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修舊如舊「陶陶居」 快將重現上下九
該總店運營方、廣州食尚國味集團董事長尹江波介紹,陶陶居總店正在加快「修舊如舊」工作,整個重修重裝工程投資達7000萬元,最快預計在年底、2021年元旦期間對外開放。按「修舊如舊」恢復原樣古樸的牌匾、滿洲窗花、嶺南建築特色的大門……陶陶居餅家以復古新顏迎接四方來客。
-
上海嘉定鎮保護古建築和文物 州橋老街修舊如舊
從「中國第一高速公路」滬嘉高速下來,筆直朝前開,上橋,下面就是保存完好的嘉定古鎮環城護城河。這是上海唯一、全國罕見的至今發揮功能的一條古河。古鎮中心南北向的橫瀝河與東西向的練祁河呈「十」字交叉,護城河是個「環」,3條河形成了江南古鎮中特有的「十字加環」水系。
-
江門33墟街舊民居「一屋」修舊如舊 透出老街滄桑
一路走馬觀花地轉下來,富有歷史韻味的街道名稱、中西方元素相互融合的建築風格、悠然閒適的老街生活……這就是記者對江門老城的初印象。今年四月中旬,當記者再次來到這裡,心中已經有了一個明確的方向——餘慶裡街區賣雞地一號:「一屋」。
-
老建築修舊如舊 江漢路步行街重啟老街繁華
文藝味更濃 業態更豐富中心百貨大樓是江漢路上的地標建築之一,巨大的玻璃幕牆和廣告不見了,露出老建築的牆、窗戶、陽臺,與一旁的璇宮飯店相得益彰。「老建築經過清洗和維護後,逐漸露出『真容』,更顯品位。」江漢區江漢路步行街改造提升試點工作領導小組綜合協調組負責人告訴記者,按照修舊如舊的原則,外立面及門窗破損的,按原來樣式或修復或粉刷,保留其樣式和顏色,還原原汁原味的老建築。同時,各商鋪名稱也需與街區風貌保持大致風格,規整了不少。「亮化已經完成了80%,夜間看老建築也很美。」
-
華東政法大學學生宿舍為「文物建築」,如今「修舊如舊」
中青在線訊(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王燁捷) 近期,華東政法大學完成了對校園內文物建築格致樓「恢復原貌、修舊如舊」的修繕工程。這在上海校園歷史建築群的保護中尚屬首次。 格致樓坐落於上海市長寧區萬航渡路1575號華東政法大學內,為磚木結構的三層房屋,建築面積約1898平方米。該建築落成於1899年7月19日,迄今已有110多年歷史,屬於「聖約翰大學歷史建築群」。1994年,格致樓被列入第二批優秀歷史建築;2014年4月,格致樓同校園內的韜奮樓、六三樓、四號樓等一批優秀建築一同被上海市人民政府核定為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
-
精心修繕,修舊如舊,這兩處老房子重現昔日風採
世界各地的猶太人也為之沸騰。2004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阿龍·切哈諾沃,美國猶太人大會主席傑克·羅森,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會長斯蒂夫·奧林斯,以色列大流散事務部部長奧默爾·揚克列維奇,國際知名電影人、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中猶文化交流使者」希德·甘尼斯等發來祝賀,向中國人民表達最深切的感謝,並感謝上海和虹口政府,為維護這段重要的歷史做出的努力。
-
黃桷埡老街開街在即 30餘處老建築古韻重現
街區建築:因地制宜、修舊如舊招商活動從下午2點開始,由2018年重慶小姐的冠軍駱虹宇和亞軍陳東陽擔綱導遊,在活動現場,講述了黃桷埡歷史文化建築的前世今生。目前,黃桷埡老街600多米長的主街修繕修復工程即將全面竣工,工程總投資3.5億元。改造升級後的黃桷埡老街,重現昔日鼎盛時期的繁華景象。
-
太原南華門街區將修舊如舊
太原南華門街區將修舊如舊 發表時間:2011-12-14 來源:中國文化報該街區歷史建築規模偏小,在保護中,對集中成片、有一定歷史價值的民居院落,要掛牌實行復原式修復。院落內部分建築要實行遷建置換或是局部整改,以此保護現有為數不多的歷史建築。同時,拆除院落中搭建的廚房、雜物間等臨時建築,並恢復原有的建築風格。修復中,要聘請專業的技術人員,做到修舊如舊,儘量恢復建築原有的紋理、外觀等。 此外,部分民居院落因質量問題或是布局較混亂,無法整治,需拆除重建。
-
素顏鄉村 質樸之美——京山沙嶺灣村修舊如舊鄉愁濃
布瓦、舊磚、竹籬笆圍成菜園,鵝卵石鋪就的小徑蜿蜒爬行,簇簇鮮花燦爛。    農戶房前,沒有院牆,曬穀場四周栽上花草。屋簷下,石磙、石磨、對窩子,勾起童年的記憶。村黨支部書記祝吉波說,留住農家的質樸、自然風貌,才能讓農村保持與城市不同的美。
-
白馬千年老街重現浦江東部商貿繁榮之景
12月16日,首屆金華(浦江)工藝美術展暨華服文化周在白馬鎮傅宅老街舉行。承載著「文火慢燉、做精做優」工匠之心的260餘件展品引人駐足。以傅宅老街為發展平臺,白馬鎮引進集旗袍、漢服、民族服飾等為一體的「華服產業」,將成為新的文化名片,同時對於服裝品牌建立、傳統產業提升具有積極意義。「我走過這麼多的古鎮,但是一眼就相中了這裡。」在鎮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下,華服原創傳統手工藝負責人陳美嫣很有信心。她表示,日後,在設計上會著力挖掘白馬文化,並將之融入中國傳統設計,凸顯個性和藝術之美。 活動現場,人潮湧動。
-
雕梁畫棟,修舊如舊,90歲高齡的上海音樂廳重裝歸來……
上海音樂廳由原有建築文保區域和移位後新建建築非文保區域兩部分組成,「文保區域」嚴格依照「修舊如舊」的要求,進行保護修繕,維護建築原有風格。對劇場舞臺設施設備更新、提升聲學效果。通過更換通用設備、水電風設備解決建築設備老化問題,解決消防安全問題。「非文保區域」則重新裝飾裝修,空間功能布局合理調整。以服務更廣泛的音樂表演藝術的需求,為市民提供更優質的藝術服務。
-
黃桷埡老街改造即將完成!南岸區老街「扎堆」,是如何做到留「舊...
近日,記者獲悉,黃桷埡老街改造即將完成。一期項目將還原175棟巴渝風貌建築,包括「李奎安故居」、「三毛故居」、「晏陽初舊居」等。除了黃桷埡老街,南岸區還匯集了龍門浩老街、彈子石老街、壹華裡等。這些老街都有哪些特點?如何留「舊」和呈「新」?對此,記者進行了調查。
-
黃桷埡老街年底開街 有啥子特色
昨日,記者從南岸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獲悉,黃桷埡老街相關修繕工作已接近尾聲。眼下,老街已啟動招商,並將於年底正式開街。屆時,黃桷埡老街將重現昔日繁華景象。保留渝黔驛道風貌對於老街的修繕設計理念,項目總建築設計師、四川美術學院建築藝術系主任黃耘表示,既要保留渝黔驛道歷史風貌,也要保留巴渝民居生活特色。整體修繕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則,將充分利用木、磚、石等地方材料,充分結合黃桷埡一帶地形、氣候特徵進行打造。其中關鍵的設計和布局,均圍繞黃桷埡老街形成起源和人文歷史展開。
-
中國古典建築的眼晴——石窗之美
如果說眼睛是人們心靈的窗戶,那麼窗戶就是中國古典建築的眼晴。世界著名建築大師貝聿銘贊道:中國的窗戶不僅有著實用性,它更是一門藝術、是一種文化。石窗作為建築中與人接觸最多的構件,它也就成為裝飾的重點和藝術表現的重點。
-
臺灣全景之美-老街舊巷
龍山寺建於清幹隆5年,建築設計採三段式格局由上空烏瞰呈」回」字形,由前殿、後殿、東西護寶及中央的正殿所組成。布局方正肅穆;其門壁梁柱極盡精雕細琢之美。集清代,日據與光復後綜合表現的寺廟藝術。外觀與清水祖師廟,淡水鄞山寺相似。 「一府二鹿三艋舺(萬華)」,萬華的往日風華,盛極一時具有歷史上的意義,代表早期開發與臺南、鹿港並駕齊驅!
-
重現「京韻風採、大市風貌」,96萬塊「老磚」還原北京這條老街
像88號一樣,東四南北大街沿線建築基本都採用老磚、古法砌築,老磚總用量達到96萬塊,力圖恢復原汁原味的老街味道。修復現場2「卸妝」重現 逐一剔補今年9月,通過「卸妝」,一座年近70歲的紅磚樓門重見天日。
-
盼老街重現往日輝煌 荊州區南門大街棚改工作紀實 - 荊州廣電新媒體
頹敗老街殘磚破瓦藏安全隱患狹窄的巷子,低矮破敗的平房,混亂交錯的電線,在南門大街片區棚戶區改造現場,這樣的景象並不少見。由於這裡的房屋大多修建於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有的甚至有上百年的歷史,不僅房屋面積小,也沒有單獨的廚房和廁所,而且半數以上的房屋已成為危房,安全隱患大。
-
遼河生態景觀建設:營口遼河老街——歷史的見證 城市的記憶
清雍正四年,這裡客商雲集,店鋪林立,清鹹豐十一年,國內富商鹹集於此,各國商人紛至沓來,這裡就是營口最古老的街——遼河老街。作為東北第一個對外開放的通商口岸,營口的商業迅速發展起來,遼河老街即為營口近代商業的發祥地,營口歷史文化的肇興之所。
-
青藏高原「小故宮」:六百年前壁畫「修舊如舊」 被首次臨摹
【解說】位於青海省海東市樂都區的瞿曇寺是中國西北保存最完整的明代官式建築群,被譽為青藏高原上的「小故宮」。 【解說】據了解,瞿曇寺隆國殿與北京故宮太和殿的前身奉天殿出自一個藍本,20世紀90年代,官方對瞿曇寺古建築進行過一次比較全面的修繕,從2013年起,官方再次開啟了保護工程。
-
古官道、老宅院、老窯洞,修舊如舊成新景觀,實拍太行山區貧困村
請看:「走百村·脫貧攻堅影像回眸「之028河南省濟源市大峪鎮王莊村是省級貧困村。扶貧,讓這個老村有了新面貌。去年9月份以來, 該村裡確立了「經濟作物,特色養殖,鄉村旅遊複合、融合發展。」的新思路,村裡黨員幹部帶頭綠化荒山、建農家樂、發展經濟,並對口幫扶10個貧困戶,力爭早日脫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