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東京的比肯定吃虧 - 【北京的茶食】

2021-02-07 唯美味

周作人,生於1885年,魯迅(周樹人)胞弟。曾留學日本。1918年出任北京大學文科教授,並創辦北京大學東方語言文學系,出任首任系主任。精通日語、古希臘語、英語,並自學古英語和世界語,中國現代著名散文家、文學理論家、評論家、詩人、翻譯家,中國民俗學開拓人,新文化運動代表之一。


(當年他也曾是一枚帥教授,還是位知名的美食家。圖片來自網絡)


前幾周小編分享了頂級老饕唐魯孫講的老北京甜食,今天看看周作人是咋評價的,雖然甜食與茶食不盡相同,但是,交集不少的。


東安市場的舊書攤上買到一本日本文章家五十嵐力的《我的書翰》,中間說起東京的茶食店的點心都不好吃了,只有幾家如上野山下的空也,還做得好點也吃起來餡和糖及果實渾然融合,在舌頭上分不出各自的味來。想起德川時代江戶的二百五十年的繁華,當然有這一種享樂的流風餘韻留傳到今日,雖然比起京都來自然有點不及。


(小編註:文中提到的空也是東京著名的百年老店,地址在東京都中央區銀座6-7-19。圖片來自網絡)

 

(店裡供應的豆沙餅是非常出名的手信,據說需要電話預定。這個小餅曾經出現在霓虹國作家夏目漱石的小說《我是貓》中。名氣很大。只有7天的賞味期。圖片來自網絡)

 

(小編註:作為江戶時代的都城,京都的茶食至今仍以精美著稱。圖片來自網絡)

 

(小編註:京都有多家和果子名店,可以去嘗嘗。圖片來自網絡)

 

(小編註:吃完了還可以帶些回國。圖片來自網絡)

 

北京建都已有五百餘年之久,論理於衣食住方面應有多少精微的造就,但實際似乎並不如此,即以茶食而論,就不曾知道什麼特殊的有滋味的東西。固然我們對於北京情形不甚熟習,只是隨便撞進一家餑餑鋪裡去買一點來吃,但是就撞過的經驗來說,總沒有很好吃的點心買到過。難道北京竟是沒有好的茶食,還是有而我們不知道呢?


(小編註:例如羊羹,是從天朝傳去霓虹國的,有四五百年的樣子,然後又傳回北京,成為老北京的精美特色茶點。圖片來自網絡)

 

(小編註:一直到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霓虹來華人員喜歡從北京帶些羊羹回去,那可是霓虹人民眼中高級的帝都伴手禮。如今,是天朝人民去霓虹國可以帶回來的伴手禮。圖片來自網絡)


(小編註:作者去的餑餑鋪,看到的點心大約是醬式兒的。圖片來自網絡)

 

(小編註:北京的餑餑鋪分三種,一種是滿漢餑餑鋪,一種是清真餑餑鋪,還有是南味餑餑鋪。著名的餑餑鋪稻香村,就來自南味的,不過出品更像是生於淮北的枳。圖片來自網絡)


(小編註:美食家王世襄曾經抱怨過,「北京的中式糕點,60年代以來真是每況愈下。開始是幹而不酥,後來發展到硬不可當,而且東西南北城所售幾乎都一樣,似一手所制。」。60年代有三年自然災害和文革,油的供應少,糕點變硬那是肯定的。如今的糕點已經沒辣麼硬了,不過比起江南的糕點,還是偏幹偏硬,但那是很多人的童年味道,吃慣了。圖片來自網絡)

 

(小編註:左邊是北京稻香村的綠豆糕,右面上中下分別是上海沈大成的綠豆酥、蘇州採芝齋的綠豆糕和杭州知味觀的綠豆糕。你們感受一下。圖片來自網絡)


這也未必全是為貪口腹之慾,總覺得住在古老的京城裡吃不到包含歷史的精煉的或頹廢的點心是一個很大的缺陷。北京的朋友們,能夠告訴我兩三家做得上好點心的餑餑鋪麼? 

 

(小編註:周作人的哥哥周樹人=魯迅先生在北平的時候,就很愛吃稻香村的南味點心,在《魯迅日記》裡多次記載去稻香村買點心的經歷,或許是解了魯迅先生的鄉愁。圖片來自網絡)

 

(小編註:老北京的糕點是講時令的。這是春末夏初的藤蘿餅。更多藤蘿餅內容,可以看這裡: 《風雅的藤蘿餅吃過沒? -【飄在餐桌上的花香】(一)》、《Flower Tempura -【飄在餐桌上的花香】(二)》 圖片來自網絡)

 

(小編註:老北京的茯苓餅,據說是慈禧太后愛吃的。不過,例如美食家梁實秋就不是很待見茯苓餅。圖片來自網絡)

 

(小編註:除去北平大戶人家自製的精細茶點,市面上的餑餑名鋪也是不少,例如曾為老北京三大餑餑鋪之正明齋,現址位於崇文區南蘆草園1號,建於同治三年,賣精細的滿漢餑餑,曾經是袁世凱、曹錕、吳佩孚、張作霖等軍閥的心頭好。奶皮餅、乾菜月餅、薩其馬、桃酥等都是名點,其中薩其馬尤為出名。如今很難想像當年的情景 了。圖片來自網絡)


(頂級老饕唐魯孫對老北京的餑餑鋪子十分了解,具體內容看這裡:《端午要吃【五毒餅】》。圖片來自網絡)

 

我對於二十世紀的中國貨色,有點不大喜歡,粗惡的模仿品,美其名曰國貨,要賣得比外國貨更貴些。新房子裡賣的東西,便不免都有點懷疑,雖然這樣說好像遺老的口吻,但總之關於風流享樂的事我是頗迷信傳統的。

 

(小編註:上世紀20年代吃西式甜品的滬上三姐妹。圖片來自網絡)

 

(小編註:老北京西餅店的奶油蛋糕。圖片來自網絡)

 

我在西四牌樓以南走過,望著異馥齋的丈許高的獨木招牌,不禁神往,因為這不但表示他是義和團以前的老店,那模糊陰暗的字跡又引起我一種焚香靜坐的安閒而豐腴的生活的幻想。我不曾焚過什麼香,卻對於這件事很有趣味,然而終於不敢進香店去,因為怕他們在香盒上已放著花露水與日光皂了。

 

(小編註:作者大約指的是這種沖天柱門臉兒。圖為20年代的餑餑鋪寶興齋。圖片來自網絡)

 

我們於日用必需的東西以外,必須還有一點無用的遊戲與享樂,生活才覺得有意思。我們看夕陽,看秋河,看花,聽雨,聞香,喝不求解渴的酒,吃不求飽的點心,都是生活上必要的——雖然是無用的裝點,而且是愈精煉愈好。可憐現在的中國生活,卻是極端地乾燥粗鄙,別的不說,我在北京彷惶了十年,終未曾吃到好點心。 

 

(小編註:臺灣京兆尹的老北京點心驢打滾,走的是精細的套路。圖片來自網絡)

 

(小編註:作者要的大概就是這個意思的吧。圖片來自網絡)



本文選自周作人著《雨天的書》,寫於1924年。【本文小注部分,未經許可,請勿抄襲或轉載】


更多老北京茶食相關內容,可以看這裡:《溫樸是個什麼鬼?-【北平的甜食】②》

(圖片來自網絡)



百年品牌王德傳 黑制普洱 100g 食尚好禮 包郵

(推薦理由:渥堆發酵的熟茶,最適合在這樣的天氣,用它溫暖成熟的氣息讓我們的心緒安穩舒適。油亮潤澤的茶湯,飲後濃鬱沉穩的糯米香氣,及至年份陳久以後呈現的紅棗香。)


(可以跟多種茶點搭配。¥126包郵,【唯美味商城】有售)


百分百進口鳳梨製作 黑鳳梨 最佳表白 320g 原味 食尚好禮 包郵

(推薦理由:純進口土鳳梨製作,不含冬瓜,是真正的鳳梨酥,進口食材和植物炭黑,保證了品質和口味。)


(絲絲入味,奶香濃鬱。不含反式脂肪,霓虹國的植物炭黑,成就了獨特的黑鳳梨(喜歡你)告白。¥118包郵,【唯美味商城】有售)



購買【唯美味商城】的所有寶貝,單筆滿89元以上還可以獲得價值50元的百年品牌王德傳四季安尚手工袋茶迷你罐,送完即止,表錯過哦!



親可點擊頁面底部【閱讀原文】或去訂閱號底部菜單或服務號【唯美味商城】前往購買。

本號已經開通【留言功能】,請繼續下拉屏幕,歡迎留言。


   親可以通過以下方式了解我們:

    a. 直接關注本號

    b. 長按下面二維碼關注唯美味商城

    c. 關注新浪官方微博@唯美味食尚

    d. 訪問網址:www.vmeiwei.com

    e. 聯繫我們:business@vmeiwei.com

相關焦點

  • 北京的茶食
    東安市場的舊書攤上買到一本日本文章家五十嵐力的《我的書翰》,中間說起東京的茶食店的點心都不好吃了,只有幾家如上野山下的空也,還做得好點心,吃起來餡和糖及果實渾然融合,在舌頭上分不出各自的味來。北京建都已有五百餘年之久,論理於衣食住方面應有多少精微的造就,但實際似乎並不如此,即以茶食而論,就不曾知道什麼特殊的有滋味的東西。固然我們對於北京情形不甚熟悉,只是隨便撞進一家餑餑鋪裡去買一點來吃,但是就撞過的經驗來說,總沒有很好吃的點心買到過。難道北京竟是沒有好的茶食,還是有而我們不知道呢?
  • 湖州味道|不一樣的湖州茶食
    識貨的大孩子一個個的把茶食的名字報出來,我第一次聽說。 「不許搶!我來分!哎哎哎!」「切~」一陣風,大家已經把王崇丹所有的茶食搶光了,我心裡只想著搶不到就吃虧了,看也沒看拿了一把,結果還割了手,打開一看,原本很脆的一塊薄片,斷成了三截,黑白兩色。
  • 「迎中秋」世界各地傳統糕點系列——韓國鬆餅和茶食
    答案是肯定的。↑9月10日,在位於韓國首爾的韓國傳統飲食研究所,所長尹淑子(中)向來訪的客人介紹韓國傳統糕點。新華社記者王婧嬙攝在韓國,中秋節被稱為「秋夕」,是韓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從前在秋夕節的清晨,韓國家家戶戶都要舉行祭祀活動。
  • 茶與茶食,相得益彰,別有一番風味
    一口好茶、一味茶食、三兩個知己好友歡聚暢談,可謂是「偷得浮生半日閒」。 茶食,廣義上是指用茶做成的糕餅點心之類的統稱。傳統茶通常是以液體的形式同我們的味蕾相接觸,不過光喝茶難免有些乏味。品茗搭配茶食可以增添茶文化的精彩,增加茶藝的情趣,並擴大茶文化的範疇。
  • 潮汕人喜歡喝茶配點心,茶食界的「槓把子」,你知道多少?
    好比喝可樂得配薯片,喝茶也要配茶食。 2 天南地北的茶食,哪一種最好味? 了解了古人的茶食,現在的我們又有哪些精緻的茶點可食呢?
  • 傳統飲茶中的美食——茶點與茶食
    喜歡的喝茶的朋友尤其是年輕的朋友總是喜歡在喝茶的時候也享受一下美食,其實並不是只有下午茶的桌子上有美食,我國茶席很早就有茶點茶食的記載:茶食一詞最早見於宋代宗文懋的《天金國志·婚姻》,金國舊志」婿納市,皆先期拜門,戚屬皆行,以酒饌往,……次進蜜糕,人各一盤,曰茶食。」
  • 何為茶食,關於茶食的內容你知曉多少?
    閒暇的午後,一壺茶,一本書,此時再來一碟茶食那最為安逸。那麼提到茶食,何為茶食呢?是類似歐洲下午茶搭配的甜食糕點還是類似日式抹茶所搭配的「和果子」呢?答案可以說是也可說不是。關於茶食最早出自宋朝宇文懋昭所著的《大金國志·婚姻》,其中有段關於婚慶帶記載:「婿納幣,皆先朝拜門,戚屬偕行 ,以酒饌往……次進蜜糕,人各一盤,曰茶食。」而古時喝茶並不叫做喝茶,而是叫做吃茶。
  • 呷哺呷哺(00520)與茶米茶合作出售茶食
    原標題:呷哺呷哺(00520)與茶米茶合作出售茶食   呷哺呷哺(00520)公布,公司與茶米茶
  • 「東京體驗館」金秋北京開館 東京希望加強與北京互動
    北京2017年9月22日電 /美通社/ -- 由東京會議及旅遊局打造的「東京體驗館」,於金秋季節亮相北京。 9月22日,東京體驗館舉行了開館儀式,日本國駐華大使館新聞文化中心參贊福田高幹先生、日本國家旅遊局北京事務所所長服部真樹先生、以及中國協辦單位凱撒旅遊北京分公司的領導和媒體代表,出席了開館儀式,見證了「東京體驗館」在北京落成。
  • 呷哺呷哺與茶米茶續約3年 繼續分享茶飲及茶食收益的5%
    來源:新京報原標題:呷哺呷哺與茶米茶續約3年,分食茶飲收入 1月12日,據呷哺呷哺發布的公告顯示,該公司已與茶米茶(香港)訂立框架合作協議,將繼續與其分享來自於集團餐廳出售茶飲及茶食收益的5%,協議長達3年。
  • 【非遺之美】領略民俗之美 傳承文化之根——茶食製作技藝傳承人...
    【非遺之美】領略民俗之美 傳承文化之根——茶食製作技藝傳承人楊愛萍 2020-07-05 21: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吃貨必看:吃不胖的茶食料理!
    by百度百科而茶食,也是一種料理方式。不信?請看!茶泡飯料理準備:米飯牛肉醬紫菜芝麻石梯單叢茶油、鹽、芝麻油簡單來說可以把剩下的米飯(先澆好一點芝麻油跟鹽巴茶食料理有助於消脂美容,吃的時候心裡不會有太多負擔,而且茶香自帶雅韻,自己吃儀式感滿滿,外帶吃也不將就,宴請朋友自帶創意,健康養生,怎麼都很適合動手試一試。
  • 東京人口密度是北京5倍,卻沒有停車問題,專家:看看東京停車場
    一般來講,如果年輕人想要獲得良好的發展空間和發展機會的話,那麼大城市是第一選擇,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因此四個一線城市也是我們國家人口密度最高的幾個城市。比如北京的人口,面積僅16,400平方公裡,有超過2000萬人居住。如此龐大的人口數量將不可避免地給交通帶來巨大壓力,這也是為什麼北京的交通這麼擁堵的原因所在。
  • 「茶食」,可當茶點零食也可炒菜吃的麵食,酥脆綿香,做法超簡單
    從小就喜歡吃一種叫做「茶食」的小零食,酥脆綿香,可當零食吃,也可以配上蔬菜炒著吃。一直不清楚它的做法,去年偶然看到同學做的這款「茶食」,請教了做法,原來做法特別簡單,一學就會,一做就對。今天就把這款「茶食」分享給大家。
  • 記憶裡的南通茶食:麻切江湖
    要是把南通的茶食界比作江湖的話,老的食品二廠就是最大的門派,裡面高手雲集。早在1956年,這個門派的前身就把江湖上幾十家小門派並在一起成立了食品生產合作社,隨你是糖貨,酥貨,蒸貨,炸貨,爐貨十八般套路樣樣精通。後來門派勢力越來越大,江湖上其它門派以他馬首是瞻,慕名而來者不計其數。
  • 農村親戚關係緊張,這些親戚最好少來往,不然到時候肯定吃虧
    在我們小時候,生活在農村裡,那個時候的人還是比較看重親戚的關係的,甚至鄰居之間的關係都是很好的,不管哪家遇到什麼事情,都是有很多人一起幫忙的,慢慢的社會的進步,很多人都上了大城市,經濟的發展飛速,大家忙著相處的是和同事,客戶,疏忽了親戚的聯繫,很多的親戚也就不聯繫了,現在的時代在變,人心也是在改變,所以有些親戚還是不要走動的,不然吃虧的是自己,給大家分享下,你看看身邊有沒有遇到呢
  • 被領導收拾的四個徵兆,不注意肯定會吃虧
    在職場上,一旦自己讓領導看著不順眼,肯定會有被收拾的風險;在工作被領導刻意打壓時,自己無論有多努力去工作,都不可能改變領導對自己的看法,這都是不理解領導的意圖導致的,一旦不去注意,自己肯定會越來越吃虧,下面小編就為大家來分享,四個被領導收拾的徵兆,想要了解的朋友們趕緊與小編來看看吧
  • 廣東休閒的好去處,別忘了來昔物所文藝茶食店,寧靜而古樸的地方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一家隱藏在鬧市中的文藝茶食店。這個景點叫做昔物所。其實這個景點居居一直有關注。所以來這裡打卡是必然的事情。昔物所在廣東珠海市香洲區南屏街那邊的一條老街裡。大家可以直接跟著導航過來,這個地方比較容易找。居居跟閨蜜來到這裡發現這裡很對一切都很古老,剛從門口看進去的時候覺得有點破舊。
  • 東京的面積比北京小,汽車保有量卻比北京高,為啥它沒有停車難?
    就像日本的東京,明明它的面積比北京小,汽車保有量卻比北京高,它反而還沒有出現停車難的現象。東京可以說是亞洲最繁華的城市之一,即使受到土地面積的限制,也不會影響它的發展。東京跟北京相比,雖然人口很少,但是人口密度非常高。而且東京擁有汽車800萬輛左右,北京則有600萬輛左右,照這個數據分析,按理說在東京停車會很困難。
  • 跟領導混,必不可少的三項技能,學會不吃虧
    跟領導混,如果沒有以下三項技能,早晚就是吃虧的命。不要小瞧這三項技能,看似都是特別簡單的一些行為,但未必當你跟著領導混的時候,能夠做到十全十美。你看那些已然成為領導心腹,被領導讚賞的人,哪一個沒擁有這三項技能呢?不過恰恰驗證了跟精英之間,沒有太大的差距,也不過就是這三項技能的距離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