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很多新手爸爸媽媽想的不同,比起安靜的空間,其實寶寶適合待在一個充滿聲音的地方。家庭成員的談話聲、笑聲,開關家具發出的嘎嘎聲,熱鬧的炒菜聲,以及電視機和音響的聲音,都是寶寶感興趣的東西。
早教篇
0-3個月寶寶
»認知能力
415 為何需給寶寶一個光線充足的房間
陽光對寶寶的成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新生兒期因為視覺還未發育完全,寶寶的眼睛只能感覺到光,而看不清東西,所以寶寶常常會盯著頭頂的燈「出神」。
爸媽最好讓寶寶住在朝南的房間,這種房間陽光充足,能刺激寶寶的視覺發育。
經常打開窗戶讓寶寶曬曬太陽,陽光中的紫外線能殺菌,還能促進鈣質吸收,但要避免陽光直接照射在眼睛上,適當的做法是讓陽光照在寶寶的後腦和背部。
需注意的是,室內的光線不要太暗或者太亮。有些人在屋裡掛上厚厚的窗簾,認為在保護新生兒的眼睛,其實是不對的,應該讓寶寶在自然光線裡慢慢適應。
416 為何寶寶需要有自然聲音的空間
和很多新手爸爸媽媽想的不同,比起安靜的空間,其實寶寶適合待在一個充滿聲音的地方。家庭成員的談話聲、笑聲,開關家具發出的嘎嘎聲,熱鬧的炒菜聲,以及電視機和音響的聲音,都是寶寶感興趣的東西。
聲音對寶寶感官的刺激,就是對大腦的訓練;除非是太嘈雜的噪音,否則不需要刻意隔離。
除了自然聲音外,你還可以給寶寶播放優美的音樂,音樂能使人精神愉快。即使是新生兒,聽到美妙的音樂時,大腦皮層相應位置也會產生生理變化,說明他正在享受!在這樣的環境中生活,寶寶很快就會熟悉周圍的一切。
爸爸媽媽不必擔心吵到而把寶寶放在安靜的屋內,應該多帶他出來活動,寶寶才會更快地熟悉周圍的聲音。
當寶寶睡覺時,也不用太緊張會吵到他,只要不是巨大的響聲,寶寶更喜歡在令他感到安全的聲音當中熟睡。
417 寶寶聽力障礙表現在哪些方面
1 ~ 3 個月的寶寶,你在他耳邊大聲拍手,他沒有任何反應:或者是寶寶睡著時,不能被大聲驚醒。
8 ~ 12 個月寶寶,聽到熟悉的聲音並沒有轉過頭去,或者聽到人們的說話聲沒有對應地牙牙學語。
1 歲半的寶寶,還不能說出一些很容易發音的字,比如「媽」、「爸」,或者你讓他做那些你教過的動作,他一直不會做。
2 歲的寶寶, 如果在不用眼睛看,就不能按照你說出的一些簡單命令去做動作。
418 聽力訓練有什麼好處
1.有助於語言學習
媽媽的聲音是寶寶聽力發育的「營養素」,雖然新生寶寶還不會發聲,他卻一直在聽周圍的聲音。寶寶牙牙學語時,說話聲對他的智力發育相當重要,寶寶最早的智力活動就是學習語言,寶寶通過學習語言來實現對周圍世界的認識,形成思維能力。
2.有助於智力開發
聽覺訓練有利於智力開發,聽力對語言的發育起決定性作用。寶寶出生後6 個月內,主要是以聽言語為主,這個階段若不接觸聲音、沒有言語交流,或聽力出現問題,會造成語言發育障礙,導致日後學習和人際交往的困難,影響智力發育。
3.有助於培養音樂靈感
寶寶天生對節奏和悅耳的音調或語調敏感。寶寶天生就能辨清音階,最初學說話的時候能比成年人分辨出更多的語句。
419 訓練寶寶聽覺有何妙招
剛出生的寶寶,中耳裡還有羊水殘留,幾天後才能被完全吸收,此時寶寶並不能聽到微弱的聲音,但能聽到較大的聲響。
如果突然出現60 分貝以上的聲音,寶寶很容易受驚嚇,會全身抖動、眨眼、皺眉頭、前臂急速屈曲、兩手握拳、哭鬧、喘氣甚至停止進食。
那麼,該如何訓練新生兒聽力呢?家長可以從三點入手:
一是給新生兒一個有聲響的環境,家人的日常生活活動會產生各種聲音,如走路聲、開門聲、水聲、炒菜聲、說話聲等,可幫助新生兒逐漸區分不同的聲響,有利於讓新生兒適應周圍的環境;
二是讓新生兒聽有節奏的樂曲,但放音樂的時間不宜過長,也不宜選擇過於吵鬧的音樂;三是媽媽和家人最好能和嬰兒說話,親熱和溫馨的話語,能讓嬰兒感覺到初步的感情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