛以及自己的所有物。

很多家長為了孩子也算是費心費力,就想著如何才能讓孩子學會分享?大唐母嬰育兒師就這個問題為大家一一進行分析。其實,孩子逐漸開始有了你我的意識概念之後,就說明孩子的物權意識在發展,一般而言這個年齡階段是兩到三歲,家長就要開始學會引導孩子去分享。

等到孩子三歲左右的時候,孩子已經開始有了社交意識,會逐步開始跟除了家人以外的小朋友產生聯繫,這個時候家長就要引導孩子產生分享的需要,逐步去給孩子建立分享的行為。當然,大唐母嬰提醒各位家長,孩子的分享是雙方互動的行為。

如果孩子樂意跟別人分享,那自然最好不過,如果孩子自己都不樂意,作為家長就不要一味強求孩子去跟別人分享,那就不是分享!要明白,分享的樂趣就是要建立在自願和諧基礎上的,有了快樂才能更好地延續和傳承。

為什麼會強調分享呢?大唐母嬰育兒師表示適當的分享不僅能夠給他人帶來幫助,還能無形中增加溝通與聯繫,進一步增進人際之間的關係。分享並不僅只限於分享物品,還能分享知識、經驗都是可以的。

短期內的分享,可能不會讓孩子感受到什麼,也並不一定所有事情都會有回報,良性的互動不僅能給孩子帶來積極的感受,還能讓孩子變得更加快樂,甚至會有好運降臨。身為家長自然就要以身作則,從細微的地方開始抓起,不要強迫與別人分享。

(圖源網絡,侵權必刪)

相關焦點

  • 如何讓孩子學會分享
    孩子學會分享是什麼是分享?分享是指分著享受、使用。我們可以一起分享感受、食物、玩具,又或者我們可以一起分享著使用某種東西。孩子學會了分享,將不再自私自利,也不再將所有的事情都以自己為中心,他將更能體會他人的感覺。讓孩子學會分享需要注意什麼?1.尊重孩子的意願,不要強迫孩子去分享。
  • 如何教學會孩子分享
    「奇蹟就是這樣;我們分享的越多,我們擁有的就越多」——倫納德·尼莫伊。學會分享,你才會獲得更多我們人類和其他物種共享地球。分享是我們應該教給孩子的重要的人生課程。從孩提時代起,我們就有責任教會鼓勵、合作和奉獻的價值觀。不要強迫他們,示範給他們看如何分享。孩子們對自己的包、衣服、顏色、配飾、食物甚至父母都有佔有欲。當第二個孩子出生時,孩子們不喜歡和他們的兄弟姐妹分享他們的父母。如果你有困難,可以向老師、學校、班級和各種教育中心尋求幫助。
  • 讓孩子學會分享
    所以我們要教育孩子從小就要友愛、無私、要學會與人分享。自私自利的孩子只能活在以自我為中心的世界裡,不會有真正的朋友。自己的東西無論如何不會給別人,甚至是父母都不能碰一下。自私自利的孩子沒有關愛他人的觀念,也不知道心疼父母。
  • 讓孩子先學會自私,比教孩子分享更重要
    看到這麼一個問題:孩子在遊樂場玩玩具的時候,遭到其他小朋友「橫刀奪愛」,媽媽首先引導孩子要會分享,誰知孩子不肯,只好讓對方小朋友放棄,卻沒想到孩子大哭起來,引起周圍人圍觀。導致這位媽媽左右為難,生怕被拍上網,被人誤解欺負小孩。最後那位媽媽提出該不該讓孩子學會分享?
  • 家長怎麼做才能讓孩子正確的學會分享
    今天在路上聽到一位媽媽對自己的孩子說:「妹妹還小,你應該把玩具先給妹妹玩。你需要學會分享」。說完就直接把小女孩手中的玩具奪過來給了鄰居家的孩子。小女孩一臉委屈的嘟著嘴,眼淚在眼睛裡打轉。生活中我們常常把樂於分享的小朋友稱之為」高情商「,所有父母都不希望自己孩子」自私「不分享。那孩子為什麼不願意分享呢?
  • 別總強迫孩子要分享了,想讓孩子學會分享,首先要允許他自私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你要學會分享","你讓她玩一會兒",這句話是很多家長的口頭禪。的確,分享是一種美德,這在中西方文化中都是一樣的。而我對於自己孩子的教育,我一直認為愛和規則是平行的,我堅持要求自己的孩子做很多事。
  • 如何教孩子學會感恩?
    文/雲朵老師原創家長提問:如何教孩子學會感恩雲朵老師:女兒的班主任上個周組織召開網上家長會,班主任給家長說「我給孩子開班會的時候告訴孩子,我們要學會感恩家長為我們做的一切。今天給家長開會,我要給我們的家長建議,我們也要感恩孩子」。我對這個觀念特別認可,在很多人都認為孩子天經地義應該感恩父母的情況下,這個老師的觀念也讓我對他刮目相看。
  • 如何讓孩子學會感恩
    由此可見,一個不懂得感恩的孩子,往往存在著許多的問題。因此,父母在家庭教育中一定要重視這個問題。從嬰兒時期,孩子每一次的哭鬧都牽動著家長的心。只要是能力範圍內允許的,家長都是毫無保留的奉獻給孩子,並且不圖任何的回報,但其實想讓孩子的生活變得更加積極幸福,重要的環節之一便是教會孩子如何感恩。如果父母過多的保護孩子,他們就會逐漸習慣父母的保護,並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
  • 孩子不懂得分享?家長學會這三個小妙招,讓孩子懂得分享的快樂
    文/小曼聊育兒分享是我們人生中必須要學會的一門必修課,懂得分享的孩子往往更加懂得如何去愛。願意把自己的東西分享給別人的孩子是能夠實現自我價值的。一些急性子的家長跟孩子講不好道理,便強制性的讓孩子把自己的東西分享給別人。家長的這種做法不僅不會讓孩子學會分享,還會加重孩子自私的行為。分享一直都是一件快樂的事情,若家長一味地求效果而忽視了孩子的感受,那結果只會適得其反。
  • 家長鬚知:孩子學會分享很重要,但分享不是失去而是互惠
    文丨任林(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人是群居動物,少不了社交。社交,分享就是快速拉近彼此關係的一個方式,總聽到家長們要求孩子學會分享,學會分享是做人的一個基礎,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一座裡程碑。分享也可以讓家中的孩子認識更多的朋友,在活動和交流中獲得更好的起點和人脈基礎。
  • 致父母:早點教孩子「學會拒絕」,比「學會分享」更重要
    早點教孩子「學會拒絕」,比學會「分享」更重要。父母要知道,讓孩子學會拒絕,能幫助孩子懂得選擇,選擇遠離外界的塵埃,給予他們保護自己的力量。所以,讓孩子懂得分享的好處,也要讓孩子學會拒絕的藝術。懂得拒絕的孩子,才會明白分享的價值。
  • 分享的本質是互惠而非失去,了解「互惠原理」,讓孩子學會分享
    存在一部分家長會用孩子的物權意識為孩子不分享&34;。但是尊重孩子的物權觀的同時,不能夠縱容物權意識的無限膨脹。家長要學會採用合理的方式引導孩子更好學會分享。帶領孩子了解&34;,孩子更樂於分享。何為「互惠原理」?
  • 家長這樣教寶寶學會分享,培養慷慨大方的孩子
    如何讓孩子學會分享,是讓很多家長都感覺頭疼的一件事。 俗話說「驕兒一日百年悔」,家長一定不能事事慣著孩子,要讓孩子學會分享,這樣才會利於孩子今後的性格發展。但現實生活中,不少家長由於對孩子非常疼愛,常常不由自主陷入對孩子的溺愛中,視孩子為掌上明珠,一家人都圍著他轉,見不得孩子有一點哭鬧,對於家長不同意的事,孩子只要稍稍哭鬧,就可以輕易「瓦解」家長的意志。
  • 如何讓孩子學會感恩?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從某種角度講,家庭教育比學校教育更為重要。日常生活中,家長應如何讓孩子學會感恩呢?家長以身作則,多對孩子說謝謝家長必須從小在孩子內心播下說「謝謝」和「對不起」的種子,才能讓孩子說敬語的習慣像植物一樣自然生長。因為,一個人小時候養成的習慣是非常穩固的,終身都會起作用。
  • 學會這幾個技巧,讓孩子從此學會分享,使被動變成主動
    其實分享明明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但是孩子就是不希望分享自己的東西,就連自己的父母也不願意分享給別人,不讓自己的父母去關心其他的小孩子。可是如果能夠學會快樂分享給別人就能夠收穫到兩份快樂這個道理的話,說不定還能夠讓自己的孩子收穫到非常多的朋友,而且有些分享不僅僅是物質上的還有一些是精神上的呢。心心後來去了解了一下關於為什麼孩子們會不願意去分享?
  • 「分享」讓孩子擁有一顆寬廣胸懷,如何培養孩子與人分享的品質?
    」現在有不少的孩子,自私自利的現象很嚴重,而出現這種狀況多數來源於家長的溺愛。家長對孩子溺愛是最可悲的事情,自私的孩子就是被這種愛滋養出來的。所以父母在表達自己對孩子愛的同時,也要教孩子學會分享。同別人分享食物、玩具、快樂、經驗等等,說一些關心體貼的話,遇到有困難的人給予幫助,別人的錯誤不要計較,能夠寬容謙讓的對待他人,這樣就能慢慢培養孩子的愛心了。如何培養孩子與人分享的好習慣呢?1、讓孩子品嘗到分享的樂趣。
  • 如何教孩子學會控制情
    如何幫助孩子控制情緒對於孩子來說 尤其是年齡小一點的孩子 控制情緒識別情緒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情,但對於孩子的成長來說 這是完全正常的發展讓孩子學會調節情緒的第一點就是榜樣 你必須做個好榜樣,你需要會調節自己的情緒,你表達情緒的方式,這就也是成年人需要學習的,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當你自己生氣失控時,你就教會了孩子這是表達情緒的方式
  • 在日常中如何讓孩子學會感恩?(四)
    在這種情況下,有意識地把孩子帶到父母的工作現場,讓孩子一起參與勞動,讓其親身感受父母工作的艱辛,掙錢的不易。父母對孩子付出的一切是不求回報的,但是在他成長過程中,讓他學會接受愛心,懂得感恩,知恩圖報是不可缺少的一課。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讓孩子學會感恩——父母要起表率作用孩子好動、好模仿、可塑性強,容易接受外界的各種信息。
  • 玩具被搶卻讓孩子學會分享,是對孩子的傷害,培養邊界感很重要
    畢竟要教孩子還手或者是替孩子還手,顯然是不合適的,所以家長們通常會選擇委屈自己的孩子,讓孩子大方一些,學會分享。但是,這種讓孩子學會分享的方式是帶有強迫性質的,並不能夠讓孩子理解大方的概念,相反,是對孩子的一種傷害。
  • 分享是一種美德,教孩子學會分享,聰明的家長是這麼做
    現在你可能已經理解了孩子不願意分享,也知道不去強迫孩子了,但是還是想讓孩子學會分享怎麼辦呢?遇到孩子不願意分享的時候,不要強迫他們,但是一定要告訴對方,他不是故意不分享,他只是太小了控制不住自己,即便對方是個孩子,也要這樣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