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忙沒時間陪孩子?試試「聯結式陪伴」,不花時間也能有效陪伴

2020-12-20 奶果媽媽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還記得一張刷爆朋友圈的照片,被附上了醒目的大標題——"一張圖看懂陪伴和陪著"。

照片發生在乘坐地鐵途中,一位外國人爸爸抱著自己的小女兒,身旁坐著他的大女兒,他一邊抱著哄著小女兒的同時,不忘跟旁邊的稍大一些的女孩交談著,從表情上可以看出他們的談話很開心,親子氛圍很溫馨。

而就在他們旁邊,另一位中國媽媽和小小年紀的兒子各自低頭玩著手機,互不關注,表情動作都神相似。在這張圖片持續刷屏的時候,大家都感慨:別再說自己陪伴孩子了,你充其量就是"陪著"。

誠然,陪伴是父母最好的愛,但是陪著≠陪伴,這是很多中國家長都沒意識到的。雖然有時間陪伴孩子,但缺乏有效溝通,是當下最普遍的一種精神上的失陪,這樣的陪同不算陪伴。這種陪伴稱作假裝式陪伴。

我們還能看到很多父母難得與孩子在一起,藉機不停地講各種道理,講自己有多辛苦,說這一切都是為孩子,自以為能激發孩子積極的生活狀態,卻不知被說教看管培養大的孩子最無力,他們只有自我否定,只有自我糾結和掙扎,孩子害怕這樣的"陪伴"。這種用命令說教式陪伴代替親子陪伴的做法,效果往往是適得其反。

也有不少家長轉發了,檢討自己在對於孩子的陪伴上有所缺失。然而,內疚過後呢?爸爸們的"父愛如山"還是雷打不動,媽媽們也沒能從工作和家庭的雙重壓力中找到出口。

更有些家長在"辯駁"著,有時候看手機和電腦也是在處理工作上的事情。工作"忙",為了給孩子提供更好的生活條件,必不可少的會有所犧牲。

但有一份長長的研究報告推翻了以"忙"為理由的家長們的說法。

英國著名兒童教育家Sally Ward也明確表示,爸媽完全不需要因為工作陪不到孩子而感到不安。唯一要做的是,給予孩子固定時間段的陪伴,如果是高質的,只要一天有30分鐘也許就夠了。

每天30分鐘可以使早餐晚餐的時間可以是睡前講故事的時間其實並不難安排。

"我是個忙碌的媽媽,但我也努力盡職。所以每周三我一定要回家和孩子們一起吃晚飯的。"著名主持人楊瀾說道,她會在固定的時間段,把所有事情放下,回到家中與孩子們一同玩拼圖、打鬧,給他們講故事,與孩子們一起分享、感受,認真地傾聽孩子訴說。即使在外出差,也常常打電話回去,同孩子交流心聲。

楊瀾很忙,可謂一個空中飛人,在這樣的情況下,還能成為孩子鋼琴學校裡出勤率最高的家長之一,還能在兒子八歲之前陪著他遊歷了十五個國家。為了多一點和孩子在一起的時間,每次出差,她都會安排兒子到機場接送。孩子們也很理解,知道媽媽辛苦,是擠出時間來陪他們的。

對比楊瀾作為一個母親在平日裡為了騰出親子時光見縫插針的精神,諸位大忙人家長在擠時間陪伴孩子所做的努力上是否需要有點反思?

她所做到的陪伴方式是我們今天所想跟各位家長深入探討的"聯結式陪伴"。

"聯結式陪伴"是一種高效的陪伴方式。

以往我們只注意到了物理上的陪伴,像我在孩子的身邊,我看著他玩耍此類。陪而不伴,物理距離不代表心理上的距離。

聯結式陪伴既是肢體語言上的表達,像給予孩子一個鼓勵的眼神、一個親切的擁抱,一個甜蜜的吻,更是彼此敞露內心的情感流動。

舉個簡單的例子,現在很多父母都會在睡前哄孩子睡覺的時候講睡前故事。用聯結式陪伴的範例就是,當你在給孩子講故事的時候需要進入到孩子的世界裡,尊重他們視野裡所理解的所看到的的世界,並且站在平等的地位分享你自己的觀點,多做一個聆聽者而不需要過多地強加作為自己有關對與錯的觀點。

孩子的內心所思所想被真正看見,被關注,被支持,會讓孩子獲得安全感和自信。所以說聯結式陪伴是最高效的、高品質的陪伴方式。

怎麼才能做到"聯結式陪伴"?

相信家長們看到這裡會不禁發問:"那怎樣才能做到聯結式的陪伴呢?"這裡我們就提供家長們三個參考的重要指標:

(1) 參與度的重心偏向: 父母必須熱心參與,但主角一定是孩子。 越是有責任心得父母,越是喜歡在陪伴中引導孩子,生怕孩子自由玩耍是虛度光陰。父母有意識地引導孩子並沒有錯,但是如果教導太用力了,就容易演變成控制孩子。 孩子們希望和父母一起遊戲的時間,既不是教導的時間,也不是家長控制孩子或者獨斷專行的時間。

3-6歲的寶寶喜歡玩過家家的遊戲,像我朋友家4歲的孩子,每次孩子沉浸在他的搭建的城堡裡的時候,他的媽媽讓他給自己分配個角色任務,然後叫媽媽這個角色去做什麼事,有時候為了更加地貼近人物角色的需要,媽媽還會和孩子去做些服裝需要的道具,像裡面給小娃娃穿的衣服他們就用孩子穿過的舊衣服去改造縫製,真是別出心裁。 不過,我們也可以先對孩子會做出的出格行為約法三章,你可以事先溫和地和他設定界限∶不傷害別人和不破壞玩具。 通過這種方式建立起來的親密感,是孩子安全感的重要組成部分。

(2)共情力

在陪玩過程中,父母能站在孩子立場上換位思考,對他的情緒能感同身受,能真正理解和尊重他。 孩子的視角和我們完全不同。不信,趴在地墊上,假裝自己是個2、3歲的孩子,你會發現1米以下的視角有一個不同的世界。 同時,父母可以允許孩子在遊戲中表達各種情緒,善於用生動的表達方式,幫助他了解自己的情感。

比如,他喜歡玩一些暴力的遊戲,拿著一個玩偶,到處破壞。 你會怎麼處理呢? 我們經常採用錯誤的方式,即站在孩子的對立面批評他。

"你瘋了嗎?" "你在幹嘛?立刻停止你的行為,不然我要生氣了。" 結果會怎樣?他會因為不被接納而沮喪。 如果換一種方式,效果可能完全不同。 你可以這樣對他說∶ "他遇到了什麼事情了嗎?為什麼看上去那麼憤怒?他是不是想教訓這些壞蛋,打到他們?" 通過承認角色的憤怒,認可孩子那樣做的理由。你這樣說,孩子會覺得你站在他的一邊,理解他。他接下來會告訴你,到底發生了什麼。你再和他溝通交流引導。

(3)溝通力

不少父母覺得和孩子一起玩的時候,除了"寶寶真棒!"之類的話,不知道還可以說點啥。 其實,你只要把自己當做孩子的遊戲夥伴,真正融入其中,不斷充滿好奇地提問。就這樣,你和孩子一問一答,開始了溝通的循環。 就如玩過家家的時候,當孩子拿起它玩具"廚具","蔬菜水果"亂炒一通的時候,我們可以適當地問他:"寶寶你在做什麼好吃的呀?"他就會跟你描述起他的菜式。

你還可以使用"5W1H"的方法,擴展對話:

What——"你在做什麼好吃的呀?"

Where——"炒完的菜在哪裡吃呀?要在飯桌上還是去客廳邊看電視?"

When——"我們幾點開飯?"

Who——"需要叫上爸爸或者其他人一起嗎?"

Why——"為什麼要做把這種菜跟另一個一起炒呢?"

How——"需要先切嗎,要怎麼處理你的菜和肉?" 通過這種持續的交流,孩子學會傾聽他人。傾聽能力也是幫助孩子建立安全感的核心能力之一。 並且,值得注意的是,父母在對話中儘量不要出現批判,打擊等負面的句子。

我是奶果媽媽,也是4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高效陪伴法:陪伴重在質量不在時間,父母別抱怨沒時間陪孩子了
    有很多父母經常抱怨自己沒有時間陪伴孩子,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忙,工作起來就顧頭不顧尾,加班到晚上才回家。回到家又要叮囑孩子寫作業,又要想著工作,有多累可想而知。反觀另一部分家長,平時工作比較閒,可以一直盯著孩子,孩子開始寫作業他們就全程陪護,給孩子"無微不至"的陪伴。
  • 沒時間陪孩子,家長應該在有限的時間裡,給孩子高質量的陪伴!
    70%的中國父母沒有時間陪子女,只有30.32%的人可以陪子女度過不到10%的全時父母的時間。由於工作原因,73.13%的父母取消了與孩子的約會,67.75%的父母由家裡的老人照顧,獨立照顧孩子的父母只有三分之一。三分之二的孩子伴隨著手機和ipad,只有五分之一的父母重視與孩子的情感溝通。
  • 沒時間陪孩子?你的陪伴方式錯了。做對三件事,成為被喜愛的父母
    01沒時間陪孩子是父母面臨的普遍問題。一邊是為了生活打拼,一邊是用渴望眼神期盼父母擁抱和陪伴的孩子。面對這樣的兩難境況,父母何去何從?02你想過沒有,不是沒時間,而是你的陪伴方式可能錯了。特別是作為普通人,怎麼才能更好的陪伴孩子呢?我在用的幾招,分享給你,教你怎麼省力省時間地實現孩子想要的陪伴。第一, 高質量的陪伴勝過數量。
  • 管理好碎片時間,再忙的父母也能給孩子高質量的陪伴
    爸爸媽媽白天忙著自己的工作,沒有時間陪孩子玩、陪孩子說話,甚至經常加班,親子關係會因此受到影響嗎?工作繁忙的父母怎樣和寶寶保持親密的關係呢?其實日常工作再忙,如果管理好碎片時間,一樣可以讓孩子感受到父母濃濃的關愛!
  • 工作忙沒時間陪孩子?看看楊瀾的教育方式,成高質量陪伴的榜樣
    現在的父母工作越來越忙,陪伴孩子的時間也越來越少。這是家長認為陪伴孩子,只不過是和孩子共處一個房間而已,但實際上這樣的陪伴並沒有太大的用處。楊瀾作為一名主持人,是許多人都熟知的,她不僅美貌與知識並存,對於教育孩子的理念也非常的成功。
  • 今天你不願在陪伴孩子上花時間,明天就要用加倍的時間償還
    這場架的原因總結出來只有一個字——忙。忙碌是一種現代病,人們的生活壓力加大,好像不往前趕,自己就會被時代甩在後面,每個人都在拼命工作,每個人都很忙。許多父母會說:「其實我也很想多點時間陪孩子,可是就是因為太忙,實在抽不出時間。」也許你是真的忙,因為單位裡或生意上的事,但許多時候,還是因為我們缺乏時間管理,甚至只是為了找一個藉口。
  • 陪伴,不是時間的堆積:愛的陪伴,是父母給孩子最好的教育
    忙的時候,恩雅會幫媽媽洗碗、捶背,不忙時,媽媽也會陪她上網課。李玫瑾教授說:陪伴是一種教育。陪伴在身邊,就是給孩子最好的愛。十年後,你不會因為少玩一晚上手機而遺憾,你會因為沒能多陪孩子一小時而後悔。不要讓親情遲到,不要讓愛缺席。
  • 心理健康之-陪孩子並不是時間越長越有效,家長要怎樣高效陪伴
    心理健康之-陪孩子並不是時間越長越有效,家長要怎樣高效陪伴俗話說,陪孩子是父母對孩子最好的愛,但是怎么正確地陪孩子,我們要深入地了解才能做到高效的陪伴。想做到陪伴,其實很難的,因為有孩子的家長朋友們都會知道,日常要忙於生活,工作,已經是身心疲憊了。
  • 親子陪伴不在時間的長短,對於孩子來說,父母的陪伴勝過一切玩具
    文|小淘氣鬼日記 我們的孩子出生就註定要與我們相連,作為父母,我們每天都在陪伴孩子。親子的陪伴不在時間的長短,而在陪伴的質量多高。對於孩子來說,父母的陪伴勝過一切玩具。
  • 陪伴,是孩子養成良好性格的需要,再忙,也要抽出時間多陪陪孩子
    當孩子做了不合自己期望的事情時,不要急著馬上發火,先聽聽孩子的理由。」然而,許多家長都覺得自己沒時間陪孩子,也有許多孩子覺得父母並不願意陪自己。家長不願意陪孩子,自然有各種各樣的理由。有的家長雖然陪著孩子,但只希望孩子做自己希望做的事情。
  • 為了養家沒時間陪孩子?別找藉口,任何的「陪伴缺失」都是冷暴力
    很多父母總是說"為了養家沒時間陪伴孩子""每天上班那麼累了,哪裡還有時間和精力去陪孩子玩呢?""現在就算回家也算隱性加班,微信、簡訊和電話都是不斷的,哪裡有空閒啊?"其實這些都是藉口。前段時間我自己生病去醫院輸液,看到有個小孩子在醫院輸液,孩子的媽媽當時就坐在孩子的對面,手上拿著兩個手機,一直在不斷地忙,偶爾還抱怨醫院的網速太慢。
  • 意識到陪伴孩子的重要性,多陪孩子聊聊天,陪伴孩子成長
    創新工場的創辦者李開復曾經這樣呼籲:「中國的家長,多陪陪孩子,無論多麼忙,都要和孩子一起玩,平等地談心。不要以為孩子送到學校了,一切都是老師的事情,然後回家了就督促做作業。孩子們需要的不僅僅是這些。」儘管父母的工作很忙,但是,我們還是建議父母多抽點時間和孩子在一起。
  • 爸爸們真的沒有時間陪伴孩子嗎?
    即在力所能及的範圍之內,把孩子的優先級排得高一點,因為但凡優先級夠高的事情,實際上你總能擠出時間去做。如果我們平時可以擠出時間玩遊戲、刷抖音、看球賽、聚餐,那一定也可以擠出時間陪伴孩子。如果再極端一點,我們的工作時間已經飽和到玩手機的時間也沒有了,那再仔細想想,其實早上洗漱、晚上吃飯的時間,也可以成為陪伴的機會。
  • 請遠離四種陪娃方式,避免「無效」陪伴,讓「有效陪伴」助娃發育
    ,有效陪伴到底有多重要微博上有一段女兒吐槽爸爸的視頻引起了很多人的熱議,孩子委屈向爸爸控訴:「你根本不愛我,工作才是你的親生女兒!」: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有49%的家長表示自己並不會參與到孩子正在做的事情當中,而是默默旁觀或忙自己的。
  • 職場媽媽:沒時間陪孩子怎麼破?建議:高質量陪伴,高效教育
    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每個人都很忙。為了養家餬口,迫於生存的壓力,很多爸爸媽媽選擇把孩子交給自己的父母照看。有的和父母住一起,哪怕早出晚歸,但是至少每天都能見著孩子;有的和父母分開住,一周見一次;更有甚者,半個月乃至一個月才去看一次。
  • 千萬人共同的難題:工作很忙,沒時間陪孩子,怎麼辦?一招揭秘..
    時間花在哪裡,成果就在哪裡。父母高質量的陪伴,成就一個內心有力量的孩子。教育,方法很重要,行動是關鍵!80%的時間,小米是和爺爺奶奶在一起;20%的時間,小米和父母在一起。大多數時候,我們沒辦法,只能取捨,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我身邊有很多這樣的情況:①父母雙方工作,老人帶孩子。②父母雙方工作,請保姆帶孩子。③父母一方工作,一方帶孩子……我花了2年的時間,做了20次的實驗,發現了一個新方法。即使你工作很忙,也可以把孩子培養好。
  • 為啥花了時間陪孩子,孩子還不滿意?
    但不管是哪種,寶媽們都想著,要趁著這個假期好好的陪陪孩子。不過有些家長說起陪孩子這件事,就很鬱悶,明明花時間了,為啥孩子還不滿意呢?因為長時間沒陪孩子,孩子自然不願意搭理父母,久而久之親子關係會變得十分生疏。而更值得玩味的是,許多家長都會陷入一種「怪圈」。
  • 忙到想分身,陪孩子的時間從哪來?
    你有沒有忙得像個活陀螺一樣,把陪孩子的時間都擠沒了!孩子卻還一臉傷心難過,杵在那裡嘟著嘴巴,淚眼汪汪,一擠就出來了!爸爸媽媽忙到想分身,卻還是沒能擠出哪怕一點時間來,孩子會怎麼想?,想讓父母引起注意;或者會想,爸爸不好玩,媽媽不陪我玩,我要找誰玩;媽媽為什麼總是工作,我討厭工作;媽媽越來越不愛我了,我今後再也不想跟她說話了;下次有問題,我再也不會找你們了......
  • 花時間陪伴孩子的小技巧:出力還是出心?
    現代生活節奏忙碌,每天馬不停蹄,很多人都是朝九晚五的工作,甚至有部分人是996的工作方式,這讓我們失去了大部分陪伴家人的時間與精力。孩子是每個家庭的未來,夫妻感情的紐帶,幸福生活的保障,如何花時間陪伴孩子?是大把的時間給孩子還是巧妙安排陪伴孩子的精力?
  • 家長抽不出時間陪伴?利用好這幾個碎片時間,輕鬆陪伴孩子成長
    許多家長忙於工作,很少有時間來陪伴孩子,但是小朋友們的成長過程中,父母的陪伴又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很多家長就會選擇在一年中抽出一段時間特地陪孩子去旅遊,又或者給他們買很貴重的禮物等等。但是,這樣的行為,卻並不是真正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