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寶寶需要有自然聲音的空間

2020-12-20 網易親子

和很多新手爸爸媽媽想的不同,比起安靜的空間,其實寶寶適合待在一個充滿聲音的地方。家庭成員的談話聲、笑聲,開關家具發出的嘎嘎聲,熱鬧的炒菜聲,以及電視機和音響的聲音,都是寶寶感興趣的東西。

早教篇

0-3個月寶寶

»認知能力

415 為何需給寶寶一個光線充足的房間

陽光對寶寶的成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新生兒期因為視覺還未發育完全,寶寶的眼睛只能感覺到光,而看不清東西,所以寶寶常常會盯著頭頂的燈「出神」。

爸媽最好讓寶寶住在朝南的房間,這種房間陽光充足,能刺激寶寶的視覺發育。

經常打開窗戶讓寶寶曬曬太陽,陽光中的紫外線能殺菌,還能促進鈣質吸收,但要避免陽光直接照射在眼睛上,適當的做法是讓陽光照在寶寶的後腦和背部。

需注意的是,室內的光線不要太暗或者太亮。有些人在屋裡掛上厚厚的窗簾,認為在保護新生兒的眼睛,其實是不對的,應該讓寶寶在自然光線裡慢慢適應。

416 為何寶寶需要有自然聲音的空間

和很多新手爸爸媽媽想的不同,比起安靜的空間,其實寶寶適合待在一個充滿聲音的地方。家庭成員的談話聲、笑聲,開關家具發出的嘎嘎聲,熱鬧的炒菜聲,以及電視機和音響的聲音,都是寶寶感興趣的東西。

聲音對寶寶感官的刺激,就是對大腦的訓練;除非是太嘈雜的噪音,否則不需要刻意隔離。

除了自然聲音外,你還可以給寶寶播放優美的音樂,音樂能使人精神愉快。即使是新生兒,聽到美妙的音樂時,大腦皮層相應位置也會產生生理變化,說明他正在享受!在這樣的環境中生活,寶寶很快就會熟悉周圍的一切。

爸爸媽媽不必擔心吵到而把寶寶放在安靜的屋內,應該多帶他出來活動,寶寶才會更快地熟悉周圍的聲音。

當寶寶睡覺時,也不用太緊張會吵到他,只要不是巨大的響聲,寶寶更喜歡在令他感到安全的聲音當中熟睡。

417 寶寶聽力障礙表現在哪些方面

1 ~ 3 個月的寶寶,你在他耳邊大聲拍手,他沒有任何反應:或者是寶寶睡著時,不能被大聲驚醒。

8 ~ 12 個月寶寶,聽到熟悉的聲音並沒有轉過頭去,或者聽到人們的說話聲沒有對應地牙牙學語。

1 歲半的寶寶,還不能說出一些很容易發音的字,比如「媽」、「爸」,或者你讓他做那些你教過的動作,他一直不會做。

2 歲的寶寶, 如果在不用眼睛看,就不能按照你說出的一些簡單命令去做動作。

418 聽力訓練有什麼好處

1.有助於語言學習

媽媽的聲音是寶寶聽力發育的「營養素」,雖然新生寶寶還不會發聲,他卻一直在聽周圍的聲音。寶寶牙牙學語時,說話聲對他的智力發育相當重要,寶寶最早的智力活動就是學習語言,寶寶通過學習語言來實現對周圍世界的認識,形成思維能力。

2.有助於智力開發

聽覺訓練有利於智力開發,聽力對語言的發育起決定性作用。寶寶出生後6 個月內,主要是以聽言語為主,這個階段若不接觸聲音、沒有言語交流,或聽力出現問題,會造成語言發育障礙,導致日後學習和人際交往的困難,影響智力發育。

3.有助於培養音樂靈感

寶寶天生對節奏和悅耳的音調或語調敏感。寶寶天生就能辨清音階,最初學說話的時候能比成年人分辨出更多的語句。

419 訓練寶寶聽覺有何妙招

剛出生的寶寶,中耳裡還有羊水殘留,幾天後才能被完全吸收,此時寶寶並不能聽到微弱的聲音,但能聽到較大的聲響。

如果突然出現60 分貝以上的聲音,寶寶很容易受驚嚇,會全身抖動、眨眼、皺眉頭、前臂急速屈曲、兩手握拳、哭鬧、喘氣甚至停止進食。

那麼,該如何訓練新生兒聽力呢?家長可以從三點入手:

一是給新生兒一個有聲響的環境,家人的日常生活活動會產生各種聲音,如走路聲、開門聲、水聲、炒菜聲、說話聲等,可幫助新生兒逐漸區分不同的聲響,有利於讓新生兒適應周圍的環境;

二是讓新生兒聽有節奏的樂曲,但放音樂的時間不宜過長,也不宜選擇過於吵鬧的音樂;三是媽媽和家人最好能和嬰兒說話,親熱和溫馨的話語,能讓嬰兒感覺到初步的感情交流。

本文來源:網易親子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新生兒需要自然的有聲環境
    作者:寶寶知道 夏夜微良630新生的寶寶很容易因外界的聲響而受到驚嚇,偶爾東西掉落地面、或走路腳步聲大了些,寶寶就會受驚而大哭起來。疼惜寶寶的您,是否該給他一個安靜無聲的環境,讓他可以安安穩穩享受自我的世界?答案是否定的。
  • 寶寶一有動靜就安撫?快速響應並非好事,自主入睡需要成長空間
    其實我們每一個草根父母都是這麼做的,當寶寶稍微有點動靜、一哭鬧,我們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快速趕到寶寶身邊,拍一拍、抱起來、用溫柔的聲音安慰他。寶寶睡覺時會發出許多聲音,例如:呼嚕聲、嗚咽聲或者哭聲,而這些聲音並不都是意味著你的寶寶醒了,我把這些聲音成為睡眠噪音---------摘自《寶寶不哭之夜間安睡秘訣》。
  • 天使之音-如何營造寶寶更有安全感的聲音環境
    1建立寶寶安全感01哺乳哺乳能夠讓新生寶寶獲得生長發育的營養,有利於寶寶觸覺的產生,能夠幫助寶寶建立安全感;寶寶出生後最需要與母親肌膚接觸,哺乳就是最好的觸覺接觸方式;就算是讓經驗豐富的月嫂餵養,也是不能夠替代母親的作用。
  • 天冷寶寶為何易尿褲子 寶寶尿褲子怎麼辦
    原標題:天冷寶寶為何易尿褲子 寶寶尿褲子怎麼辦   很多家長都會發現這樣的一個現象,就是天氣一冷,寶寶就容易尿褲子,那麼這是怎麼回事呢?家長該如何應對呢?   天冷寶寶為何易尿褲子   1、新陳代謝排洩物增加   進入人體的養料,經過消化吸收後,其中糖分經過氧化分解後,產生水與二氧化碳與熱量,大部分水分除了維持機體新陳代謝平衡電介質外,多餘的水分通過汗腺與泌尿系統從毛孔與尿液排出體外。夏天氣候氣溫高,人的皮膚毛孔張開,易於散熱,水分也易於散發,小便就少。
  • 為何寶寶1出世就能認出你是媽媽?這3個原因感覺很暖心
    寶寶出世今後就開始和媽媽相依偎,媽媽無時無刻不在惦念著寶寶,而寶寶也是離不開媽媽。但是有1個問題令很多人覺得納悶,那就是寶寶出世後哭鬧時,寶媽們1抱,他便會很快中止哭鬧,莫非寶寶1出世就能認得出本人的媽媽?為何嬰兒1出世就知道你是媽媽?
  • 日本膠囊旅館,為何來到中國就水土不服?顧客吐槽半夜聲音太大了
    首先出門旅遊的人需要用到酒店,需要一個穩定安穩的休息環境,而出差到外地工作的人也需要用到酒店,半夜晚歸的人需要用到酒店,還未成家的情侶也需要酒店,因此酒店行業的發展速度特別快,如今已經遍布了全國各地的城鎮當中。
  • 寶寶睡覺太輕,一點聲音就醒,不怪寶寶,錯在家長誤解了睡眠環境
    答案是:一定不要這麼做寶寶睡眠需要一個什麼樣的聲音環境對於寶寶來說,尤其是新生兒,需要的睡眠環境應該是模擬媽媽子宮的環境,寶寶在媽媽子宮裡並不是一直安靜的無聲的狀態,而是持續的嘈雜聲,有媽媽血液流動的聲音、心跳聲、其他器官發出的聲音,以及外界所有的聲音,我們可以用手捂著自己的耳朵來感受一下寶寶聽到的聲音,在這種持續的有聲音的環境下
  • 新生寶寶為何偏愛「舉手」睡姿?其中有4個原因,聽聽專家怎麼說
    改變寶寶的「舉手」睡姿?差點出意外曾經有一個同事曉梅就分享過在照顧寶寶的時候發生的一件事,他家的寶寶睡覺的時候非常喜歡舉手睡,但是正好正值換季,室內的氣溫還不是很高,所以曉梅就想要將孩子的手放進被子裡,保證孩子在睡覺的時候不會著涼。
  • 為何寶寶「捉迷藏」時,只喜歡藏住腦袋?看似簡單的遊戲並不簡單
    習慣把頭藏起來的,不僅有鴕鳥,還有寶寶。大人認為的簡單遊戲其實並不簡單你家寶寶是不是也經常與你這麼玩?這項看似簡單的遊戲其實並不簡單。不僅提升寶寶對空間的感知能力,也鍛鍊著對自身的認知能力,還可在遊戲中提升寶寶的觀察力。
  • 博物志|第一期上線了,聆聽自然的聲音···
    時至今天,有關自然的認知,遠非我們眼前的目力所及在自然內外,無論是微觀觀察,還是深度思索自然,可以所給予我們的知識與啟示與腳下的土地、頭頂的星空一樣,豐饒且浩渺走向自然,天廣地闊,深入自然數聲音可以作為一個單獨的活動也可以在需要孩子們集中注意力時進行目的:練習耳力,感受自然中的聲音,提升孩子的專注力適宜年齡:3歲以上參與人數:每小組不超過
  • 腸絞痛:寶寶為何躲不開?
    腸絞痛:寶寶為何躲不開? 母乳營養價值高,很多新媽都會選擇母乳餵養,但很多寶寶在經過母乳餵養之後,反而出現了腸絞痛的現象,這是怎麼回事?2.頻繁更換乳房餵奶有些新媽奶水比較少,為了促進乳汁分泌,新媽會時不時地讓寶寶吸吮。但不能頻繁更換乳房。因為奶水分前奶與後奶,前奶營養價值高,但含糖量也跟高,很容易導致寶寶肚子不舒服,出現拉肚子的情況;後奶脂肪含量雖高,但寶寶所吸收的熱量卻有限,不一會兒,寶寶就容易餓了,這樣反覆寶寶很容易出現腸絞痛的情況。
  • 為何冬天寶寶的手腳冰涼? 可能需要多補鐵
    (原標題:為何冬天寶寶的手腳冰涼?可能需要多補鐵) 這幾天,很多市民都反映很冷,有點凍手凍腳的感覺。據重慶市氣象臺監測,我市大部氣溫都在10 以下。天氣變冷,小孩也成了父母重點保護對象,深怕一不小心就感冒了。有些家長發現寶寶一到冬天手腳冰涼,這種情況很可能是孩子缺鐵所致。
  • 荷蘭牛欄奶粉,寶寶親近自然的第一步
    ——諾優能荷蘭版經典版全新升級&新品諾優能有機奶粉助力寶寶強健成長  在成長發育的初期,寶寶就已經開始嘗試認識世界,很多家長都會通過給寶寶買繪本、買玩具來讓寶寶認識世界,然而繪本總有看完的時候,玩具也總會褪色陳舊,唯有大自然在不斷變化著,每一刻都是全新的,能夠讓寶寶產生好奇心,激發寶寶對世界的認知
  • 孕26周:寶寶能聽到不少聲音了
    孕26周練習拉梅茲呼吸法寶寶能聽到不少聲音了小胎兒的身體比例十分勻稱了。隨著骨骼的鈣化,脊柱比以前更強壯,不過現在還不足支撐起胎兒的身體。子宮的空間相對還夠大,小胎兒仍可以在裡邊盡情打滾,所以,如果目前B超發現胎兒是臀位並不需擔心,他很可能一會兒就調整成頭位了。
  • 「聲音胎教」讓胎兒更聰明,你今天給寶寶聽這些聲音了嗎?
    我們生活中比較常見的胎教類型有撫摸胎教、藝術胎教、光照胎教以及聲音胎教,其中的聲音胎教每時每刻都在影響著胎兒,促使其發育的更好。其實想要完成聲音胎教,孕媽們就得先了解胎兒喜歡聽什麼,只要用胎兒喜歡聽的聲音去刺激他,胎兒就能發育的更好。那麼腹中胎兒對哪些聲音比較敏感呢?
  • 家裡騰出這些「空間」,能讓孩子變聰明,快抓住寶寶發展關鍵期
    家裡空間布置好,對孩子智商有幫助▼去掉床圍欄孩子小的時候,家長都會給孩子睡小的嬰兒床,對於培養孩子的獨立性確實有幫助,但是也不利於孩子在床上隨意翻滾。孩子稍大一些後家長會準備好床圍欄,把床從三個方向圍起來防止孩子意外從床上跌落受傷。雖然保證了安全但是也限制了寶寶的活動。
  • 為何寶寶睡覺會突然哭鬧呢
    《為何寶寶睡覺會突然哭鬧呢》如果把孩子看成一個電池,睡覺就是充電的過程,吃飯玩耍就是耗電的過程,如果電量沒有耗完,他自然不會乖乖的讓你充電很多大人都特別不明白的一點是:明明困了,為啥不能安安穩穩的睡呢?為啥非要又哭又鬧?
  • 為何胎寶寶總在夜裡「愛鬧騰」,別慌!夜裡胎動頻繁是有原因的
    很多媽媽們在懷孕的時候遭受很大的痛苦迎來了寶寶的出生。10月分娩也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這從中體現了我們母親的偉大。在媽媽們懷寶寶的時候都會有胎動問題的出現,尤其在晚上的時候更為突出。很多媽媽以為這是肚子裡的寶寶在動,然而很多媽媽不知道問題的背後結果卻很暖心,這裡給媽媽們普及小知識啦。為何胎寶一到晚上就「動得歡」?
  • 寶寶害怕聲音,家長如何消除孩子的恐懼心理?
    文/可馨育兒案例1:寶媽帶著寶寶去商場,看到一個手指玩偶,寶寶拿在手裡玩得非常很起勁,售貨員阿姨說,「寶寶,你把手放進去看看」,奶奶馬上接了一句,「哎喲,裡面有小老鼠,怕怕!」。結果,寶寶很快把玩偶扔在了地上,害怕的抱住媽媽的腿。
  • 小空間也有好聲音,丹拿桌面音箱 Music 1初體驗
    雖然家裡不大,但是二狗也希望有一個獨立的音樂空間,所以書房成為了我玩弄各種數碼器材和欣賞音樂的專屬小天地。如何在有限的空間裡既要滿足外觀和音質,作為音頻愛好者自然是希望能有一個比較平衡的處理方式。之前的書房用的音箱是一款貓王的產品,由於偏向收音機功能,整體的聲音表現並不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