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庚庚爸爸
玩玩具,搶玩具。這兩件事似乎貫穿了孩子的童年。現在生活好了,所以很多家長也會給孩子買很多新奇有趣的玩具,但奇怪的是,很多孩子家裡的玩具堆成山,但是玩都不玩一下,一旦到了小朋友的家裡,就開始「搶」別人的玩具玩。
但這種「搶」之後,有些家長會告訴孩子不要這樣做,但是有些家長卻覺得「孩子還小,不懂事,這樣做是和你家的娃鬧著玩」。
如此一來,被搶玩具的孩子只會哭著找家長。但對家長來說,總是這麼哭著找自己的也不是一回事啊,到底應該怎麼教導孩子,才能讓孩子「搶」玩具後自己面對呢。
一、孩子為啥愛搶玩具
多數的孩子愛搶玩具是因為孩子的「佔有欲」,這種情況佔了愛搶玩具孩子的大多數。這些孩子,會把看到的玩具,想要的東西都當成自己的東西,所以一旦孩子有了「佔有欲」之後,就會下意識的認為,這是自己的,不能讓別人摸別人碰,於是就會將玩具搶回來。這種也就是無意識的搶玩具。
那麼有無意識的,就有有意識的。有意識的搶玩具是為了什麼呢。其實就是在「宣示主權」,同時也代表這個孩子在家被「慣壞」了,所以養成了自私、霸道的性格。面對別的孩子玩玩具的時候,他想要就要、想搶就搶。
二、搶玩具後家長的反應
一般孩子搶了玩具後多數的家長都會出於禮貌,強迫孩子道歉,強迫孩子將玩具還給對方的小朋友,其實這種「強迫」的方式更加劇了孩子的反抗心理,最後家長弄的孩子大哭,但也沒解決這個問題,孩子以後反而變本加厲。同時也有一些家長乾脆裝不知道,乾脆就說孩子還小,不懂事,還鼓勵孩子搶玩具
三、被搶玩具的孩子為啥都是哭著找家長
「媽媽,他搶走我的玩具」,說完後,孩子就哭了,每次一想到孩子受氣後都會找家長,爸媽就眼皮跳,這也不是辦法啊,那麼孩子為啥受氣後就愛找家長呢。
一是因為爸媽給予孩子的安全感,讓孩子受到委屈時第一想法就是找家長,二是孩子性格膽小懦弱不敢反抗。
四、孩子受氣找家長,聰明的爸媽要這樣做
1、教孩子簡短有力的拒絕詞語
例如:「別動,這是我的」「還給我」「我要玩」等等,這些都是在告訴孩子如何保護自己的玩具,拒絕小朋友搶走玩具的詞語。
同時也可以配合動作,比如掐著腰,站著和對方的小朋友說。總之要帶點氣勢,讓對方的小朋友不敢再搶孩子的玩具。
但不是孩子的玩具,孩子在別人家做客,也要教會孩子,說「能給我玩一會嗎」「我們能一起玩嗎」等等詞語。
2、情景模擬,真實演練
很多時候,我們教會了孩子,但由於孩子的性格,還是不敢大聲的說出來,所以父母可以在家做情景模擬,這樣在發生被搶玩具時,孩子就能大聲反抗了,同時也要告訴孩子,若是對方不講理,同時比自己高大,要記得避讓,以免受到傷害。
很多時候,做父母的在面對孩子被搶玩具,受欺負時總是會說「你個完蛋玩意」或「咱以後不和他玩了」等這些消極迴避的話,但這些話都是錯誤的引導孩子迴避。應該直面去告訴孩子要為自己爭取,否則一來二去也就養成了,孩子受氣時不說或者只能哭著找家長的習慣。所以在孩子被搶玩具時,家長一定要注意,一定要引導孩子大聲的說出來自己拒絕的話,而不是逃避說下回不和那個小朋友玩了。
今日話題:你家孩子有被搶玩具的經歷嗎?你是怎麼做的。歡迎留言
若是喜歡我的文章記得分享收藏,關注我哦!
本文全部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