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的自助餐券過期無效 法院認定商家有違公平原則

2020-12-20 搜狐網

  信息時報記者 何小敏 通訊員 黃思

  鄭先生在某酒店購買了10張自助餐券,由於一些私人原因,其中3張餐券在票面標明的期限內未能消費,申請延期又遭拒,他於是將酒店告上法庭。近日,天河區法院對這宗案件作出判決,認定酒店的做法有違公平原則,判決酒店返還3張券的預付款924元。

  餐券過期錢打水漂?

  2012年11月18日,鄭先生在天河區某酒店消費3080元用以購買10張晚餐餐券(海鮮),該餐券背面記載:只能在有效期內使用;有效期為2013年2月17日。這期間,鄭先生共消費了7張餐券,但由於一些私人原因,有3張券未能在有效期內及時消費。

  同年5月7日,鄭先生發電子郵件給酒店,請求將3張餐券的有效期延長至2013年6月17日。鄭先生說,他被告知「酒店財務政策規定在規定時間內客人沒有來消費,禮券視為作廢」,如果客人在有效期的時間內在徵得酒店同意的情況下可以給客人不超過半個月的延期,但他的餐券過期已經3個月,無法提供延期。

  未享受服務誰之過?

  「過期」的餐券就得自認倒黴?鄭先生不這麼看,他認為,酒店將餐券設置有效期屬霸王條款,交涉無果後,他於是將酒店告上了法庭,要求酒店退還預付款。

  酒店方面則認為,任何人購買自助晚餐券,都應該知悉有效期是三個月,雙方締結餐飲服務合同,是雙方的真實意思表示,對於有效期的約定,對雙方都有約束力。

  酒店方面還表示,因為食物具有時令的特點,餐廳會因為不同的時節的安排會有不同的服務,原來的自助晚餐已作更改,不能繼續履行。

  酒店認為,因鄭先生個人原因,未能按約定享受服務,過錯在鄭先生一方,是鄭先生導致了合同無法履行,因此請求駁回鄭先生的訴訟請求。

  法院:單方設期限有失公平

  天河區法院審理後認為,該餐券屬於一種預收款行為,酒店應當依約提供相應服務,如不能提供則應承擔相應的責任。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經營者向消費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應當恪守社會公德,誠信經營,保障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不得設定不公平、不合理的交易條件,不得強制交易。經營者以預收款方式提供商品或者服務的,應當按照約定提供。未按照約定提供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履行約定或者退回預付款;並應當承擔預付款的利息、消費者必須支付的合理費用。

  本案中,酒店就餐券單方面設定期限,在鄭先生未予消費的情況下,不予延期或退款,有違公平原則。法院於是判決,酒店返還鄭先生3張餐券的預付款924元。

news.sohu.com false 信息時報 http://epaper.xxsb.com/showNews/2015-04-15/227694.html report 1303 信息時報記者何小敏通訊員黃思鄭先生在某酒店購買了10張自助餐券,由於一些私人原因,其中3張餐券在票面標明的期限內未能消費,申請延期又遭拒,他於是將酒店告上法庭。

相關焦點

  • 最高法院案例|債務人違約後,以不正當理由主張無效,有違誠信
    債務人違約後,以不正當理由主張無效,有違誠信——債務人逾期未還款,擔保人未承擔保證責任,均構成違約而反以不正當理由主張合同無效的,有違誠實信用原則。法院認為:①中國人民銀行《關於禁止銀行資金違規流入股票市場的通知》屬部門規章,不能作為確認合同無效依據。國務院《金融違法行為處罰辦法》第17條規定相應處罰後果與合同效力無關,故不能依該辦法確認資金拆借合同無效。
  • 保險合同的訂立應遵循公平原則
    出險經過:2019年7月1日被保險人王某駕駛小汽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自身死亡,此時王某的機動車行駛證過期一日。理賠結果:事故發生後,王某愛人向保險公司申請理賠,但是保險公司認為車輛未年檢屬責任免賠項,向其發出拒賠通知書。
  • 消費者連續十天買2元過期麵粉後起訴 超市被判賠萬元
    有多個商家抗辯時稱,孫女士並非消費者,而是以打假謀取非法利益為職業,不能適用關於消費者保護的法律獲得懲罰性賠償,但未獲法院支持。對此,北京一法律師事務所律師周兆成向澎湃新聞分析稱,新《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不再保護「知假買假」,但是食品和藥品「知假買假」受法律保護。
  • 顧客連續十天買2元過期麵粉分十案起訴 超市被判賠萬元
    有多個商家抗辯時稱,孫女士並非消費者,而是以打假謀取非法利益為職業,不能適用關於消費者保護的法律獲得懲罰性賠償,但未獲法院支持。對此,北京一法律師事務所律師周兆成分析稱,新《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不再保護「知假買假」,但是食品和藥品「知假買假」受法律保護。
  • 論無效合同的認定與處理
    效力評價機關只能是法院和仲裁機關。所以如果當事人未根據法律的規定履行登記手續,應認定為合同不成立。實踐中,此類案件受宏觀調控的影響,按無效認定後,出租方只能收取損失費,高於損失費幾倍的租賃費,有的法院予以追繳,有的不做處理。隨著房改的發展,出租房屋越來越多,一律按追繳處理打擊面太廣,產權人畢竟有權行使自己的處分權。但不做處理,顯然讓承租方得了便宜,處理結果顯失公平。
  • 千元買來過期進口巧克力 商家被判退款並十倍賠償
    東方網1月9日消息:千餘元買來進口巧克力,卻發現這些巧克力在購買時就已過期5個多月,為此關先生將商家訴至法庭。近日,黃浦區法院判決商家退還購物款,並支付價款十倍的賠償金。  2013年12月17日,關先生在某商場購買了6盒進口巧克力,共支付1050元。
  • 檢察日報:鼓勵「停薪留職」創業 有違公平原則
    原標題:鼓勵「停薪留職」創業,有違公平原則 日前江西省印發《關於大力促進非公有制經濟更好更快發展的意見》(下稱《意見》)規定,經過單位批准後,國企、事業單位職工可停職領辦創辦企業,3年期滿可自行選擇回原單位或停職繼續創業(1月27日《中國青年報》)。
  • 銀行格式條款「密碼交易免責」引爭議,學者:應認定無效
    有專家指出,如果涉及大額交易,銀行借記卡章程中規定的「密碼交易視為本人所為」的免責規定即可視為不公平的「格式條款」,「減少了自己的責任,限制了權利人的權利,應認定條款無效。」與此同時,在司法實踐中,有法院判例也指出,這一格式條款單方免除了銀行方責任,加重了儲戶責任,嚴重侵犯了持卡人的權利,應屬無效。
  • 鼓勵「停薪留職」創業,有違公平原則
    有人質疑,國企員工創業竟可享受「超國民待遇」;有人叫好,認為該政策能刺激有才能的職工扔掉「鐵飯碗」,激活體制內的人才資源。     社會公眾的質疑主要集中在《意見》「鼓勵扶持創業」條款中的相關表述上——「3年內不再領辦創辦企業的允許回原單位工作,3年期滿後繼續領辦創辦企業的,按辭職規定辦理(辭職的經濟補償金按《勞動合同法》等規定執行)」。
  • 購物卡過期作廢 不是商家說了算
    對於超過有效期尚有資金餘額的,發卡人應提供激活、換卡等配套服務。」經新快報記者盤點,目前除家樂福、摩登百貨等個別商家外,包括廣州友誼、廣百、天河城、吉之島、百佳、王府井在內的廣州主要大型商超的預付卡都有使用期限,期限從一年至三年不等。雖然這些商家都提供過期預付卡的激活服務,但在其中卻設定了各種限制。
  • 允許過期補繳養老保險,保障權益or有違公平?
    原告請求法院判令撤銷市社保局作出「關於對深發展員工投訴問題的處理決定」,判決市社保局重新依法作出具體行政行為;判令市社保局全面查處深發展未足額繳納養老保險費、醫療保險費、住房公積金及企業年金的違法行為,由市社保局責令深發展為71名員工補交漏繳、少繳的養老保險費、醫療報銷費、住房公積金。
  • 結算條款會因為合同無效而無效嗎
    第三條 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無效,且建設工程經竣工驗收不合格的,按照以下情形分別處理:(一)修復後的建設工程經竣工驗收合格,發包人請求承包人承擔修復費用的,應予支持;(二)修復後的建設工程經竣工驗收不合格,承包人請求支付工程價款的,不予支持。因建設工程不合格造成的損失,發包人有過錯的,也應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
  • 母子串通轉移房產法院細查認定無效
    夫妻離婚後房產歸前妻所有,但前夫遲遲未同意過戶,前妻無奈之下訴至法院要求前夫協助辦理過戶手續,前夫在收到法院訴訟文書後,悄悄將其房產過戶到自己母親名下。前妻在得知情況後,將前夫及婆婆一起告上法院,請求法院判決前夫與婆婆訂立的房屋買賣合同無效。近日,婺城區法院作出一審判決,支持妻子的訴訟請求。
  • 「仲裁實務」王杏飛:仲裁條款無效時地域管轄約定的效力認定
    當事人關於合同糾紛「可裁可訴」「或裁或訴」的約定有違仲裁管轄明確性的要求,也同仲裁與訴訟相互排斥的原理相悖,因此仲裁條款無效,這一點在理論界與實務界均有共識。但在該情形下,關於地域管轄的約定是否有效,仍是一個學理爭議較大、實務處理不一的問題。當前存在兩種不同的觀點與處理方式。一是整體無效論,按法定管轄確定管轄法院。
  • 搶註商標勒索商家?國家知識產權局和法院出手遏制
    近日,國家知識產權局作出裁定,認定這家公司惡意搶註商標,擾亂正常的商標註冊管理秩序,有損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宣告「自衛」商標無效。值得注意的是,此前這家公司發起的多個商標官司也全部敗訴。多位專家告訴記者,通過惡意搶註商標、惡意投訴、職業索賠等方式敲詐牟利的群體依然存在,其背後的產業鏈向數字經濟領域侵蝕蔓延,嚴重破壞公平的營商環境和正常的商業秩序,甚至有成為「商業水軍」的態勢,應予嚴厲打擊。搶註商標勒索商家小林是一家情趣用品網店的店主。去年下半年,連同他的店鋪在內的上百家情趣用品網店,被秦皇島某公司以「自衛」商標被侵權為由進行投訴。
  • 丈夫因婚內出軌與妻子籤署忠誠協議,法院竟認定忠誠協議無效!
    法院認為婚內協議涉及子女撫養的內容無效,涉及財產分割和補償內容無法律約束力,未支持馬某主張。在本案中,法院關於婚內協議的法律效力認定是否有道理?【律師點評】根據法院的觀點。婚內協議只有是關於婚內財產制的約定才是有效的,其它的婚內協議要麼涉及身份關係而無效,要麼只有道德約束力,沒有法律約束力,在一方不履行協議時,另一方無權要求法院強制執行。我們不贊同法院的這種觀點,關於婚內協議的法律效力,我們認為,婚內協議只要符合法律規定的生效要件,就具有法律效力。
  • 提貨券屬於預付式消費形式 商家自行標註日期無效
    這是商家通常基於節日需求量大,在規定時間內,集中發貨,能有效的供給,以及備貨倉儲等方面的考慮,在券面上規定了提貨時限,並註明過期無效等做法,提貨券與類似有價代金券一樣。可事不湊巧,節前王女士因故外出,一直沒有使用這些提貨券,回來後發現已經過期了。國慶節之後,她找到商家要求退還購買提貨券的金額,但被以提貨券過期無效為由,酒店拒絕退款和付貨。
  • 女子連續10天買過期麵粉獲賠萬元!法院:食藥領域不存在知假買假
    這個法律是非常嚴厲的,就是為了重拳出擊打擊那些無良商家。當然了,也有的商家這兩年頭很疼,因為他們說他們遭遇到了很多知假買假者,以往消費者可能看到貨架上售賣的產品明顯過期了,我不買就好了;現在不一樣了,現在有很多人專門以這個為職業,知假買假。
  • 民法典涉及「公平原則」的條款梳理、要點解讀與經典案例
    第四百九十七條【格式條款無效情形】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該格式條款無效:…(二)提供格式條款一方不合理地免除或者減輕其責任、加重對方責任、限制對方主要權利格式條款單方提供,對方沒有進行實際磋商機會,提供方可能恣意追求自己的單方利益,不合理地分配合同交易中的風險和負擔,嚴重違背公平原則,故規定為無效。另需說明,第496條第2款涉及的格式條款提供方未履行提示或說明義務的法律效果,該款規定為「對方可以主張該條款不成為合同的內容」。
  • 員工哺乳期被調到偏遠地點上班 法院認定公司違法
    無奈之下,女員工告上法院維權,訴稱公司有違公平誠信,有悖情理,違法解除勞動合同。日前,本案歷經一審、二審,均支持了女員工的訴求。法院認定,涉案公司調整哺乳期員工的工作地點於情理不符,亦有悖民事活動基本原則——公平及誠實信用原則,最終判決賠償女員工11.2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