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小時候,一年最多也就吃幾次肉,只有到了過年時才能大快朵頤,所以肉在那個時期顯得彌足珍貴,每次吃完都意猶未盡地感慨肉真好吃,如果能頓頓吃肉該有多好。漸漸長大後,開始住校,中學時代學校離家遠,有時為了節省路費,一個月才回去一次,每次回家都欣喜若狂,不僅是因為得之不易的假期,還有媽媽做的美味可口的飯菜,其中最期盼的便是肉,在學校食堂幾乎無肉可吃,也只有回到家才能解解饞。每次媽媽或者買點豬肉包餃子,或者買只雞燉燉吃.。父母對於孩子總是捨得的,一方面覺得理解上學的辛苦,一方面希望多吃肉補充補充營養,可能他們一個月也沒吃上一次肉,卻在短暫的兩天裡可以頓頓吃肉,所以說父愛母愛是最偉大最無私的。我家最常做的就是燉雞,在我們老家,坐月子都是喝的最多的即使雞湯,在他們的潛意識裡雞湯是非常有營養的,而且我們老家那裡燉雞的時候會加入一種東西叫做黃芪,它是我們常見的純天然保健食材,中醫認為認為黃芪「益元氣而補三焦」,為「補氣諸藥之最」。現代研究發現,黃芪不僅能擴張冠狀動脈,改善心肌供血,提高免疫功能,而且能延緩細胞衰老,所以還有人說黃芪燉雞賽人參一說。
尤其是現工作壓力大,生活壓力也大,好多人都會有乏力、氣短、多夢、容易感冒等現象,特別是女性朋友們隨著年齡的增長,皮膚會有色斑,鬆弛,無光澤等等,這些都是氣血不足的表現。好多朋友為了改善這些情況而去買一些價值不菲的化妝品,其實那只是治標不治本,還不如自己在家煲上一鍋黃芪雞湯。雞肉屬於溫性,和黃芪一起燉湯效果更佳,更能起到補氣生血,美容養顏的目的。女性朋友經常燉這個吃,臉色會變得紅潤有光澤。而那些一變天就容易感冒的朋友多喝黃芪燉雞湯,可以補血益氣,增強免疫力,讓自己少感冒。說了這麼多,肯定會有朋友好奇這個黃芪燉雞怎麼做的了,其實很步驟很簡單,就是從沒下過廚的朋友也一看就能學會。好了,廢話不多說,一起看看黃芪燉雞的詳細製作步驟吧。
黃芪燉雞所需要的材料有:老母雞 1隻,黃芪 10克,姜 1塊,蔥 1根,紅棗 1把,枸杞 1把,鹽 適量,料酒 適量。
黃芪燉雞的具體做法:
1、 黃芪、紅棗、枸杞洗淨備用;姜切厚片,蔥切段;
2、 將老母雞洗淨,然後剁成小塊,放進鍋中,加適量的水,放兩片姜,蔥段,少許料酒,然後大火燒開。煮三分鐘後,撇掉浮沫,撈出雞塊,衝洗乾淨;
3、 另起一個鍋,把焯過水的雞塊放進去,加入剛才洗好的黃芪、紅棗、枸杞,再放一塊姜,加入足量的水,大火燒開,然後轉小火,燉煮約2個小時。
4、 煮到最後剩下15分鐘時,加適量的鹽調味。
黃芪燉雞製作過程中需要注意的細節:
1、 黃芪是中藥材,一般中藥店都有售,另外煮出的湯有少許的中藥味,剛開始不適應這個味道的朋友可以減少黃芪的量。
2、 這個湯用老母雞的效果比較好,不過現在真正的老母雞不容易買到了,大家可以用一般的雞來代替。
3、 生雞燉煮之前一定要焯水,這是為了逼出血水,不然的話會影響燉出來的湯的效果。
4、 燉湯時水要一次性加夠,不要中途加水,如果實在是需要加的話記得加開水。大火燒開後就轉成小火,讓水保持微開的狀態。
5、 調味時只需加鹽即可,燉好後吃肉喝湯,湯一定不要倒掉,精華都在湯裡。
好了,以上就是今天為大家分享的黃芪燉雞的具體做法,喜歡的朋友別忘記點個關注,公子每天都會手把手教大家做最好吃、最新穎的家庭美食,讓您輕輕鬆鬆用最普通的食材做出最美的味道!
喜歡公子食記的文章請點讚、關注、分享!你有什麼觀點和想法,歡迎在下面踴躍留言和大家一起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