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熟食滷菜,請不要再為現撈模式交智商稅了

2020-12-20 享受饕餮盛宴

最近時常見到一些網友說現撈滷菜,或者現撈鴨脖,這部分人將現撈模式稱之為創新模式,將此噱頭前的熟食滷菜稱之為傳統模式,並且放在了對立面,我個人覺得這個現象並不好,本人閒來無事,根據個人的理解,淺述一下個人觀點。

我個人覺得(在一定的理解下)現撈就是一個噱頭,一個侮辱消費者知情權和侮辱行業從業者的噱頭!

我簡單分析一下,為什麼我說現撈就是一個侮辱人類智商的噱頭。

現撈:現撈的定義是什麼?

我先將某百科的對現撈的釋義摘錄一下供大家參考:

現撈區別於傳統滷菜:主要在滷水製作,出菜時間、售賣方式上不同,傳統滷菜是提前滷製好各類菜品,冷透後再擺放好售賣;而四川現撈以其獨特的現煮現撈+回爐再造+新鮮熱乎乎的形式,一經推出,備受大家青睞。川式現撈鮮滷製作工藝簡單,滷水製作時間短、不需要炒糖色,食材不焯水、不醃製,突出食材本色本味,川式現撈鮮滷的口味主要是麻辣鮮香,回味微甜;現滷現撈、現滷現賣,是對傳統滷菜的一種變革;顧客全程參與萊品製作的過程,顧客吃得更放心;現撈萊看起來比傳統滷萊更新鮮。現撈現賣,不會留到第二天再買(賣)。

(首先我要對某百科-現撈詞條作者表達敬意,作者文筆不錯,表達得很清晰)

談談我個人的觀點:

1、為什麼說是侮辱消費者知情權的噱頭。

現撈:按照我的理解或者廣大消費者的觀點應該最簡單直觀的表達就是現煮現撈、現撈現賣、不會留到第二天再買(賣)。

按照我們消費者的理解或者人們對食品安全需求的理解,現撈並沒有錯,而且我個人也認為這是人們對食品安全的一個理想化的目標和追求。如果說所有的商家都可以做到這一點的話,那麼我們對減少食品安全隱患的擔憂將會大大的提高。

理想很豐滿,但是現實卻很骨感。

現在市面上確實流行了一陣現撈熱的現象。任何一個行業能做到佼佼者的並不多,特別是對做滷菜熟食的群體是一個巨大的挑戰。試問有幾個可以做到現撈現賣,不留到第二天的?

無論是生意好的店鋪,或者還掙扎在解決個人溫飽線上的店鋪老闆們,誰不想多做產品?只有做得多,才證明可以賣得多,才可以有錢賺,無論是生意好壞,有幾個沒有剩貨的?難道把剩下的貨第2天再回鍋加熱一下再撈出來,就叫做現撈嗎?(這和做傳統熟食滷菜的有什麼區別呢?)

當然我不能一竿子打死所有的人,或許有一些老闆們確實有自己堅持的底線。人家可能確實猶如詞條內或者消費者認知內形容的,現撈有出菜時間,有別於傳統的滷菜售賣方式;每天只加工多少斤,賣完就不賣了,但是他能保證一年365天每天都可以賣得掉嗎?假如賣不掉的話,他會扔掉嗎???大家想一想…腦補一下……

我個人的理解就是現撈現賣,無非就是規定了一個出菜和售賣的時間,這和做傳統的熟食滷菜的從業者並沒有根本意義上的區別,做傳統熟食滷菜的就不賣熱的嗎?只是沒有規定、提供消費者的一個出菜和售賣的時間而已。

2、為什麼說是侮辱行業內從業者智商的噱頭。

可能對於廣大的消費者而言,可能很多人會認為熟食或者滷菜趁熱吃是最好吃的也是安全的。但是事實真實如此嗎?

凡是資深的從業者,都應該明白,絕大多數的產品無論是從口感還是味道上一定是徹底涼透了得才好吃(特別是隔夜的效果更佳)。

先說一下口感,許多個品種的熟食滷菜需要嚼勁,這種口感如果是在熱乎的狀態下,因為原材料肉製品肌肉組織受熱脹冷縮的原理,肌肉組織會擴張鬆散不夠緊密,因而會較糯爛,黏糊,綿軟等口感,此口感會有某些地區或者個體消費者喜歡;例如:豬頭肉,有些地區或者個人就喜歡吃熱乎的糯爛的,甚至是有點糊嘴的口感;如果是這樣,從業者會自己根據消費者群體所需調整售賣方式的(只是沒有喊出現撈現賣口號)。

但是如果是想要嚼勁,那就必須讓肉製品原材料成熟之後,要涼透到一定的程度之後,肌肉組織才會緊密,緊繃才會呈現出這種口感。

一般為了達到這種口感,一般個人作坊採用自然冷卻的方式。或者放進冰箱冷藏的方式進行冷卻。

而食品加工廠一般為了達到這種口感和其他效果,要採用熟食真空預冷機。關於真空預冷機它是有多種功能的,具體我就不在這裡贅述了,大家有興趣的話可以從網上查閱有關資料。

例如:鴨脖,牛肉,燒雞等,通常上大家都會需求有口感上的嚼勁。而我們從業者從口感到顏色保持(防氧化)還有香味析出(外香),保溼效果變化上也通常會選擇讓其自然冷卻或者進行物理幹涉冷卻。

我們需要明白一件事,不要簡單粗暴地分為現撈模式和傳統模式,這本身就是對熟食滷菜的誤解!

傳統的熟食滷菜其實也是分為冷吃和熱食的;例如:絕味、周黑鴨等都屬於冷吃系列;例如:某些地區的豬頭肉,扒雞(除真空和商業化批量製作外)屬於熱食系列(並且他們是需要浸泡在滷水中售賣,一般售賣時滷水溫度大約要控制在40-45°之間)。

由於每個人的技術和技術水平不同,每個地區的口味和消費方式不同。熟食滷菜系列產品吃沒有一個人人都遵循的標準,同一個品類系列產品,在不同地區就會有不同的銷售方式和方法。

或許任何事情存在即是合理吧。

本人並非是一味的持反對觀點,本人的觀點是所謂的現撈,只是有人利用了人們對食品衛生健康的心理喊出的口號,從而達到商品變現的目的。

無論是作為消費者還是即將從事熟食滷菜行業的準新人,我們不要簡單粗暴的劃分為現撈模式和傳統模式,這就是在給某些人製造的噱頭交智商稅,要清醒認識到這一點。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滋味現撈,締造滷菜行業新時代
    ,再加上傳統滷菜的顏色發黑些,顧客們總會懷疑這滷菜的新鮮度和安全性。為讓更多的消費者親眼見證滷菜的「真香」操作,現撈滷菜已成為滷菜行業的新趨勢。它採用現滷現撈現賣,無需焯水和醃製,製作周期短,口感鮮香,顏色醇正,特別是滷味中的麻辣鴨頭,真的是麻辣入味兒,回味無窮。
  • 如何熬製熟食滷菜老湯?
    熟食滷菜老湯的配料各地口味均有不同,但第一次配滷汁均要用老雞、豬肉等製成鹹鮮湯,再加清水,配上調味,八角、桂皮、小茴香、乾薑、幹蔥、香葉、蔥、姜清水洗一下用紗布包好,放湯桶內旺火燒開,再改小火慢慢熬成鮮湯(行語稱為「制湯」)。
  • 滋尋現撈打造獨特川味滷味熟食,創新才是賺錢之道!
    對於大眾來說味道的創新需要一個過程,無論是甜辣,麻辣,五香,醬香還是綜合型的口味,創新的口感都需要食客來驗證,因此滋尋現撈做得是在大眾口味基礎上進行的創新,比如在傳統滷菜的基礎上進行配方和滷料的獨家創新。創新方面一定要小心翼翼,製作過程可以全程按部就班標準化,這就是這幾年滋尋現撈的創新法門。
  • 正宗現撈滷菜,如何讓滷菜加盟顛覆餐飲行業?
    現撈滷菜作為成都菜裡的一道華美的調味品,滷味也成了成都風味人氣菜中的重要代表。早期的味道經常呈現出花黃、忙青、香味不足,或者有胡椒味等不良口味。今天將從香辣味、花生味、花椒辣味等入手,為大家介紹滷味優惠價。
  • 江蘇宋先生籤約現撈滷菜培訓
    從2015年開始,街頭便陸續出現了「現撈」這種現滷現撈現賣的經營方式。這幾年,現撈店鋪數量呈爆發式增長,街頭巷尾到處可見,大多生意不錯,有的店門前甚至還排起了長隊。現撈這種滷菜製作和售賣方式能夠流行起來,既有必然性,也有偶然性。以前,賣滷菜的都是把原料滷好以後用不鏽鋼盤裝好,再擺在鋪子或攤點上售賣。為了讓顧客有更多的選擇餘地,或者是讓顧客感覺這家店的味道和生意都很好,多數商家都採用「貨賣堆山」的經營策略,即把滷菜的品種和數量做得比較多。
  • 安徽周先生籤約現撈滷菜培訓
    重慶市目前有大大小小上千家現撈店,大多數店鋪集中在主城區。從現有的數據來看,各家現撈滷菜店的生存狀況還不錯,而整個現撈市場也處於上升階段,現撈滷菜也越來越被廣大消費者接受。據重慶一家現撈滷菜店的老闆介紹,開一家現撈滷菜店的資金投入不大,風險相對較小。
  • 滋尋現撈告訴你,油滷現撈最禁忌這一點
    現撈小吃如今是最流行的一種滷味熟食 ,川味滷菜的製作相對來說並不難,但對每一個步驟都很講究,並不是將香料按一定比例放進水裡煮一下,再將食材放進去煮熟這麼簡單,實際上現撈的有很多需要注意的細節。
  • 現滷現撈的火爆秘訣,滋尋現撈告訴你,最後一點必看!
    近幾年現滷現撈逐漸成為了滷菜業界的一種新的銷售模式而空前火爆。很多傳統的滷菜店受到了現滷現撈的衝擊,銷售額逐年下降。很多滷菜店開始摒棄了傳統模式加入到了現滷現撈的大軍中。為什麼現滷現撈會如此的火爆呢,滋尋現撈為你介紹如今現滷現撈火爆的真正原因。
  • 天然上等的《辣滷、現撈、油滷》滷水如何區分、鑑別的標準是這樣
    市面上滷味太多太雜,辣滷、現撈、油滷、紅滷、滷味專賣、滷菜攤攤,各種滷味。大老遠沒看見滷菜就只聞到滷菜的味道,當看到後你知道如何區分、鑑別一種好滷味的標準嗎?你敢隨便亂買嗎?競爭這麼大滷味熟食做不地道怎麼可能立足,就算已經立足了也怕食品安全衛生問題引起麻煩事情吧,今天易家川菜為大家解析如何區分辣滷、現撈、油滷的標準,希望即將從事這一行業的朋友能夠理性看待。
  • 「解密」—廚之佳的現撈鴨脖、現撈滷菜,饞嘴鵝的配方和做法
    現撈鴨脖、現撈滷菜、饞嘴鵝作為這兩年興起的餐飲新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席捲全國,佔領市場,創新美味,引領時尚,成為了眾多小吃愛好者的首選,以其獨特的口感,豔麗的顏色,無窮的回味,簡單的經營深受市場追捧。如此好的東西,怎麼能保密呢?
  • 正宗現撈和滷菜到底有什麼區別?廚之佳給你解鎖
    大風吹、戰國擂,學了現撈誰怕誰。現撈滷菜一時間成為了時尚的先鋒,創業的首選,致富的砝碼,衝擊了傳統滷菜市場,打破了固有滷菜的味道,搶佔了餐飲市場要道,如雨後春筍,芝麻開花,席捲全國。很多人比較納悶,現撈和滷菜到底有什麼區別呢?為什麼這麼受歡迎,味道為什麼差別這麼大?
  • 風靡一時的現撈滷味店到底是什麼滷派?又是怎麼流行起來的呢?
    首先我想說下「現撈」的概念,現撈只是一種滷菜的製作和銷售模式,主要以麻辣味型為主,個人覺得從味型結構來看,現撈不屬於川滷的範疇,它源於湖北武漢的滷鴨脖技術,完全區別於傳統滷菜的配料和製作工藝。風味以麻辣為主,回口甜香。
  • 熟食在四川人心中的一席之地?一份熟食搭配調料,簡單拌至成滷菜
    熟食大家平時也很喜歡吃,尤其在北方逢年過節亦或是家裡來客人的時候,大家都會買上點熟食回家吃。熟悉因為被醃製過,所以吃起來油而不膩的口感更是深受大家的喜愛,一個豬蹄、一隻烤鴨、一個豬耳朵大家都會切上一盤用來招待客人,還可以用來改善夥食。
  • 運營好一家現撈滷菜加盟店,細節到不到位很關鍵!
    顧客永遠是現撈滷菜店的衣食父母,尤其是老顧客,他們不僅僅能帶來持續的後續消費,更重要的是他們能為你帶來良好的口碑1、負責餐中的值臺服務工作,嚴格按服務及規範標準程序,語言、禮儀為顧客提供優質服務。2、做好低質易耗品的合理控制、儘可能控制營運成本費用。
  • 正宗熟食滷味滷菜哪裡有學?
    正宗熟食滷味滷菜哪裡有學? 2020-11-28 16:19 來源:食為先餐飲培訓
  • 擺地攤賣現撈滷菜,半天可以賺500元,最頭痛就是高溫變質與腥味
    地攤最大的優勢就是沒有費用,一些朋友很有經濟頭腦,自己在家裡提前加工,一些現撈滷菜和涼拌菜,然後下午就擺在地攤上銷售,易家川菜每天傍晚都會出門轉路消食,一路上到處都是地攤,閒聊中了解到生意都很不錯,地攤擺得越多,逛街的人越多,半數做飲食的朋友擺攤不到2個小時就售罄,特別現撈滷菜和涼拌菜特別好賣,不但利潤高,而且暢銷,最高半天賣了800元,材料成本,淨賺500元,手藝人靠本事掙錢,賺錢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 熟食滷菜製作過程中滷香味與外香味來源的探討
    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不要小看滷肉,它可不是放進水裡煮熟那麼簡單。想做好一個優秀的滷肉產品,你就得拜師,有很多人花錢無數都做不好;所以就不要相信自媒體上那些公布的所謂的「秘方」,配方。無論是傳統的攤涼還是現代的真空遇冷,其實原理想通,就是讓100°熟食在降至常溫狀態的過程中可以揮發掉一部分水分,同時肉質中也會吸收一部分外表湯汁(包括香味、鹹味、辣味都會被吸收回一部分),待涼透後你再去品嘗,味道就基本裡外一致。
  • 沒人會告訴你熟食店滷菜的顏色是怎麼做的,揭秘熟食行業滷菜上色
    網上有很多關於怎樣給滷菜上色的教程,而且大部分的教程都是告訴你用糖色給滷菜上色,但是我要告訴你的是,像這樣教用糖色給滷菜上色的人分為兩種,一種就是什麼都不懂的人,一種則是懂滷菜製作的人,但是卻沒有說出真正的方法,而是告訴你一種大家都知道而且效果並不好的方法,為什麼這麼說,看我下面的回答,你就明白了。
  • 2020年的現撈滷菜,怎麼做才能保持高收入水平?
    當代年輕人對於滷味的喜愛,導致滷菜市場加盟特別受到關注,在成都滷菜市場中,滷丁記現撈滷菜是具有一定的特色,因此都會選擇加盟,滷丁記現撈滷菜的優勢又在哪?首先:滷丁記現撈滷菜培訓,滷菜口味有保障如今的餐飲行業可謂是風生水起,各種產品爭相鬥豔,這無疑有著巨大的競爭壓力,因此如果投資者在產品上沒有競爭優勢,那是無法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存活的,因此需要強大的口味保證,以及穩定的口感。
  • 滋尋現撈告訴你,滷菜中這種香料的妙用!
    今天與大家分享沙姜也就是山奈這種香料,在川味滷菜中起到的作用及如何正確地使用它,讓大家少走點彎路,希望滋尋現撈的分享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我們都知道香料在滷水中的作用十分關鍵,對於每一種香料的使用我們都應該熟練掌握,它是直接影響滷菜成品口味的重點。沙姜又名山奈,為姜科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的根莖,根葉皆如生薑。沙姜原產於熱帶,主產區在東南亞,我國主要分布在廣東、廣西、雲南、四川、臺灣、福建等地。含有揮髮油,主要成分為桉油素、龍腦、姜辣素、山奈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