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要買昂貴的玩具時,聰明的家長會這樣做,娃長大後財商更高

2020-12-23 西紅柿媽媽

|西紅柿媽媽

每個孩子的童年都有各種玩具相伴,孩子們對玩具的喜愛是與生俱來的,他們沒有金錢觀念,不論昂貴的還是便宜的,只要他們喜歡,就會要求父母購買。

「這個玩具太貴,我買不起」,寶媽的話讓孩子很自卑

媽媽帶著5歲的明明逛商場,明明被一家玩具店吸引。他趴在櫥窗上,盯著那個魔幻的機器人眼睛都不眨。媽媽看時間不早了,催明明趕緊回家。沒想到明明說:「媽媽,我想要那個機器人,好想好想!」

媽媽瞅了一眼價格標籤,「1599元」不由得心裡咯噔了一下。她不加思索地對明明說:「寶寶,這個玩具太貴,我買不起,快走吧!」明明當然不願意走,他反覆懇求媽媽給他買玩具。媽媽說:「這個玩具的價格頂得上我們半個月的生活費了,等我們成為有錢人再買吧!」孩子悻悻地低著頭,一步三回頭。

沒想到,明明去鄰居寧寧家玩的時候,發現寧寧有同款機器人,他羨慕不已,明明對寧寧說:「寧寧,我家買不起這個,能不能借我玩一下,讓我幹什麼都可以。」媽媽聽到明明的話很是傷心。

孩子讓買玩具,父母以貴為由來拒絕是很常見的場景。可是孩子的認知還很有限,如果父母們過於直接地表達「買不起」,會對孩子的心靈產生不小的影響。

1. 讓孩子自卑

明明就是典型的例子,媽媽對他說買不起這個玩具,可是孩子仍然心心念念地想著他的機器人,所以當看到小夥伴有機器人時,單純的孩子竟然直接對小夥伴說「我家買不起」,為了讓小夥伴給他玩玩具,他甚至說「做什麼都可以」。父母聽了這些話,很是難過。

這表明寶媽的話已經在孩子心裡埋下了自卑的種子,自卑的孩子,未來人生路上往往不敢於表現自己,唯唯諾諾,容易錯過很多機會。這樣的孩子情商往往很低。

2. 得不到孩子的理解

其實對於年齡尚小的孩子來說,他們並沒有貴和便宜的概念。家長直接告訴孩子玩具太貴了,不能買。對於年齡很小的孩子來說,他們只知道他的目的無法達到,而不能理解家長的困難。甚至孩子們會在地上撒嬌打滾以滿足自己的心願。

這樣的時候,家長們往往更加疲於應對。

當孩子要買昂貴的玩具時,聰明的家長會這樣做,娃長大後財商更高

1. 讓孩子做選擇題。

其實孩子對於玩具的欲望,來得快去得也快。我們經常看到有些孩子千挑萬選買回去的玩具,玩不了多久就不感興趣了,父母將其束之高閣。

所以智慧的家長們會轉移孩子的注意力,讓孩子做選擇題,給孩子推薦一些價格適中的玩具。也許這些玩具的其他特點,能吸引孩子的眼球,緩和孩子的情緒。以後孩子遇到自己不能買的東西,會知道怎麼選擇,比較商品的性價比高不高,這樣他長大後財商更高。

2. 延時滿足。

不管大人還是孩子,都有一種心態,如果得來太容易,往往不珍惜。對於貴重的玩具,即使家長願意給孩子買,也希望家長能夠做到延時滿足。

比如等到了特別的日子,如兒童節或者孩子生日時,再給孩子買,生活本來就需要儀式感。或者給孩子設定目標,待他們達到小小目標時獎勵給孩子,和孩子一起分享勝利的喜悅。

孩子經過這種特殊時候的滿足,會具體知道怎麼控制自己的想法,或者怎麼努力才能得到自己想的,這樣財商會越來越高。

3. 和孩子一起努力完成心願。

其實這也是培養孩子理財能力的很好的機會。對於很貴的玩具,父母抓住機會可以給孩子引入金錢的概念。告訴孩子這個玩具的價格,還要有實物做對比,比如這個玩具相當於多少個書包的價格等。接著告訴孩子,每個月家庭能結餘多少,這樣算下來要攢多久的錢才能夠買這個玩具。

這樣很自然地讓孩子有了理財的意識,財商更高,對孩子的未來也是大有裨益的。

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會遇到許多問題,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家長們要跨過重重障礙,才能修成正果。

寶爸寶媽們,你們做到了嗎?

相關焦點

  • 「這個玩具太貴,我買不起」,別因小便宜,讓孩子一輩子自卑
    讓孩子自卑明明就是典型的例子,媽媽對他說買不起這個玩具,可是孩子仍然心心念念地想著他的機器人,所以當看到小夥伴有機器人時,單純的孩子竟然直接對小夥伴說「我家買不起」,為了讓小夥伴給他玩玩具,他甚至說「做什麼都可以」。父母聽了這些話,很是難過。
  • 孩子財商到底要怎麼培養?看看各個國家的「攻略」,提高孩子財商
    0-3歲的幼齡兒童,父母就可以開始培養孩子的財商意識了,言傳身教引導孩子是最合適的方式;針對7-12歲的小學生,財商培養可以從小習慣著手:記帳、儲蓄、聰明消費;至於12歲到18歲的大孩子,父母應當給孩子難度更高的挑戰,給予孩子管理財富的自由,逐步培養獨立的理財能力。
  • 當孩子問「我們是有錢人嗎?」你的回答決定了孩子長大後的財商
    之前網絡上流傳這麼一個笑話:老爸問兒子:「你長大後有什麼夢想?」孩子回答:「賺很多錢,娶個漂亮老婆。」老爸聽了立即打了兒子一巴掌,然後再問孩子「你長大後的夢想是什麼?」孩子改了回答,說:「事業有成,有個幸福的家庭」老爸立刻欣慰的摸了摸兒子的頭。當然,這是個笑話,但是也能看出,父母對跟孩子談錢這件事情並不擅長。
  • 孩子玩具被搶,直接搶回來?不!聰明的家長會這麼做
    導讀:孩子玩具被搶,直接搶回來?不!聰明的家長會這麼做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玩具被搶,直接搶回來?不!聰明的家長會這麼做!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超市旁邊有一個免費的娛樂區。
  • 孩子放學後喊餓,聰明的家長會這麼做
    最近,不少家長遇到了同樣的困擾,他們發現:孩子放學後,從剛出校門的那一刻就喊餓,如果不在路邊小店給買吃的,那麼比如,相對來說,小學的學習強度還是挺大的,特別是遇有體育課,孩子的基礎代謝率更高更快,放學後的飢餓感會更強。
  • 孩子看上昂貴的玩具,父母這種拒絕方式很容易傷害娃,可別再犯了
    導讀:孩子看上昂貴的玩具,父母這種拒絕方式很容易傷害娃,可別再犯了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看上昂貴的玩具,父母這種拒絕方式很容易傷害娃,可別再犯了!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哭鬧著要買新玩具,聰明的父母這樣做
    ,只要孩子看到喜歡的玩具,孩子就會吵鬧著要買,可是家裡的玩具都多到沒地方放了,孩子還是控制不住要買買買!如果孩子嬰兒期的全能自戀沒有被滿足,長大就會出現「為所欲為、胡攪蠻纏」的行為。任性在心理學上又叫做「哭求認可」。說直白點,就是孩子在用哭鬧的方式求關注,求陪伴。孩子哭鬧著要那個玩具,可能只是為了驗證父母是不是愛自己,「我這麼壞,可你還愛我」。3.
  • 財商:從小就要激活孩子的財富基因
    正因為有著科學的教育養育指導,萱萱在1歲時就不用紙尿褲,也不穿開襠褲,會尋找長輩幫助她穿脫褲子。還知道做不同的事找不同的長輩陪伴,例如下樓玩耍找姥爺,肚子餓了找姥姥,晚上睡覺找媽媽。她的一切一切都讓她媽媽非常舒心、滿意。直到萱萱三歲半的一天,媽媽帶著她到銀行櫃員機取了1000元的現金,萱萱突然對媽媽說了一句話:「媽媽,長大了你要把我的錢給我哦。」
  • 怕學壞就不讓孩子接觸錢?阻礙了「財商」的發展,家長還不自知
    文|蛋黃育兒今天路過一個玩具店,目睹了這樣一幕,一個8歲左右的小男孩看上了一個小汽車玩具,他的媽媽不給他買,因為家裡面已經有了很多類似的玩具。但是小男孩不依不饒,坐在地上指著貨架上的玩具大喊到「我就要這個,我沒有這個顏色的小汽車,我就要我就要!」孩子的媽媽也很是無奈,最後哄著孩子拿著玩具車去櫃檯結帳了。
  • 給娃買玩具花了太多冤枉錢?這麼做不踩坑、不費錢,還能給娃做早教!
    有沒有發現為人父母后,對自己越來越省,反而越來越窮?如果說沒結婚前需要花錢的地方有100個,生了娃後,需要花錢的地方是10086個。就算是月薪2萬,也抵不過娃這個「碎鈔機」。奶粉尿布要花錢,吃穿樣樣要精細,教育上更是無底洞的投入。
  • 這3類孩子小時候看似「聰明」,長大後多半沒出息!父母別高興了
    比如:班級進行大掃除時,他們總喜歡搗亂,但老師出現後,他們就假裝賣力幹活;為了能讓爸爸媽媽給自己買玩具,經常會說謊;在火車站上,為了買兒童票,量身高的時候腿彎曲著……這樣的孩子看起來非常「聰明」,但這都屬於小聰明。
  • 孩子賣舊玩具就是鑽進了錢眼裡?學習猶太人,財商要從娃娃抓起
    同時,在持續的交換過程中,孩子體會著交換到特別喜歡的玩具時的喜悅,也體會著別人沒有遵守承諾,拿走自己的玩具之後卻沒有帶來交換的玩具的憂傷。這是其成長所必須的過程。孩子的每一次交換,都為下一次的交換積累著經驗。這種經驗,是經由孩子親自體驗所得到經驗,即生活的智慧產生了。
  • 「媽媽我想要玩具」,回答:家裡不是有玩具嗎?聰明的家長這樣做
    「媽媽我想要玩具」,回答:家裡不是有玩具嗎?不買,其實聰明的家長是這麼做的懂得尊重自己的人,也會懂得尊重別人,這包括尊重自己的孩子在內。 ——[中〕顧振飈 在生活中,大家可能都會遇到這個問題。孩子在外面玩看上了一件禮物,在逛商場的時候喜歡上了一件衣服、或者玩具。有時候孩子的性格也是比較執拗的,當然喜歡了就想要念念不忘。
  • 家有寶寶必看:不買「笨玩具」,「聰明玩具」才能讓孩子優秀
    有時候忍痛割肉買了一件昂貴玩具回家,卻沒玩兩次就被孩子棄之角落......要想高效便捷的給孩子準備玩具,還得學會辨別哪些是「聰明」玩具,哪些是「笨」玩具。3、聰明玩具是適齡的。聰明的玩具一定是可以讓孩子為主導,在自己動手實操中獲得成就感,不會難度過高讓孩子覺得有挫敗感,也不會太簡單讓孩子覺得無聊。
  • 編輯手記:媽媽培養孩子財商的4個方法
    讓孩子知道買東西要付錢現在的小孩都是家裡最大的寶貝,基本都是要什麼有什麼,像我家女兒1歲不到,就已經有了強烈的對新鮮東西的渴求,一定要拿到手裡才罷休。等長大一些,在外面也這樣的話,很怕成為別人眼裡的「熊孩子」。
  • 怕孩子變貪心,就不給買玩具?兒童的匱乏感也正在被培養
    有些家長本來不打算給孩子買,但看到孩子鬧、哭,心一軟,買了。這樣做,顯然是不妥。通過買玩具,進行價格、等值交換等金錢觀的培養,這也是一種財商教育,不是嗎?當然了,玩具是否要買,還得考慮下面的幾個因素:1、 家裡是否有剛購置的同款玩具?2、 孩子購置玩具的頻繁度,是否每天都要新玩具?
  • 培養優秀的孩子,從財商教育開始
    01、有錢也不能給孩子買,金錢是需要規劃的。家長們可能會面臨這樣的困擾,帶孩子逛超市時,孩子看中自己喜歡的零食和玩具,這也要買那也要買,家長一氣之下,都是用「沒錢」的理由來打發孩子。例如,如果本次逛超市的預算是300元,那其中必須要買的東西,包括大米、紙巾、肉類、蔬菜、水果等,如果這些生活的必需品都買齊的情況下,還有額外多的錢,就不妨在預算內給孩子買他喜歡的零食或玩具。這樣,會更有助孩子形成金錢的概念,並不是沒錢才不能買,而是即使有錢、也是需要規劃的。02、孩子做家務不要給錢,不要讓金錢激勵起反作用。
  • 李玫瑾:小時候聰明的娃,長大後不見得多優秀,欠缺的是這種能力
    記得鄰居家的小朋友,有一次他的媽媽給他買了一個玩具,跟媽媽表達感謝之意的時候,轉身就投入到了自己的玩具當中,但是小朋友拆開玩具的時候並沒有玩裡面的玩具,而更多地是在玩裝玩具的玩具盒,最後他的媽媽發現了這個現象,跟小朋友的爸爸說起的時候,爸爸反而不以為然,覺得孩子專注一件事情並沒有錯誤
  • 「媽媽,他搶走我的玩具」,娃受氣只會找家長,聰明的父母這樣做
    文/小庚庚爸爸玩玩具,搶玩具。這兩件事似乎貫穿了孩子的童年。現在生活好了,所以很多家長也會給孩子買很多新奇有趣的玩具,但奇怪的是,很多孩子家裡的玩具堆成山,但是玩都不玩一下,一旦到了小朋友的家裡,就開始「搶」別人的玩具玩。
  • 孩子總吵著買玩具,我用這一招擺平了
    去年Vivian寫過一篇孩子要買玩具家長可以怎樣應對的文章,裡面的一些方法對於小時候的醜醜還是比較有效果的。每次進商場,一定要去玩具反鬥城,即便提前跟他約定好這次只看不買,一進到玩具店什麼承諾都拋諸腦後,果然是「男人的嘴,騙人的鬼」,以致於有段時間老母親逛個商場都要提前規劃好路線,繞著玩具店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