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狀皰疹用藥劑量國內外一天竟相差5倍

2020-12-23 健康界

身體某些部位疼痛,像灼燒、像電擊、像刀割,是每一個帶狀皰疹患者難以言表的痛苦經歷。在我國,帶狀皰疹每年影響近300萬人。而更讓這些患者苦惱的是,一直未統一、混亂的服藥量。

「伐昔洛韋是治療帶狀皰疹常見的抗病毒藥物之一,在臨床上使用很廣泛。」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協和醫院皮膚性病科主任醫師馮愛平告訴健康時報記者,但伐昔洛韋國內外推薦服藥量一直不統一,國外用量一天3次,一次1克,而國內則是一天2次,一次0.3克。同一種藥,國內外藥物使用量一天竟相差5倍。

患者困惑 一天吃幾片藥到底聽誰的?

帶狀皰疹,俗稱「纏腰龍」,是一種常見疾病,除皮膚損害外,常伴有神經病理性疼痛,常出現在年齡較大、免疫抑制或免疫缺陷的人群。

李女士患帶狀皰疹,處於重度,醫生給她開了抗病毒藥物伐昔洛韋。「一天吃3次,一次1克。」可當李女士拿藥後才發現,吃藥卻成了問題。

醫院藥房開的只有每片0.3克裝,1盒7片,藥品說明書上寫的是「治療帶狀皰疹,用量口服,一次0.3克,一日兩次。連續服藥10日」。

如此算來,按照藥品說明書上的用量為一日0.6克,而醫囑用量為一日3克,服藥量相差5倍。不僅如此,0.3克裝的吃3片才能達到0.9克,又如何達到醫生要求的一次1克?

「醫生告訴我,國際指南推薦就是一次1克,一日三次,國內目前藥品說明書以及劑型沒有和國際接軌。」李女士表示,醫生說,目前國內較常見的是一次吃3片,一片0.3克,儘量接近足量治療。也可以自己去買一片0.5克的藥,這樣一次吃2片,就能足量。

由於沒找到0.5克規格的藥,李女士每日只能一次吃3片0.3克的藥,1盒7片裝,還不夠吃一天。而即使這樣服藥,實際上仍未足量治療。

醫生解讀 說明書一直沒更新

伐昔洛韋用量混亂讓臨床一線直面患者的皮膚科醫生尷尬不已。「伐昔洛韋是治療帶狀皰疹常見的抗病毒藥物之一。」馮愛平介紹,長期以來,服藥用量國內外就不統一。儘管早已意識到了不合理用藥,但大多數醫生依然只敢按照藥品說明書開藥。而少數醫生,按照國際指南制訂的治療方案又需要一遍遍地向患者解釋。

「我一般會按照說明書用法用量給患者用藥。」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皮膚科主任崔炳南告訴健康時報記者,超說明書用藥,沒有不良反應還好說,如果出現嚴重不良反應,會給醫生帶來一定的麻煩。

伐昔洛韋用量混亂與原研藥引入中國之時藥品說明書發生更改有關。伐昔洛韋原研藥是由跨國藥企葛蘭素史克研發,1995年在美國獲批上市。一年之後,中國伐昔洛韋首款仿製藥誕生,它是由原四川抗菌素工業研究所製藥廠生產,商品名為明竹欣。

而伐昔洛韋首仿藥的用量,便是一次0.3克,一日兩次,規格也是0.3克片劑。「最初引進,可能藥廠對於國際指南及用量解讀有誤才出現這樣的情況。」馮愛平介紹,也有可能從安全性考慮,低劑量更適合國人,伐昔洛韋需要通過腎臟代謝,對於腎功能不全的患者及兒童需在醫生指導下選擇合適劑量。

「此外,儘管伐昔洛韋可以用於治療單純皰疹,也可以治療帶狀皰疹,但在目前臨床治療帶狀皰疹和治療單純皰疹的方案明顯不同。在該藥上市初期,兩種疾病的治療方案並沒有顯著差異。藥廠將原研藥仿製後,說明書的劑量也就照搬了。」《問藥師》藥學事務部總監、副主任藥師鄧昂告訴健康時報記者。

此後的24年裡,包括麗珠製藥、山東羅欣藥業等多家企業紛紛開始生產伐昔洛韋的仿製藥。

「隨著臨床進展和我國醫學水平提高,臨床治療逐漸與國際接軌,在2018年《帶狀皰疹中國專家共識》中建議,伐昔洛韋用量為0.3g~1g/次,一日3次,服用7天。」鄧昂表示,但多年來我國伐昔洛韋仿製藥說明書一直沒有更新。

「研發報批一種新藥;更改一個規格、劑型;更改說明書的一項內容,都需要進行論證研究,以及向藥監部門申請,藥廠往往會考慮時間成本和經濟成本,是否有必要更新說明書或者開發新的劑型。」鄧昂告訴記者,一些一日2次,每次0.3g用量的伐昔洛韋說明書,最新修改的時間為2008年、2011年、2015年等,這些藥品說明書並沒有根據臨床進展和治療的需求變化而積極更新。

健康時報記者不完全統計市面上的伐昔洛韋發現,目前符合國際用量的僅有3款,一款為進口藥商品名為維德思,一款為麗珠製藥集團生產商品名為麗珠威(0.5克裝),一款為廣東百科製藥生產(0.5克裝)。其餘大部分都未與國際指南用量接軌,均為一日0.6克用量。

專家建議 臨床應與國際指南接軌

對於國內帶狀皰疹患者,伐昔洛韋高劑量和低劑量哪種更安全有效?其實,早有研究表明與國際指南接軌的高劑量用藥對於患者更安全有效。

「帶狀皰疹也屬於具有一定自限性的疾病,對於年輕人、免疫力強的人,輕度的帶狀皰疹可能不用藥物治療也可自愈。」鄧昂告訴記者,但對於隨著年齡增加,尤其是老年人來說,帶狀皰疹的病情往往會更為嚴重,如果治療不及時,病情拖延時間更久,造成帶狀皰疹後遺痛的風險更高,有很多患者因為治療不及時或者治療不足,引發持續幾個月甚至幾年的嚴重後遺痛。對於重症帶狀皰疹,發病初期的積極足劑量治療尤為關鍵。

抗病毒治療的關鍵在於早期、足量,目的在於縮短病程,減少後遺神經痛。

2007年,國內知名皮膚病專家、原陸軍軍醫大學附屬西南醫院皮膚科醫生郝飛進行過高、低劑量隨機對照試驗。結果顯示,高劑量的伐昔洛韋安全而有效,而且更能減輕疼痛程度較嚴重的患者的症狀。

2020年第三期《中國處方藥》刊發《大劑量伐昔洛韋治療帶狀皰疹有效性和安全性的臨床觀察》一文。研究表明大劑量伐昔洛韋治療帶狀皰疹可加快皮疹消退,迅速緩解急性期疼痛,並有效預防後遺神經痛的發生。此外,高、低劑量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無統計學差異,說明大劑量的伐昔洛韋也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國內帶狀皰疹指南中明確了與國際方案一致,建議帶狀皰疹藥物說明書用量修改與國際接軌。」馮愛平認為,研究顯示,足量的伐昔洛韋安全而有效,而且更能減輕疼痛程度較嚴重的患者的症狀,明顯減少後遺神經痛的發生率,非常值得臨床推廣。建議患者以專業醫生的處理方案為準,如有疑問,可諮詢醫生。

「為了滿足臨床用藥需求,方便患者安全有效用藥。我們呼籲藥廠開發0.5g規格,更新藥品說明書。」鄧昂表示,而這些工作需要藥廠緊跟臨床進展,更新治療理念,藥監部門應督促藥廠主動淘汰過時的劑型和規格,開發符合臨床需求的規格劑型。

例如,麗珠製藥生產的伐昔洛韋有0.3克和0.5克兩種規格,但同一藥廠生產的同一藥物不同規格其說明書卻不同。

7月30日,健康時報記者致電諮詢麗珠製藥工作人員。對此麗珠製藥工作人員表示,「0.5克是原研藥引進版,0.3克是仿製藥,所以不同,到底該怎麼用藥,最好聽醫生的。」

此外,健康時報記者發現,由於帶量採購的原因,在上海、金華等地區,全省採購的僅有0.3克規格的伐昔洛韋。而且帶量採購因素,0.3克規格的伐昔洛韋,市場佔有率增加。

例如,上海信誼藥廠有限公司伐昔洛韋(300mg×7片)在帶量採購之前市場佔有率穩定在10%左右。帶量採購以後,醫院用量有了顯著的提升,市場佔有率上升到64%,佔有率居通用名首位。

這意味著,這些地區醫生即使開出足量用藥方案,患者或因只能購買到0.3克規格藥物而不能足量治療,最多一日服藥2.7克量,無法達到3克足量治療。

對於只有0.3克規格的藥廠,今後是否會更新說明書、增加0.5克規格劑型?健康時報記者採訪國內多家伐昔洛韋生產廠家,得到的答案並不樂觀。

「修改說明書、增加藥品規格,藥廠需要投入大量資金進行臨床試驗,最少也需要兩年的時間。」山東羅欣藥業藥品售後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該廠的伐昔洛韋仿製藥是2005年上市,通過參考原研藥數據、我國人群臨床試驗數據確定的目前的規格,以及用量。藥廠不會因為國內專家共識、治療指南進行修改說明書、或更改新規格。

羅欣藥業工作人員進一步解釋,因為醫生意見和專家共識屬於臨床用藥經驗,這些證據不足以支撐藥品說明書和規格更改。需要大量臨床試驗證據來證明高劑量是否安全有效才會更新說明書和增加新規格。

另一家伐昔洛韋生產藥企成都倍特製藥也持相同觀點。「我們藥廠生產的藥是根據國家藥典規定以及國家藥監局審批生產的。」成都倍特製藥工作人員說,更改藥物規格和用量說明需要醫院向藥廠反饋目前藥品規格無法滿足臨床使用,藥廠收到醫院反饋信息後,會進行評估、臨床試驗、上報國家藥監局審批等一系列步驟,最終才可能修改。

相關焦點

  • 300萬帶狀皰疹患者的苦惱:國內外用藥劑量為何相差5倍之多
    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協和醫院皮膚性病科主任醫師馮愛平告訴健康時報記者,但伐昔洛韋國內外推薦服藥量一直不統一,國外用量一天3次,一次1克,而國內則是一天2次,一次0.3克。同一種藥,國內外藥物使用量一天竟相差5倍。患者困惑一天吃幾片藥到底聽誰的?
  • 同種藥,國內外服用劑量差5倍:得了帶狀皰疹,究竟應吃幾片藥
    帖子經轉發後迅即引起關注,很多人這才知道:治療帶狀皰疹的同一種藥,國內外的服用劑量每天相差5倍。 目前,國外各種權威指南、文獻和說明書的推薦用法完全契合,均以每日3次、每次1克作為伐昔洛韋治療帶狀皰疹的常規劑量,而中國的使用劑量及服藥頻率普遍低於國外。
  • 進口國產藥劑量差5倍?百萬帶狀皰疹患者被當性病來治
    近期社交媒體爆出,治療帶狀皰疹的特效藥伐昔洛韋(valacyclovir) ,竟然與進口藥的劑量不同:國內醫生開的藥物,劑量是0.3克,每天兩次,吃10天,這與國外的劑量(每次1克,每天三次,吃7天)大不一樣,也就是說,按照國內的吃法,0.3毫克規格的藥物,每天吃2片,美國要每天吃10片,這兩個同樣成份藥物每天服用的劑量相差竟然達到5倍。2.
  • 帶狀皰疹怎麼會被當成性病來治?
    近期社交媒體爆出,治療帶狀皰疹的特效藥伐昔洛韋,竟然與進口藥的劑量不同:國內醫生開的藥物,劑量是0.3克,每天兩次,吃10天,這與國外的劑量大不一樣,也就是說,按照國內的吃法,0.3毫克規格的藥物,每天吃2片,美國要每天吃10片,這兩個同樣成份藥物每天服用的劑量相差竟然達到5倍。2. 中國市面上同時存在高劑量和低劑量伐昔洛韋,低劑量是用來治療性病的劑量。
  • 藥品說明書之惑:同一種藥,中外服用劑量為何差這麼多
    7月5日,微博用戶「羅禕明醫生」在微博上發了一條質疑國內「伐昔洛韋」用藥劑量的信息:國內有人得帶狀皰疹,醫生開了伐昔洛韋valacyclovir,劑量竟然是0.3g每日兩次,和美國的用法大相庭徑。羅禕明醫生並未搜到相關的研究,但他找到了臺灣地區的一份藥品說明書,用量也是:成人劑量為一天三次,每次1000mg。另外,他還搜到了國內另外一個廠家的伐昔洛韋,說明書用量與美國和臺灣地區一樣。同樣的藥物,在治療帶狀皰疹時,因不同地區、不同商品名,用藥劑量竟然相差5倍,而且有的醫生是按照低劑量開藥。
  • 帶狀皰疹抗病毒治療的用藥探討
    ● ● ● 帶狀皰疹,民間有多種稱謂,比如纏腰火丹、蛇膽瘡,是皮膚科門診和病房的常見疾病之一。由於皮膚出現皰疹、神經出現疼痛,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又由於本病容易出現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痛等嚴重情況,常常給醫患雙方帶來極大的困擾。
  • 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痛(綜述)
    注2:最大劑量可至1800mg/天;但是有部分臨床醫師超說明書用藥,最高可至3600mg/天。注5:短效製劑此時僅限於急診用藥。注6:最大劑量為400mg/天,75歲以上患者為300mg/天。A.含5%利多卡因的皮貼劑在美國和歐洲被允許用於治療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痛,可是尚缺乏該皮貼劑療效的證據資料。
  • 單純皰疹和水痘 - 帶狀皰疹耐藥怎麼辦?
    單純皰疹病毒(HSV)1 型(HSV-1)與 2 型(HSV-2)可引起口唇皰疹、生殖器皰疹、角膜炎、腦炎以及新生兒感染;水痘-帶狀皰疹病毒(VZV)則是導致水痘與帶狀皰疹的傳染性病原體。
  • 孕婦患帶狀皰疹無法用藥 傳統火針點刺療法竟治癒了!
    由於孫女士懷孕已經23周了,不能隨便用藥,就到專科醫院就診,結果醫生告訴她,這是帶狀皰疹(俗稱蛇纏腰),是一種發展很迅速的病毒疹,常規的治療是吃激素藥和抗病毒藥,加上外用藥。但由於她是孕婦,口服藥物可能影響胎兒的生長發育,只能用一點外用藥緩解。可就在她塗抹了外用藥後,不但症狀沒緩解,還引起皮膚紅腫、瘙癢、皮疹等症狀,這是典型的藥物過敏反應,只得停止使用唯一可用的外用藥。
  • 【帶狀皰疹】帶狀皰疹有哪些飲食禁忌?
    帶狀皰疹有哪些飲食禁忌呢?
  • 帶狀皰疹疼痛難忍,藥師教你怎麼防?怎麼用藥?
    同源小惡魔--「水痘」與「帶狀皰疹」 為什麼說它倆是同源的小惡魔,因為他們都是由於感染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後導致的傳染性皮膚病。 -帶狀皰疹病毒瘋狂複製而誘發的,因此一般使用抗病毒藥物阿昔洛韋和伐昔洛韋,使病毒停止複製,該類藥物一般連續7天用藥,減少病毒的擴散和眼部併發症的發生。
  • 如何應對帶狀皰疹後神經痛?
    約 5%~30% 的帶狀皰疹患者會並髮帶狀皰疹後神經痛(PHN),我國約有 400 萬 PHN 患者。30%~50% 的患者疼痛持續超過 1 年,部分病程可達 10 年或更長。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和預後。
  • |帶狀皰疹疫苗|疫苗|帶狀皰疹|水痘-帶狀...
    今天想來介紹一下另一種被越來越多人關注的疾病,也是嚴重困擾中老年人健康幸福生活的疾病:帶狀皰疹。啥是帶狀皰疹,能治嗎?其實很多人可能還不是特別清楚,帶狀皰疹和水痘都是由同一種病毒,水痘-帶狀皰疹病毒(VZV)所引起的。VZV可經飛沫和(或)接觸傳播,原發感染主要引起水痘。
  • 「腰纏萬貫」的你,是患上帶狀皰疹了吧
    如果人感染了該病毒,可引起兩種不同臨床表現的疾病:水痘和帶狀皰疹。幾乎所有(99.5%)的50歲及以上成人曾感染水痘-帶狀皰疹病毒,並可能隨年齡增長而重新激活。
  • 病毒性帶狀皰疹
    病毒性帶狀皰疹,帶狀皰疹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皮膚病,其主要特點為簇集水泡,沿一側周圍神經作群集帶狀分布,常伴有明顯神經痛。帶狀皰疹隱藏在神經節內,引發了這一切症狀,那麼帶狀皰疹病毒是怎樣導致疾病的呢?下面就來具體介紹下。
  • 帶狀皰疹能洗澡嗎 帶狀皰疹護理注意這些
    3.在帶狀皰疹發病初期,也就是發病後3~5天左右,可以口服強的松等皮質類固醇激素來減緩炎症和疼痛,預防後遺神經痛。4.對於局部帶狀皰疹,還可以在皮損處使用外用藥,緩解皮膚的不適。常用的外用藥有複方鋅銅溶液、3%硼酸溶液、幹擾素α-2b塗布劑、3%~5%阿昔洛韋霜、0.5%酞丁安搽劑、1%噴昔洛韋霜等。
  • 帶狀皰疹疫苗預售開啟!
    帶狀皰疹和水痘都是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只是在不同時期會表現為不同的疾病。比如在兒童時期感染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後通常會得水痘,水痘痊癒後,病毒會潛伏在體內的神經節中,隨著年齡的增長,人們免疫功能下降,病毒被再激活引發帶狀皰疹。該病毒可經飛沫和(或)接觸傳播。
  • 「纏腰蛇」帶狀皰疹劇痛難忍,該怎麼治?
    帶狀孢疹的高危人群主要有5類老年人;抵抗力差的人;過度疲勞、長期處於高壓狀態的人;患有糖尿病、結核病、呼吸道感染等疾病的患者。第二是用藥途徑的選擇,帶狀皰疹的抗病毒藥物主要有泛昔洛韋和阿昔洛韋等,若是口服用藥,則藥效吸收差,但靜脈給藥,血藥濃度短時間內上升,可能給腎臟帶來負擔,誘發腎衰竭的風險。第三是用藥的劑量和療程,治療帶狀孢疹,一般需要每天服用三次藥物,以7至10天為一療程。
  • 帶狀皰疹疫苗——防治帶狀皰疹的新途徑
    帶狀皰疹是一種常見病多發病,這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疾病。這個病毒僅僅在我們人類之間傳播。主要是由髮帶狀皰疹的爺爺奶奶,把這個病毒傳給了孫輩,發出水痘的兒童痊癒後,病毒會潛藏在人體感覺神經裡,處於休眠狀態,當身體免疫功能下降時,病毒再度活躍引發帶狀皰疹。
  • 身體無故疼痛難忍 醫生:可能是帶狀皰疹「作祟」
    有不少市民發現,近兩年來,身邊中老年人得帶狀皰疹的現象增多,甚至有的年輕人也患上這種病。近幾年,帶狀皰疹患者是否增多?帶狀皰疹患病原因是什麼?該如何預防、治療?記者採訪了聊城市人民醫院皮膚科主任、主任醫師欒紅,欒醫生向記者解讀了關於帶狀皰疹的系列問題。記者:欒醫生,根據您的接診經驗,帶狀皰疹患病率是否有所增加?發病是否和季節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