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爭議仲裁委員實行地域管轄嗎

2020-09-27 蔣冰律師


現在社會中勞動糾紛是非常常見的糾紛之一,管轄可以按照不同標準作多種分類,其中最重要、最常用的是級別管轄和地域管轄。具體案件的訴訟管轄,並不能只根據級別管轄或地域管轄加以判斷,而應將相關規則相結合,綜合判斷。那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是否實行地域管轄呢?

下面由蔣冰律師進行解答:

一、勞動爭議仲裁委員實行地域管轄

勞動爭議仲裁委員實行地域管轄。依據《勞動爭議仲裁委員實行地域管轄》的規定,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負責管轄本區域內發生的勞動爭議。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第二十一條 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負責管轄本區域內發生的勞動爭議。

勞動爭議由勞動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單位所在地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管轄。雙方當事人分別向勞動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單位所在地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的,由勞動合同履行地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管轄。



二、申請勞動仲裁需要的證據

1、書證

書證是用文字、符號、圖案等所表達的思想內容來證明案件事實的證據。如書信、文件、合同書、遺囑、票據等。相對於其他證據種類,書證具有較強的證明力、在勞動爭議仲裁中具有重要價值。在勞動爭議仲裁中,勞動合同文本是證明勞動關係存在的最有力的證據。

2、物證

物證是以物品的外形、結構、質量、數量等物理屬性來證明案件事實的證據。物證和書證在形式上都表現為一定的物質實體,但二者有質的區別。物證與書證的區別在於,物證是以物品的物理屬性來證明案件事實的,而書證是以物品的思想內容來證明案件事實的。在某些情況下,某些證據可能既是書證,又是物證。例如。手寫的勞動合同書,如果用來證明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的權利義務關係,則是書證;如果用來證明書寫者的書寫習慣,則是物證。

3、視聽資料

視聽資料是指用錄音、錄像、計算機存儲等方法記錄下來的有關案件事實的音像、數據資料。例如錄音帶、錄像帶等。視聽資料與書證都是以記錄的內容證明案件事實,但書證是以文字、符號等來再現案件事實,而視聽資料則以直觀的聲音、圖像等來再現案件事實。

4、證人證言

證人證言是指證人就其了解的案件事實以口頭或者書面方式向仲裁庭所作的陳述。證人只能就其直接感知的客觀事實如實陳述,證人主觀的推測、評價,以及道聽途說的事實,不具有證據效力。例如申請人同廠職工所作的申請人曾在該工廠工作的證言。

5、當事人陳述

當事人陳述是指當事人就案件事實向仲裁庭所作的敘述和說明。由於當事人最了解案件事實。因此當事人陳述是查清案件事實的重要線索。同時,也由於當事人與案件事實之間具有直接利害關係。因此當事人陳述難免帶有很強的傾向性、片面性甚至虛假性。因此當事人陳述只有與其他證據結合起來,才能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

6、鑑定結論

鑑定結論是指鑑定主體根據仲裁庭或者當事人的申請,在對鑑定材料進行觀察、比較、檢驗、鑑別等的基礎上,對案件涉及的專門性問題進行分析、判斷後作出的結論。勞動爭議仲裁案件經常涉及的鑑定結論包括勞動能力鑑定結論、職業病鑑定結論等。

7、勘驗筆錄

勘驗筆錄是指在仲裁庭的主持下,勘驗人對案件發生的現場或者不便移動的物證採取勘察、檢驗、繪圖、拍照等措施時所形成的實況記錄。勘驗是在仲裁庭的主持下和雙方當事人的見證下進行的,能夠比較真實地反映現場或者物證的客觀情況,具有較強的證明力。製作勘驗筆錄是保全原始證據的重要手段。


蔣冰律師小結:

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負責管轄本區域內發生的勞動爭議。所以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是實行地域管轄的。如果有其他疑惑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點擊下方了解更多進行法律諮詢。


相關焦點

  • 勞動爭議案件的訴訟管轄
    我國目前對勞動爭議的處理,實行「一裁二審」制,即勞動爭議當事人首先必須向勞動仲裁機構申請仲裁,對勞動仲裁機構的仲裁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對一審法院的判決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上訴,二審法院的判決是勞動爭議的最終判決。  (一)我國法律法規對人民法院受理勞動爭議民事訴訟案件的範圍作了規定:1、人民法院受理的應是經過勞動仲裁程序的勞動爭議案件。
  • 實務|一文搞懂勞動仲裁管轄問題
    勞動爭議我國實行的是「一裁兩審」的審理體制,即發生勞動爭議要先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仲裁當發生勞動爭議時,先要解決的問題就是向哪個仲裁委員會提起勞動仲裁。涉及到兩個地方,一是勞動合同履行地,二是用人單位所在地。大部分情況下,勞動合同履行地與用人單位所在地為同一地點,不存在管轄的問題。當勞動合同履行地與用人單位所在地不在同一地點時,就存在管轄的問題。
  • 關於勞動爭議案件約定管轄有效嗎
    關於勞動爭議案件約定管轄有效嗎1.勞動爭議管轄權具有法定性,約定管轄是無效的。勞動爭議案件的管轄都是有明文規定的。在勞動仲裁階段管轄原則為:勞動合同履行地+用人單位所在地(二者擇一,同時申請時勞動合同履行地優先);進入勞動訴訟後,法院管轄不受仲裁管轄的影響,管轄原則為:勞動合同履行地+用人單位所在地(二者擇一,雙方都起訴時先受理的法院管轄優先)。
  • 「仲裁實務」王杏飛:仲裁條款無效時地域管轄約定的效力認定
    當事人關於合同糾紛「可裁可訴」「或裁或訴」的約定有違仲裁管轄明確性的要求,也同仲裁與訴訟相互排斥的原理相悖,因此仲裁條款無效,這一點在理論界與實務界均有共識。但在該情形下,關於地域管轄的約定是否有效,仍是一個學理爭議較大、實務處理不一的問題。當前存在兩種不同的觀點與處理方式。一是整體無效論,按法定管轄確定管轄法院。
  • 勞動爭議適用約定管轄嗎?最高院的判決來了
    李某向南京市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起勞動仲裁,仲裁委未受理,李某向南京市鼓樓區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公司向法院提起管轄異議,認為公司與李某的勞動合同中約定了產生爭議由公司所在地法院管轄。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江蘇省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印發《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的通知第三條之規定,勞動合同履行地為勞動者的實際工作崗位所在地。《勞動人事爭議仲裁辦案規則》第十二條規定,勞動合同履行地為勞動者實際工作場所地。李某的勞動合同履行地在南京市鼓樓區,貴院對本案有管轄權。
  • 非法辭退員工一定要經過勞動仲裁嗎,公司會有處罰嗎?
    我國勞動法中有很多保護勞動者的法律條文,其中有明確規定單位不得非法辭退員工,那非法辭退員工一定要勞動仲裁嗎?申請勞動仲裁流程怎麼走?申請勞動仲裁注意事項有哪些?江蘇甘露律師事務所關慶猛律師解答:根據勞動法規定,員工遭遇被公司非法辭退的情況是可以通過勞動仲裁來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也就是說是否選擇勞動仲裁勞動者自主選擇權。在現階段,勞動爭議案件大部分都由當地縣級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受理,法律、法規、規章另有規定的除外。
  • 勞動爭議必須先仲裁後起訴嗎?
    訴訟中,法院查明王女士未向勞動仲裁部門申請仲裁。法院認為,該案是工傷保險待遇糾紛,屬於勞動爭議範疇,故依法應由雙方向勞動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單位所在地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裁決不服的,方可向法院起訴。最終,法院依法裁定駁回了王女士的起訴。
  • 一文搞懂勞動仲裁
    勞動爭議我國實行的是「一裁兩審」的審理體制,即發生勞動爭議要先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仲裁。在申請勞動仲裁時,就會涉及到由哪個仲裁委員會管轄的問題。|受理前發現不屬於該仲裁委員會管轄怎麼辦?|受理後發現不屬於該仲裁委員會管轄怎麼辦?|對方認為不屬於該仲裁委員會管轄怎麼辦?1、向哪個仲裁委員會提起勞動仲裁?當發生勞動爭議時,先要解決的問題就是向哪個仲裁委員會提起勞動仲裁。
  • 勞動仲裁不在合同所在地申請可以嗎
    一、勞動仲裁不在合同所在地申請可以嗎勞動爭議由勞動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單位所在地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管轄,所以不在勞動合同履行地申請勞動仲裁也是可以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一條 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負責管轄本區域內發生的勞動爭議。
  • 勞動爭議經過仲裁後能否向法院起訴
    勞動爭議是指用人單位和勞動者之間在勞動過程中產生的關於勞動權利和義務的爭議,包括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在履行勞動合同過程中,或者沒有籤訂書面勞動合同但已經形成勞動關係後的工作過程中發生的因確認勞動關係的糾紛;或因訂立、履行、變更、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發生的爭議;或因除名、辭退和辭職、離職發生的爭議;或因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福利、培訓以及勞動保護髮生的爭議;或因勞動報酬
  • 勞動仲裁是如何進行調解的?勞動爭議仲裁調解後還可以上訴嗎?
    在實踐中,如果發生勞動爭議,單位和勞動者雙方協商不成的話,可以直接申請勞動仲裁,很多時候,在勞動仲裁時需要先進行勞動仲裁調解,如果能調解好,自然是最好的處理方式,接下來跟著找法網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勞動仲裁調解的相關內容吧。
  • 法貓指南:勞動人事爭議仲裁提交證據材料須知
    今天法貓給大家整理了深圳的勞動人事爭議仲裁提交證據材料須知,可以作為參考借鑑哦。2、福田區、羅湖區、南山區、鹽田區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負責其行政區域內除市仲裁委管轄範圍以外的其他用人單位和與之建立勞動關係的勞動者發生的勞動爭議。3、寶安區、龍崗區、龍華區、坪山區、光明區、大鵬新區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負責其行政區域內所有用人單位和與之建立勞動關係的勞動者發生的勞動爭議。
  • 被拖欠專利獎勵,可以申請勞動仲裁嗎?
    來源:IPRdaily中文網(iprdaily.cn)作者:黃維升 妙眼律師界原標題:被拖欠專利獎勵,可以申請勞動仲裁嗎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沒有約定「專利獎勵」發放方式和數額的,此時「專利獎勵糾紛」不屬於勞動爭議受案範圍,勞動仲裁和法院均不予處理,應通過其他途徑主張。用人單位與勞動者有約定「專利獎勵」發放方式和數額的,此時,用人單位應當按照雙方約定的獎勵制度,對符合專利獎勵的員工予以獎勵,上述獎勵屬於勞動合同履行的範圍,法院予以支持。
  • 什麼情況下可以申請勞動仲裁?關於勞動仲裁的知識點請收藏好!
    5、幾個注意點一、仲裁的基本常識1、仲裁的定義仲裁指的是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就彼此之間的人事權利義務發生了爭議,向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請求仲裁委解決爭議、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行為。《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一條 仲裁管轄 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負責管轄本區域內發生的勞動爭議。 勞動爭議由勞動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單位所在地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管轄。雙方當事人分別向勞動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單位所在地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的,由勞動合同履行地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管轄。
  • 什麼情況下可以申請勞動仲裁?關於勞動仲裁的知識點請收藏好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一條 仲裁管轄 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負責管轄本區域內發生的勞動爭議。 勞動爭議由勞動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單位所在地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管轄。雙方當事人分別向勞動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單位所在地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的,由勞動合同履行地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管轄。
  • 乾貨|這張圖太給力了,一圖搞懂勞動仲裁
    勞動爭議我國實行的是「一裁兩審」的審理體制,即發生勞動爭議要先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仲裁有很多人認為,勞動仲裁階段不重要,反正最終還是要去法院處理。實則不然,很多案件在起始階段處理不好,之後再想在法院階段翻盤非常困難。還有人對不熟悉仲裁程序,本來可以在短時間內走完的程序,可能久久解決不了。
  • 《勞動人事爭議仲裁辦案規則》(全文)1月1日施行
    第二條 本規則適用下列爭議的仲裁:    (一)企業、個體經濟組織、民辦非企業單位等組織與勞動者之間,以及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與其建立勞動關係的勞動者之間,因確認勞動關係,訂立、履行、變更、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福利、培訓以及勞動保護,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等發生的爭議;    (二)實施公務員法的機關與聘任制公務員之間
  • 三種不同的糾紛解決方式——訴訟、仲裁、勞動仲裁
    其次,仲裁實行一裁終決,裁決即發生法律效力,可以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而訴訟是兩審終審制,不服一審裁決還可以上訴到二審法院繼續審理。>有次我到成都仲裁委員會辦案,發現成都仲裁委員會立案室赫然立著一個「溫馨提示」,大概是說勞動爭議請到勞動仲裁委辦理,各區勞動仲裁委地址和聯繫方式如下……說明很多人不知道仲裁與勞動仲裁的區別,許多勞動爭議的當事人直接跑到仲裁委來諮詢或立案了。
  • 「仲裁開放月」 零距離感受勞動仲裁庭審
    和以往不同的是,庭內多了一群特殊的旁聽者,來自埇橋區法院、安徽民之聲律師事務所、市直機關工委三家單位的「兩代表一委員」(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前來觀摩仲裁庭審活動。皖北晨刊記者在現場看到,當事人雙方針對仲裁請求和事實理由分別進行了陳述與答辯;仲裁員針對工資水平、勞動關係終止時間等關鍵問題提出質證與調查,整個庭審過程緊張嚴肅且規範有序。
  • 勞動仲裁案件法院的管轄權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四十七條 下列勞動爭議,除本法另有規定的外,仲裁裁決為終局裁決,裁決書自作出之日起發生法律效力: (一)追索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不超過當地月最低工資標準十二個月金額的爭議; (二)因執行國家的勞動標準在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等方面發生的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