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抽不出時間陪伴?利用好這幾個碎片時間,輕鬆陪伴孩子成長

2020-09-21 貝丫媽媽

許多家長忙於工作,很少有時間來陪伴孩子,但是小朋友們的成長過程中,父母的陪伴又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很多家長就會選擇在一年中抽出一段時間特地陪孩子去旅遊,又或者給他們買很貴重的禮物等等。但是,這樣的行為,卻並不是真正的陪伴。


如果想要在孩子的成長中有著父母無微不至的關照,其實還有很多辦法。比如說下文列舉的幾種方法,就是讓父母學會利用生活中碎片的時間去陪伴孩子,表達出對自家寶貝們的愛意,更好地陪伴他們長大。

1、叫孩子起床時

很多家長每天的安排都是早晨送孩子上學,傍晚接他下課。那麼,在叫自家小朋友起床、送他上下學的這段碎片時間,就可以充分的利用起來。


在叫孩子起床時,父母可以坐在自家寶寶的床邊先輕柔的將他們叫醒。如果是剛剛開始學習一個人睡覺的孩子,家長們就可以表揚他們養成了獨自睡覺的好習慣。久而久之,在父母的肯定下,小朋友們就更加容易形成獨立的性格。

而如果是稍微大一點的孩子,那麼就可以為他們準備一些英文歌。早上正是思維活躍的時候,這段時間接觸到外語,就會讓小朋友們自然而然的受到薰陶。而英文歌又不是書本上的內容,也不會讓孩子產生反感的情緒。並且早上聽一些有律動感的音樂,也可以幫助他們快速清醒。


當然,如果家長們一開始做這件事情,孩子們可能會覺得很突兀。但是家長們要是能堅持下來,利用好這段碎片化的時間,不僅陪伴了孩子,培養了親子關係,還能讓小朋友們受到薰陶,豈不是一舉兩得?

2、接送上下學時

接送孩子上下學的時候也是一個可以利用的好時間。早晨孩子要去上學時,父母可以囑咐孩子一些上學時的注意事項,或者給他鼓勵。家長們不要覺得煩或者沒用,因為這些不經意的話語,雖然不會立刻起效,但慢慢的也會影響到孩子,這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


而在孩子放學時,由於他們學習了一天,精神就會很疲憊。這時候,家長們就可以同他們聊一聊天,問問他們今天有沒有遇到什麼印象深刻的事。這樣不僅幫孩子們舒緩了疲憊的精神,而且還能讓家長更好的了解小朋友們的生活,更容易建立起和睦的親子關係。或者,父母也可以在接送孩子時,備上一點他們愛吃的零食。這樣不僅能稍微填飽小朋友們飢餓的腸胃,又能讓他們感覺到父母的愛意。

3、吃晚飯時

雖然有句古話說,「食不言寢不語」,但在自己家中沒必要這麼嚴格。而且,吃飯的時候應該是一天中較為輕鬆自在的時刻。這個時間段就非常適合父母與孩子交流一天的經歷與感受。


在吃晚飯時,家長們可以各自分享遇到的趣事或麻煩,三人間有來有往的互動就形成了和樂融融的氛圍,有利於培養良好的親子關係。並且,父母還可以問一問自家小朋友明天的規劃或想吃的菜等等。這些小小的話語中都能表達出家長對於孩子的關心和愛護。

當然,這裡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孩子們犯了錯,父母也儘量不要在吃晚飯的時候去教育他們。因為緊張的氛圍會讓孩子們感覺食不下咽,而得不到能量的補充,對他們的健康也是有害的。家長們可以選擇在飯後解決孩子們的錯誤,這樣也能讓他們有時間反思、學會重視。


現在的上班族家長們一天的時間中都被工作擠壓了,所以留給孩子們的陪伴並不多。因此就可以嘗試用這一些零碎的時間段讓小朋友們在點滴中感受著家長們的愛意。

但是有家長們也會反映自己的工作太忙了,甚至連上文中提到的這些時間段都沒有,那這種情況該怎麼辦呢?


那麼家長們也可以選擇用紙條留言的方式,通過文字來訴說情感。父母每天在便利貼上寫一兩句對孩子的囑咐或者表達愛意的話語,貼在小朋友們的床頭。孩子們看到了紙條也會理解家長的難處,他們會知道父母雖忙,但是也時刻在意著自己的成長和生活。或者下班時,家長可以給孩子們買一些討喜的小玩意兒擺在他們的床頭,第二天小朋友們起來時也會非常的驚喜。


陪伴孩子成長的方式其實有多種多樣,只要家長們願意利用,無論是多麼零碎的時間段、多麼細小的行動中,都可以體現出對孩子的愛意。

相關焦點

  • 管理好碎片時間,再忙的父母也能給孩子高質量的陪伴
    如何利用碎片時間做好親子陪伴?作為工作忙碌的職場媽媽,經常還會加班,但我和寶貝相處的親子時光卻一點不少,這裡的關鍵就是管理好「碎片時間」。職場媽媽們行動起來吧,不要因為自己沒有全職媽媽那麼充裕的時間,而感到愧對孩子,管理好我們的「碎片時間」,我們可以擁有更高質量的「親子關係」!
  • 親子陪伴不在時間的長短,對於孩子來說,父母的陪伴勝過一切玩具
    陪伴的質量高不高主要看父母和孩子在相處的過程中是處於一個什麼樣的狀態,只要父母和孩子相處的狀態是輕鬆的、開心的,這樣的陪伴就是高質量的陪伴。 其實,不是說我們必須陪在孩子身邊才叫高質量的陪伴,有一種高質量的陪伴是父母在「工作」孩子在玩耍。
  • 陪伴,不是時間的堆積:愛的陪伴,是父母給孩子最好的教育
    ;26.56%的家長選擇去吃大餐;還有27.34%的家長會帶孩子參加親子活動。充分利用碎片化時間曾經,一位小學生在作文中寫道:「爸爸,你再不陪我,我就長大了。」一句話,道出多少父母的無奈與心酸。等忙完這一陣,好好陪陪孩子;等再多掙點錢,就回家陪孩子。
  • 東莞育兒好去處,讓家長輕鬆陪伴孩子快樂成長
    無數的育兒專家、育兒教育視頻裡都強調著,參與孩子的成長很重要,家長要多多陪伴孩子。相信很多家長都有這種感受,也苦惱於自己的平凡,無法為孩子帶來更良好的成長環境。尤其在今年的「困難模式」開局之下,大家的生活,就更加地有些不容易了。可就像那句說出無數在外打拼的家長心裡話的句子。「我雙手搬磚就無法抱著你,抱著你就無法搬磚掙錢養活你。」
  • 三歲孩子成長需要陪伴,家長陪伴需「用心」,陪伴不僅是陪在身旁
    文\欣兒媽編輯\欣兒媽「孩子,爸爸媽媽拿起工作陪不了你,放下工作養不起你」這段話道出了無數家庭的辛酸現狀。我工作很忙沒時間。」這樣的做法與其說是為了給孩子更好的生活條件不如說是在逃避為人父母所該承擔的責任。很多時候,家長們覺得努力工作給孩子們帶來更加優渥的物質條件,一個價格昂貴的玩具會比父母的陪伴更加讓孩子開心。其實不然,在一項問卷調查中顯示,許多孩子在昂貴玩具和父母的陪伴間選擇了父母,孩子更需要的是父母的陪伴,缺少了父母的陪伴會對孩子們成長帶來許多影響。
  • 意識到陪伴孩子的重要性,多陪孩子聊聊天,陪伴孩子成長
    精神滿足並不是每次拿金錢去解決的,孩子是需要父母去陪伴的,有了陪伴才能讓他們更快樂、更幸福。不要因為工作忙而逃避,孩子的成長不可逆、不可等,時間轉瞬即逝,在孩子成長的旅途上缺席,彌補不來;家長與孩子共學習,共同陪伴,共同成長,共同進步,能加強親子親密程度,加強溝通交流,亦師亦友,更容易引導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不管父母是做什麼工作的,我們沒有理由不陪伴孩子成長。
  • 親子教育:孩子的成長,需要家長高質量的陪伴
    小編認為,想要維繫任何情感,都是需要雙方的陪伴與關心,這樣才能讓感情走得更長久。在實際生活中,每位家長都想要更好的了解孩子,想要知道孩子每天都遇到了什麼事情,希望孩子能對他們敞開心扉,彼此多溝通交流,願意為孩子付出一切,竭盡所能的為孩子提供良好的生活條件,殊不知,對孩子來說,最重要的是家長的陪伴。
  • 親子教育:孩子的成長,需要家長高質量的陪伴
    在實際生活中,每位家長都想要更好的了解孩子,想要知道孩子每天都遇到了什麼事情,希望孩子能對他們敞開心扉,彼此多溝通交流,願意為孩子付出一切,竭盡所能的為孩子提供良好的生活條件,殊不知,對孩子來說,最重要的是家長的陪伴。
  • 高效陪伴法:陪伴重在質量不在時間,父母別抱怨沒時間陪孩子了
    來看一個例子:陳女士剛生孩子回歸工作那段時間,可是一個工作狂,為了補上產假的落下的進度,她拼命加班,而丈夫也差不多,結果就是孩子沒人照顧只能拜託老人。老人幫忙照顧了幾年孩子,孩子上幼兒園後,陳女士輕鬆了不少,但又發現了一個問題。因為自己很少有時間陪孩子,孩子和自己的關係不是很好,更親近爺爺奶奶。
  • 今天你不願在陪伴孩子上花時間,明天就要用加倍的時間償還
    許多父母會說:「其實我也很想多點時間陪孩子,可是就是因為太忙,實在抽不出時間。」也許你是真的忙,因為單位裡或生意上的事,但許多時候,還是因為我們缺乏時間管理,甚至只是為了找一個藉口。許多親子關係出問題的青少年父母過來諮詢的時候,常常會痛哭流涕地說,她願意用一切來換回孩子的好。在深入了解他們的過去時,我發現這些家庭基本上都有一個共性,就是在孩子小時候,幾乎都沒有太多時間放在陪伴孩子上。孩子只是用現在的叛逆來回應童年的孤獨。
  • 只有高質量的陪伴才是真正的陪伴
    1.放下手機能夠高質量陪伴孩子的家長很少,因為陪伴不等於高質量,經常能看到全家人坐在一起玩手機,甚至有些家長沒耐心乾脆主動把手機放到孩子手裡。這樣的陪伴給不到孩子需要的溫暖與依賴,無法滿足孩子的情感需求。
  • 培養優秀孩子的8個「黃金」碎片時間
    工作再忙也不能忽略了對孩子的陪伴不能耽誤了對孩子的教育利用好以下8個碎片時間一分鐘頂一個小時再忙也能教育好孩子  但是,工作再忙,也不能忽略了對孩子的陪伴,不能耽誤了對孩子的教育,不然我們所做的一切又有什麼意義呢?那麼,爸爸媽媽們又如何能做到兩者兼顧呢?利用好以下8個碎片時間,一分鐘頂一個小時,再忙也能教育好孩子。  早晨孩子還在被窩的時候,溫柔地喚醒孩子,給寶貝一個早安之吻,讓孩子以美好愉悅的心情迎接新的一天,用愛問候他人。
  • 優秀的孩子,背後都有默默陪伴成長的父母
    陪伴孩子成長是一段漫長的旅程,會發生很多事情,很多家長都走不好這一段。《陪伴式成長:和孩子一起成為更好的自己》的作者蘇珊說:「父母之所以難以全身心投入去陪伴孩子,原因在於,只存在於想像中的完美孩子,與眼前這個有血有肉的孩子區別很大。」孩子本身是一個獨立的生命個體,不會在家長設計的完美模型中長大。放棄你心中的完美模型,用心陪伴孩子成長,你會發現無數不經意間的美好。
  • 如何提高孩子的安全感?除了高質量陪伴,還要利用好「地板時間」
    對於這件事,家長不妨了解一下,如果孩子缺乏安全感的話,會有哪些比較具體的危害,然後通過這樣的認識加緊提高孩子的安全感。 孩子缺乏安全感的表現: 沒事愛發脾氣 有些家長總是非常頭疼,因為孩子的脾氣並不算好,遇到什麼樣的事情不順心就會通過發脾氣來解決,實際上,孩子之所以脾氣這麼差,是因為自己的安全感沒有得到保障。
  • 沒時間陪孩子,家長應該在有限的時間裡,給孩子高質量的陪伴!
    真正影響孩子性格和行為的不是父母花多長時間和孩子在一起,而是父母能否理解孩子的需要,適當地應對孩子的需要。「和孩子們一起」的重點是,沒有充分的時間陪伴,陪伴效果是否足夠。有些父母和孩子在一起玩的時候,覺得不能打擾,就各自做自己的事。否則會影響孩子的集中力。
  • 「小學·陪伴」優秀的孩子,都是家長陪伴出來的
    陪伴,不只是陪著這麼簡單。如果家長一邊陪孩子,一邊做自己的事情,就等於沒有陪伴,孩子需要的是「被看到」,而不是「被陪著」。有些家長恨鐵不成鋼,動不動就發脾氣,對孩子又打又罵,只看到孩子的缺點,看不到孩子的優點,失去耐心的陪伴,會成為孩子成長中的「毒藥」。
  • 優秀的孩子,少不了家長的陪伴(附1-9年級陪伴方法)
    第二個坑:耐心太差,沒有控制好情緒有些父母恨鐵不成鋼,動不動就發脾氣,對孩子又打又罵。只看到孩子的差,看不到孩子的好,失去耐心的陪伴,會成為孩子成長中的「毒藥」。第五個坑:期待太高,給孩子施加壓力孩子並非機器,不是我們付出了愛與關心,就一定要最大限度得到孩子的回饋。教育孩子,不應該抱有太強的功利心。陪伴孩子,也不能只為了讓他考出好成績。
  • 讓育兒變得簡單,家長要學會陪伴,高質量的陪伴才能助力孩子成長
    陪伴看似簡單,卻有大作用★陪伴讓親子關係更融洽。血緣是天生的,但是親子之間的關係要去積極地維護。為什麼很多孩子到了青春期,家長管教不了?都是因為親子關係的破裂,導致孩子對家長不信任。很多家長,因為忙工作忙事業,能夠陪在孩子身邊的時間並不多,但是這不代表不能陪伴孩子,因為陪伴的意義從來不在於時間的長短,而在於用心的程度和質量。做到三點,讓高質量陪伴助力孩子成長一、設立專屬的親子時光,彌補陪伴時間的不足。
  • 缺少父母陪伴的孩子,對他們的成長有怎樣的傷害?
    ,就是父母是否會抽出時間陪伴自己。他們認為,能陪伴自己的父母才是好父母,自己才是幸福的孩子。,也有很多家長在孩子長大後發現其越來越叛逆,甚至出現「管不了」的局面。家長要明白這一點:並不是和孩子待在一起就算是陪伴,邊陪孩子邊玩手機,各顧各的,這樣的陪伴,並不是有效陪伴
  • 工作忙沒時間陪孩子?試試「聯結式陪伴」,不花時間也能有效陪伴
    在這張圖片持續刷屏的時候,大家都感慨:別再說自己陪伴孩子了,你充其量就是"陪著"。誠然,陪伴是父母最好的愛,但是陪著≠陪伴,這是很多中國家長都沒意識到的。雖然有時間陪伴孩子,但缺乏有效溝通,是當下最普遍的一種精神上的失陪,這樣的陪同不算陪伴。這種陪伴稱作假裝式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