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幫家長解決99%孩子成長煩惱

2020-09-03 瀟瀟親子學苑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更是解決問題的良藥

原創 | 瀟瀟

【本文原創首發於個人日記公眾號:瀟瀟親子學苑(ID:xxqzxy2020)


每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都或多或少會給父母出考題,讓我們頭疼不已,不知如何破解。

咳咳,把孩子養育成人,真是一個極富挑戰性、極容易讓人筋疲力盡的過程。

不過別灰心,今天我找到了一個「作弊」方法:陪伴。

陪伴缺失的天使,或許要用一生來治癒

我是怎麼發現這個絕妙方法的呢?必須感謝我那20年老(hao)同(peng)學(you)。

今天中午,她在朋友圈轉發了我的一篇日記,還配了200多字的長文(PS:不愧是真愛,下次見面獎勵雞腿,以此為據)。

這條長文是這樣寫的:

「父母陪伴孩子成長,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


我記得我小時候,白天經常一個人在家裡,更小的時候總是跟著外公外婆,下雨打雷天,一個人害怕地蜷縮在沙發上睡著。


長大後,我和許多人交往,給人的第一印象是冷漠。其實,更多的是缺乏自信。


儘管,經過長達十幾年的工作磨礪,雖然很多事都能坦然面對,但自己內心特別明白,骨子裡缺乏自信的那些因素依然佔據內心。


我也極少和外人談及我的家人和生活,童年記憶真的會讓孩子深入骨髓。所以,父母陪伴孩子成長,很重要。」

我和同學認識20年,關係要好,彼此了解,她這段發自肺腑的感慨,給我的觸動很大。

都說孩子是從天堂墮入人間的天使,但缺乏父母陪伴的天使,內心也會一點一點地長出厚厚的繭,將自己包裹起來,冷眼看世界。

簡單兩個字,輕鬆解決緊張的親子關係

其實小樂也曾甩過一道「陪伴」的難題給我。

小樂4周半之前,我幾乎是7*24小時地陪伴他。後來妹妹出生,我們二拖二,我得照顧妹妹、承擔家務,常常覺得分身乏術、疲憊不堪,只能打發小樂自己玩。但還好,小樂都很配合,甚至常常幫我逗妹妹玩。

這個過程中,奶奶來了一個月。為了和孫子互動,奶奶總想找小樂聊天,如果小樂沒有答話,她就說:「樂樂不乖,還是妹妹乖。」看我們抱妹妹,奶奶也和小樂說一句:「爸爸媽媽更愛妹妹,不愛樂樂了,怎麼辦?」

此外,奶奶常常抱著妹妹,再用妹妹的小腳去踢哥哥,或者讓妹妹坐在哥哥頭上。這些舉動,讓專注玩玩具或聽故事的小樂非常惱火,一邊嫌奶奶煩,另一邊氣憤於妹妹搗亂。

無疑,長時間父母陪伴的缺失,加上奶奶的「引導」與舉動,很快「激活」了小樂的自我防禦與叛逆表現。他再也不願意捧著妹妹的小臉,說「全世界我妹妹最漂亮」,也不願意和妹妹分享,甚至不想要妹妹。

更糟糕的是,這是樂樂叛逆期的起點。從那以後,他經常煩躁、發脾氣、生悶氣、哭泣等,而且隔三差五原地爆炸。說來不怕大家笑話,這是他出生以來,我第一次為了孩子陷入困惑、煩惱、無助的境地,甚至為此崩潰。

所幸,這種局面隨著保姆阿姨的到來而改善。平日裡,阿姨負責帶妹妹,讓我可以安排更多時間陪伴哥哥,餐廳、書店、圖書館、遊樂場等,都留下我們共處的愉快時光。去年暑假,我還特意帶他去廈門方特玩了一整天,小樂開心極了。

一個簡單的陪伴,似乎成為灑向孩子內心的一縷陽光,溫暖他的同時,竟醫治了我們之間曾經不可調和的「雞飛狗跳」。

建立情感聯結,是最高級的教養

關於親子陪伴,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心理學教授李玫瑾曾說過一段話——

父母要拿出時間自己帶孩子,生病時你陪伴,睡覺前給他講故事,生活中陪他玩。要跟孩子建立一種情感的聯結。


在他完全不能獨立的情況下,你給他帶來快樂、帶來舒服,當他依賴你的時候,你才有教育他的資本。

確實,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更是解決教育問題的一劑良藥。

1.只有陪伴,我們才知道孩子想什麼、要什麼。

有個朋友曾和我訴苦,9歲小兒,無論你打罵還是鼓勵、誘惑,孩子都無動於衷。孩子為什麼這樣?「不知道!」朋友只知道自己很生氣。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我覺得,這句話同樣適用於孩子教育。而只有長時間的陪伴,你才能做到及時了解孩子的動態與變化,知道他想什麼、要什麼,才能更好地解決問題啊。

2.只有陪伴,才能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

身教大於言傳。我們教育孩子努力、真誠、勇敢、那平時自己也要按照這個標準去做。

記得有部熱播劇中,男主角對女朋友表白,「不要聽我說了什麼,要看我做了什麼。」對孩子也如此啊。別看孩子小,以為他不懂,其實他們都很聰明,你的一言一行,都會潛移默化的影響他們。

3.只有陪伴,才能給孩子更多自信和安全感。

自信和安全感是人的基本需要,如果缺失,容易導致情緒失控,影響正常的學習與生活,有的甚至釀成悲劇。

那麼兒童最初的自信和安全感從哪來?

首先來自父母的陪伴。父母對孩子需求的反應,如果及時、可靠、始終如一,會讓孩子懷有「世界是可靠的,生活是美好的,父母(以及他人)是可信賴的」信念,並獲得生存的動力、勇氣和毅力。

此外,一位教育學家研究發現,促使孩子在學習能力傾向測試上得高分的,智商、社會條件、經濟地位都不及一個更微妙的因素重要,那就是「經常與父母一起吃晚飯」。父母的陪伴,不但能讓孩子在嬰幼兒時期打下高智商、高情商的基礎,更能因融洽的親子關係讓你的教育「入腦入心」。

對孩子有益、讓自己省心,是最划算的投資

也許朋友們會說,工作節奏快,生活壓力大,根本沒時間陪孩子。那麼我建議你,稍微扭轉一下思路再想想——

堅持陪伴,看似需要花費你現在的很多時間。

但是!!!若你現在不抽出時間來陪伴孩子的童年,那麼你最終將不得不,花費更多的時間來操心孩子的成年 ,甚至讓自己在未來的更長時間裡,陷入泥沼中舉步維艱。

因此從長期效益的角度來說,多陪伴孩子,利於解決多數教育問題,對孩子有益、讓自己省心,怎麼算都是我們人生中最划算的投資。

對了,如果這篇文章,給你帶來一些啟示或幫助,就請幫我轉發吧,讓更多人看到吧。謝謝你啦,手動筆芯~


作者簡介:

瀟瀟

前省級媒體資深記者,27年資深日記達人,心理諮詢師,家有兩隻小神獸。

個人公眾號:瀟瀟親子學苑(ID:xxqzxy2020)

共讀、共寫、共成長。用文字記錄孩子成長變化,分享成長頓悟時刻,養成自我反省習慣。

我相信意願的力量,更相信堅持的力量。

謝謝你的【關注】【評論】,攜手孩子成長進步!

相關焦點

  • [成長] 巧用"產婆術" 幫孩子遠離成長煩惱
    用蘇格拉底發明的「產婆術」幫孩子們遠離成長的煩惱平日裡,孩子心情不好,悶悶不樂,上課不安心聽講,下課不和同學們玩……你想知道他們成長的煩惱嗎細心的家長看過來,西方有一種「產婆術」不妨學習一下,教你引導孩子解決這些心理問題。
  • 家長要多關注孩子情緒,幫孩子克服煩惱,構建陽光自信的成長心態
    小孩子有沒有煩惱呢?也許父母從來沒有想過這個問題。因為在很多家長的眼中,孩子的煩惱只不過是一些小事兒,也許孩子睡一覺或者吃一頓好吃的,這些事情就翻篇了,所以對於孩子來說,並不是真正的煩惱,當孩子發生情緒變化的時候,家長也很少去關注。
  • 家長快收藏!重慶發布家庭教育指導大綱 幫你孩子擺脫成長的煩惱
    如何擺脫孩子成長帶來的煩惱?如何走進孩子的內心伴他們快樂成長?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26日從市政府公眾信息網獲悉,《重慶市家庭教育指導大綱》(下簡稱「大綱」)出爐,給父母們送來一份教育指南,並讓你一圖讀懂0-18歲的孩子。
  • GFUN幫你消除成長的煩惱
    為什麼會這麼迫不及待成長呢?因為大人很自由,想做什麼就做什麼!現在,終於長大了,長大到可以自由掌控自己的行為舉止,決定自己一切的時候了!可是……我卻很想回到小時候,因為長大後才發現成年人所謂的自由全都帶著枷鎖,成長的煩惱只多不少。
  • 孩子愛上做作業 一起作業幫家長解決輔導煩惱
    (原標題:孩子愛上做作業 一起作業幫家長解決輔導煩惱) 隨著網際網路的高速發展
  • 孩子的問題源自父母《成長不煩惱》幫你解決兒童的負面情緒
    當然,您也可以多給孩子看一些情緒管理的繪本,比如由美國心理學會兒童心理學專家為3-6歲兒童量身打造的繪本《成長不煩惱》,可以幫助孩子解決成長中的煩惱,如上學焦慮、告狀、不敢嘗試、亂發脾氣、恐懼、妒忌等,一起來看看吧!
  • 陌上聽風||陪伴,是孩子成長最好的禮物
    陪伴,是孩子成長最好的禮物文/陌上聽風(一)幼兒時期需要陪伴陪伴孩子,陪著孩子一步步長大,對每個父母來說,都應該是不可推卸的責任。記得有位老大哥和我說過,關於孩子成長的問題,父母的陪伴,是多麼至關重要。他說過他自己的經歷,其實讓我很受啟發的。
  • 三歲孩子成長需要陪伴,家長陪伴需「用心」,陪伴不僅是陪在身旁
    這樣的做法與其說是為了給孩子更好的生活條件不如說是在逃避為人父母所該承擔的責任。很多時候,家長們覺得努力工作給孩子們帶來更加優渥的物質條件,一個價格昂貴的玩具會比父母的陪伴更加讓孩子開心。其實不然,在一項問卷調查中顯示,許多孩子在昂貴玩具和父母的陪伴間選擇了父母,孩子更需要的是父母的陪伴,缺少了父母的陪伴會對孩子們成長帶來許多影響。
  • 孩子成長的各種煩惱,「妙鄰書包」幫您輕鬆搞定!
    成長的煩惱在這些年,通過繪本解決孩子成長中遇到的各種能力問題。02 輸出成果:利用雲課堂增加互動模式,在交互和實踐中鍛鍊孩子、鞏固學習內容,保證孩子學得會、記得住、會遷移。03家長課堂:家長獲得能力加油站及遛娃的圓桌討論。
  • 家長抽不出時間陪伴?利用好這幾個碎片時間,輕鬆陪伴孩子成長
    許多家長忙於工作,很少有時間來陪伴孩子,但是小朋友們的成長過程中,父母的陪伴又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很多家長就會選擇在一年中抽出一段時間特地陪孩子去旅遊,又或者給他們買很貴重的禮物等等。但是,這樣的行為,卻並不是真正的陪伴。
  • 親子教育:孩子的成長,需要家長高質量的陪伴
    小編認為,想要維繫任何情感,都是需要雙方的陪伴與關心,這樣才能讓感情走得更長久。在實際生活中,每位家長都想要更好的了解孩子,想要知道孩子每天都遇到了什麼事情,希望孩子能對他們敞開心扉,彼此多溝通交流,願意為孩子付出一切,竭盡所能的為孩子提供良好的生活條件,殊不知,對孩子來說,最重要的是家長的陪伴。
  • 親子教育:孩子的成長,需要家長高質量的陪伴
    小編認為,想要維繫任何情感,都是需要雙方的陪伴與關心,這樣才能讓感情走得更長久。在實際生活中,每位家長都想要更好的了解孩子,想要知道孩子每天都遇到了什麼事情,希望孩子能對他們敞開心扉,彼此多溝通交流,願意為孩子付出一切,竭盡所能的為孩子提供良好的生活條件,殊不知,對孩子來說,最重要的是家長的陪伴。
  • 優秀的孩子,背後都有默默陪伴成長的父母
    陪伴孩子成長是一段漫長的旅程,會發生很多事情,很多家長都走不好這一段。《陪伴式成長:和孩子一起成為更好的自己》的作者蘇珊說:「父母之所以難以全身心投入去陪伴孩子,原因在於,只存在於想像中的完美孩子,與眼前這個有血有肉的孩子區別很大。」孩子本身是一個獨立的生命個體,不會在家長設計的完美模型中長大。放棄你心中的完美模型,用心陪伴孩子成長,你會發現無數不經意間的美好。
  • 成長中,陪伴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孩子的成長同樣如此,錯過陪伴他的黃金時間,也將後悔莫及。也許在這段時間裡事業飛升,然而孩子卻說你不愛他,這樣的結果有何意義?我們有多久沒有放下工作,眼裡只單純地留下孩子?我們有多久沒有全身心投入去陪伴孩子玩一個小遊戲?
  • 你是否陷入了家長的陷阱?5種解決方式幫助孩子獨立成長
    很多時候,我們都希望自己能夠給孩子最好的教育,孩子如果有什麼問題,我們也樂意第一時間幫助他們解決,然而,有時候我們自以為是的「好」,是真的對孩子好,還是陷入了家長的陷阱呢? 那什麼是家長的陷阱?《讓孩子學會思考》一書中提到:「家長陷阱是指父母抑制不住為孩子排憂解難的衝動,挺身而出解決他們的情況。」
  • 《陪孩子終身成長》:你必須成長,才能幫孩子成長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陪孩子終身成長》。本書的作者樊登是「樊登讀書」的創始人,他不僅講書做領讀人,他還是一個參與、陪伴和享受孩子成長的父親。樊登老師曾在他的《讀懂孩子的心》一書中,幫助很多無所適從、迷茫的父母解決了各種棘手的難題,比如,孩子牴觸寫作業、叛逆、內向、缺乏社會能力等等。《陪孩子終身成長》這本書是樊登老師想寫給那些為孩子操碎心的父母。
  • 京學萌娃成長記 | 優秀的孩子,背後都有默默陪伴成長的父母
    陪伴孩子成長是一段漫長的旅程,會發生很多事情,很多家長都走不好這一段。《陪伴式成長:和孩子一起成為更好的自己》一書的作者蘇珊說:「父母之所以難以全身心投入去陪伴孩子,原因在於,只存在於想像中的完美孩子,與眼前這個有血有肉的孩子區別很大。」孩子本身是一個獨立的生命個體,不會在家長設計的完美模型中長大。
  • 家長課堂:《高質量親子陪伴,給孩子更好的未來》
    鮁魚圈圖書館攜手貝樂尼國際嬰幼園給大家帶來一場如何高質量陪伴孩子的父母講座,給各位家長提供科學育兒的途徑與實施方法,讓我們和您一起找到一把鑰匙,開啟孩子的心門,讓孩子在幸福與愛的世界裡歡樂成長!經常有家長煩惱的問:為什麼我的孩子不愛讀書?為什麼我的孩子膽小怕人不愛打招呼?為什麼我的孩子不喜歡與其他人分享?為什麼孩子會厭學,逃學?會討厭老師?為什麼孩子「不聽話」,反而跟父母對著幹?
  • 讓育兒變得簡單,家長要學會陪伴,高質量的陪伴才能助力孩子成長
    從寶寶呱呱墜地開始,父母的陪伴就在起著作用。幫助孩子建立最初的安全感,教會孩子什麼是愛,讓孩子可以身心健康地成長。父母的陪伴對孩子的成長作用不僅僅於此,無論是對於親子關係,還是每個家庭成員的成長,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 小孩子哪有什麼煩惱?孩子並非無憂無慮,關注孩子內心尤為重要
    關注孩子的內心,家長可以這樣做:、多陪伴孩子,增加親子親密度"陪伴是父母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父母無法代替,孩子需要父母的照顧與陪伴。為人父母,要有責任心,不可缺席孩子的成長時光。也有很多家長抱怨自己很重視孩子內心想法,也想方設法地去了解孩子在想什麼,但他就是不願意敞開心扉,一聊到煩惱的,不愉悅的事就躲避,不再回答。孩子不主動,不願意與父母交流的一個很重要原因是親子親密度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