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小的時候是不懂得分享和謙讓的,現在又大部分都是獨生家庭,每個孩子都是自己家裡的「小霸王」,一起玩耍時,難免會遇到打架吵架的情況,那麼遇到這種情況後,做家長的該怎麼處理呢?
搶自家孩子玩具的孩子多半是鄰居或親戚的娃,不少家長會因為礙於面子或&34;而要求自家孩子分享。哪怕孩子抗拒,家長也會以&34;&34;為由,強硬要求孩子大方。
最後,通常是孩子哇哇大哭、家長尷尬收場,甚至委屈大哭的孩子還會遭到家長的訓斥。
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當孩子玩具被搶時,我們不妨借著這個機會,培養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如此一來,哪怕我們不在身邊,孩子也不至於為此手足無措。
1、教孩子簡短有力的拒絕詞彙
孩子也是&34;的主,我們仔細觀察就會發現,那些常被搶玩具的孩子,通常是在被搶時&34;&34;&34;&34;……
所以,面對這類孩子,家長該教孩子一些簡短、有力的拒絕詞彙。
比如:
&34;
&34;
&34;
&34;
諸如此類的短詞彙,哪怕孩子膽小,但在氣勢上不能輸,營造強氣勢,也能嚇退一部分&34;的孩子。
教孩子的時候,我們家長可以用誇張的動作(雙手叉腰、護住玩具等),和憤怒或嚴肅的表情來給孩子做示範,讓孩子知道,他該說什麼,又該怎麼說才有氣勢!
2、情景演練,幫助孩子活學活用
有些孩子雖然知道該怎麼樣拒絕別人來搶,但實際上被搶時,很可能也會手足無措。
有句話說,熟能生巧。如果孩子應對慣了,再面對被搶時,就能很輕易地制止別的小朋友了。
在家裡,我們可以跟孩子進行情景演練,也即玩&34;的遊戲,教孩子如何應對和捍衛自己的權力。
我們拿父母扮演成人玩具的&34;來做詳細分析。
第一步:告訴孩子:&39;這是我的玩具,你不能搶&34;或者孩子學到的其他拒絕詞彙。
第二步:在說的同時,教孩子怎麼護住自己的玩具,如用一隻手藏在身後,或舉過頭頂,讓對方搶不著,另一隻手隨時做好防衛。
第三步:告訴孩子,看到對方比自己高、比自己胖時,大聲制止的同時,跑開,避免因為力量不敵而被對方欺負。
示範之後,可以反過來,讓孩子來搶,我們來護住玩具,再次給孩子正確的示範,也可以故意出錯,讓孩子來糾正。
通過這種直觀且切身的體會,孩子真正面對這樣的場景時,也能很熟練的運用了。
3、示範並鼓勵孩子把玩具要回來
當玩具被搶後,告訴孩子難過的話,想哭可以哭,接納並安撫孩子的情緒,這個時候,孩子最希望得到父母的安慰和支持。
避免指責數落孩子膽小、嘴笨等,以免打擊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反而更應該讓孩子知道,是搶東西的人的不對,自己的東西有權利去要回來。
當孩子不知道該如何要回來時,家長可以給孩子做示範,帶著孩子一起到搶玩具孩子的跟前要回來,如要求那個孩子還回來,或讓他拿一個玩具來交換,或一起玩之類的等等。
如果熊孩子不配合,可以找他家長協商,除非家長也是熊家長,一般情況下,對方家長也是會願意配合的,畢竟抬頭不見低頭見。
不過,有時候我們不可能總是替孩子出面解決,孩子也得學會自己面對,所以,有必要給予孩子示範和模擬練習,引導孩子思考出更多解決辦法。
三個小方法,各位家長們都學會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