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奇生物:產生葉綠素但無光合作用

2020-12-11 中國科學院

新奇生物:產生葉綠素但無光合作用

2019-04-08 科技日報 劉霞

【字體:

語音播報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導,科學家們首次發現了一種可產生葉綠素但不參與光合作用的生物體——「corallicolid」,其存在於全球70%的珊瑚中。研究發表於最新一期《自然》雜誌,有望為人類更好地保護珊瑚礁提供新線索。

  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植物學家、高級研究員派屈克·基林介紹說:「這是地球上第二豐富的珊瑚寄居者,直到現在才現身。這種有機體帶來了全新的生物化學問題。它看起來像一種寄生蟲,絕不進行光合作用,但它仍然會產生葉綠素。」

  葉綠素是植物和藻類中存在的綠色色素,可以在光合作用過程中吸收來自太陽光的能量。

  基林解釋說:「擁有葉綠素卻不進行光合作用實際上非常危險,因為葉綠素非常擅長捕獲能量,但沒有光合作用來緩慢釋放能量,就像細胞中生活著一顆炸彈一樣。」

  據悉,corallicolids生活於各種珊瑚的胃腔中,負責建造珊瑚礁、黑珊瑚、扇形珊瑚、蘑菇珊瑚和海葵。它們是一種頂復體(apicomplexan)——大量寄生蟲的組成部分。這些寄生蟲擁有被稱為質體(植物和藻類細胞發生光合作用的部分)的細胞區室。最著名的頂復體就是引起瘧疾的寄生蟲。

  10多年前,科學家們在健康珊瑚中發現了與頂復體相關的光合藻類,這表明,它們可能是從附著在珊瑚上的光合作用生物進化而來,然後變成我們今天所知的寄生蟲。

  生態學數據顯示,珊瑚礁中含有幾種頂複合體,但corallicolids至今尚未被研究過。這一有機體揭示了一個新難題:它不僅含有質體,而且含有葉綠素生產中使用的所有四種質體基因。

  該研究第一作者、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後研究員沃爾丹·鄺說:「我們不知道為什麼這些生物會堅持保留這些光合作用基因,這裡也許存在一些我們以前從未知曉的生物學機理。」

  研究人員希望進一步研究corallicolid,了解它們的生活習性、棲息地,從而更好地保護它們。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導,科學家們首次發現了一種可產生葉綠素但不參與光合作用的生物體——「corallicolid」,其存在於全球70%的珊瑚中。研究發表於最新一期《自然》雜誌,有望為人類更好地保護珊瑚礁提供新線索。
  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植物學家、高級研究員派屈克·基林介紹說:「這是地球上第二豐富的珊瑚寄居者,直到現在才現身。這種有機體帶來了全新的生物化學問題。它看起來像一種寄生蟲,絕不進行光合作用,但它仍然會產生葉綠素。」
  葉綠素是植物和藻類中存在的綠色色素,可以在光合作用過程中吸收來自太陽光的能量。
  基林解釋說:「擁有葉綠素卻不進行光合作用實際上非常危險,因為葉綠素非常擅長捕獲能量,但沒有光合作用來緩慢釋放能量,就像細胞中生活著一顆炸彈一樣。」
  據悉,corallicolids生活於各種珊瑚的胃腔中,負責建造珊瑚礁、黑珊瑚、扇形珊瑚、蘑菇珊瑚和海葵。它們是一種頂復體(apicomplexan)——大量寄生蟲的組成部分。這些寄生蟲擁有被稱為質體(植物和藻類細胞發生光合作用的部分)的細胞區室。最著名的頂復體就是引起瘧疾的寄生蟲。
  10多年前,科學家們在健康珊瑚中發現了與頂復體相關的光合藻類,這表明,它們可能是從附著在珊瑚上的光合作用生物進化而來,然後變成我們今天所知的寄生蟲。
  生態學數據顯示,珊瑚礁中含有幾種頂複合體,但corallicolids至今尚未被研究過。這一有機體揭示了一個新難題:它不僅含有質體,而且含有葉綠素生產中使用的所有四種質體基因。
  該研究第一作者、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後研究員沃爾丹·鄺說:「我們不知道為什麼這些生物會堅持保留這些光合作用基因,這裡也許存在一些我們以前從未知曉的生物學機理。」
  研究人員希望進一步研究corallicolid,了解它們的生活習性、棲息地,從而更好地保護它們。

列印 責任編輯:侯茜

相關焦點

  • 海洋中驚現無光合作用卻能產生葉綠素的生物
    圖片來源:物理學家組織網科技日報北京4月4日電(記者劉霞)據物理學家組織網3日報導,科學家們首次發現了一種可產生葉綠素但不參與光合作用的生物體—「corallicolid」,其存在於全球70%的珊瑚中。研究發表於最新一期《自然》雜誌,有望為人類更好地保護珊瑚礁提供新線索。
  •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考點解讀!
    (材料:菠菜的綠葉)1.提取葉綠體的色素的原理:葉綠體色素易溶於有機溶劑(無水乙醇,丙酮),不溶於水。:分多次,每次加入少量無水乙醇)(5) 研磨不充分,色素未能充分提取出來葉綠體色素的功能:吸收,傳遞(4種色素),轉化光能(只有少量的葉綠素a把光能轉為電)影響葉綠素合成的因素:光照,溫度,礦物元素(Mg)
  • 基於光合作用原理,葉綠素也能製備太陽能電池
    眾所周知,葉綠素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不可或缺的因素。光合作用的第一步是光能被葉綠素吸收並將葉綠素離子化,產生的化學能被暫時儲存在三磷酸腺苷(ATP)中,並最終將二氧化碳和水轉化為碳水化合物和氧氣。在能源消耗持續增多的當下,科學家們不禁想像,能否仿照植物的光合作用,用葉綠素製造太陽能電池呢?葉綠素分子是自然界中儲量最豐富、對環境最友好的功能性有機半導體材料,將葉綠素及其衍生物作為主要素材製備新型太陽能電池,既可以實現廉價可再生自然資源的有效利用,又可以通過模仿天然體系的光能轉化過程實現潛在的高光電轉換效率。
  • 打開植物光合作用大門 葉綠素合成關鍵酶三維結構被解析
    萬物生長靠太陽在生物進化的過程中,能量及物質的合成,經過了「黑暗-光明」的轉變。在生命誕生之初,大部分微生物都可以在黑暗中存活,引導它們合成物質和能量的,是一種名為DPOR(非光依賴型原葉綠素酸酯氧化還原酶)的蛋白酶。
  • 高三生物下冊光合作用知識點
    證明:綠色葉片在光合作用中產生了澱粉。③1880年,德國科學家思吉爾曼用水綿進行光合作用的實驗。證明:葉綠體是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氧是葉綠體釋放出來的。④20世紀30年代美國科學家魯賓卡門採用同位素標記法研究了光合作用。第一組相植物提供H218O和CO2,釋放的是18O2;第二組提供H2O和C18O,釋放的是O2。光合作用釋放的氧全部來自來水。
  • 人類為什麼不在DNA中植入葉綠素,通過光合作用獲取能量?
    相信任誰都能區分出植物和動物的區別,除了外表,植物還能進行人類做不到的光合作用,雖然生物界有極小部分生物也能進行光合作用,但這對人類來說確實望而卻步的。因為光合作用對植物來說是十分重要的,它就相當於人類的日常飲食,只要有太陽,植物就不會缺少能量攝入的途徑。
  • 第五種葉綠素(Chl f)的發現之旅--生物谷專訪雪梨大學陳敏(Min...
    陳敏:葉綠素f的發現可能對傳統的光合作用理論是一次挑戰,它突破了光合作用發生的物理極限(physical limit)。葉綠素f使那些利用光合作用的生物的可利用光範圍更寬,因此,更多太陽光能夠被光合作用所利用,光合作用的效率或因吸收光譜波段的拓寬而提高。
  • 葉綠素含量與光合作用有密切關係,其理由是很明顯的
    葉綠素含量與光合作用有密切關係,其理由是很明顯的。但是當葉綠素含量超過一定限度之後,其含量對光合作用就沒有影響了。這是因為葉綠素已經有餘,與葉綠素密切相關的光化學反應,已不再是光合作用的限制因子。為了表示葉綠素含量與光合作用的關係,常用「同化數」的大小作為指標。
  • 光合作用有水產生的嗎?
    世界上最偉大的反應是什麼:我認為是光合作用。世界上最複雜的反應是什麼?我認為也是光合作用。
  • 初中生物練習題之光合作用
    (4)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______。     12.探究:葉綠素的形成與光照的關係。     閱讀下面的資料,它會給你的探究活動提供一些啟示。     韭菜與韭黃是我們常吃的蔬菜,它們都是通過韭菜的幼芽發育而來的。韭菜長在陽光下,是綠色的。
  • 2020年中考生物複習提綱:光合作用
    (2)脫色是使葉綠體中的葉綠素溶解到酒精中。     實驗結果:遮光部分不變藍,未遮光部分變藍。     實驗結論:     (1)綠葉只有在光下才能製造有機物。     (2)綠葉在光下製造有機物——澱粉。
  • 人體血管中放入葉綠素後,能否利用光合作用獲取能量?真的可行?
    動物和植物有很大區別,植物通過體內葉綠體進行光合作用,這是它們攝取能量的關鍵途徑。這時候有位科學家提到一個大膽猜測,為何人類沒有光合作用的功能呢?如果能在人類的血管中放入葉綠素,未來人類是否再不用擔心缺少能量。
  • 會發出螢光的葉綠素(下)
    大家都聽過光合作用,植物進行光合作用才能夠產生氧氣,那麼對於光合作用的知識你了解多少呢?什麼是光合作用?光合作用需要哪些條件?光合作用在哪裡進行?只有植物可以進行光合作用嗎?這些都是平常大家問我的問題。《自然-化學》雜誌刊登了一項新的研究。科學家發現參與光合作用的分子能像非生命物質那樣,表現出相同的量子效應。儘管在此之前,就有研究指出,量子相干性在光合作用的能量傳輸過程中扮演著重要作用。
  • 初一生物複習資料:七年級生物植物光合作用的實質同步練習(附答案)
    先剪斷葉片的主葉脈(如右圖所示),再將綠色植物放在陽光下照射2~4小時,最後檢測發現B區沒有產生澱粉。原因是該部分區域缺少光合作用所需要的   A.二氧化碳 B.水 C.葉綠素 D.光   10、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將光能轉化為化學能,並將化學能儲存於其中的是   A.氧 B.葉綠素 C.有機物 D.無機鹽   11、現有四個實驗裝置,若要驗證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則應選用的裝置組合是   二、填空題   1.
  • 專題05 光合作用與細胞呼吸-2021年新高考適應性考試(八省聯考)生物試題分類彙編
    (2021八省聯考湖南生物)14. 適宜的溫度和光照條件下,在盛有水生動植物的魚缸內(不考慮微生物的影響),物質代謝處於相對平衡狀態的是(  )A. 動物呼吸作用釋放的CO2量等於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的CO2量B. 動物呼吸作用吸收的O2量等於植物光合作用產生的O2量C.
  • 初中生物知識點梳理之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製造有機物
    (形成對照,讓見光部分充分進行光合作用)     3. 幾小時後,摘下葉片,去掉遮光的紙片。     4. 把葉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燒杯中,隔水加熱,使葉片含有的葉綠素溶解到酒精中,葉片變成黃白色。     5. 用清水漂洗葉片,再把葉片放到培養皿裡,向葉片滴加碘液。
  • 高三生物教案:《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教學設計
    本文題目:高三生物教案: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一、知識結構  二、考點分析  1、有關影響光合作用速率的幾組曲線分析及生產上的應用  (1)光照強度  (5)葉齡  ①圖象(如右圖)  ②關鍵點含義  OA段為幼葉,隨幼葉的不斷生長,葉面積不斷增大,葉內葉綠體不斷增多,葉綠素含量不斷增加,光合作用速率不斷增加。  AB段為壯葉,葉片的面積、葉綠體和葉綠素都處於穩定狀態,光合速率也基本穩定。
  • 科學家揭秘原始生物如何進行光合作用
    光合反應中心被認為只進化產生過一次,即現存的所有光反應中心蛋白都是從同一個祖先蛋白進化而來。追本溯源,科學家希望探究在早期地球環境下,古老的光合反應中心的空間結構是什麼樣的,與其他高等光合生物的反應中心有何不同?綠硫細菌是光合細菌大家庭中的一員,被認為可能出現在35億年前,這類細菌能夠從硫化氫、膠體狀硫黃和硫代硫酸鹽等物質獲得電子而進行厭氧的光合作用。
  • 《Science》:新型光合作用被發現,有望改寫教科書!
    此項研究於 14 日發表於《科學》雜誌,由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牽頭,得到了英國生物技術與生物科學研究理事會(BBSRC)的支持。來自坎培拉澳大利亞國立大學(ANU)、巴黎及薩克萊法國科學研究中心、以及米蘭國家研究委員會的科研團隊也參與了此次研究。
  • 紅外線也能使植物進行光合作用
    日本京都大學三室守教授領導的一個研究小組發現,儘管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的光能高低有所不同,但其效率相同。這一發現使低電力糧食生產成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