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做任何事都要講究方式方法,否則可能不僅會事倍功半,還可能會直接失敗,學習也是如此。
很多考生家長都擔心自己孩子的學習,卻又幫不上什麼忙,稍微溝通不當,還會讓孩子厭煩。
那麼,今天的這篇文章請您一定看完,不要過多的說教,直接拿給您的孩子參考即可。
關於早戀
家長處理高中生早戀的方法第一、與高三孩子溝通,鼓勵孩子與同學正常交往,包括那個自己喜歡的女孩。很多孩子對情感來自於自己的想像或對對方某一特質的欣賞。深入的交往,其一、可以更好的綜合了解,弄清楚自己的情感為何,如是愛,是喜歡,還是僅僅是好感等等,而不是執著於自己的認知;其二、無論最終情感為何,正常的交往都有利於情感的疏通及對愛的能力的培養。
第二、高三家長明確告訴孩子,把對女孩的喜歡與愛,升華為學習的動力,而不是壓抑控制著自己的情感。越壓抑越控制,越影響自己的情緒及心態,進而影響學習的效果。
第三、了解高三孩子的學習狀態。影響高三學習效果的不是戀愛,不是高強度的努力,關鍵是學習心態與學習方法。從學習心態與方法入手調整孩子的學習狀態。
第四、如果高三家長協助孩子化解不了,最好及時尋求專業的心理諮詢調整。問題可以更快速徹底的解決。
家長如何正確對待高中學生早戀一定要牢記三條原則:
一是要理解並尊重孩子的情感變化,不要給孩子扣上各種消極的帽子;
二是要積極陪伴孩子青春期的獨特階段,給孩子必要的人生指導,而不是棍棒、打罵和威脅;
三是要記得父母是孩子永遠的最堅強後盾,幫助孩子協調處理好青春期的種種困難和煩惱。
家長們還應當做到「三不要」:
不要把孩子對異性有好感當成是洪水猛獸;
不要把早戀等同於道德敗壞;
千萬不要忘記自己也曾經有過青春萌動的時光。
在高三剩下的時間裡,怎樣同時做到補弱科和增強科?
關於偏科
是補弱項還是增加強項?通常說來說,弱項補起來成績比較容易提高。
因為從考試試卷看,一定有考基礎知識的題,有比較容易做的題,有很難做的題。把基礎學好,就可以拿到一定的分數。
補習課程應按照高考中成績最大值為標準。比如,兩科課程,一科佔分80分,另一科佔分120分,可以優先補120分的課程。這樣,同樣的學習時間可以幫助你得到更多的分數。
同樣,可以把一科課程細分。比如,數學中統計部分比較難學,佔分又少,就先放棄,去補佔分多,又比較容易學的部分。
在學習的過程中,不少高考生發現,最近學習哪科,哪科的成績就好。從一方面說明高考生有實力能夠學會這科功課。
另一方面也說明高考生基礎不是很好。這些高考生更需要計劃好時間。儘量每兩天照顧到一科功課。
同時,在每一段時間內,花時間把一科,二科課程做到考前不複習。
要根據學校的課程表來定計劃每天在學校裡,老師不會把六科功課都複習。
制定計劃的時候,要根據白天上課的內容定。一種方法是白天學什麼,晚上就複習什麼。
如果白天有大課,晚上可以考慮少複習一些(當然,作業還是應該儘量完成的)。
同樣,如果晚上某一門功課的作業很多,也可以少看這門功課。
解決家庭作業和自我規劃矛盾每次家長會,老師強調高考生要跟學校的安排走,這個原則是正確的。原因是老師比任何人都清楚高考。現在學校也花時間研究每天給高考生留多少作業合適。
但是,每一科任課的老師並不清楚別的老師留了多少作業,有時就會出現今天作業多,明天作業少的情況。
同時,由於一個班的高考生的學業水平不同,同一份作業,對於好高考生來說,完成可能很輕鬆。對於成績差的高考生,可以難以完成。
對一個高考生來說,有些科目的作業很容易完成,有些科目的作業要花費許多時間。
如果每天晚上必須把所有的作業都完成,結果可能是按照老師的安排走了,但是,沒有時間做自己計劃的事情了。
如果每天都在忙於完成學校的作業,高考生已經沒有任何自由支配的時間,也很難根據自己的情況來做更有效的學習了。
做作業前,花點時間想一想今天白天複習的知識點,作業的目的是幫助我們學習知識點。如果可能,讓高考生講給家長聽。能講出來,可能就是學會了。
希望大家能夠好好的利用接下來的時間更好的衝刺,爭取做到全面的發展。不妨參考以下方法,對高三生的幫助會很大!
時間安排
珍惜時間
高三的時間是有限的,我們的目標就是要用有限的時間,做出儘可能多的「有用工」。所以耗費時間的事情,一定要考慮清楚值不值得去做。
珍惜自己
時間無論怎樣重要都是為人服務的,所以不要為了節約時間而做出傷害自己的事情。
在此舉出兩個例子供大家參考:不吃早飯、晚上過度熬夜(超過12點)。
張弛有度
周末一定不要把時間安排得太緊,要給自己足夠的休息時間,因為休息是為了更好地學習。
電視和電腦
完全拒絕電視和電腦也不太可能,雖然可以用,但是時間不能太長。另外切忌將看電視和用電腦規划進休息時間內,它們也是耗費大量精力的事物。
時間表
最好有個時間表,雖然不是必需的(因為我自己掌控時間不太好,自己定的計劃經常沒執行),但我深刻認識到,讓自己保持一個規律的生活很重要。
學習的準備工作
心態調整(平靜)
這一點是重中之重,可謂是高三最重要的幾件事之一。
學習前這一步是必需的,沒有一個良好的心態意味著無法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中,意味著效率的低下。關於心態調整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方法,我這裡只是想給出我自己的:專注地先去做一些題(一般是物理題,因為喜歡),一旦進入到了自己的做題節奏中,心態就會自動地調整好。
還是心態調整(別分心)
上一條中說的是學習前的心態調整。
事實上平常生活中也要注意心態調整,身邊不要放太多讓自己分心的東西,也不要做那些讓自己分精力太多的事情,例如談戀愛。
繼續心態調整(樹立目標)
這一條說的是對自己高三心態的。學習要明確自己的目的,也就是「我學習到底是為了什麼」。明確了目的,學習自然就有了動力。
焦慮是高三學生的頭號大敵,所以家長還是不要太逼迫孩子,學生自己則要為自己創造一個相對放鬆的心境,焦慮會導致緊張,緊張則直接引向失敗,學生要保持對自己心態狀況的關注,以便於隨時調整。
學習中幾個具體問題
關於粗心大意
很多人在犯了錯誤後會用粗心這樣的理由來為自己開脫,我認為這種行為在高三是不可取的。
考試中所暴露出來的問題,都是由於基礎知識的不牢靠以及能力的缺乏造成的,所謂的粗心,其實只是基礎的不紮實而已。
我的物理學好了以後,考試基本上沒有下過115,我的同學中,在自己拿手的科目上也是絕少失誤。
這都是對基礎的重視換來的回報。所以在高三的學習中,一定要注重對基礎的落實。
關於偏科
偏科不可怕,偏科也可以轉化為一種學習策略。在高三裡,全面發展的好學生固然很多,但因為某一兩科很好而名列前茅的人也大有人在。
雖然高考看的是總分,可是一科的優勢,很有可能帶來很大的心理優勢,從而帶動學習的積極性,也能提高總分。
所以偏科不要緊,但 一定要讓自己的強項更強,最好達到頂尖的水平,為自己鞏固心理優勢。
回歸課本很重要
很多人反映說回歸課本沒什麼用,其實那是錯的。課本上有很多瑣碎的知識點,而這些點是輔導書中很難概括的一些東西,回歸課本是對基礎的鞏固,是很重要的一個過程。
學習中的反思
反思是學習必經的一個過程,反思有助於掌握知識和總結缺漏。要善於對自己的錯題進行反思總結。
題目中是有一定的規律性存在的,對於這種規律,要主動地去試著把握。對於老師總結的一些規律,也要善於歸納總結。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學習方法,要自己摸索出適合自己的方法(高效、低耗),要多嘗試一些不同的方法。
對於作業
我是有選擇地去做的,因為我是個不太愛做作業的孩子。能跟得上老師儘量跟,跟不上的就不要太拼命地去跟了,要有自己的節奏。
老師的節奏體現在作業上,若只是為了完成作業而去寫那些東西,還不如自己保持自己的節奏,完成自己的任務就好。
有些人反映說學到了後面就忘記了前面的東西,這點你放心,高三老師會帶著你翻來覆去地去複習和整合知識。
若真的還有這種情況,那說明你不適合跟著老師走,可以放慢腳步,進入自己的節奏,反正只要學到了東西就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