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歲抗戰老兵楊平:知識女性演繹傳奇人生 只因"國讎家仇"

2021-02-16 觀八閩

「父輩的旗幟—尋訪福建抗戰老兵」大型系列報導之七

楊平簡介:1917年出生,江蘇揚州人。年少時在當地縣重點中學上學,後當小學教師,積極參加抗日救亡活動。淞滬會戰爆發後,隨家人逃亡,來到江蘇高郵,加入當地一民間抗日武裝,並成為地下黨員,積極開展革命活動。後在江蘇泰興縣、高郵縣抗日根據地政府部門任職。1944年4月,與黃烽結為伉儷。1949年,隨華野十兵團入閩,先後在福建高校、氣象等部門擔任領導職務。1983年離休。


98歲抗戰老兵楊平講述她的傳奇人生。吳隆重 攝

「我今年98歲了,早把生死看淡。」這是近日人民網記者見到新四軍抗戰老兵楊平時,老人說的第一句話。老人說,之所以要講70年前的那些故事,是想讓現在的年輕人知道她們那一代人在民族危亡時是怎樣作出人生的選擇,以及為什麼要作出這樣的選擇。

在近兩個小時的採訪中,楊平思維清晰,記憶驚人。她說她出生在揚州的一個貧民家庭,考上縣重點中學,對女孩子來說在當時很罕見,後在一所小學當老師,積極參加當地抗日救亡團體「晨鳴社」的活動,明白了許多抗日救國的道理。然而,平靜的生活被日寇的瘋狂侵略打破。

楊平激動地對人民網記者說:「當年我為什麼要參加抗日?那是因為國讎家仇。」抗戰爆發後,楊平的大姐夫、父親先後死於日軍的炮火。隨著淞滬會戰的爆發與上海淪陷,楊平與母親被迫逃離家鄉,嘗盡逃亡生活的艱辛。

在楊平的講述中,「吳秀琪」、「邱劍鳴」、「陳文」的名字一再出現,她的傳奇人生與他們緊密聯繫在一起。


楊平中學時期的老照片。黃安翼 提供

那是1938年3月,逃難到江蘇高郵的楊平,在同學吳秀琪的介紹下,參加了當地的陳文抗日義勇軍。這是一支民間抗日武裝。楊平說,帶頭人陳文一心抗日,所以她沒說二話加入了這支隊伍,在宣傳隊當宣傳員。

在這支隊伍裡,有一名中共地下黨員叫邱劍鳴,就是他,1939年介紹思想進步的楊平秘密入黨。在邱劍鳴的領導下,楊平積極開展革命活動,秘密發展了十幾名地下黨員,不斷壯大陳文抗日義勇軍的力量。

後來,由於國民黨軍隊的排擠打壓,陳文抗日義勇軍被打散,楊平和其他同志衝出包圍,來到中共蘇北工委接受培訓,後在組織的安排下,在新四軍蘇中抗日根據地從事地方工作,先後擔任江蘇泰興縣四區、三區、二區區委書記,江蘇泰興縣委宣傳部副部長,高郵縣四區區委書記,縣委宣傳部長等職務。

1944年,楊平遇到了她一生的革命伴侶,時任新四軍高郵獨立團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的黃烽。說起第一次見到黃烽的情景,楊平記憶猶新,說他「個子瘦高瘦高,知識分子,很有修養」。

在高郵抗日根據地,黃烽與楊平並肩作戰,配合默契。楊平說,黃烽指揮作戰很有經驗,有一次打了勝仗,她覺得好奇,就問他,你一個政工幹部,怎麼也這麼會打戰?黃烽說,我跟老師陳挺學的,政工幹部不會打戰,怎麼開展工作?


1944年,楊平(左一)與黃烽在蘇中高郵抗日根據地喜結連理。吳隆重 翻拍

說起70年前的戰地情緣,98歲高齡的楊平在記者面前流露出孩童般純真的甜蜜。就這樣,兩人相識、相知、相愛,於1944年4月,在高郵抗日根據地結為伉儷。

楊平還向記者透露了70年前的結婚儀式:縣領導在會上宣布黃烽與楊平結婚,戰友向空中撒紅花,兩人就算結婚了。此後,兩人戎馬生涯,徵戰南北。

1949年,楊平隨華野十兵團入閩,先後在福州大學、福建省氣象局工作,為新中國的建設繼續奉獻力量。

結束採訪後,人民網記者與楊平合影留念,身後就是黃烽將軍的黑白照片。70年過去了,時間沒有衝淡這一對「愛人同志」之間的無聲深情,以及那一代知識青年強烈的「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豪邁情懷。


點擊閱讀原文,內容更精彩↘↘

相關焦點

  • "我,36歲,和甜蜜男談了一場戀愛,傾家蕩產!"
    is just trying to get you to lose all your money.但你想不到的是,最先關注到這個數據的,不是單身女性自己,而是"殺豬盤"的騙子。屠夫們口中不經意露出「走勢」、「看數據」、「看波動」等字眼,那些對金融投資有興趣的女性,很快就被"鎖定",隨後被誘導進入各投資或者彩票黑平臺充值。
  • 網絡"遊戲"的泛濫,你孩子的人生是否被偷換了概念?
    人類的生命本質是公平的,但是這種本質的公平已經被"經濟"所打破。這"經濟"當然不僅僅指的是金錢和物質,它當然包含一種無形的、也是比金錢更具威力的"經濟"~那就是"名"。所謂的"名",當然是指那些出了名的人名,統一稱呼為"名人"。名人當然也就不同於一般的人名,他們具備一呼百應的能力。特別是在當下的網絡時代,這名人效應尤為明顯。
  • 98歲抗戰老兵李子儀去世 曾參與滇西大反攻戰役
    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抗戰老兵李子儀。李子儀家屬 供圖 中新網宜昌10月5日電 (董曉斌 覃丹)記者5日從湖北省長陽土家族自治縣退役軍人事務局獲悉,曾參與滇西大反攻戰役的抗戰老兵李子儀,10月3日6時20分因病在長陽家中去世,享年98歲。
  • 向藍田這四位9旬抗戰老兵致敬!年紀最大的已98歲
    抗戰結束後,許多老兵選擇回到農村,過起了隱姓埋名的生活。在西安市藍田縣就有4位這樣的老兵爺爺,最大的今年已98歲。李金海,1922年出生,現年98人,藍田湯峪鎮肖南村人。16歲半,李金海報名參軍,在第三軍軍部服役,軍長許良鈺,湖南人;田林(音義),副參謀長,四川人;敬一安(音義),正參謀長。李金海平時的工作是書寫各種日常文書。當勤務兵時,李把領導伺候的好,念書靈,愛寫字。晚上李在辦公室點個煤油燈寫字,副參謀長半夜起來見李還在寫,很喜歡他。
  • 華玉振:與"擺地攤"感同身受
    當共和國總理在莊嚴的全國人大會議上,宣布城市管理要為"擺地攤"寬容時,我的眼睛溼了。三十四年前剛畢業的那年夏天,在家鄉小集鎮的稅務所,因拒絕"出外勤"向"地攤"收稅的風波又勾起我的回憶。那一年七月,我剛從江蘇省稅務學校畢業,即將二十歲,被作為第一批專業學校畢業生分配到遠離縣城的偏遠小鄉——浦棠鄉稅務所。上班第一天,因工作分工,我就與所長頂了起來。
  • 老兵不老,記參加過宜昌戰役的96歲抗戰老兵陶巖林
    後來他如願當上了兵,並在湖北宜昌抗戰,在「平山壩"一戰中,左腳踝曾被彈片擦傷,住了一個月院。 已88歲的他,記憶大不如以前了,講話一下講這,一下講那,但唱起《不當逃兵》歌,記憶力超好,流暢且充滿激情,沒有深刻記憶,那麼多的詞是無法記住的。 因他證件全毀,民政無記錄,無法享受老兵補貼,2015年國務院發的紀念章與抗戰老兵5000元補貼也沒有。
  • "兒臣" 的帳單與 "額娘" 的神回復火了 !
    只是深知"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你的起點是父母懷抱,你的未來是修齊治平,弘毅致遠。所以額娘才狠心讓你歷練,吾兒可知"有多殘忍有多愛"。當然,吾兒自立並非始於今年今日,是家風使然。額娘一介弱女,尚能十九歲離家三千裡獨自求學,深信吾兒勝之。
  • "我談了一場戀愛卻傾家蕩產!"比仙人跳悲劇 10000倍的,居然是這種騙局!
    12月2日,36歲企業員工小琳披露了自己的一場情感遭遇。作為大齡剩女中的一員,她很想談戀愛。但工作朝九晚五,根本沒有機會接觸男性,機緣巧合通過交友軟體結識了劉磊,讓她動了芳心。劉磊的頭像給小琳的第一印象是事業有成的精英男。
  • 四川抗戰老兵清明節祭祀川軍陣亡將士
    5日上午,10位白髮蒼蒼的川籍抗戰老兵站在成都建川博物館中國壯士群雕廣場前,胸前佩戴勳章,拄著拐杖,努力挺直腰背,緩緩的獻上一束鮮花、一碗白酒、一個標準的軍禮,緬懷犧牲的戰友。  4月5日是一年一度清明節,正是祭掃祖墓時。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之際,四川各地民眾紛紛為抗日陣亡將士送上花圈,脫帽默哀,表達對英雄的無限哀思和紀念。
  • 古藺抗戰老兵劉光明,一路走好!
    瀘州市古藺縣魚化鎮抗戰老兵劉光明,2020年3月26日,因病醫治無效去逝,享年96歲。劉光明(又名劉軍),1922年7月16日生於古藺縣大村區(第3區)皇華鄉7堡(鄒家壩) ,一九四一年十月初十在瀘縣小市的關音廟師管區,編入囯軍79軍98師294團2營4連4排2班,參加抗日戰爭至勝利。多年以來,獲得全國各地關愛抗日老兵組織的關懷,2015年9月榮獲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頒發「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章。
  • 南京美麗屋|抗戰老兵,向您致敬
    中午12.30分,小夥伴集結完畢,帶著鮮花、微波爐、取暖器、輪椅等年貨,來到南山園護理院、僑馨護理院以及小區人家,看望了3位抗戰老兵。住在南山園的鄭萬隆老人已經98歲高齡,看到我們很激動,也很歡喜,一直在說「謝謝你們來看望我」。
  • 平均年齡95歲 四川47名抗戰老兵紀念抗戰勝利
    9月3日,102歲高齡的老兵覃福廷對記者說。他是遠徵軍第6軍新39師115團少尉排長,參加過1994年的松山戰疫。雖然年歲已高,但覃福廷的精神面貌非常不錯。穿著軍裝的他,坐著的時候後背筆直,依然保留著軍人的作風。當天,在四川省普善公益慈善促進會的組織下,包括覃福廷在內的自全省47名抗戰老兵聚集在成都,一起紀念抗戰勝利。上午九點,老兵們來到成都人民公園參加祭祀活動。
  • I love You的真正意思不是"我愛你"!你知道嗎?
    知道"Ilove you"是什麼意思嗎?肯定會有人說:"這個啊,地球人都是知道!"我愛你"唄." 是的,我們知道這是一句告白的話,是我們表達愛的方式,它是一句放之四海皆準的宣言,既是世界最美的語言,也是情人之間表達情感最直接的語言.但是,你知道嗎,這8個字母其實是有特殊意義的.當你聽到或當你說出這句話的時候,是否知道它還有更深一層的涵義呢?
  • 浙江諸暨傅家成中國最大抗戰家族 上海大世界基尼斯將頒證
    尋找浙江抗戰記憶·致敬老兵⑾浙江諸暨「傅家將」一門忠烈 百人投軍抗日8人陣亡  後人走訪歷經一年  傅氏家族證實有150餘人參加抗戰  作為諸暨梅嶺傅家的後人,從去年4月開始,傅海和族人們就忙著尋找家族參與抗戰的各種線索。
  • 漳州抗戰老兵殷海峰:15歲當通信兵目睹日寇侵略
    原標題:漳州抗戰老兵殷海峰:15歲當通信兵目睹日寇侵略   「抗戰老兵」殷海峰15歲當通信兵為新四軍傳遞情報   8 月15 日, 是抗日戰爭勝利 70 周年紀念日, 家住市區防疫中心宿舍的抗戰老兵殷海峰又翻出了綠色的舊軍裝,將一枚枚勳章仔仔細細地別於衣服上
  • "生孩子"也要AA制嗎?
    她是這樣寫的:"我懷孕六個月了,沒上班在家待著,自己也沒多少存款,我老公今天說生孩子的時候花的醫療費用我倆一人出一半,平攤,我很震驚,想了一天都沒想通他怎麼會這樣說,為什麼呢?"看了之後,我也驚著了。難道是自己落伍了,跟不上潮流了嗎?還是現在的夫妻樣樣都實行AA制,包括生孩子呢?左思右想不得其解,於是便將這故事當新聞說與朋友聽。朋友聽後一陣哈哈大笑,我被朋友笑懵了,問他很好笑嗎?
  • 98歲抗戰老兵靠撿廢品為生,孤身等待日本女友70餘年,稱想再見
    引言 對於人類來說,感情是我們一生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內容,如果說一個人沒有感情的話,那麼他的人生也將失去色彩。而在眾多的感情中,愛情的地位顯然是非常高的,自古以來,愛情就是很多人歌頌的主題,無論是在抗戰年代還是和平年代中,都會出現很多感人至深的愛情故事。
  • 聽97歲抗戰老兵劉克群講述當年艱苦卓絕的遊擊戰
    15歲扛起紅纓槍,20歲加入八路軍,聽97歲抗戰老兵劉克群講述當年艱苦卓絕的遊擊戰——歲月流轉 英雄精神屹立不倒解放戰爭時的劉克群(受訪者供圖)劉克群老人正在讀報直播南陽訊 15歲時,他拿起紅纓槍站崗放哨查路條,全力保護鄉親安危。
  • 從"高級保姆"帶大的皇帝朱由校看:保姆與老人帶孩子有何區別?
    於是很多家庭,都在請保姆帶孩子;也有些家庭,是讓自己的爺爺奶奶,"老人"來帶孩子。這就牽涉到一個問題,是請保姆帶孩子好?還是讓爺爺奶奶,老人們帶孩子好?保姆帶大的孩子,和爺爺奶奶帶大的孩子有什麼區別?首先說誰帶孩子更好的問題。其實爺爺奶奶帶,保姆帶,都不如媽媽爸爸親自帶,因為父母帶大的孩子更自信,開朗,與孩子的親密感更強。
  • 95歲原國民黨抗戰老兵:終獲國家承認死而無憾
    95歲的老兵宋老夯潸然淚下核心提示 | 將符合條件的原國民黨抗戰老兵納入相應保障範圍,回訪老兵聞聽喜訊,抗戰老兵大哭7月4日下午,滎陽高村鄉段坊村,大雨。95歲的抗戰老兵宋老夯正睡覺,兩年前他的視力完全模糊,只能靠耳朵辨別親人。得知是記者前來看望,他執意讓兒媳婦攙扶著他坐到院裡的屋簷下,腰板挺直。記者湊近告訴他關於民政部傳出的消息,老人潸然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