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承恩#最近,張馨予、周柏豪合作了一部新劇,叫做《鬥戰勝佛之大聖之淚》。
這個標題我們並不陌生,大聖就是大鬧天宮的齊天大聖孫悟空,鬥戰勝佛是取得真經後的孫悟空的封號。
至於孫悟空,放眼全世界也是知名人物,全中國更是沒有幾個人不曉得。
小時候在電視上看的《西遊記》電視劇,每年都看,看了很多年。以至於很多年以後,對西遊記的每一個細節都門清兒。
倘若逼迫你說西遊記又是從哪裡來的,上過幾年學的你也能不假思索地喊出來,是吳承恩老爺子的傑作。
吳承恩,明代文學家,著作的《西遊記》就被譽為「四大奇書」之一,成為世界文壇瑰寶。——百度百科
四大奇書我們少有接觸,但是四大名著卻是如雷貫耳。
《西遊記》作為四大名著之一,知名度可以說完勝其他三部,這與我們的影視市場密不可分。
君不見,西遊記取材的電視電影成百上千,在翻拍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各大導演使勁彌補原著中沒有感情戲的「原罪」,讓豬八戒從迷戀嫦娥的陰影中走出來,戀上小龍女,如徐崢與陶虹的春光燦爛豬八戒;
讓孫猴子在風流快活中還一段又一段的感情債,如星爺的大話西遊,如張衛健的齊天大聖孫悟空;
就是唐僧也要與女兒國王來一個情意綿綿,難捨難分,讓這份感情持久些,如馮紹峰、趙麗穎的西遊記女兒國。
面對這些一部接一部的感情戲上身的唐僧師徒,外界的評價褒貶不一。
你說是褻瀆經典,他說是迎合大眾審美;你說成何體統,我說與時俱進…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吵來吵去,這筆糊塗帳便算不下去了。
因為一言不合,便是罵。現在這群網友,沒多少還有耐心聽你講道理的,因為自信自己說的便是道理,哪肯豎立耳朵來聽他人的高見?
六小齡童老師,是經典西遊記版本的孫悟空扮演者,也是無數人啟蒙的西遊記認知者,至今我還想模仿他一個個犀利的動作和表情。
但是如果你此刻上網去搜六小齡童四個大字,映入眼帘便是「六小齡童老師為什麼會被罵?」
原來,六小齡童老師是一位《西遊記》原著的忠實擁護者他一份良苦用心卻因為極端走上了風口浪尖,反對一切出格的翻拍亂拍,引得無數人討伐,唾沫橫飛。
我對這場吵罵不是很關心,倒是有些不理解。
大家都承認1986年版本《西遊記》最經典無可超越 ,而其中的孫悟空一角色更是無可比擬,為什麼會引來這麼多口水戰呢,你們吵架的時候,有沒有想過吳承恩老爺子的感受?
後來有人發現六老師人品有問題,竟在楊潔導演的墳前賣東西。是了,我們的網友一向如此,恩怨分明,賞罰有理,現在明星出個軌,封殺的口號也要喊起來。
只是此處涉及到一個經典問題,我們還是先把他的人品吊在樹上,對這個翻拍是否褻瀆經典的話題來個痛快的大討論!
既然提到翻拍,先拿金庸老爺子的武俠作品引個路,那些經典常常被翻拍。
比如金庸著作裡的最高文學水準《鹿鼎記》,也有好多個版本了,梁朝偉、陳小春、張衛健,還有未播出的張一山版本。
看過原著小說的,可以看出來電視劇電影都有或多或少的差異,不過也能理解,因為金庸作品中有時髒話很多,故而刪了一些片段。但是有些劇情大不一樣,只有一條主線是相同的,可以說翻拍的很過分。
那麼西遊記翻拍都有哪些呢?別看有形形色色的西遊記主題,但是按照原著情節拍得也沒有幾部,敢叫《西遊記》大名的更是沒有了;
1986版《西遊記》算一個,這是大家最能接受也是最貼近原著的一部;
1996張衛健、江華《西遊記》也算一個,這是一個搞笑版而情節又有些誇張的,但是我仍然覺得叫這個名字很大膽,儘管我很喜歡,也覺得不夠格!
除此兩個以外,又有哪一個翻拍的作品敢叫《西遊記》?如果有,那指定被罵慘了 !
以後的大話西遊系列、鬥戰勝佛系列、齊天大聖系列、美猴王系列等等都算是取材西遊記,隨後導演瞎搞,大秀腦洞劇情的影視劇作品,並不能算是翻拍,也不夠格叫翻拍,因此也不是褻瀆經典!
這樣一來,我們就可以清晰地了解,西遊記能成為繞地球三圈的作品取材根源,當真是西遊記的驕傲了。
當然也是吳承恩老爺子的驕傲,因為我相信他老人家的胸懷要比六小齡童老師大的多,看到這麼多孫悟空呈現百花齊放之態,不知心裡有多高興呢!
最後再說說這部新電影《鬥戰勝佛之大聖之淚》,其實是腦洞大開,講述的是鬥戰勝佛稱號的另一個由來,當然也不免要欠下一筆感情債,張馨予演孫悟空的感情債主,是十分漂亮而仙氣飄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