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學生「非必要不出校」是否有必要?吳尊友等回應
澎湃新聞記者 程婷北京自8月15日起啟動了秋季高校返校工作。澎湃新聞從北京市教委獲悉,截至目前,50餘萬大學生已經回到校園,北京各高校正逐步恢復教育教學秩序。與之同時,在校園疫情防控常態化的情況下,「非必要不出校」是否有必要、「相對封閉管理」如何落實等話題也引發廣泛關注。
-
高校學生「非必要不出校」引熱議,吳尊友等回應
北京自8月15日起啟動了秋季高校返校工作。澎湃新聞從北京市教委獲悉,截至目前,50餘萬大學生已經回到校園,北京各高校正逐步恢復教育教學秩序。與之同時,在校園疫情防控常態化的情況下,「非必要不出校」是否有必要、「相對封閉管理」如何落實等話題也引發廣泛關注。
-
高校學生應如何正確理解「非必要不出校」?
自8月15日起,北京已經啟動了秋季高校返校工作。目前,北京各高校正逐步恢復教育教學秩序。同時,校園疫情防控常態化也引發了廣泛關注。「非必要不出校」是否有必要?「相對封閉管理」如何落實?從科學的角度理解「非必要不出校」目前,電影院、地鐵等公共設施都已經正常運營,為什麼還要倡導大學生「非必要不出校」?
-
國慶假期教育局希望全體學生「非必要不出宜昌」
三峽晚報訊(全媒記者汪蕾 楊自林)國慶假期學生能否遠行?假期學校如何管理?9月28日,宜昌市教育局發布全市中小學、幼兒園假期特別提示,宜昌5所高校也公布了國慶放假安排。市教育局要求各校要落實常態防控要求,希望全體學生「非必要不出宜昌」,確需外出的做好防護須向學校如實報告目的地、往返行程及健康狀況等信息。放假期間,各學校落實校外人員「非必須不進校園」日常管控要求,實行校園全封閉管理。和武漢大多數高校一樣,今年宜昌高校大部分學生的國慶假期也變短了。
-
大學封閉管理,學生「各顯神通」,多方回應「非必要不出校」!
「非必要不出校」是否有必要?「相對封閉管理」如何落實?從科學的角度說,如果發生疫情,學生涉及傳播鏈,就會給學校帶來防控和管理上的困難。那麼作為我們學生來說,目前按照教委和學校「非必要不出校」的規定執行,是非常有利於疫情控制的。如果真的發生疫情,你要是成為學校疫情傳播鏈的源頭了,你也會感到自責,所以大家應該從科學的角度,從擔當起社會責任的角度來理解和接受這項政策,並且能夠很好地做好宣傳。
-
多所高校解封,非必要不出校不是把學生「圈」在校園裡
9月19日,山東大學發出通知,表示根據學校統一安排,學工、研工部門與信息辦對日常出入校園的審批流程做了適當簡化優化。如當日出校不出校區駐地城市,不需要輔導員審核,只需要抄送提醒輔導員。據報導,「解封」的不光有山東大學,煙臺大學、山東財經大學等山東高校的學生可以憑健康碼、校園卡進出學校。放眼全國,近期已有不少高校簡化優化學生日常進出校園的流程。
-
高校學生如何正確理解「非必要不出校」?聽聽專家怎麼說
自8月15日起,北京已經啟動了秋季高校返校工作。目前,北京各高校正逐步恢復教育教學秩序。同時,校園疫情防控常態化也引發了廣泛關注。 「非必要不出校」是否有必要?「相對封閉管理」如何落實? 從科學的角度理解「非必要不出校」 目前,電影院、地鐵等公共設施都已經正常運營,為什麼還要倡導大學生「非必要不出校」?
-
高校學生如何正確理解「非必要不出校」?聽聽專家怎麼說
新華網北京9月12日電 自8月15日起,北京已經啟動了秋季高校返校工作。目前,北京各高校正逐步恢復教育教學秩序。同時,校園疫情防控常態化也引發了廣泛關注。「非必要不出校」是否有必要?「相對封閉管理」如何落實?
-
「非必要不出校」?聽專家怎麼說
中新社記者 張瑋 攝 從科學角度理解「非必要不出校」目前,電影院、地鐵等公共設施已恢復運營,為什麼還要倡導大學生「非必要不出校」?吳尊友稱,廣大學生按照教育部門和學校「非必要不出校」的規定執行,非常有利於疫情控制。他建議大家從科學的角度、從擔當起社會責任的角度,來理解這項政策。
-
在京高校陸續迎新生:學生持入校碼進校,倡導「非必要不出校」
新生入校之前,在學校的信息系統獲得專屬「身份證」之後,可以點對點接收學校推送的防疫、入校等相關通知;報到前,他們需要提前14天在系統內打卡報平安,學生做完核酸檢測之後也可將結果拍照上傳,審核通過後就能獲得啟航通行證,用於入校核驗。入校後,新生還將獲得一份內含口罩、消毒液的貼心「護航包」。上周末,北京工商大學本科新生也順利報到。
-
北京倡議高校學生非必要不出校 外出需提申請
北京倡議高校學生非必要不出校 外出需提申請 2020-08-15 08:33:30 來源:北京日報 | 作者:劉冕 |字號:A+ | A- 【北京倡議高校學生非必要不出校】14日下午,在北京市教委舉行的2020年北京市各級各類學校秋季開學工作新聞發布會上,市教委新聞發言人李奕介紹,自8月15日起,具備校園疫情防控條件的北京高校,結合小學期安排,
-
大學生「非必要不出校」必要嗎?多方回應
「非必要不出校」?吳尊友稱,廣大學生按照教育部門和學校「非必要不出校」的規定執行,非常有利於疫情控制。他建議大家從科學的角度、從擔當起社會責任的角度,來理解這項政策。把「非必要不出校」變成一種自覺 狄濤認為,倡導「非必要不出校」是希望能成為學生的一種自律。
-
新學期北京高校相對封閉管理,市教委解讀「非必要不出校」
李奕在直播中透露,8月15日到20日,93所在京高校中已有13所啟動秋季學期學生集中返校工作,6天時間,累計返校學生達到27144人。目前,每天大約有3千至5千名大學生返京。據透露,根據目前整體掌握的各校返校計劃來看,大學生返校峰值將出現在8月31日到9月6日,約20萬人將在這周返校。
-
大學生「非必要不出校」?北京市教委最新解讀來了
6天時間,累計返校學生達到27144人。目前,每天大約有3千至5千名大學生返京。據透露,根據目前整體掌握的各校返校計劃來看,大學生返校峰值將出現在8月31日到9月6日,約20萬人將在這周返校。9月6日後,返京學生人流會逐步下降,各校也將陸續迎來新生報到。「非必要不出校」並非一刀切這些情況均可申請出校新學期開學,高校不再全封閉管理,而是相對封閉管理。
-
大學生「非必要不出校」必要嗎?吳尊友這麼說
同時,校園疫情防控常態化也引發了廣泛關注,「非必要不出校」是否有必要?「相對封閉管理」如何落實?吳尊友稱,廣大學生按照教育部門和學校「非必要不出校」的規定執行,非常有利於疫情控制。他建議大家從科學的角度、從擔當起社會責任的角度,來理解這項政策。
-
「非必要不出校」必要嗎?吳尊友等詳談校園防疫常態化
中新網北京9月11日電 自8月15日起,北京啟動秋季高校返校工作至今,50餘萬大學生已回到校園,北京各高校正逐步恢復教育教學秩序。同時,校園疫情防控常態化也引發了廣泛關注,「非必要不出校」是否有必要?「相對封閉管理」如何落實?
-
北京倡議高校學生非必要不出校,網友熱議:憑什麼景點都開了 鼓勵...
虎撲8月14日訊 8月14日,北京市教委舉行秋季開學工作新聞發布會,倡議高校學生非必要不出校,確需外出可提申請。新聞發出後引起了網友的熱議,具體內容如下:【#北京倡議高校學生非必要不出校#,#北京高校學生確需外出可提申請#】北京市教委舉行2020年北京市各級各類學校秋季開學工作新聞發布會,自8月15日起,具備校園疫情防控條件的高校,可組織學生分期分批、錯時錯峰返校和新生報到。
-
市教委最新解讀「非必要不出校」
此次拉長了高校開學時間,各校針對不同專業、不同年級,結合學校的小學期制定返校時間。60餘萬京外大學生陸續返京8月31日至9月6日將達峰值李奕透露,8月15日到20日,93所在京高校中已有13所啟動秋季學期學生集中返校工作。
-
「非必要不出校」必要嗎?多方最新回應
自8月15日起,北京已經啟動了秋季高校返校工作。截至目前,50餘萬大學生已經回到校園,融入正常的校園生活。北京各高校正逐步恢復教育教學秩序。同時,校園疫情防控常態化也引發了廣泛關注。「非必要不出校」是否有必要?「相對封閉管理」如何落實?
-
北京高校學生外出須申請 市教委倡議「非必要不出校」
北青-北京頭條記者在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宣教處處長寇紅江介紹,高校人員高度密集,一旦校內出現病例,極有可能發生聚集性疫情,本市堅持校園相對封閉管理,就是要防範病毒進入校園,降低輸入風險,這裡所說的相對封閉管理,包含兩層意思,一方面要嚴把校門關,無關人員禁止入校,任何人進入校園都應當嚴格落實身份核驗登記和體溫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