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股市,存在這樣一個普遍現象:當股價低迷時,所有人都唯恐避之不及;當股價飆升時,所有人則趨之若鶩。人類是傾向於做蠢事的,尤其是集體做蠢事。在很多情況之下,很多人聚集在一起就像大群一同行動的旅鼠一般。即便是聰明人,也會產生愚蠢的想法和行為。
這些愚蠢的行為令格雷厄姆產生了興趣,在他的印象中,很多人評估股票看的永遠是股價的走勢,意圖搭上這班短途的升值列車,然後大刀闊斧的投入資本,卻對企業的經營不聞不問。天天查認為這樣的行為並不屬於投資者,充其量只是一個投機者。
推銷員了解情況之後,開始在鎮上散布消息,聲稱要以每隻100美元的價格購買鎮上的猴子。得到消息之後,人們異常興奮,這意味著他們不僅能夠擺脫猴子的破壞,還能賺上一筆錢。因此,很多人都興致勃勃的朝著森林進發了。前幾天的成效不錯,數百隻猴子被抓了起來,關進了一個巨大籠子中。
之後,猴子的數量開始銳減,人們的捕捉活動愈發吃力了,有時一天的時間才能捉到兩三隻。就在這時,這位推銷員表示,從今天開始,要以200美元的價格購買每隻猴子。人們的捕捉活動更加賣力了,直到再難尋覓到猴子的身影,大家才停止了捕捉活動。
後來,這位推銷員表示他臨時有事情,需要去一趟大城市,不出半個月就會帶著更多的現金回來,屆時若是還有猴子,他願意以400美元的價格收購。這確實是一個誘人的價格,但是空蕩蕩的森林卻令人們陷入了焦慮——沒有猴子可抓了。這時候,留下來的推銷員助理開始與鎮上的居民做起了交易,他的行為很低調,一開始是暗地裡聯繫了幾位居民,表示自己想趁老闆不在的時間去另外的地方闖蕩,但又肩負看管這些猴子的任務。他對一些居民說,願意把這些猴子以每隻300美元的價格賣給他們,等老闆回來,大家就可以以400美元的價格再賣給他,這樣一來就賺得了100美元的差價。這幾位居民紛紛響應,但是這個消息不脛而走,一夕之間便傳遍了整個小鎮,人們紛紛找到助理,表示願意以300美元的價格購買猴子,有人還買了好幾十隻。
猴子很快就被居民買完了,助理就此離開。半個月過去了,幾個月過去了,那位推銷員和助理再也沒有回來過。於是鎮上的居民們花了一筆錢,受了一番累,還要騰出地方安置那些原本在森林中的猴子。
這個故事把人們的投機心理表現的淋漓盡致,投機者的活動永遠是去預測群體心理,會想方設法地去猜測大家都會怎麼做,以及大家都擅長什麼。而在這個過程中,人們會不自覺地隨波逐流,做出只能取得平均成績,甚至是錯誤判斷的從眾行為。
事實上,投資者在猜測其他人想法的時候,整個過程就已經被打上「荒謬」的標籤了,可怕的是這竟然是一個周而復始的過程。股市中這樣的事例比比皆是,這裡總有一些高談闊論的人,他們大談股票的市場表現,又拿出過去的價格曲線對未來的走勢進行純粹的猜測,自始至終的關注點都是股票的價格。即便投機者在投資過程中「押對寶」,那也不過是湊巧罷了,而一般的投資者卻也會將技巧與所謂的運氣混為一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