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地人在上海生存有多難?
小豐一個朋友在上海工作了2年,除去生活費、房租、水電煤氣費交通費,每個月也就剩下一兩千塊錢,都不敢除去吃飯和買衣服。後面覺得自己在上海沒什麼發展,就決定回老家考公務員。公務員看著穩定福利好,但每月的工資除去房貸、車貸以及雙方老人的醫藥費,也所剩無幾。
仔細想想,如果我們不努力工作,不僅僅是在上海生活很難,就算是十八線小縣城討生活也是非常的難!
01
@做一個驕傲的少年吧
我認識上海,但是上海不認識我
剛畢業的時候,我待業在家全身心的投入到考試中,可是我們家也就是普通家庭,不上班不僅是我自己,就連父母的壓力都很大。被父母各種嫌棄之後,作為一個95後,不服輸不認輸的叛逆心理還是很強的。過了2個多月,我放棄了考試,一個人來到帶上行李毅然決然來到上海。
剛開始是借住在親戚家,然後邊找工作邊找房子。初到上海的一個月,不管是找工作還是看房租房處處碰壁。加上剛畢業之後就沒有上班,身上的存款也不多,只能從中等的房子裡面挑更划算的,一直都沒辦法找到合適的房子。
本以為上海這麼大,機會那麼多,剛畢業的大學生找工作也能輕鬆點,結果就是被各種嫌棄,要麼是嫌我沒工作經驗要麼就是嫌我學歷低,要麼就是考試考一半就放棄了不能堅持等等。
將近一個月我才接到面試公司的offer,真沒想到來上海找工作這麼心酸,還好後面慢慢順利起來,工作穩定之後,我就從親戚家搬出來了,和別人合租了一套老式的公房,租房相對比較低,但是離公司很近,好歹算是在上海「站穩」腳跟了。
雖然工資不高,合租房環境一般,但是每天走在上海的街道,我還是覺得「哇,好洋氣!」會有一瞬間感覺上海就是我的。
02
@超超
只要敢拼,哪裡都能有未來
不謙虛的說,我算是大家口中「別人家的孩子」了,從小到大不管是學習還是生活,基本上都沒讓父母操過心,就是高中時離家到縣城上學,也是一個人解決生活所需,親戚眼中孩子的榜樣。
畢業於985大學,之後就留在上海一家外企做程式設計師,後來結婚有孩子之後,我一個人的工資還能養活一家三口,後面孩子面臨著上學,我就感覺到壓力太大了。沒買房,公立的上不了,私立的又太貴,想讓孩子得到好的教育,就咬牙上了2年,後來實在是解決不了房子問題,只能放棄現在的生活回老家發展。剛回家親戚都很困惑,想不明白月入2萬多的程式設計師竟然在上海買不起房、孩子上不起學?可是事實就是如此。
回家之後我就開始和發小一起琢磨著創業,通過自己在前公司這幾年積累的經驗以及人脈,公司一開始效益非常差,一度面臨著破產,也許上天還是比較眷顧努力的人吧,公司就慢慢做起來了,雖然還達不到階層的跨越,但是在老家市裡房子車子是有了,孩子也能接受相對優質的教育了。
不管是選擇留在上海這樣偌大繁華的大城市,還是回老家發展,其實,生活它從來都沒有放過我們,我們只有努力拼搏,才能讓自己在所在的角落裡發光發亮!
註: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更多精彩內容可以關注公眾號:易豐搬家,如果您也有搬家的酸甜苦辣的故事,也歡迎向我們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