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理工大學:卓越教育引領大學生創新創業

2020-12-25 人民網

原標題:武漢理工大學:卓越教育引領大學生創新創業

  科技日報訊 (記者劉志偉 通訊員黎江東)「五一」假期,創辦由米定製網的蘇超超一邊趕寫畢業論文,一邊要為100多單生意聯絡客戶。他自信地對記者說:「別人這時忙著找工作,而我在為更多同學創造就業機會。」在武漢理工大學,活躍著一群像蘇超超這樣的大學生創新創業者。

  以「厚德博學,追求卓越」為校訓的武漢理工大學,圍繞學校的大學理想和核心價值追求,提出了「卓越教育、卓越人才、卓越人生」的卓越教育理念。

  「我們的卓越教育最終是要讓我們每一個學生都能以智慧引領人生、以卓越引領社會,即能夠以自己的卓越追求和卓越能力成為社會和諧的促進者、社會發展的承擔者和社會進步的推動者,創造和享受美好的人生。」武漢理工大學校長張清傑向記者闡釋著卓越教育理念。

  「博學科普教育活動」利用行業、校友等校內外資源為在校學生科研創新「補腦」。每年開展系列科普教育活動100餘場,其中包括深受學生歡迎的院士報告、理工大講堂、特色學科講座和優秀學子沙龍等科普活動。

  「創新杯」作為武漢理工大學的大型科技文化品牌活動,已經連續舉辦了十四屆。其圍繞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和創業競賽兩大賽事與學術科技類學生社團活動,把握科技時代主題、增強學生創新意識、提高學生創新能力的同時,也成為學生參與高水平學術科技競賽的練兵場和閱兵場。

  在校內,有學科特色活動;在校外,學生可以帶著課題到企業等基地進行實訓鍛鍊。這種「內外結合」的模式,滋養了學生們的創新思維,在不斷的交流中碰撞出創新的火花。

  趙雲龍,2008年考入武漢理工大學,材料學專業,從大一下學期開始就一頭扎進了實驗室。在導師的指導下,趙雲龍先後合作刊發SCI論文10餘篇,並申請國家發明專利5項;2011年獲得第十二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特等獎,次年被評為「2012中國大學生年度人物」。

  張一峰是交通學院道路橋梁與渡河工程專業學生,成績優異,熱衷科學研究,堅持在導師的指導下參與科技創新,大三期間申請國家發明專利一項、國家實用新型專利兩項。在2013年「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中,以他為項目組組長的學術科技作品《旋轉組合式不落梁頂推裝置》先後獲得湖北省特等獎和全國特等獎。

  近5年來,武漢理工大學湧現出了一批以中國青少年科技創新獎獲得者趙雲龍、張一峰等為代表的優秀大學生科技創新群體。去年學生科技創新獲得省部級以上獎勵數達470項,連續5年以總分第一的成績獲湖北省挑戰杯(創青春杯)。其中趙雲龍獲獎期間曾受到習近平總書記等中央領導接見;2010級本科生張一峰作為第九屆「中國青少年科技創新獎」獲獎代表在人民大會堂受到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接見,是該校繼郭萬裡、林常規、趙雲龍後第四位「中國青少年科技創新獎」獲得者。

(來源:科技日報)

相關焦點

  • 武漢理工大學加強研究生創新創業教育
    武漢理工大學加強研究生創新創業教育 2018-01-31來源:武漢理工大學   定位新目標,培養創新創業型人才。在學校 「十三五」發展規劃中提出「培養拔尖創新人才、行業引領人才、創新創業人才」的戰略目標,推進重大科技創新,培養拔尖創新人才。以創新創業教育為主線,構建以榮譽感為核心的道德教育體系、以人生境界為核心的人文教育體系、以適應能力為核心的實踐教育體系和以創新能力為核心的專業教育體系「四位一體」卓越教育體系。
  • 武漢理工大學:實施卓越教育 培養卓越人才-中國青年報
    武漢理工大學承載著5萬多名學生和5萬多個家庭的殷切期望,將以對社會負責、對學生負責的精神創新教育模式,構建卓越人才培養體系,為學生構築一條通向卓越的道路,在這條充滿希望和陽光的道路上,讓學生享受卓越教育,成為卓越人才,創造卓越人生!
  • 武漢理工大學積極推進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有機融合
    武漢理工大學積極推進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有機融合 2017-09-21 來源:武漢理工大學   修訂培養方案,將創新創業教育融入專業教育。
  • 武漢理工大學招生重點問題
    學生完成所有課程學習並達到武漢理工大學畢業證及中法雙方共同規定的學士學位授予條件,可獲得武漢理工大學製藥工程專業本科畢業證書和學士學位證書,以及法國艾克斯馬賽大學的學士學位;在4年學習中自願選擇到法國艾克斯馬賽大學學習。
  • 東大舉行創新創業成果展示會,卓越聯盟高校齊助陣
    校長張廣軍、副校長金保昇,江蘇省教育廳高教處主任魏永軍,卓越聯盟(E9)高校創新創業負責人、省內兄弟院校的師生代表、相關合作企業領導、社會投融資機構和管理諮詢機構的資深專家,以及學校各有關部門負責人等參加了開幕式。開幕式由教務處處長孫偉鋒主持。
  • 武漢理工大學:17個拔尖創新人才培養試點班將於新生入學後選撥
    王秀梅:武漢理工大學是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是首批列入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的高校,是國家「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建設高校。  武漢理工大學經過六十多年的育人實踐,鑄就了「厚德博學、追求卓越」的大學精神,已形成以工學為主,理、工、文、法、經、管、哲、史、醫、教育、藝術等多學科相互滲透、協調發展的學科專業體系。
  • 南京理工大學、合肥工業大學、武漢理工大學,哪個更好?附排名
    武漢理工大學武漢理工大學是首批列入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的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首批列入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教育部和交通運輸部、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共建高校,入選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111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
  • 2017湖北武漢理工大學招聘海內外人才公告
    為實現學校建設一流大學、建設一流學科的戰略目標,武漢理工大學以更大力度推動卓越人才隊伍建設,打造人才工作新格局。學校以廣闊的發展平臺、優越的治學環境、優厚的薪酬待遇,誠聘海內外優秀人才!學校長期的育人實踐,形成了特色鮮明的辦學思想體系:確立了「建設讓人民滿意、讓世人仰慕的優秀大學」的大學理想,「厚德博學、追求卓越」的大學精神,「育人為本、學術至上」的辦學理念,「實施卓越教育、培養卓越人才、創造卓越人生」的卓越教育理念。學校致力於為社會培養一代又一代以智慧引領人生、具有卓越追求和卓越能力的卓越人才。
  • 深化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
    教育是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石,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創新創業既能增強經濟內生動力,又能推進體制和機制改革,是改革開放的延續,所以,要對當前形勢有著清醒的認識,全省各級教育部門和高校要充分認識推進創新創業工作的重要意義,切實統一思想,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把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新創業能力的高級專門人才作為高等學校的培養目標,堅持創新引領創業、創業帶動就業,主動適應和引領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化人才培養機制改革,以服務國家特別是黑龍江經濟社會發展和學生全面發展為宗旨
  • 深刻認識創新創業教育的引領作用
    在高校進行創新創業教育不能簡單地認為是為了促進就業的「應景」之舉,也不能簡單地處理成增加幾門與創業有關的課程,在當前應該深刻認識創新創業教育對國家發展和高等教育的引領作用。  創新創業教育是對大學生精神層面的引領。隨著科技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和人們生活條件的不斷改善,年輕一代吃苦耐勞精神、艱苦奮鬥精神的淡化是一種社會趨勢。
  • 東華理工大學榮獲2020年首屆全國大學生測繪創新開發大賽一等獎
    東華理工大學榮獲2020年首屆全國大學生測繪創新開發大賽一等獎   中國教育在線訊  12月21日,由全國大學生測繪創新開發大賽聯盟主辦的首屆全國大學生測繪創新開發大賽決賽通過騰訊會議雲端舉行。
  • 華南理工大學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
    為認真貫徹執行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國辦發〔2015〕36號),更好更深入地推進我校「三創型」(創新、創造和創業)人才培養,特制定以下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創新引領創業、創業帶動就業,
  • 106個創新創業教育中心,93個校企合作創新創業教育基地,速看
    >化學與材料類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中心彭聖明17湘潭大學物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中心胡洪波18湘潭大學高效過程裝備節能減排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中心彭德其19長沙理工大學節能減排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中心唐明珠20長沙理工大學現代設計與智能製造創新創業教育中心毛聰21長沙理工大學
  • 武漢理工大學在第十二屆「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中獲佳績
    近日,第十二屆「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終審決賽落下帷幕,武漢理工大學榮獲銀獎2項、銅獎5項,學校獲得「優秀組織獎」。受疫情影響,此次終審決賽在線上舉行,該校《「光通」晶片——5G溫控中國芯的研製》《梯度材料密封環——推動低成本長壽命大規模儲能革命》2個項目獲全國銀獎,《興承科技——高端裝備關鍵構件製造損傷電磁修復專家》《氫聯動力——氫燃料電池電堆解決方案提供商》《空地一體式智能運維機器人——光伏扶貧的護航者》《手術「慧眼」——智能超清醫療內鏡影像系統》《社工百科教育服務平臺
  • 武漢理工大學實施「黨委抓課堂」工程 加快建設高水平本科教育
    武漢理工大學實施「黨委抓課堂」工程 加快建設高水平本科教育 2018-12-18 來源:武漢理工大學   武漢理工大學深入學習貫徹全國教育大會精神,聚焦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根本任務
  • 武漢理工大學以制度創新激勵教師投入本科教學
    武漢理工大學以制度創新激勵教師投入本科教學 2011-05-30 來源:武漢理工大學 為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精神和教育規劃綱要,武漢理工大學在深化教育改革的同時加大制度創新力度,通過設置特色專業責任教授和精品課程教學名師崗位
  • 每日一校:武漢理工大學,附2020年吉林省錄取數據
    武漢理工大學是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是首批列入國家「211工程」和「雙一流」建設高校,是教育部和交通運輸部等部委共建高校。學校辦學歷史起源於1898年建立的湖北工藝學堂,辦學122年特別是近70年來,學校共培養了60餘萬名高級專門人才,是教育部直屬高校中為建材建工、交通、汽車三大行業培養人才規模最大的學校,已成為我國「三大行業」高層次人才培養和科技創新的重要基地。
  • 武漢理工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
    學院依託學科建設的優勢,已建成「交通物聯網技術湖北省重點實驗室」、 「數字出版湖北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計算機類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籌)」、「科技部國家數字傳播創新人才培養示範基地」、「武漢理工大學-中軟國際國家級工程實踐基地」、 「武漢理工大學—長江傳媒集團湖北省研究生工作站」、「武漢理工大學-武漢NEC湖北省校企共建光傳輸及通信網絡管理系統研發中心」、「洪山區產學研基地理工金訊研發中心
  • 華東理工大學積極推動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升級
    華東理工大學通過提升教師動力、激發課程活力、強化技術實力、匯聚企業合力,推進創新創業教育升級,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促進學生成長成才,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提升教師動力,單核驅動升級為雙核驅動。在11門創新創業專門課程、22門專業創新示範課程基礎上,新建33門「專·思·創」融合示範課程。制訂OBE指標體系,內含基本素養與意識、雙創知識、雙創技能的3個一級指標和15個二級指標。實施雙創「課程·競賽·實踐」一體化,打通課堂教學與實踐訓練環節。每年15支「青年紅色築夢之旅」團隊奔赴雲南、江西、福建等地,以專業知識支持精準扶貧,投身鄉村振興。把「專業創新」的知識圖譜變為「創業創造」的能力圖譜。
  • 河南理工大學在中國國際「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總決賽中獲...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姬姣姣 通訊員 徐春浩 吳志強11月26日,記者從河南理工大學獲悉,第六屆中國國際「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全國總決賽近日在華南理工大學舉行,經過激烈的網絡評審、複賽會評、獎項爭奪等環節角逐,河南理工大學斬獲銀獎1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