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招生大戰落下帷幕,感謝全體招生工作人員在炎熱的夏天裡辛勤付出!
隨著各校對生源的重視程度不斷加強,提前批、一批分類投檔、承諾保專業、大類招生等招生花樣也層出不窮。加之部分省份不分文理科,部分領域熱度衰退,招生格局也繼續發生微妙變化,有的高校強勢興起,有的高校受到不小衝擊。
經過近幾年的高招競爭,前十位次已經非常穩定。在清北集團之下,復旦和上交為一小檔,浙大和中科大為一小檔,人大和南大為一小檔。而北航今年對同濟擴大了領先的優勢,有獨立成一檔的趨勢。算上中國科學院大學,生源前十形成「京五」+「華五」的格局,分別是
北清國人航
復交浙科南
接下來的格局就有些微妙了,之前的中九格局正在內部調整,既與高校實力有關,更多的是熱門學科及地域優勢的影響。哈工(深圳)由於地域不錯,招生專業熱門且招生人數少,對固有中九集團形成很大衝擊,哈工大的三個校區分數很不均衡,導致考生對其看法各不相同。今年南開進一步下滑,徹底從前幾年的航開濟落入中九,令人嘆息。
北理工今年上升勢頭明顯,但主要在北方省份有優勢,區域不均衡,這與其招生策略調整有關,更多的加成是地域優勢,但熱門學科實力令很多考生質疑。西安交大今年也是區域不均衡,竟然在大本營陝西下滑明顯,排名30位,令人嘆息。不過陝西考生家長很高興,畢竟640多分就可以上西交。另外一個變化就是熱門學科高校提升明顯,比如電子科技大學,在一些省份竟然超過傳統綜合類名校。說明現在考生更加看重專業實力及就業前景,不再被社會上五花八門的排名蒙蔽雙眼。目前官方發布及認可的排名包括:985,211,雙一流大學及學科評估。所以很多不明所以的家長很納悶,一些綜合類名校排名很高,為什麼分數線卻低呢,這就是原因所在。
高考與高校發展是互相影響的關係,好的大學可以吸引優質生源,反過來生源質量也能極大促進高校更加務實去提升自己的實力,進而吸引優質生源。
今年主要省市投檔線排名可以查看本帳號查看,感謝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