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實務」王杏飛:仲裁條款無效時地域管轄約定的效力認定

2020-10-13 PPP仲裁中心

當事人在合同爭議解決條款中約定「可裁可訴」或「或裁或訴」時,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七條規定:「當事人約定爭議可以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仲裁協議無效。」當事人關於合同糾紛「可裁可訴」「或裁或訴」的約定有違仲裁管轄明確性的要求,也同仲裁與訴訟相互排斥的原理相悖,因此仲裁條款無效,這一點在理論界與實務界均有共識。

但在該情形下,關於地域管轄的約定是否有效,仍是一個學理爭議較大、實務處理不一的問題。當前存在兩種不同的觀點與處理方式。

一是整體無效論,按法定管轄確定管轄法院。其主要理由是,根據協議審查的公正性原則,判定爭議解決條款內容效力的標準與尺度應當統一,在當事人既選擇仲裁又選擇訴訟的情形下,當事人之間達成了兩個合意,一是關於仲裁的合意,二是關於訴訟的合意。當兩個合意發生衝突時,既然關於仲裁的合意由於約定不明而無效,那麼關於訴訟管轄合意的效力也應當無效。相反,如果將仲裁條款人為地分割為兩個部分,認定關於仲裁管轄的約定無效,而認定地域管轄的約定有效,就是用兩種自相矛盾的標準來對同一個管轄條款的效力作出不同的認定,即認定仲裁管轄的約定由於不明確而無效,而認定地域管轄的約定明確而有效。

二是部分無效論,按當事人約定確定地域管轄。其提出的主要依據是,解決爭議條款中關於仲裁與訴訟的約定是可以分割的,彼此具有一定的獨立性,即關於仲裁的約定無效,並不當然影響訴訟管轄約定的有效性。法院應依據當事人關於地域管轄的約定來確定管轄法院,當然前提是 該約定不違反級別管轄與專屬管轄的相關規定。這一結論也有民事實體法的依據作為支撐,即民事法律行為部分無效,不影響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合同部分無效,不影響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客觀地講,合同爭議解決條款中出現「可裁可訴」或「或裁或訴」,大多是由於沒有律師的參與,不知道仲裁法的相關規定所致,但從當事人的意思表示來看,通常包含以下意思:一旦發生爭議,既可以選擇去某個仲裁機構申請仲裁,也可以向某個法院提起訴訟。之所以明確約定某個仲裁機構或者某個法院,是基於對該仲裁機構或者該法院的信賴。無論如何,當事人在籤訂合同時選擇某個法院,其中必然包含了當事人對某些因素的考慮,如距離法院的遠近、法院的公信力與司法權威、差旅費用支出等。在約定仲裁由於不明確而無效的情形下,如果再將當事人約定向特定法院提起訴訟這一明確的意思表示也加以否認,有違意思自治、契約自由的民法精神,也無異於剝奪了當事人對糾紛解決方式的選擇權。

當前,各級各地法院對此的認識還不統一,為當事人濫用管轄異議提供了空間,這對促進司法統一、提高司法公信力都是極為不利的。筆者贊同部分無效的觀點,即當事人在合同條款中約定「可裁可訴」「或裁或訴」時,仲裁條款無效,但只要當事人關於地域管轄的約定符合民事訴訟法的相關規定,且不違反級別管轄和專屬管轄,就應當尊重當事人的意思自治,尊重當事人對爭議解決方式以及管轄法院的選擇,認定協議訴訟內容有效,並以此來確定地域管轄法院。較為可行與現實的路徑是,由最高人民法院以指導性案例來確立該裁判規則,或者通過司法解釋對該規則作出統一規範,但從長遠來看,應當通過適時修訂民事訴訟法來加以明確。


來源:人民法院報 仲裁法一本通

您籤訂合同時需要在合同中簽署仲裁條款


標準仲裁條款如下:

凡因本合同引起的或與本合同有關的任何爭議,均提交哈爾濱仲裁委員會,按照該會的仲裁規則進行仲裁。仲裁裁決是終局的,對雙方均有約束力。

補充仲裁協議示範文本:

雙方因 XX 合同產生糾紛,現提交哈爾濱仲裁委員會,按照該會的仲裁規則進行仲裁。仲裁裁決是終局的,對雙方均有約束力。

約定送達條款:

本合同籤訂人所填寫的地址信息,將作為通知、信件、法律文書等一切書面文件的送達地址。若按該地址送達的相關文件無人籤收或被拒絕籤收,則文件退回之日視為送達之日。

相關焦點

  • 僅約定仲裁地點未約定仲裁機構的仲裁協議是否有效
    但如果雙方約定的仲裁地點僅有一家仲裁委員會時,是否就可以認定雙方共同選定該仲裁委員會進行仲裁?對此,《仲裁法》及《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中均未做明確規定。筆者通過團隊代理的一起民間借貸糾紛案件對這一問題進行了梳理、分析和總結,以期拋磚引玉、求教方家。
  • 仲裁機構約定不明確,仲裁協議就一定無效嗎?
    其中,在買賣合同約定雙方因履行合同發生爭議,可以向「位於丁海市的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丁海市有且僅有一家仲裁機構)。後來,因中德公司並沒有按照商品房買賣合同的約定交付房屋,林某與其無法協商取得一致意見,發生糾紛。但是,林某認為合同中仲裁機構的約定並不明確,故此仲裁條款是無效。
  • 當事人之間約定合法有效的仲裁條款,必然排除法院管轄嗎?|民商事裁判規則
    對此,最高人民法院從以下幾方面論證:首先,並非所有約定了仲裁管轄的爭議,一律無條件地排除法院管轄,還要看是否存在「放棄仲裁協議」的情形。本案當事人之間確實約定了合法有效的仲裁管轄條款,當事人本應當按照約定申請仲裁委員會仲裁。
  • 常見仲裁協議效力全梳理
    ;若約定「提交福建省仲裁機關」進行仲裁,則由於福建省存在多家仲裁機構,導致無法明確雙方選定的唯一仲裁機構,故該條款應認定為無效仲裁協議。情形四:僅約定仲裁地點或仲裁地的如「雙方因本合同引起的爭議,在廈門進行仲裁」或者「雙方因本合同引起的爭議,法律最終仲裁地為廈門」,對於此類型條款,根據我國仲裁法的規定,明確的仲裁機構是確定仲裁協議是否有效的因素之一。由於仲裁沒有地域性,不能參照民事訴訟法中的地域管轄來判斷當事人選擇的仲裁機構,但如上述約定的仲裁協議,效力如何判斷呢?
  • 《北京仲裁》專題|隱名代理中仲裁條款的效力研究
    也有學者持反對觀點,如陳桂明教授認為,代理人籤訂的仲裁條款對委託人無效,仲裁條款獨立性、仲裁條款的書面形式要求等原理阻礙了仲裁條款對委託人產生約束力等。從法院對相關爭議的司法裁判文書中,可以管窺各級法院對這一問題所持的態度。法院對經隱名代理籤訂的仲裁條款效力的認定結果並不完全相同。
  • 法院認定當事人之間沒有仲裁協議,撤銷仲裁裁決
    當事人雙方在《新疆宇鑫混凝土有限公司商品砼購銷合同》第十三條約定,對於爭議協商無效時,按下列途徑進行解決:1、提請當地仲裁委員會仲裁;2、如果經當地仲裁委員會仲裁無效,再向人民法院起訴。另查明,當事人雙方於2013年4月在烏魯木齊市籤訂了《新疆宇鑫混凝土有限公司商品砼購銷合同》,該合同第二條約定工程地點為「奎獨工業開發區」,第十三條約定,對於爭議協商無效時,按下列途徑進行解決:1、提請當地仲裁委員會仲裁;2、如果經當地仲裁委員會仲裁無效,在向人民法院起訴。
  • 發承包合同約定仲裁管轄時實際施工人條款的適用
    這些年隨著建設工程合同糾紛專業化程度的不斷提升,越來越多的建設工程合同選擇以仲裁作為其糾紛處理方式,在實際施工人依據司法解釋訴發包人時,發包人多以其與承包人之間有仲裁管轄的約定進行抗辯。《施工合同司法解釋二》第二十四條進一步規定在實際施工人之訴中要「查明」欠付工程價款數額,造成了該問題在實踐中的進一步混亂。
  • 合同中仲裁約定不明確,仲裁協議是否有效呢?
    ,但在仲裁條款中並沒有約定具體的仲裁機構名稱,而是採用了「由某地的仲裁機構仲裁」的表述。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六條的規定,仲裁協議約定由某地的仲裁機構仲裁且該地僅有一個仲裁機構的,該仲裁機構視為約定的仲裁機構。
  • 商事仲裁對股東對賭協議條款性質和效力的認定
    商事仲裁對股東對賭協議條款性質和效力的認定六被申請人認為,《補充協議》違反丁公司全體股東籤署的《增資協議》的約定,亦違反法律的規定,應當被認定為無效。丁公司未能報送上市申報材料並被受理系因證監會政策變動導致,此種情況難以預見和避免,應當適用情勢變更原則解除《補充協議》,六被申請人不應當就全部股份回購承擔責任。【爭議焦點】1.《增資協議》的性質和效力?2.《補充協議》的性質和效力?
  • 籤訂購房合同,仲裁條款你看清了嗎?
    比如部分當事人在籤訂合同時忽視仲裁協議,對仲裁未做好充分準備。近年來,以仲裁條款無效或不存在為由提起的仲裁司法審查案件數量持續增長。但目前司法實踐的主流觀點認為,仲裁作為一種爭議解決方式,並不直接設定當事人的權利或義務,不存在免除一方責任、加重對方責任或排除對方主要權利的情形,不屬於無效的格式條款,故該主張難以獲得支持。約定不明確,有了爭議不知「誰來管」此外,當事人約定的仲裁條款表述不規範,條款效力存在爭議。
  • 籤訂購房合同 仲裁條款你看清了嗎?
    購買房產,合同中仲裁條款你看清了嗎?10月10日,廣州中院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該院商事仲裁司法審查白皮書暨十大典型案例。白皮書顯示,近年來廣州中院仲裁司法審查案件超過50%與不動產糾紛相關。籤訂合同時,對涉及仲裁條款的一定要擦亮眼睛看清楚。籤合同,多約定「仲裁」解決糾紛商事仲裁以其合意性、保密性、一裁終局性等特點,愈發受到商事主體的青睞。
  • 「先裁後審」協議中涉外仲裁條款效力如何?浦東法院自貿區法庭首次明確:有效!
    那麼,在「先裁後審」協議中,涉及外國仲裁機構的條款效力如何?自貿區法庭是如何依託上海浦東法院涉外商事糾紛「訴訟、調解、仲裁」一站式解決工作室,深入研究新出現的問題,並對該類條款的效力作出認定的?不過,司法實踐中,在「先裁後審」協議效力問題的認定方面,各方對上述法律規定的理解不一,有觀點就認為,「先裁後審」協議未將仲裁作為糾紛的最終解決方式,違反仲裁一裁終局的法律規定,因而認定該協議中仲裁條款無效。
  • 勞動爭議仲裁委員實行地域管轄嗎
    ,其中最重要、最常用的是級別管轄和地域管轄。具體案件的訴訟管轄,並不能只根據級別管轄或地域管轄加以判斷,而應將相關規則相結合,綜合判斷。那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是否實行地域管轄呢?下面由蔣冰律師進行解答:一、勞動爭議仲裁委員實行地域管轄嗎勞動爭議仲裁委員實行地域管轄。
  • 2021法考民訴法易錯考點:仲裁協議
    仲裁協議對仲委會的約定不明時或約定了兩個以上仲委會的,仲裁協議並不當然無效,當事人在仲裁前達成補充協議即可。獨立性 主合同的變更、解除、終止或無效不影響仲裁協議或仲裁條款的效力 效力 1.當事人只能提交仲委會仲裁; 2.排除法院管轄 效力確認 時間 仲裁庭首次開庭前 機關 仲裁委員會:協議選定的仲裁委員會 法院:協議約定的仲裁機構所在地、仲裁協議籤訂地、申請人住所地、被申請人住所地的中級法院或專門法院 審判組織 合議庭 【易錯點】
  • 高文觀察 | 英國關於國際商事仲裁協議準據法的認定
    在擬定仲裁協議時,法律適用問題常常被忽略。在國際仲裁中,在撤裁階段或者裁決執行階段,當涉及到對仲裁庭管轄權的爭論時,如何認定仲裁協議的準據法就極有可能成為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英國最高法院在Enka案中指出,仲裁條款的準據法很少在仲裁條款本身或合同的其他地方予以明確約定。但是,在一份與多個國家(或擁有其自身法律體系的領域)有聯繫的合同中,通常會有一項條款具體規定調整合同的法律。類似的典型條款例如,「本協議受[法律體系名稱]的法律管轄並依其進行解釋」。
  • 框架性合同爭議的仲裁協議效力擴張規則研究
    二、現狀檢視:仲裁協議效力擴張理論及實務現狀(一)當前理論上的觀點所要說明的問題是,框架性合同仲裁併非是多方當事人仲裁或合併仲裁程序問題,而是關於個別合同中未約定仲裁時,當事人可否引用框架合同中的仲裁條款申請仲裁的問題,也即複數合同仲裁問題。
  • 仲裁機構名稱不準確,仲裁協議是否有效?
    (二)中國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第五條規定:「當事人達成仲裁協議,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該規定也體現了支持仲裁約定管轄的基本原則。該規定對支持仲裁、傾向於認定仲裁協議有效的原則給予了更具體的說明。因此,根據國際法和中國法確立的支持仲裁約定的原則和具體規定,即便仲裁協議對於仲裁機構名稱的約定不準確,只要能確定具體的仲裁機構,還是應當認定仲裁協議有效的。
  • 同時約定適用英國法倫敦仲裁和適用美國法紐約仲裁時,仲裁地如何...
    鑑於此種混亂,地區法院無法確定合同的衝突條款是否仍能適用本案糾紛。基於當事人未明確約定仲裁地的認定,地區法院依據9 U.S.C. § 4,指令雙方間的仲裁應在該院轄區內進行。Andromeda對於仲裁無異議,但認為地區法院關於合同未明確仲裁地的認定有誤,因此,在法定期限內向美國聯邦第十一巡迴上訴法院(下簡稱巡迴上訴法院)提起了上訴。
  • 上海一中院最新案例:電子郵件方式訂立合同的背面仲裁條款被認定有效 | 法務芳談
    2、本案合同項下的爭議條款並沒有約定仲裁機構,且韓國商事仲裁院自始未公布任何名為「商事仲裁規則」的規則,應視為雙方沒有就適用任何規則達成一致,協議應為無效。三、振戎公司未收到關於指派仲裁員和相關仲裁程序的通知。導致振戎公司未能行使對仲裁庭的組成人員相關權利。
  • 補充協議中沒有仲裁條款,主合同中的仲裁條款能否適用
    補充協議中沒有仲裁條款,主合同中的仲裁條款能否適用在國際貿易合同中,一般情況下都存在仲裁條款,一旦將來籤約各方在合同履行過程中發生任何糾紛,以該條款的約定來解決。沒有明確約定是否適用主合同的仲裁條款,補充協議中只有一句與主合同中的仲裁條款相關的約定:all other provisions of the Agreement( 主合同)shall remain effective and enforce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