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井名著大隋唐,老樂歪批道短長。對於喜歡隋唐系列小說故事的書迷而言,大家對書中各種名目繁多的武評榜,向來都是比較熱衷的,除了十幾條好漢,以及四絕四猛十三傑這些組合之外,四猛八大錘更是在這些名將當中,力量型代表——李元霸、裴元慶、秦用和梁士泰,都是可以獨當一面的猛人。
但是,在有些版本中,用錘的猛將不止他們四個,特別是《興唐傳》中,梁士泰更是一個能力不尷不尬,不上不下的庸才,最後意外命喪銅旗陣,實在有點對不起他在這「八大錘」中的地位。甚至可以說,如果單純以《興唐傳》為線索的話,比梁士泰力氣更大,錘法更猛的人可能都不止一個。那麼,這些人都是誰呢?想要找到答案,我們應該先來梳理一下,《興唐傳》裡有哪些人是用錘的,進而將他們做一個大致的排名,就一目了然了。
經過老樂對書中人物的整理後,得到的結論是,興唐傳一共有11個用錘的角色,除了大家熟悉的那四位之外,還有北平府伍奎伍亮手下的似典韋賈尚,潁州王楊方楊義臣手下的大將黑如虎,湖廣襄陽王雷大鵬手下的劉子剛,東海公高士達的兒子高祥,陳州王吳可玄,南陽侯伍雲召的義僕伍保,以及在書中知名度同樣很高的「空錘大將」齊國遠。應該說,除了齊國遠的錘子是紙糊的以外,其他人的大錘,名頭都挺響亮,什麼鑌鐵壓油錘、八稜紫金錘等等。但話說回來,不過就是個名字而已,大家也未必記得住,記住了也沒什麼意義。
總之,這11個錘將的身份,已經梳理完畢,接下來就給他們簡單派個順序,前三名肯定是沒懸念的,李元霸、裴元慶和秦用,相信沒人有能力跟他爭鋒,但第四名就需要費些思量了。因為老樂剛才也提到了,這套書中的梁士泰能耐明顯不足,至少有兩人比他更強,分別是似典韋賈尚,以及伍保。為什麼這麼說呢?賈尚在北平府大戰秦瓊的時候,論正常招式和力氣,他不比秦瓊差太多,秦瓊靠著自己的走馬翻身絕命鐧才險中取勝的。
而黑如虎是在銅旗陣前,被秦瓊秒殺的,梁士泰又沒有表現出強過黑如虎的實力,兩人更是關係不錯的朋友,所以賈尚明顯高於梁士泰。至於伍保,那也是在南陽關立下過戰功的人,雖然他砸倒的不過是賈禮賈信這種「大眾臉」,但能擊敗伍保的人,也得是隋軍上將。甚至在其他版本中,比如《說唐》,伍保仗著力氣大,還偷襲宇文成都得手,而梁士泰即使在勇武地位更高的《說唐》裡,也未必能做到這一點吧?所以,梁士泰充其量能夠排在11錘將的中間位置,第6名。
即便如此,這四五六的名次,恐怕也很難得到大多數人的認同,畢竟吳可玄和劉子剛等人,也不見得更差,只不過他們登場機會太少,偶爾露面,也是「送人頭」的作用,所以在沒有更加清晰的戰績為憑據的情況下,只能勉強他們排在第6名之後。然而,不管如何排序,倒數第一錘將的位置,肯定是沒懸念的,那就是齊國遠。其實齊國遠在早期的隋唐小說或者戲曲中,雖然是個「龍套」,但他絕非《興唐傳》中的那個「活寶」,甚至在《隋唐演義》原著中,齊國遠還是可以跟秦瓊一較高下的猛人,只不過因為小說傳播的需要,齊國遠逐漸成為了程咬金等真正「書筋」登場前的搞笑擔當。但越是齊國遠這樣的「小人物」,他在小說中的地位越特殊,別看靠空錘四處招搖撞騙,可是功勞立得也不少,並且跟著兄弟們一起成為了大唐開國功臣,跟另外10個本事都比他大的人相比,齊國遠的壽命是最長的,官爵和待遇,也是僅次於李元霸這個西府趙王的。
因此,小說中的這些人和事兒,雖然都可以看成是虛構的,但是道理卻是真實的——齊國遠跟其他「同行」相比,要力氣沒力氣,要武功沒武功,可是只知道使用蠻力,不會動腦子的人,稱不上是真正的「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