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們的上學路,他在背後默默守護
5年,這位「愛管閒事」的老人組建了志願服務隊,還促成了一座人行天橋的落地
何星輝(右一)與志願者守護孩子上學。志願者 供圖
5年多來,每天守護孩子安全上學;奔走呼籲數月,最終促成跨梅溪湖路人行天橋落地;牽頭組建志願隊,讓社區志願服務常態化、系統化……這是四川廣安人何星輝來長沙後所做的些「閒事」。12月23日,三湘都市報記者採訪了這位自認為「愛管閒事」的熱心老人。
【熱心】 因「愛管閒事」開啟志願護學路
12月23日上午7時許,長沙市嶽麓區梅溪湖路一帶的交通開始繁忙起來。67歲的何星輝也早早地出了門,在與其他三個同伴簡單分工後,各自奔向自己負責的道路區域,開啟了當天的護學工作。
「危險,不能從那裡走,這裡有人行天橋。」看見一個約十歲的男孩試圖從車流中橫穿馬路,何星輝趕緊上前阻止,邊跑邊扯著嗓子呼喊著。小男孩見狀連忙從馬路退回,繞道天橋過馬路。
「帶著孫子違反交通規則,您兒女一定會有意見的。」不久一位老人領著孫子朝道路中間的綠化帶走去,打算穿過綠化帶到對面馬路,何星輝連忙招手制止,上前拉著老人的手耐心地講起道理。一開始老人一臉不情願,聽完何星輝的「說教」後連連點頭,牽著孫子的手走向人行天橋。
「就這樣每天來提醒大家安全出行。」何星輝是四川廣安人,之前是當地的一名中學老師,2015年退休後隨老婆一起來長沙帶孫子。在散步和接送孩子上學時,他看到梅溪湖路、近湖一路路口經常有人和車搶道的現象,很危險,便開啟了他的義務護學路,至今已5年了。「我是個愛管閒事的人,但覺得這樣做蠻有意義的。」
【呼籲】 促成跨梅溪湖路人行天橋落地
「現在有了人行天橋,大家過馬路安全多了。」何星輝指著位於梅溪湖路、近湖一路路口的人行天橋向記者介紹,2017年,隨著梅溪湖一帶的快速發展,車流、人流量日益增大,「時常發生一些小刮小擦的事故。」為了讓學生、家長們過馬路更安全,他萌生了在此處建一座人行天橋的想法。
有了此想法後,何星輝便迅速行動起來。他通過翻書籍、上網查、諮詢專業人士的方式,了解到建人行天橋先要獲取高峰期的車流、人流量數據,他便拿著紙、筆、計時器在路口統計。為了增加說服力,何星輝還呼籲其他居民聯合向職能部門寫信件,並找到當地兩所中小學求助。「我們一共寫了30多封建議信,學校也很支持。」
功夫不負有心人。約1年後的2018年5月,在梅溪湖路、近湖一路路口,一座嶄新的人行天橋正式啟用。
【奉獻】 組建隊伍,將社區志願服務常態化
何星輝說,他護學後會經常收到家長的禮物,如蔬菜、感冒藥,下雨時還有人為他送來雨傘,「禮物雖然很普通,但讓我覺得自己的行動得到了認可,令我很感動。」
何星輝告訴記者,最初的護學行動只有他和同小區的李和兩人。從2017年起,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加入。當年,何星輝牽頭組建了一支數十人的志願服務隊,「設置了隊長、副隊長、秘書長等崗位」,將社區志願服務工作常態化、系統化,服務內容不僅是每天的護學,還包括環保巡查、衛生巡查、公共秩序的維護等。
「疫情期間,志願團隊貢獻了重要力量。」長沙市嶽麓區梅溪湖街道金茂社區黨總支委員蘇芳介紹道。今年,何星輝被長沙市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評為「最美志願者」,其社區也獲得了「最美志願服務社區」稱號。
■三湘都市報·華聲在線記者 胡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