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母乳餵養620天,我如何做到自然離乳?關鍵是「四不要,兩要」

2020-12-22 小桃媽媽

從2018年3月,小桃出生起,到2019年11月底,經歷了1歲8個多月,我結束了母乳餵養的日子。

這620個日日夜夜,是小桃生命中最開始的時光,珍貴而重要。能用全母乳為她保駕護航(除了出生第一周補過小部分奶粉外),是我這個老母親盡己所能的努力。

從生娃前對母乳毫無自信,到堅持了20個月,期間沒有催過奶、沒有乳腺炎、幾乎沒堵過奶,最後更是很平靜地自然離乳——我的母乳歷程可以說是非常順利了。

不少姐妹問過我好多次,讓我快來傳授下經驗,我思(拖)前(拖)想(拉)後(拉),也許有以下幾點可以分享:

不要吹毛求疵,也不要粗心大意,規律作息很重要。

不少新手媽媽每天會把娃的吃喝拉撒記錄得事無巨細,幾點吃、幾點睡,吃多少、睡多久,拉了幾次、便便是稀是幹……

如果一兩天沒有照表操課,吃奶的毫升數有波動,睡覺的時長有變化,便便的次數性狀略有不同,有的媽媽就焦慮到不行。

這就是我之前說過的,我們容易陷入自以為的「科學育兒」的怪圈中,把娃當機器人,恨不得按軍訓模式訓練ta,卻忽略了每個娃本來就各自有不同的個性、習慣、生長節奏。

幾乎一直是親餵母乳的我,雖然完全無法像瓶餵那樣較為準確地記錄小桃的食量,但我也有自己的判斷方法——

每次在開始餵奶之時,我會隨手點開「育學園」APP上的計時按鍵,記錄下每次的哺乳時間、每天的哺乳次數。

一段時間下來,會發現很有意思的事情,隨著小桃長大,餵奶次數、時間都慢慢減少,讓我這個曾經的實驗狗感受到熟悉的快樂,哈哈哈~

用軟體記錄簡單省事,又方便查找,一段時間下來還能有統計對比,真的是強烈推薦。

這樣簡單隨手的記錄,在生長曲線有波動,或者尋求餵養指導時,能讓醫生一目了然,尤其是網絡問診時一圖勝千言,是很有意義的。

數據僅僅是一種輔助手段,讓我們能更好地了解娃的生長規律,但千萬不要被這些數據所綁架,過分糾結於每天數據的波動變化。

科學育兒,講究的是規律作息,而不是精確作息。每天的吃玩睡,需要抓大放小,整體趨勢把握好即可,幾分鐘、幾毫升這些具體細節,不要太過在意。

但也不要走另一個極端,過分粗心大意,根本不記得娃到底吃了幾頓,娃想嗨到幾點就嗨到幾點,這就又退回到老一輩放任生長的時代去了。

把握好精養與粗養的平衡,把握好娃的生長規律,把握好自己的情緒,真的是一門需要不斷修行的功課。

不要聽之任之,也不要獨斷專行,循序漸進很重要。

說起很多媽媽關心的自然離乳,我還是有點心得的。簡單來說,自然離乳就是娃吃奶吃到不想吃的過程。

從給娃添加輔食開始,娃的食物品種和數量都在不斷增加,慢慢地將發展到完全無需母乳。尤其是一歲後,奶已經不再作為娃的主食了。

從情感上,寶寶從小時候通過吸吮滿足所有的安撫需要,隨著長大,與外界交流增加,漸漸轉為通過其他方式來滿足他們的情感需求,比如擁抱、玩耍、聽故事、玩耍等等。

離乳的過程,也是一種其他情感滿足方式替代哺乳滿足的過程,是由孩子和母親共同參與的過程,兩者一起經歷身體、情感、社會交往等方面的成長。

我自己的離乳經歷,說是意外也意外,說是必然也必然。

停止哺乳的那天,因為下班後與閨蜜相約去逛街,於是晚上回得晚了一些。

回到家時,小桃沒有吃睡前奶,已經睡著了,於是我也就跟著洗洗睡了。

接下來2、3天,到了睡前,小桃也有哼唧幾下說要neinei,但經過我與家人用玩具、繪本、遊戲吸引注意力後,她也沒有強求。

再過幾天,這個白眼狼更是很快把老母親的奶拋諸腦後了。

就這樣,沒有哭天喊地,沒有強制隔離,沒有任何預兆,「意外」地斷奶了,留下莫名有點失落的老母親。

但我為什麼說必然呢,因為其實一直以來,我都在為離乳作著準備啊!

尤其是一歲後,每天的哺乳時間與次數進一步的減少(這就是APP記錄的好處了),雖然期間有所反覆,但整體趨勢是明顯降低的。

截幾個圖,大家隨意感受下,雖然中間因為長牙、生病或是不明原因,有所反覆,時有夜奶,但整體趨勢是不變的:

剛過一歲,每天早中晚三次奶
過幾天便只剩下早晚兩頓了
偶爾「復吸」夜奶
只剩睡前一次奶
睡前奶維持了許久

從出生後每天餵奶十來次開始,慢慢拉長餵奶間隔,減少餵奶頻率,到一歲後的早中晚「三餐奶」,再到早晚兩餐,到最後的睡前奶,循序漸進地減少,讓小桃與我自己的身體、心理也一點點不斷互相適應。

我自己很反對除不可抗因素外,不聽從娃的聲音,不遵循娃的成長,由大人獨斷專行地說斷就斷,尤其是僅僅因為一些「半歲後、一歲奶沒營養」的謬論所綁架,強行斷奶。

(因為出差、生病等不可抗因素導致的被迫離乳,不屬於本次討論範圍哈~)

泌乳是一項系統工程,媽媽的身體就像一座工廠,寶寶吸吮是下訂單,同時將乳汁運輸出去,乳房是產線按訂單生產。斷奶就是不再有訂單,不再運輸,不再生產。

如果是從每天規律餵養好幾次,突然一刀切不給奶,甚至媽媽故意躲起來,讓娃找不到,吃不到奶。

甜甜的乳汁不見了,暖暖的懷抱不見了,最親愛的媽媽不見了……我無法想像這對幾個月大的小娃娃來說,會是多麼可怕的事情。

同時,對於媽媽身體而言,從奶量大到急斷奶,泌乳工廠是無法一下子從原來的高產能瞬間變成停產停工狀態的。

腫脹、奶結、膿腫、乳腺炎……很多問題也會因為突然斷奶而接踵而來。

斷奶這件事,寶寶與媽媽都是主角,雙方需要在每次親密地哺乳過程中,互相調整,互相遷就,不斷磨合。

拿夜奶這件事來舉個例子,我也從來沒有人為幹涉過。

夜奶除了小月齡時有飢餓需求外,更多的是寶寶身體接觸與情感依附的需求。而且,斷了夜奶並不等於睡眠質量就會改善,不等於就不夜醒哦(對,這就是赤果果的現實!)

當娃半夜醒過來,不能用夜奶大招哄睡之時,相信這比吃吃夜奶就睡,更會讓媽媽手足無措,抓狂崩潰。

小桃的夜奶次數雖然一直都不算多,但直到一歲後仍會時不時吃上幾分鐘。

不過我並沒有因為夜奶而過多地影響睡眠,吃上幾分鐘,兩人都能繼續倒頭就睡,並沒有產生多大困擾,因此我也就沒有人為去幹涉。

對於休完產假的職場媽媽而言,每天與寶寶相處的時間實在很少,晚上可能是兩人唯一能在一起獨處的時間,能通過夜奶多一點親密接觸,我覺得對媽媽、對寶寶都很有必要。

當然,如果你覺得頻繁夜奶已經嚴重影響了你的精神狀態,建議也不要採用貿然把娃關到另外房間等強制方式。

應該先觀察記錄寶寶的進食原則,儘量採取循序漸進的原則,慢慢拉長進食間隔,減少哺乳次數,這樣對兩人都好接受得多。

現在我回想起這段餵奶時光,都是非常溫馨甜美的回憶。

儘管餵奶的日子裡,媽媽們要面臨咬奶、漲奶、堵奶、漏奶的困擾,會因為又渴又餓變身水桶、飯桶,與娃綁定走不開,夜生活只剩下夜奶哄睡……

儘管餵奶的時候,老母親經常腦子放空,刷著手機,並不會去想太多,甚至會在夜奶時邊餵邊睡。

但那種心貼心、肉貼肉,兩個生命的依偎與溫暖,是我這輩子最甜蜜的感覺!

寫完此文,我內心洶湧澎湃,採訪了下桃姐:

「你有沒有吃過媽媽neinei?」「有有有!」「記不記得是怎麼吃的啊?」「am am am,這樣吃。」

正當我還有點感動的時候,她又來一句:

「我還吃爸爸neinei、安公neinei、安嬤neinei……」

——#老母親的吐血日常#

相關焦點

  • 全母乳餵養620天、自然離乳,我是怎麼做到的?最關鍵是這兩點!
    從2018年3月,小桃出生起,到2019年11月底,經歷了1歲8個多月,我結束了母乳餵養的日子。這620個日日夜夜,是小桃生命中最開始的時光,珍貴而重要。能用全母乳為她保駕護航(除了出生第一周補過小部分奶粉外),是我這個老母親盡己所能的努力。
  • 母乳餵養,我堅持自然離乳!
    母乳期間是母親和孩子最親密的時候,這個時候,孩子最依賴我們,最信任我們,所以我堅持堅持母乳餵養,並且希望能夠自然離乳,可是身邊總會充斥著一些不贊同的聲音。月子裡因為母乳不是很多,所以月嫂還用了下奶藥,幸運的是,我的母乳很快就能夠跟上寶寶的需求了,寶寶從出生到現在一直都是母乳餵養的。現在我家寶寶已經一周七個月了,還在母乳餵養。每當看到我哺乳的時候,總會有人不厭其煩的告訴我,應該給孩子斷奶了,這個概念從寶寶剛剛一周歲就一直有人再給我傳輸。我當然不同意,就告訴她們 現在已經沒有斷奶這個概念了,現在都提倡自然離乳。
  • #經驗榜#【母乳故事】自然離乳,我盡力了沒有遺憾
    在餵養寶寶的道路上我一直在學習,一直在總結自己的經驗,雖然我不是自然離乳,但我也學到了很多,這次分享我在「自然離乳」給各位母乳餵養媽媽們的建議,希望我的經歷和經驗對你們有幫助。 母乳餵養的媽媽們,每個人離乳的方法都是不同,都有自己的方式方法,有像我突然離乳的,也有循序漸進的。在離乳的過程中所用的天數也是不相同的,有幾天的、幾周、幾月的,採用不同方式方法離乳的媽媽都會有不同的身心感受。
  • 母乳到兩歲?自然離乳實錄
    燒麥喝母乳到22個月零10天。對我來說,這是一段比大多數人都要漫長的哺乳經歷。​ 母乳媽媽們都會遇到的困境奶水不夠?我雖然不是「母乳邪教」成員,但是也許受孕後荷爾蒙影響,那段時間真的是差點兒抑鬱。燒麥滿月的時候,也是一個契機,我詳細了解了母乳的原理,慢慢調整了燒麥的餵養比例。直到她兩個月,終於實現了純母乳餵養(直到快6個月時添加輔食)。
  • 【約會春天】說說我是如何做到母乳充足的?
    作者:寶寶知道 吳欣妍0423去年5月底,我的女兒比預產期提前了半個月與我們見面,老公說這是提前出來過兒童節的節奏。孕期我並沒有打算過母乳餵養,並且覺得母乳沒有配方奶有營養,所以沒有了解過母乳具體有什麼好處。
  • 寶寶如何不哭不鬧自然離乳?這幾件事是關鍵
    母乳是寶寶誕生後最熟悉的養料,但很多媽媽對寶寶如何斷母乳都十分困惑,常常手足無措,奶多不忍斷,奶少寶寶更斷不了,關於斷奶可以說困惱著一代代麻麻,過來人的經驗告訴我們,給寶寶自然離乳才是最佳方式。一般情況下,寶寶一歲左右就可以停止哺乳了,隨著孩子的成長,母乳並不能提供充足的營養,那麼在餵母乳時,媽媽們就該未雨綢繆了,儘早給寶寶一個固定的吃母乳時間,不同於大人的一日三餐,而是在需要餵養的基礎下安排三個相對固定的時間,給寶寶養成一個習慣,讓後期自然離乳事半功倍。
  • 做對了這些,母乳餵養到2歲自然離乳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是不是寶寶6個月後母乳就沒有營養了,要斷奶了?,6個月後添加安全和足夠的輔食,並且同時繼續母乳餵養到2歲及以上。因此,小卿的建議是,如果條件允許母乳餵養可以持續到2歲以上,小卿的二寶就是餵滿兩周歲才斷奶的,且是自然離乳哦。一、什麼時候斷奶合適?
  • 在我的不懈努力下,寶寶終於從混合餵養開啟了全母乳餵養
    吃奶粉還是餵母乳? 餵母乳我的奶水夠嗎? 以後遇上斷奶好斷嗎? 。。。。。。 母乳餵養,當一系列的問題需要我們面對,我也顧不上太多了,孩子餓了需要吃,因為我是剖腹產,第一天翻身都困難所以沒有及時餵母乳,隨後添加了奶粉,就這樣一發不可收拾,我也是餵了將近兩個月的奶粉,最終在我的努力下開啟了全母乳餵養。
  • 我曾經也是個沒能自然離乳的孩子
    離乳不離愛這個主題提倡著我們要堅持母乳餵養,並堅持自然離乳,這個主題也是時代的象徵,現在大部分的育兒支持自然離乳並且很多的寶媽支持著履行著自己的責任,自然離乳可以給寶寶更健康的身心,對寶寶的身心健康起到很關鍵的作用,自然離乳是溫柔的,漸進的,現在很多的人堅持著,而我並不是其中之一,
  • 母乳餵養,不是馬拉松比賽
    在媽媽溫暖的懷抱裡,四目相望,寶寶的小手輕撫媽媽的臉龐,甜甜一笑,幸福的漣漪蕩漾在兩個人之間.......融化。母乳餵養的益處不言而喻,這份甜蜜的時光也許能彼此記憶一生。和每件事一樣,母乳餵養也容易從一種極端走入另一種極端。我們常常因為「好」,而做到極致,只要好就容易成為唯一好。
  • 我只選擇給孩子自然離乳的方式
    我只選擇給孩子自然離乳的方式我家欣雨快11個月了!這幾天我自己又感冒了!加上白天的忙碌搞得自己是腰酸背痛,我辛苦倒沒什麼,可隨之而來的卻是最近也的母乳變少了(孩子大了,所以母乳不夠吃,加上最近的忙碌母乳質量打折扣了)特別是晚上欣雨吃不著奶她就哭鬧,看著我是心疼不已啊!
  • 自然離乳最合適,如何正確回奶
    導讀:自然離乳最合適,如何正確回奶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自然離乳最合適,如何正確回奶!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經驗榜#【母乳故事】六年母乳餵養路,只為了那份37°愛的堅持
    作者:寶寶知道 鑫鑫小愛看到標題有沒有嚇你一跳,一定有人覺得我怎麼可能會母乳餵養六年那麼久呢,這是真的,因為小愛有兩個孩子啊,而且都是母乳餵養自然離乳的。 09年,我的大寶快一歲了,有個做生意的親戚人手不足找到我希望我能去他店裡幫忙,說哪怕她招到人我再走。
  • 自然離乳,可以這樣簡單!
    作者:寶寶知道 甜甜特兒之前我一直都想寫一寫我的母乳餵養之路。但因為各種原因,一直也沒有寫成。今天是Neo自然離乳半個月。是的,Neo在2歲9個月12天自然離乳了。自然而輕鬆的讓我簡直不敢相信這是真的。
  • 母乳餵養故事:媽媽是寶寶24小時不間斷的食堂
    不料,15天的妞妞突然肺炎,我各種著急上火,奶水功虧一簣,妞妞的病好了,而我,奶水卻少得可憐了。追奶的各種辦法都嘗試了,結果都不盡如人意,媽媽還總是給我心理暗示,說這東西遺傳,我小時候就沒吃過母乳。添上奶粉後,妞妞吃母乳越來越少,我心裡真的很難過,我能給她最好的、唯一的、無可替代的就是母乳了,可是……直到那天,身為母乳餵養專家的護士長得知我的情況,一連串反問驚醒了我。
  • 母乳餵養好處多,成功的關鍵在……
    母乳餵養成功的關鍵:1、出生的前3天是母乳餵養成功的「關鍵期」,一定要早接觸、早吸吮、重視初乳(第一口奶);2、按需哺乳,24小時母嬰同室;3、掌握正確的哺乳姿勢;4、吃空一側乳房再換另外一側;5、每次吃奶時間在10-30分鐘,每晝夜餵奶8-12次;6、母乳暫不足時,先吸吮媽媽乳房10-15分鐘,再適當添加代乳品;7、不要輕易嘗試使用奶瓶或安慰奶嘴
  • 母乳餵養VS奶粉餵養:專家——自然離乳,寶寶最佳!
    更糟心的是,每個媽媽首先要面對一個大難題,母乳餵養還是奶粉餵養?01為什麼專家們要提倡母乳餵養?、子宮癌、卵巢癌的機率更低,身材恢復得更快;而母乳餵養還能促進你與孩子之間的親子關係。媽媽們順應本能的餵養得不到社會的支持。比如,很多地方的勞動法規顯示,孩子滿1周歲後,工作單位就可以安排媽媽值夜班等,很不利於母乳餵養。
  • 我的奶娃日記:追奶40幾天,輕鬆實現了全母乳餵養
    讓寶寶吮吸出奶基本沒可能了,3天出院回家以後還是一絲絲奶都沒見著,說真心話,當時還是有一絲絲擔憂的,怕我母乳餵養的小心願不能實現,我深知母乳餵養的多種好處,每晚半夜起來看到月嫂阿姨衝奶粉洗奶瓶消毒奶瓶都覺得好麻煩,尤其寶寶哭起來的瞬間,真是1秒鐘都等不及,兩三分鐘的泡奶過程和一小時一樣漫長,月嫂阿姨怕我有心裡負擔一邊做下奶的食物給我補,一邊安慰我說我這種情況很少見,都四五天了還一滴奶不見
  • 母乳餵養的那些事:母愛是一場得體的退出,母乳也可以得體的退出
    姿勢擺不好,還有很多監控的設備,總也找不到合適的角度吃奶,孩子吸不出來,餓得哇哇哭,第一天全靠奶粉撐下來了。等到第二天監控撤了,我能走動了,想讓孩子吸母乳,就沒那麼容易了。白天象徵性的吸幾口母乳,奶奶就拿著泡好的奶粉過來了。孩子習慣了喝奶瓶,就更不願意吸母乳。
  • 斷奶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如何打好這一仗,做到自然離乳?
    因此如何科學、有效、順利地跨過這道坎,成了每個寶媽寶爸最關心的一件事。關於母乳的謠言:相信大多數寶媽寶爸或多或少都聽說或網上看過母乳6個月或者1年後就沒有營養之類的言論,且有很多寶媽因此而被誤導。其實這不過是一條謠言罷了,或許只是寶寶食品商業的一個圈套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