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駕駛攻堅戰究竟什麼才是真正的競爭壁壘?

2020-12-25 朝聞科技匯

完全無人駕駛的商業運作將到達多長時間?什麼時候可以盈利?融資邏輯發生了什麼?如何建立競爭壁壘的新階段?

針對上述問題,威瑞德工程技術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鍾華,開化汽車基金會合伙人文華之星和合伙人李莫祥給出了答案。

1.金錢不是唯一的障礙

在無人駕駛的戰鬥中,我們應該從哪個角度建立競爭壁壘?兩位客人提出,戰略壁壘,行業壁壘和人才壁壘是取得勝利的橋頭堡。

技術,運營和政策是溫遠知識和行動的戰略障礙的三個關鍵要素

智遠智行工程公司高級副總裁鍾華在網上沙龍說:「我們一直在做三件事:一是技術開發;二是擴大業務。這實際上是去年以來所做的,而且移交了中國的第一份機器人行動報告;第三份是促進政策,這是我們下一次工作的重點之一。這三件事相互影響和相互制約。」

「技術是基礎,從技術到著陸,不可能一happen而就,因此運營需要儘早部署,儘早著陸並繼續發展。如果政策不開放,企業運營將很難真正實現了「沒有人」的步驟。技術無法達到一定的標準,政策也不會發布,因此我們現在將這三件事推到一起。」

鐵三角模型,由文淵智行創建的自動駕駛生態系統的障礙

作為與AI技術,汽車製造和旅行不可分割的特殊行業,無人駕駛也具有很高的行業壁壘。

「自動駕駛存在一個分水嶺,就估值而言,這是10億美元。10億美元以下的企業更多地採取了更現實的著陸方案,而10億美元以上的公司則更多地考慮如何建立一個自動駕駛平臺。生態:與原始設備製造商,一級供應商和其他生態合作夥伴合作,共創未來。這類公司的數量一直在減少,因為沒有多少公司可以形成這種競爭壁壘。 。

2018年10月,文遠智行由雷諾-日產三菱聯盟聯盟RNM戰略領導,成為中國首家獲得全球汽車製造商投資的L4級自動駕駛初創公司。 2019年8月,文遠智行以``AI技術公司,汽車公司/一級旅行服務平臺''的鐵三角模型成立了合資公司文遠悅星,實現了自主計程車的著陸運營。

自成立以來,這就是文遠之星一直關注的戰略路線。鐵三角模型將是溫遠之星未來在不同城市複製的計劃。除了與本地企業合作外,還可以通過與較大的汽車製造商和旅行平臺合作,逐步建立在城市,地區甚至國家和國際合作的產業聯盟,以更穩定地形成競爭壁壘。

目前,世界上已有三家自動駕駛公司建立了合資企業:百度與地方政府合作,文淵之星與計程車公司合作,Aptiv與原始設備製造商合作。合資模式無疑是未來無人駕駛技術商業化的另一條重要途徑。

在溫遠之星的鐵三角模型中,人工智慧技術作為最稀缺的資源發揮著關鍵作用。中華說:「最近,在國家發改委,工業和信息化部等11個國家部委聯合發布的《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中,有一個很明確的觀點。每個參與者最終都會發揮作用嗎?第1層。移動領域的企業都是供應商。因此,我認為該行業的下一階段很可能是機構投資者。「他認為,在自動駕駛的後續發展中,技術公司將是主力軍。傳統汽車製造商將在金融和技術研發中優先考慮電動汽車和低級別自動駕駛,並在高級自動駕駛上投入更多的防禦性投資。

李茂祥認為,國內外自動駕駛產業聯盟之間存在一定差異。 「海外公司有自己的一套發展戰略。初創企業和OEM將有自己的時間表,而且順序是不同的。」誰來領導聯盟,每家公司將扮演什麼角色以及它將提供什麼價值?實際上,無論是吸引新投資者還是繼續進行下去,這一點都很重要。如果只是很小的輔助角色,含義將逐漸降低。如果是領導角色,那麼聯盟的價值將越來越大。

李茂祥指出,溫遠之星利用鐵三角模式在廣州開展了機器人運動,以此「奮鬥」。 「如果一個家庭靠自己的肩膀完成自動駕駛,成本可能會被放大3-4倍甚至更多。如何利用他人的力量更好地實現自己的目標競爭實力的表現。」

人才匱乏與團隊誠信並存,溫遠知道人才壁壘,看到中間

李茂祥表示,在無人駕駛行業,人才的稀缺非常重要。在許多情況下,有必要在投資項目時與人打交道,並確保團隊的完整性。人員和技術,以及著陸的前景和獲利能力,最終將成為產品。

Wen Yuan Zhixing的核心管理團隊在技術研發,業務模型和業務運營方面擁有豐富的國內外實踐經驗。他曾在Google,Facebook,微軟,百度,滴滴和思科等知名公司擔任重要職務。 Wenyuan Zhixing在全球擁有300名員工,其中70%是研發工程師,由來自國內外頂級大學的畢業生,來自Google,Facebook,Apple,Microsoft和其他公司(包括更多公司)的高級工程師和工程管理人員組成。 30多個海外歸國大師,其中30%是自動駕駛行業的資深人士。

鍾華,作為溫遠智行中國區首席技術官,看到了技術團隊中間層所起的關鍵作用。這是不同的。 Wenyuan Zhixing所做的是,我們繼續引進具有豐富經驗的中層人員,我們稱之為技術主管,即主管級管理人員。他們將逐漸成為公司的骨幹力量,他們具有大規模開發經驗和思考能力,在解決行業問題中將變得越來越重要。因此,當公司逐漸從小公司過渡到中等規模時,中層人才至關重要。實際上,我們正在做的是不斷增強中間部分。 」

其次,DMV就像是一個通訊室,無人駕駛迫切需要一個相對簡單和更公認的比較標準

在沙龍上,兩位客人還討論了加利福尼亞汽車管理局(DMV)的2019年自動駕駛報告,該報告最近引起了熱烈討論。關於MPI值(「每次幹預的英裡數」(Miles Per Intervention,兩次人工幹預之間的平均行駛裡程))是否是評估技術水平的可靠標準,業內存在前所未有的爭論。 Waymo,Cruise首席技術官Kyle Vogt,Aurora執行長Chris Urmson等均表示不同的懷疑。

對此,中華說:關於DMV報告存在兩個主要誤解。 「 DMV就像一個通訊室。它直接發布收到的企業數據,不負責驗證數據或對數據負責。DMV不認可這些公司。」

同時,DMV報告未嚴格定義分離數據。它不需要在什麼情況下運行,也不需要指定如何計算分支,因此它尚未形成業界認可的統一標準。不同的公司根據自己的理解進行統計和報告,這導致很大的差異,因此很難進行橫向比較,並且判斷公司的技術水平會產生誤導。

作為投資者,李茂祥還表示,由於行業內缺乏統一的數據標準,自動駕駛項目的選擇「根本沒有參考依據,這是一個非常痛苦的過程」。

對此,中華中華還指出:「實際上,我們面臨著同樣的問題。投資者一直在問我們這個問題。事實上,我們的技術水平也很低落。自動駕駛是非常複雜和非常重要的。大型系統。如果要我取一個數字,這很難。作為自動駕駛公司,我們還有責任看是否可以歸納一些相對簡單的標準,並讓每個人都進行一些水平測量。」

不可否認,對於投資者和自動駕駛公司來說,目前迫切需要行業廣泛認可的相對簡單的橫向比較標準。

3.五步無人駕駛,並非所有人都能賺錢

2020年新的冠狀動脈肺炎的爆發使無人駕駛的價值更加突出。僅需要無人駕駛,這可以反映在各個行業中。除了更安全,經濟和舒適外,無人駕駛還可以有效避免交叉感染,替代人類在高風險環境中工作,並確保運輸能力。

鍾華指出,無人駕駛公司的發展分為五個階段:

第一階段:實現固定路線的自動駕駛。 Wen Yuan Zhixing於2017年成立之初就實現了:在建立後的39天內完成了第一個封閉式無人駕駛測試,在建立後的81天內完成了第一個露天無人駕駛測試。

第二階段:在小範圍內實現任何點對點自動駕駛。文淵之星於2017年底在矽谷實現。總部在廣州成立後,他率先在生物島進行了國內首個L4級自動駕駛正常試運行。

第三階段:實現大範圍自動駕駛的測試和運行。 2019年11月,文遠智行在廣州黃埔區和144平方公裡開發區全面開放了Robotaxi運營。

第四階段:在有限的時間內,在有限的區域內進行完全無人駕駛測試和試運行。這是溫遠之星將在技術,運營和政策方面關注的下一個工作。

第五階段:實現大規模大規模的完全無人駕駛操作。

對於robotaxi而言,進入第四階段(在有限的時間,有限的時間內在有限區域內進行完整的自動駕駛測試和試運行),與獲利相距不遠,並且進入第五階段(實現大規模大規模無人駕駛)駕駛操作),則應充分獲利。

自動駕駛如何解決利潤問題?對此,鍾華的回應是:「只要可以將人遣散,就可以計算出剩餘的帳戶。更換所有司機後不必賺錢,而更換一半的司機就可以賺錢。司機。」

「溫遠志知道怎麼做才能這麼早開始運營?真正的技術問世了,第二天就不可能賺錢。這需要一個適應過程。我們現在處於運營初期。」中華強調。

作為中國唯一提供完全開放的機器人駕駛服務的企業,文遠智行發布了首份國內自動駕駛計程車運營報告。從2019年12月1日至31日,文遠智行機器人公司共完成旅行訂單8396張,其中零起安全事件平均每日旅行服務為270.8次。每天的最大訂單數為438。服務訂單的總裡程達到41,140公裡。共為4,683位用戶提供了服務。

「我們希望通過我們的運營,可以給政府和社會一定的信心,並加快相關行業法規的發展。」

相關焦點

  • 預見2019:《中國無人駕駛產業全景圖譜》(附產業現狀、競爭格局...
    1987年,美國發明了第一臺通過傳感器自動導航的無人駕駛汽車;1994年,德國研製出VaMP和Vita-2,被認為是真正意義上的無人駕駛汽車;2010年,義大利研製的VIAC完成駕駛汽車上的首次洲際旅行;2012年,谷歌獲得美國首個無人駕駛車輛許可證
  • 李彥宏乘坐無人駕駛汽車究竟違反了多少條交規
    據北青網報導,北京交管部門稱根據現行法規,並不允許無人駕駛車上路,已對百度無人駕駛車上路事宜進行調查。  隨後百度表示,今天上午李彥宏所乘坐的無人駕駛汽車,駕駛位有人乘坐,為百度智能汽車事業部總經理顧維灝。言外之意,李彥宏乘坐無人駕駛汽車並未違反交通法規。
  • 王小磊:無人駕駛公交車的現狀與展望綜述
    雖然對無人駕駛汽車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930年代,但在技術方面真正有實質性的突破,是本世紀初,在谷歌、蘋果及眾多著名車企的熱情參與下,到4G通信網絡出現之後,無人駕駛汽車的熱度急劇升高,對無人駕駛汽車投入研究的企業越來越多。自谷歌的無人駕駛汽車上路試驗之後,抱著對未來汽車市場的期望,科技及車企行業的巨頭紛紛推出無人駕駛試驗車。
  • 狂炫酷拽吊炸天,特斯拉自動駕駛究竟是什麼水平?
    狂炫酷拽吊炸天,特斯拉自動駕駛究竟是什麼水平? 2018-08-06 15:23 來源: 第一電動網 無人駕駛汽車的歷史不長,卻已經出現不少悲劇,讓人對無人駕駛真正實現的可能性無比擔憂。
  • 無人駕駛汽車的萬裡長徵第一步:讓一部分無人送貨小車先跑起來
    編者按:2017 年,活躍於自動駕駛領域的巨頭動作頻繁,創業公司和相應的收購案也開始不斷出現。對此,我們特別推出了專題「自動駕駛圈地賽」,與大家一起了解一下自動駕駛究竟將如何影響並改變我們的生活。本文為此次專題的第十四篇報導,這一次我們將探討無人駕駛的迷你版近親——無人配送小車。
  • 2020,是無人駕駛的元年,還是「完」年?
    據億歐的統計數據,2019年,能獲得融資的中國自動駕駛零部件及方案的供應商只有25家,較2018年減少了8家;總融資金額從2018的162.3億銳減至107.1億,同比下滑了34%。頭部玩家撒手,資本市場退出……無人駕駛這一昔日被吹上天的泡沫,如今正在破滅。原因也不難找:無人駕駛就像圓周率π,數學家算了大半輩子才發現,這是一個無理數,只能無限接近,不能窮盡。
  • 對話滴滴掌門人程維:多數人只知道戰爭,卻並不真正理解競爭
    《財經》:為什麼這個市場他們想進就可以輕易進,是不是說明滴滴沒有形成真正的壁壘?程維:市場是開放的,你不可能不讓別人進來,BAT 也是一樣。本質上還因為行業處於發展初期,電商、搜索,都經歷過這個階段——無數人都想做。但只有真正花心思為用戶創造價值,才能活下來。
  • 真正無人駕駛 亞馬遜將上線電動計程車
    網易汽車12月21日報導 近日,亞馬遜旗下初創公司Zoox推出了首款純電動自動駕駛計程車。新車沒有方向盤和踏板,真正意義上實現無人駕駛,同時最高時速達到了121km/h,實現了業內最快。【加入車友群,添加官方微信:autolive66】
  • All in 爭議聲中的無人駕駛,這是他的底氣
    在這個大數據時代,究竟什麼是數據科學?數據科學領域的科學家、從業者們又究竟是怎樣的一群人?他們在創造著什麼令人著迷的東西?DT君將在2018年走訪50位來自各行各業的頂尖數據科學從業者,希望能讓你們了解這些神奇的人和他們神秘事兒,為你們一窺數據科學的未來與未知。
  • Momenta完全無人駕駛:城區混行無接管,逆行也不怕
    萬萬沒想到,自動駕駛業內一度紛爭的兩種路線,如今讓Momenta實現二合一。但MSD究竟是一套怎樣的方案?區別於量產前裝方案,Momenta完全無人駕駛方案中最明顯不同在於多了雷射雷達。在其測試車中,共搭載12個攝像頭,5個毫米波雷達和1個雷射雷達。
  • 龍池生物:無人駕駛技術能做什麼呢?
    之前的一個統計,一輛車的70%-80%的時間,並不是在路上駕駛,而是在停車場。也就是說,出行領域其實存在大量的資源浪費、閒置,這同時還導致了車位稀缺、車牌昂貴、高峰期嚴重堵車等非理性的現象。那麼我們看看無人駕駛技術能做什麼呢?初步來看,無人駕駛解決的是「司機」的問題,他解放了司機的雙手,讓原本手握方向盤的雙手此刻可以握著手機、電腦。
  • 無人駕駛:7萬億市場格局
    而中國針對自動駕駛車輛的監管才剛剛開始:政府正試圖在保證公眾安全和鼓勵公司創新中尋求一種平衡。2016年7月,政府宣布正在起草監管自動駕駛車輛的相關文件,並呼籲該產業在文件正式出臺前減少試驗的次數。2017年7月,百度創始人、董事長兼執行長李彥宏在測試無人駕駛汽車時,被開了罰單。2017年12月,北京市交通委正式發布自動駕駛實際道路測試規範指導文件。
  • 無人駕駛總線測試工具的最佳選擇是什麼?
    無人駕駛逐漸成為整車廠和網際網路企業重點投入的戰略制高點,傳統車企與網際網路之間不單是競爭,也是相互融合,同時在網聯化和數位化進程中,車載數據記錄的需求呈現日益增加趨勢,不僅可以為關鍵數據備份,而且也可以降低和解決偶發故障!
  • 英特爾:打造無人駕駛較強戰隊
    英特爾無人駕駛事業部中國區市場總監 徐偉傑 組團,才是玩轉無人駕駛的正確姿勢 在無人駕駛領域有一個現象,網際網路企業紛紛造車,與此同時傳統汽車廠商卻在擁抱科技,觸及網際網路。之所以產生這種現象,源於兩個原因:一個是無人駕駛不是單個汽車的問題,而是融合了大數據、人工智慧、5G、人機互動等多個領域的核心技術;另一個是要真正開發出上路的無人駕駛汽車,不是一家企業能夠短期內獨立完成的任務。 雖然諸如特斯拉、福特都在開發專有無人駕駛系統,但更多的車企選擇和產業鏈供應商,以及英特爾一樣的科技巨頭合作,共同推動無人駕駛的進程。
  • 無人駕駛地鐵撞牆的原因是什麼_索性沒有人員傷亡
    打開APP 無人駕駛地鐵撞牆的原因是什麼_索性沒有人員傷亡 發表於 2017-12-25 11:52:28   全自動無人駕駛系統指的是完全沒有司機和乘務人員參與
  • Momenta無人駕駛發布,兩條腿戰略是實現完全無人駕駛的關鍵路徑
    12月26日,Momenta 正式發布了L4級無人駕駛技術 MSD (Momenta Self Driving),可實現城市場景下的完全無人駕駛。結合今年發布的面向高速和泊車場景的前裝量產產品 Mpilot,MSD 的發布標誌著 Momenta 量產自動駕駛與完全無人駕駛「兩條腿」 戰略的雛形形成。
  • 西安便利店市場群雄逐鹿,斑馬悅活便利競爭壁壘優勢凸顯
    2017年,各種新興的無人便利借著資本加持前來攪局,但好景不長,成為便利店行業發展過程中的一個小插曲,但無人便利的攪局對傳統的運營者敲響了警鐘,各種智慧零售的工具運營以及網際網路流量思維刺痛了原本四平八穩的門店小二。沒多久,京東便利、天貓小店、蘇寧小店紛紛入局,風雨欲來。2018年,阿里巴巴借道百世收購愛得寶便利,西安一時成為行業眾矢之的。2019年,"狼"真的來了,日系巨頭 7-11問鼎長安。
  • 四年融資燒盡,一家「遠程」無人駕駛創業公司的末路
    2015 年,Stefan 迷上了無人駕駛卡車並創建了 Starsky Robotics。2016 年,Starsky 的卡車成為第一輛可以合法上路運營的「無人駕駛」交通工具。2018 年,Starsky 的重型卡車完成了無駕駛員的上路測試,成為第一輛合法上路且在封閉道路上實現完全無人駕駛的卡車。2019 年 6 月,Starsky 宣稱創造了無人駕駛卡車的速度記錄——每小時 55 英裡。他們迭代後的卡車又成為第一輛可以在公路上合法運營的完全無人駕駛卡車。
  • 百度獲準無人化路測 自動駕駛進入新階段?
    北京市自動駕駛測試管理聯席工作小組向百度Apollo頒發了首批5張無人化路測(第一階段)通知書。分析人士普遍認為,我國自動駕駛技術處於由輔助駕駛向無人駕駛進化的新階段,自動駕駛真正的商業化應用還需行業充分協作。
  • 巨頭跨界合作加速布局 無人駕駛產業再上風口
    百度董事長兼CEO李彥宏在大會上演示百度無人車,並稱,「百度一直以來致力於提高百度無人車在城市道路的運行水平。」百度無人車的方向和傳統車企不同。王勁指出,百度直接切入level4等級(完全自動駕駛),一開始就用非常昂貴的雷射傳感器等,不計代價首先保證安全性,未來再尋找降低硬體成本的方法。傳統車企從Level3切入(高度自動駕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