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人喜歡喝茶配點心,茶食界的「槓把子」,你知道多少?

2021-01-19 騰訊網

茶與食物的相遇,豈止好味丨

本文經地道風物(ID:didaofengwu) 授權 轉載來自《中國國家地理》旗下的內容創業品牌,立志 於「尋訪最佳物產、捕捉匠心民藝」。這裡匯聚了一群熱愛山川與美食,富有激情人,他們通過腳踏實地的走訪,把地道的物產和美的手藝帶給更多人。

-風物君語 -

小時候看古裝電視劇

最吸引我的不是劇情

而是放在桌上

沒人吃的精美茶食

來客上茶上點心

《甄嬛傳》裡齊妃娘娘做的慄子糕

是我的最愛(雖然是有毒的)

吃這方面,還得向古人學

春天將至,新茶將出

喝茶時來上一份精緻茶食

美滋滋

1

茶食簡史:古人的下午茶

中國人愛喝茶,更講究喝茶:茶几鋪上織錦桌旗,漸次擺開茶具,一桌子琳琅滿目,挑選茶葉、水源,才得了一壺好茶來品。

但光喝茶實在是有些單調,自然也就得有些小食來佐。好比喝可樂得配薯片,喝茶也要配茶食。

▲ 宋人洪皓《松漠紀聞》曾有關於茶食的記

從生煮羹飲到茶宴,茶食發展過程中經歷了茶果、茶膳、茶點等多個稱謂

早先,人們「煮茶為食」。到了魏晉南北朝,喝茶和吃飯才分化開來。晉代的茶宴則開始有了佐茶食物。

▲ 南唐「夜宴茶」

唐宋時期,茶逐漸發展成為獨立的飲料,佐茶的食物也逐漸有了自己的風格,「點心」一詞就出自唐代,茶食就此成型

唐代有茶果,白居易《謝恩賜茶果等狀》中記載:「今日高品杜文清奉宣進旨,以臣等在院進撰制問,賜茶果梨脯等」。佐茶點心則可以從日本飲食文化中去追溯,有「環餅」「油餅」「八種唐果子」等。

▲ 清明上河圖中的茶肆

宋代茶肆眾多,供應的佐茶點心也非常豐富,面點食品也開始成為了茶食的主要組成部分。宋時期還出現了點心與茶食的區分概念,「點心」本指點茶時杯中放置的食品,後來才逐漸混同

這一點周作人在《南北的點心》中也有討論——

茶食是喝茶時所吃的,與小食不同,大軟脂,大抵有如蜜麻花,蜜糕則明系蜜餞之類了。從文獻上看來,點心與茶食兩者原有區別,性質也就不同,但是後來早已混同了

▲ 《甄嬛傳》裡最貪嘴的就屬淳兒,每次甄嬛都備著不少茶食給她。圖/截取自電視劇《甄嬛傳》

元明清是茶食發展的成熟階段。

明代茶館供應各種茶點、茶果,且其茶點因季因時不同,品種繁多。《竹嶼山房雜部》中提到麵食制、粉食制、蓼花制、白糖制、糖纏制等茶點,也以佐茶食品為主。

▲ 寶玉、黛玉等人聯詩片段,桌上放著各式茶食。圖/《紅樓夢》影視劇照

清代袁枚的《隨園食單》中,則收錄了更多精美的點心,如竹葉粽「取竹葉裹白糯米煮之。尖小,如初生菱角」。蕭美人點心:「儀真南門外,蕭美人善制點心,凡饅頭、糕、餃之類,小巧可愛,潔白如雪」

《紅樓夢》中更是記載了不少茶食,第三十七回裡,襲人端來的桂花糖蒸新慄粉糕,光聽名字就讓人心癢。

2

天南地北的茶食,哪一種最好味?

了解了古人的茶食,現在的我們又有哪些精緻的茶點可食呢?

雖說點心和茶食的概念早已混同,連許多點心師傅或許都不太清楚分別,但茶食大抵仍要遵循著「不喧賓奪主」的概念而存在。不可過於甜膩酸辣、鹹口濃重,方能成為茶的合格CP。

當然,也不要忘了「甜配綠、酸配紅、瓜子配烏龍」的要訣。

湖州丨茶食四珍

▲ 圖/視覺中國

江南人把喝茶說成是「吃茶」,因為除了茶,還有茶食相配。

在湖州,玫瑰酥糖、椒鹽桃片、牛皮糖被稱為傳統的茶食「三珍」,加上今人創造的合桃糕,這就是現在著名的「茶食四珍」了。

▲ 玫瑰酥糖

玫瑰酥糖是個同心圓,最外圈是白色的麥芽糖漿裹以米麵粉,中間的灰色是黑芝麻粉,心子是玫瑰加粉,香甜潤滑酥於一身。

▲ 牛皮糖

牛皮糖則是以韌且晶亮的糖體裹著白芝麻,一個個盤成大銅錢似的。吃的時候可以解開扯斷,放一段在嘴裡可以嚼個半天。當地有安吉白茶,最是滋味清爽,與牛皮糖的滑潤香甜相得益彰。

▲ 椒鹽桃片

椒鹽桃片是黑芝麻粉鹽糖相混合成薄片狀。不僅特別薄脆,每片外面都有一圈白色米粉,起甜鹹調和作用,而且每片中央都有三四丁胡桃肉,金黃透亮,入口滿嘴生香,甜鹹相濟。

▲ 南棗合桃糕

合桃糕則分南棗、桂圓、阿膠的多種類別。口感偏硬,極有嚼勁。

蘇州丨四季茶食

▲ 圖/視覺中國

《吳門表隱》(蘇州地方志)有云:「或粉或面和糖製成糕、餅、餃、饊之屬形式,名目不一,用以佐茶,故統稱茶食、亦曰茶點」

蘇州茶點品類眾多,逢農曆四時八節,均有它的時令品種,有春餅、夏糕、秋酥、冬糖的產銷規律之稱。

春餅有酒釀餅、雪餅等,夏糕有薄荷糕、綠豆糕、小方糕等,秋酥有如意酥、菊花酥、巧酥、酥皮月餅等,冬糖有芝麻酥糖,葷油米花糖等。

▲ 綠豆糕

▲ 酒釀餅

酒釀餅每年只賣一季。春節一過,滿街都瀰漫著它的酸甜芬芳。

酒釀餅外形似小月餅,餡料有豆沙、芝麻等。許多人尤其偏愛玫瑰餡,白皮紅瓤,咬下去儘是脆嫩噴香、餡甜味糯,讓人沉醉。

此時應有一壺鮮雅清醇的碧螺春,酒釀的香、餡料的甜、茶的清,隨意兩口都是翩躚春色。

▲ 豬油年糕

蘇州茶食大多細膩,恰如江南女兒,色彩上也大多繽紛,都是極精巧的。最具代表性的要數豬油年糕,有四味、四色。

玫瑰豬油年糕,配玫瑰花,花香四溢,又增添了紅色;桂花豬油年糕,配用了桂花,在糕的表面增添了點點的金黃色;薄荷豬油年糕,配用了薄荷粉鮮綠清爽;棗泥豬油年糕,配用了黑棗肉,呈黑棕色。

北京丨京八件

▲ 《茶館》影視劇照

老北京們的生活,決繞不開喝茶。茶點也自然是少不了的。

京式茶點,歷史悠久、品類繁多、滋味各異,具有重油、輕糖,酥鬆綿軟,口味純甜、純鹹等特點。最具代表的要數京八件,又分大八件、小八件、細八件

大八件包括福字餅、太師餅、壽桃餅、喜字餅、銀錠餅、卷酥餅、雞油餅、棗花餅。不僅味道上佳,更是有著特殊的內涵。有的是諧音,雞油餅喻意「吉慶有餘」,有的則直接帶著字。

八件各喻意福、祿、壽、喜、財、文等,既文雅又形象地把當時人們生活中的「八件」喜事展現出來。

老北京人愛喝花茶,這是長久以來的傳統。無論何種口味的茶點,都能在花茶的香氣裡綻放自己的風情。

▲ 圖/視覺中國

揚州丨維揚細點

過去,揚州人走親訪友,總要拎上幾樣茶食。江淮之間的揚州,在南北的交流中逐漸產生了兼具南北特色的茶食。

揚州茶食選用上等細糧、優質油脂、精緻食糖和蛋品等作主料,以果仁、蜜餞、肉類、乳製品、芝麻、松子等作配料,輔以桂花、玫瑰等天然香料,製成了形態各異、風味不同的餅、糕、酥、片等品種。

揚州人不大喝紅茶,多為綠茶,有龍井、毛峰、碧螺春等等。茶點甜香,綠茶清爽,正是相宜。

▲ 水發糕

▲ 素棗糕

在揚州,古今茶食店門面常書有一副楹聯,上聯「維揚細點」,下聯即是「四時茶食」

春有春香糖、素棗糕、喬片、玉蘭片;夏有薄荷丁、水發糕、潮糕、綠豆糕;秋有月餅、重陽糕、五穀糕、巧果;冬有蜂糖糕、澆切片、寸金糖、董糖、牛皮糖等……劃分之細,令人嘆為觀止。

▲ 寸金糖。圖/視覺中國

香港丨乾濕相配

▲ 圖/視覺中國

在香港,早上見面打招呼,通常的問候語都是「飲咗茶未」(喝茶了嗎),足可見茶在人們生活中的重要性,而茶食則更是種類繁多。

小時候看港片,絕少不了茶餐廳的場景。人影浮動,隔著屏幕也看得到那些精美的小食。

早茶茶點分為乾濕兩種,幹點有餃子、粉果、包子、酥點等;溼點則有粥類、肉類、龜苓膏、豆腐花……從頭盤到甜品,一應俱全。

與之搭配的茶水以紅茶為主,暖胃去膩,利於消化,同時也與味道濃鬱的茶點形成絕佳組合。

最獨特的還得屬蝦餃

廣東人以及香港人飲茶,少不了來一籠蝦餃。上乘的蝦餃,皮白如雪,薄如紙,半透明,肉餡隱約可見,吃起來爽滑清鮮,美味誘人。蝦餃更是和幹蒸燒賣、叉燒包、蛋撻組成了港式點心文化裡赫赫有名的「四大天王」

茶食,早已成為中國人飲食文化裡絕繞不開的記憶。周作人在《北京的茶食》中,早已將茶食的精髓道出:

我們於日用必需的東西以外,必須還有一點無用的遊戲與享樂,生活才覺得有意思。我們看夕陽,看秋河,看花,聽雨,聞香,喝不求解渴的酒,吃不求飽的點心,都是生活上必要——雖然是無用的裝點,而且是愈精煉愈好。

過去喝茶,喝的就是個煙火氣,與如今許多人追求的「禪意」正好相反。茶食,也並非如正餐般精緻,是生活中的「無用之筆」恰是無用才有趣

你喜歡喝什麼茶?吃什麼點心?

來留言區和風物君一起愜(造)意(作)啊~

文丨不通

編輯丨醬子

圖編丨砰砰

本文圖片來自視覺中國、網絡

聲明:本文不代表我們的觀點,僅供讀者參考。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進行刪除。

相關焦點

  • 何為茶食,關於茶食的內容你知曉多少?
    閒暇的午後,一壺茶,一本書,此時再來一碟茶食那最為安逸。那麼提到茶食,何為茶食呢?是類似歐洲下午茶搭配的甜食糕點還是類似日式抹茶所搭配的「和果子」呢?答案可以說是也可說不是。關於茶食最早出自宋朝宇文懋昭所著的《大金國志·婚姻》,其中有段關於婚慶帶記載:「婿納幣,皆先朝拜門,戚屬偕行 ,以酒饌往……次進蜜糕,人各一盤,曰茶食。」而古時喝茶並不叫做喝茶,而是叫做吃茶。
  • 茶與茶食,相得益彰,別有一番風味
    一口好茶、一味茶食、三兩個知己好友歡聚暢談,可謂是「偷得浮生半日閒」。 茶食,廣義上是指用茶做成的糕餅點心之類的統稱。傳統茶通常是以液體的形式同我們的味蕾相接觸,不過光喝茶難免有些乏味。品茗搭配茶食可以增添茶文化的精彩,增加茶藝的情趣,並擴大茶文化的範疇。
  • 你認識的潮汕人居然是頂端界的異端!
    你知道潮汕嗎?中國有潮汕這個省嗎?潮汕市在哪裡?分分鐘鍾會鬧絕交但是,如果你學會一句「膠己人」就能迅速融入圈子潮汕人是廣東人裡的異端,他們不說粵語,也沒有早茶,潮汕人喝茶就跟拜神一樣重要在外界人看來潮汕人都能像哆啦A夢一樣能隨時隨地變出一套茶具飯後喝茶
  • 潮汕的綠豆餅,表皮酥脆內餡飽滿,潮汕人茶配的第一選擇
    潮汕人有多愛喝茶,是整個廣東乃至全國都知道的,幾乎每個潮汕人的家裡都有至少一副功夫茶具,幾乎每一個潮汕人都會衝功夫茶。潮汕人對茶的喜愛程度到了一天不喝茶渾身難受的程度,潮汕人從早上到晚上都要喝茶。不過一直喝茶的話,胃會感覺比較澀,就會肚子餓,既然潮汕人那麼愛喝茶,那就一定少不了好吃的茶配啦。今天飯桶想給大家介紹的就是潮汕人經常會吃,也是超級喜歡吃的潮汕茶配,它就是綠豆餅啦。潮汕的綠豆餅是真的好吃,而且沒有外面的綠豆餅那麼硬。記得當時飯桶在外面讀大學的時候,家裡人給寄了幾盒綠豆餅,我就請舍友一起吃了。
  • 傳統飲茶中的美食——茶點與茶食
    喜歡的喝茶的朋友尤其是年輕的朋友總是喜歡在喝茶的時候也享受一下美食,其實並不是只有下午茶的桌子上有美食,我國茶席很早就有茶點茶食的記載:茶食一詞最早見於宋代宗文懋的《天金國志·婚姻》,金國舊志」婿納市,皆先期拜門,戚屬皆行,以酒饌往,……次進蜜糕,人各一盤,曰茶食。」
  • 潮汕人喝茶有多野?
    後來被連續被餵了好幾天茶,才知道這是個大誤會。潮汕人無茶不生活。99%的潮汕人都無法想像一天不喝茶的自己,就像99%的人都無法想像自己衝進老闆的辦公室蹦迪的樣子。就算你去潮汕人家裡吵架也得先喝杯茶無數潮汕人現身證明:這話真不是段子!
  • 北京的茶食
    東安市場的舊書攤上買到一本日本文章家五十嵐力的《我的書翰》,中間說起東京的茶食店的點心都不好吃了,只有幾家如上野山下的空也,還做得好點心,吃起來餡和糖及果實渾然融合,在舌頭上分不出各自的味來。北京建都已有五百餘年之久,論理於衣食住方面應有多少精微的造就,但實際似乎並不如此,即以茶食而論,就不曾知道什麼特殊的有滋味的東西。固然我們對於北京情形不甚熟悉,只是隨便撞進一家餑餑鋪裡去買一點來吃,但是就撞過的經驗來說,總沒有很好吃的點心買到過。難道北京竟是沒有好的茶食,還是有而我們不知道呢?
  • 喝茶配茶點,茶點搭配都有哪些講究?
    我們在喝茶的過程中,有些深發酵的茶,味道濃鬱,有超強的消滯消脂功能,為了防止品茶過後容易產生的「暈茶」「醉茶」現象,可以搭配一些甜香的點心,這些佐茶的點心、小吃,包括用茶做成和不加茶製作的點心,被稱為「茶點」。
  • 「迎中秋」世界各地傳統糕點系列——韓國鬆餅和茶食
    其中,必不可少的傳統點心是鬆餅。半月形的鬆餅用米粉做皮,以芝麻、松仁、慄子等為餡,放在鋪滿松針的蒸屜上蒸熟,象徵著收穫。在如今的韓國,人們仍保留著秋夕吃鬆餅的習俗,大多數家庭也秉承著秋夕期間祭祀及掃墓的傳統,只不過祭祀儀式逐漸簡化,在貢品數量、服裝及掃墓時間等方面也更為靈活化。茶食則是韓國傳統糕點——韓果的一種。
  • 茶在潮汕|千萬不要和潮汕人喝茶,太野了!
    在央視的紀錄片裡,有這麼一句旁白:「每100米,就有一家茶店;超不過20米,就有一個正在喝茶的地方。」圖片來源 | 紀錄片《茶,一片樹葉的故事》一句話總結「潮汕人,靠茶續命」。哪怕你去潮汕人家裡吵架,也得先喝杯茶——「來吵,充個茶,慢慢吵。」
  • 湖州味道|不一樣的湖州茶食
    「喲,你那塊是椒鹽桃片嘛!」吳京告訴我,他嘴巴上都是糖粉。 我馬上拿了一截塞入口中。嗯!脆!我喜歡這種脆感!香!真香!黑色的原來是芝麻!哎,好像還有核桃! 「我跟你換啊!」文人們除了喝茶,還要鬥茶,還要開始以一些特製食物作為佐茶,《茶經》中把之前各朝代茶果、茶粥等茶食都編錄了進去,「蒲桃、宛柰、齊柿、燕慄、峘陽黃梨、巫山朱橘、西極石蜜。寒溫既畢,應下霜華之茗,三爵而終,應下諸蔗、木瓜、元李、楊梅、五味橄欖、懸豹、葵羹各一杯。」
  • 跟東京的比肯定吃虧 - 【北京的茶食】
    圖片來自網絡)前幾周小編分享了頂級老饕唐魯孫講的老北京甜食,今天看看周作人是咋評價的,雖然甜食與茶食不盡相同,但是,交集不少的。東安市場的舊書攤上買到一本日本文章家五十嵐力的《我的書翰》,中間說起東京的茶食店的點心都不好吃了,只有幾家如上野山下的空也,還做得好點也吃起來餡和糖及果實渾然融合,在舌頭上分不出各自的味來。
  • 一塊小小的點心,引發了「南北大戰」
    -1-中國地大物博,風俗與土產隨地各有不同,因為一直缺少人紀錄,有許多值得也是應該知道的事物,我們至今不能知道清楚,特別是關於衣食住的事項。我這裡只就點心這個題目,依據淺陋所知,來說幾句話,希望拋磚引玉,有旅行既廣,遊歷又多的同志們,從各方面來報導出來,對於愛鄉愛國的教育,或者也不無小補吧。
  • 論「愛喝茶」,沒有一個地方比得過這裡,當地人:命是茶給的
    愛泡茶館的是成都人,以茶會客的是山東人,愛喝早茶的是廣州人,種茶制茶的是閩南人……但如果要論中國哪裡喝茶最野,那必須是潮汕。在潮汕,茶也叫"茶米",將茶與米放在同一位置,可見喝茶在潮汕人心中的地位之重。
  • 喝茶的五大禁忌,你知道多少?
    【喝茶的五大禁忌,你知道多少?】民生視角喝茶可以解渴降暑,減少體內的火氣,還可以消食,去掉嘴裡的膩味。綠茶和紅茶中所含茶多酚和兒茶素的抗炎作用都比較強。但綠茶涼而偏寒,並非適合所有人。喝茶還有哪些禁忌?
  • 茶人茶話︱周作人:喝茶
    之後茶韻君將與你共讀王玲所著《中國茶文化》。茶友們如果有想要閱讀的書籍,也可以在文章底部或後臺給茶韻君留言,茶韻君會儘量滿足大家的要求。茶韻君願與你共同進步,做中國茶文化的繼承者,傳播者。世間最浪漫的事,就是你恰好來,我恰好在。杯茶在手,清香滿室。除了陪你一起慢慢變老,還有為你泡一盞茶,與你共讀一本書。
  • 汕頭美食探店|芝麻杏仁黑白配 潮汕人的下午茶
    潮汕人喜歡喝茶,喜歡喝功夫茶,一杯功夫茶也承載了潮汕人的好客熱情,茶是潮汕人一天必不可少的飲品,不過,我們也是很喜歡和養生的飲品、甜湯,比如說是芝麻糊、杏仁茶,說到這兩樣,就不得不想起我們潮汕這邊的老字號——衫排福平坊,這家的芝麻糊、杏仁茶是最好的,真的是潮汕風味的佳品。
  • 這些點心人們常在吃喝茶時吃,故稱茶點
    說起江南水鄉人們總能想起拱橋流水,白牆黑瓦的美景,清晨的陽光揮灑在古樸的民居上,清風徐來河面起了許多波瀾,古民居的倒影也隨著樸素起舞顯得清秀美麗,這片水鄉古蹟就是浙江省嘉興市月河古街,居住在這裡的人們大多有著慢節奏的生活習慣,閒暇時三五位好友總喜歡聚在一起品茶聊天,談談家常,說說以後好生活怡然自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