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21年1月16日起開始推出學習《發展心理學》的學習筆記和感悟。
往期推薦:
你想給孩子最好的教育嗎?(20210116)
發展心理學的研究對象(20210117)
發展心理學的研究方法(20210118)
心理發展的動因(20210119)
心理發展過程(20210120)
兒童早期心理發展關鍵期(20210121)
新生兒的發展(20210122)
嬰兒期的生理發展(20210123)
嬰兒的學習(20210124)
嬰兒期的認知發展(20210125)
嬰兒期的語言發展(20210126)
嬰兒期的個性和社會性發展(20210127)
幼兒的遊戲與認知(20210128)
幼兒的遊戲與認知(20210129)
幼兒期的個性和社會性發展(20210130)
童年期的學習(20210131)
童年期的認知發展(20210201)
童年期個性和社會性發展(20210102)
少年期的生理髮育加速(20210203)
青少年期的個性和社會性發展1(20210104)
青少年期的個性和社會性發展2(20210205)
少年期面臨的心理社會問題(20210106)
青年期的年齡範圍約在17、18歲至35歲,人生的黃金期。生理發展趨於平緩、思維逐漸成熟,獨立自主性增強、個性趨於定型、社會適應能力、價值觀和道德觀形成並成熟。(3)約定性階段:既堅持約定俗成又能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更綜合、更多樣性)②初三處於辯證邏輯思維迅速發展階段,屬於重要轉折期②形式邏輯思維的發展水平:形式邏輯思維、辯證邏輯思維(1)思維監控的定義:指為了保證達到預期的目的,在思維活動中把思維本身作為意識的對象。不斷地對其進行積極主動的監視、控制和調解的能力。思維發展趨於成熟的重要標誌。【控制是思維的監控,不僅表現在思維的起動環節,而且貫穿於整個思維過程之中,它對思維進程不斷地進行自我估價,從而對之實施控制和調節。調節是思維監控對思維過程作出評價後採取的應變決策.正是這種調節作用,才能使思維活動成為一種有目的、有控制的組織活動。】②自我監控能力具有良好的計劃性、準備性、方法性和反饋性。(1)自我概念是個體對自我形象的認知,是一個人對自身的連續性和同一性的認知。對自我的認識包括三種成分①是認識成分,即對自己的個性品質特徵和獨特性的認知;②是情感成分,即對自身品質的評價及通過自我評價而產生的自尊體驗;③是品行成分,即由認識成分和情感成分而派生出來的對自己行為的實際態度。艾裡克森提出,自我同一性的確立和防止社會角色的混亂是青年期的發展任務。自我同一性是關於個體是誰、個體的價值和個體的理想是什麼的一種穩定的意識。每個人的青年時期都在探索並嘗試去建立穩定的自我同意感,即自我認同感。自我同一性的形成和確立是動態的、畢生的發展任務。(1)艾裡克森認為青年期自我同一感的確立是自我分化和整合統一的過程①自我分化是把整體的我分化為「主體我」與「客體我」。「主體我」就是觀察者、「客體我」就是被觀察者,即由主體我來分析和認識客體我。自我意識包括自我概念(我是什麼樣的人)、自我評價(我這個人怎麼樣)、自我理想(我應該成為什麼樣的人)。③不能確立自我同一感。如果客體我和主體我之間的矛盾難以協調,青年便難以確立自我形象,也無法形成自我概念。④解決自我同一感危機的方式(馬西亞):同一性確立【個體體驗過各種危機,經過積極努力的探索,選擇了適合自己的社會生活目標和前進的方向。】、同一性延續【正在體驗各種危機,但是還沒有對未來生活做出選擇,正處於探索階段。】、同一性封閉【還沒有體驗到困惑,由權威來代替對未來的選擇。現在很多孩子的上學、工作全都是由大人一手安排,孩子沒有任何體驗,盲目的認同,你讓我幹什麼我就幹什麼,這種就是同一性封閉。】、同一性混亂(擴散)【無論有沒有經過危機、有沒有經過探索,他們都不會對自己的生活抱有嚮往或選擇,也沒有生活目標。混吃混喝型的。】④時間前景的擴散【不相信機遇、不期待對將來的展望,陷入一種無能為力的狀態】⑤勤奮感的喪失【勤奮感崩潰,或無法集中精力於工作和學習,或極專注地只埋頭於單一的工作。】【啃老族中的那些人,就是一直都沒有建立起自我同一性】青年要經歷複雜而艱難的同一性確立和對社會生活的選擇這種確立和選擇需要一個過程,因此他們有一種避免同一性過程提前完結的內在需要,而社會也給予青年暫緩履行成人的責任和義務的機會,如大學學習期間,這是一種社會的延緩,也是一種心理上的延緩,所以也稱「心理的延緩償付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