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三縣與北京協同背後:如何融入?戶籍將如何管理?

2020-12-18 新浪財經

來源:中國新聞周刊

北三縣如何融入北京

本刊記者/徐天

通州與北三縣:如何協同發展

「北三縣將在諸多方面,融入北京。」3月17日,《北京市通州區與河北省三河、大廠、香河三縣市協同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由國家發改委公布,很多專業人士做出上述解讀。

三河、大廠、香河,均為河北省廊坊市所轄,統稱為「北三縣」。北三縣地處北京、天津之間,與廊坊反而不相連,成為了一塊飛地。多年來,北三縣為人所知,是因其與北京之間距離較近、房價較低,成為了北京人的「臥城」。

北三縣與通州區聯繫緊密,卻因多年來各自為政,在發展中出現了諸多問題。《規劃》指出,兩地空間布局缺乏協調,功能組織鬆散,職住不平衡問題突出,貼邊連片發展問題嚴重;跨界交通問題突出,交通擁堵嚴重,尤其是早晚尖峰時段交通秩序混亂。

正因為北京「臥城」這一定位,使得北三縣多年來產業發展結構失衡,傳統產業多,新興產業少,產業層次低,就業吸納能力不強,過度依賴房地產開發。兩地在教育和醫療等公共服務領域的資源配置、服務水平、設施標準存在明顯落差。

《規劃》的出臺,就是為了解決這一系列問題,通過統一規劃、統一政策、統一標準、統一管控,包括空間格局、公共運輸、公共服務等多方面措施,實現北三縣與通州的協同發展。

水到渠成

京津冀區域協同發展示範區,是此次《規劃》對通州與北三縣的戰略定位。

這一定位,讓人聯想到另一個示範區——半年前同樣由國家發改委印發總體方案的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包括上海市青浦區、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浙江省嘉興市嘉善縣,面積也與北三縣和通州的總體面積相似,約2300平方公裡。

不過,通州和北三縣是「協同發展」,青浦等區縣則是為「一體化發展」而努力。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副院長鄭德高在接受採訪時指出,長三角兩省一市的人文環境和資源稟賦差距較小,有動力也有條件實現一體化。

北三縣與通州的差距則比較大。中國區域經濟學會副會長肖金成告訴《中國新聞周刊》,北三縣在河北省內屬於經濟實力較為發達的地區。但與通州相比,經濟基礎仍較薄弱,農村的面貌也比較差。因此,北三縣和通州的協調發展,首要解決的是落差問題。

根據2018年的數據,通州的GDP為832.4億元。而北三縣中,三河當年GDP為487.7億元,大廠為109億元。香河2017時的數字是250.8億元。北三縣GDP之和超過了通州。

不難理解,對北三縣而言,與通州進行協同發展,是千載難逢的機遇。

2004年2月,國家發改委經濟司召集北京、天津以及河北發改部門負責人,在廊坊召開了京津冀區域經濟發展戰略研討會,就一些原則問題達成了「廊坊共識」。當年11月,發改委進行《京津冀都市圈區域規劃》的編制,並於2010年上報。

2013年,習近平赴天津、河北視察,提出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3月24日,京津合作協議籤訂,5月20日和5月22日,河北省分別與天津和北京籤署了合作框架協議,內容詳實而具體。

2014年,《廊坊市北三縣統籌發展規劃(2013—2030)》完成,提出要將北三縣打造成為「京津冀協同發展示範區」。

2015年4月,《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由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通過,綱要指出,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是一個重大國家戰略,核心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

2017年,北京市公布《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0年)》,正式將北三縣寫入首都的規劃:「實現北京城市副中心與廊坊北三縣地區統籌發展」。這版城市總規指出,通州與北三縣地域相接、互動性強,需要建立統籌協調機制,加強重點領域合作,促進北三縣產業升級,做到統一規劃、統一政策、統一管控,實現統籌融合發展。

2019年1月,北京市發布《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詳細規劃(街區層面)》,在這一版控詳規中,通州與北三縣的統籌發展擁有單獨的章節,打造「京津冀區域協同發展示範區」,也成為兩地的共同目標。

相較此前的北京市城市總規,控詳規在兩地「統一規劃、統一政策、統一管控」的基礎上,加了「統一標準」,統籌發展的領域也更為全面,包括空間格局、城鄉風貌特色、生態環境、綜合交通網絡等。

在一系列規劃的鋪墊之下,此次發布的《北京市通州區與河北省三河、大廠、香河三縣市協同發展規劃》,屬於水到渠成。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參與了《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詳細規劃(街區層面)》和《北京市通州區與河北省三河、大廠、香河三縣市協同發展規劃》這兩個規劃的編制工作。其副院長王凱曾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採訪時表示,雙方的規劃多次對接、多次溝通,「尤其是通州和北三縣的協同發展規劃,這在過去是不可能的」。

轉移與承接

5點出門,從燕郊的家出發,騎共享單車到公交車站,乘公交車進京後換乘多趟地鐵,早上10點前剛好能趕上位於北五環外的公司打卡時間。這是今年3月初單位復工後,一位上班族每日的通勤步驟。

受疫情影響,多條跨省公交線路停運。截至3月初,燕郊只有一趟公交車可以進京,再加上要在檢查站進行進京人員的體溫檢測,四五個小時成為燕郊通勤族的常見單程耗時。

肖金成對《中國新聞周刊》指出,通州與北三縣協同發展,如果還在中間設檢查站,就耗費巨大時間和精力,尤其是北京和河北地界各設一個檢查站更無必要,檢查站應該外移。

檢查站的廢立,僅是這片區域協同發展的一個剖面。此次公布的《規劃》,涉及空間格局、生態建設、交通網絡、產業發展、公共服務等多個領域,均事關民生。

產業布局是各方關注的重點,尤其是北三縣作為北京的「臥城」由來已久,首先要回答的一個問題是,是否還要繼續走房地產模式?

答案是不。近幾年,北三縣的房地產開發已得到了有效控制。《規劃》也進一步指出,要嚴控房地產無序開發。堅決摒棄以房地產開發為主的發展方式,制定更加嚴格的房地產項目準入條件和年度開發總量約束機制。

在此基礎上,要走上健康的發展之路,核心的一項工作是做好「承接」。

什麼產業將轉移來通州和北三縣?《規劃》給出的答案是,北京「擺不下、離不開、走不遠」的產業,強調通州與北三縣要在產業發展重點及產業鏈條上進行協同分工。

「通州區重點圍繞前沿技術研發環節、科技創新與服務的高端環節進行布局,北三縣地區重點在中試孵化環節、製造環節和配套服務環節實現與通州區的產業協同。」

《規劃》將通州與北三縣中城市功能集中建設的主要區域,分解為一中心、四組團,中心自然是北京城市副中心,四組團則包括燕郊組團、三河組團、香河組團以及亦莊新城的通州部分。

組團的定位明確了,產業的空間布局也就得以明確。根據《規劃》,組團應「特色鮮明、職住平衡」。其中,燕郊從三河剝離,單獨成為組團。《規劃》在燕郊組團上著墨最多:「應重點發展科技創新、商務服務、健康養老等功能,補齊公共服務短板,優化提升城市品質,與北京城市副中心形成更加緊密的功能協作關係。」

此外,三河組團要重點發展科技創新和商務服務功能;香河組團重點發展健康養老、智慧物流、科技創新等功能;亦莊新城(通州部分)組團重點發展科技創新功能和城市綜合服務功能。

通過產業發展,實現各組團的職住平衡,北三縣與北京市潮汐交通的狀況會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而更直接的變化,需要靠交通一體化來實現。《規劃》指出了幾種解決方案,一方面要加快北三縣內部以及與通州的骨幹道路對接,完善快速公交網絡;另一方面,則要構建以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為主,亦莊站、燕郊站、三河站、香河站為補充的客運樞紐體系,還要形成區域軌道快線(含市郊鐵路)、軌道普線、局域線等多層次的軌道交通網絡。

產業來了,交通改善了,要靠什麼舉措來留住人?公共服務。這是當前已經在做的一項工作。2019年全國兩會期間,北京市長陳吉寧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說,推動產業、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向廊坊北三縣延伸布局。

協同的難題

通州與北三縣的公共服務差距仍然很大,其中大眾最為關注的是教育和醫療領域。

2019年2月,北京市教委、廊坊市政府以及北三縣教育主管部門,共同研究制定了《關於北三縣地區教育發展合作協議》,雙方將完善溝通協調機制和政策保障機制,落實教學管理、教師培訓、人才培養、學生交流等四項合作。

以教學管理來說,雙方將建立北京市優質中小學、職業院校與北三縣學校協同發展共同體,在學校管理、師資培養、課程建設、資源共享等方面深化對口合作。2019年10月,北京市朝陽師範附屬小學等5所中小學,與三河、燕郊的多所中小學籤訂了合作協議,實現課程體系與名師資源共建共享等幾方面合作。

根據《規劃》所說,未來,還會「鼓勵以合作辦學、建立分校區等方式,促進北京優質教育資源向通州區與北三縣轉移」。

在醫療領域,為了緩解東五環外鮮有三甲醫院的困境,《規劃》指出,要「建立覆蓋城鄉、服務均等的衛生健康服務體系,逐步完善醫院、公共衛生和基層衛生等基礎設施,優化服務機構布局,提高基本醫療設施建設水平,大幅提升衛生健康服務能力」。

目前,已有友誼醫院、北大人民醫院、安貞醫院等多家三甲綜合醫院在通州布局。北三縣的一批醫院也得到了幫扶,與北京多家醫院共同成立了醫聯體。比如清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與香河縣氣管炎哮喘醫院建立醫療聯合體,前者會組織專家到香河坐診、查房,接受後者醫護人員前來培訓,並開通雙向轉診綠色通道等。

隨著北三縣的發展吸引越來越多的人,他們的戶籍將如何管理?

在《規劃》的結尾有一段話:「創新人口人才管理政策。通州區嚴格執行北京市人口積分落戶制度。河北省實施北三縣戶籍制度單列管理。」

2019年底,中央辦公廳和國務院辦公廳聯合下發文件,要求各地全面取消城區常住人口300萬以下的城市落戶限制,全面放寬城區常住人口300萬至500萬的大城市落戶條件。而北京則是人口超千萬的城市,戶籍政策始終沒有放開。

這種情況下,北三縣的「戶籍制度單列管理」就十分特殊了。肖金成認為,恐怕「既不能像北京那麼限制,也不能像河北那麼沒有門檻」。不過,相關政策還有待進一步出臺。

不難看出,《規劃》涉及了不同行政區的方方面面內容。想要實現協同發展,協調必不可少,難度也不小。

中規院副院長王凱曾對《中國新聞周刊》舉了一個較為典型的例子,即潮白河兩岸的生態環境保護。走訪中,他們發現,通州一側的工作還不錯,綠化帶很寬,另一岸則高樓林立,離河道非常近,部分地區貼邊率高達80%以上,「密密麻麻,像一個鐵桶圍在北京周邊」。

王凱表示,兩地都必須遏制貼邊發展和無序蔓延。按照兩地建立的統一管控規則,雙方在潮白河兩岸的建設,都必須後退,降低貼邊率,一些已經批出去的項目如果不符合規劃要收回,不能再建設。「最重要的還是要打破『一畝三分地』的思維定式,在區域尺度上統籌協商解決。」

這將是接下來兩地發展所面臨的一個極大挑戰。雙方如何進行有效溝通,以及錢由誰出?

肖金成指出,紙上談兵容易,付諸實踐則涉及一個重要問題,誰來掏錢。這一問題沒有寫入《規劃》中。北三縣是縣級行政單位,相較通州財政實力並不雄厚。假如要解決交通問題,投資主體如何確立?肖金成建議,可以由兩地提供一定數額的資本,共同建立交投公司,再通過發行債券或向銀行借款,由公司統一建設以及運營管理。

當然,這只是其中的一環。在長三角的一體化發展示範區總體方案中,發改委提出,這一小片區域將「加強通盤謀劃和頂層設計,在跨省級行政區、沒有行政隸屬關係、涉及多個平行行政主體的框架下,探索一體化推進的共同行為準則,形成制度新供給。」

這也是通州和北三縣需要探索的。

相關焦點

  • 北三縣會不會併入北京?通州和北三縣整合規劃將出臺
    這三大規劃,對廊坊北三縣地區的未來將有何影響?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建設被認為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要步驟。圖為北京通州核心區。只有打破『一畝三分地』思維定式,積極穩妥做好交界地區規劃建設管理,才能更有利於通州和北三縣的發展,畢竟通州和北三縣挨得實在太近了。」但是,僅有規劃推動,區域系統發展依然只是紙上談兵。關鍵在於,能否打破區域行政壁壘,實現多項制度的一體化發展。而這正是《協同發展規劃》著力於解決的問題。
  • 通州未來要如何規劃?將在哪些領域和北三縣統一?
    同時,城市副中心未來將重在實現三個層次的協調,即155平方公裡的通州新城規劃,通州整個轄區906平方公裡的總體規劃,再加上北三縣在內的2000平方公裡規劃。  北京舉全市之力,正再造一個「新北京」。  新版《北京市城市總體規劃》正在修編。北京上一版城規是在2002年發布,名為《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04年-2020年)》。
  • 通州北三縣協同發展規劃出爐,9個關鍵詞劃重點
    完善北京城市副中心南部與大廠、香河的骨架性通道網絡。構建快速公交通道,完善北三縣與北京中心城區的快速公交網絡。構建區域高速疏解通道,將東六環路國家高速公路功能外移至首都地區環線高速公路,近期利用密涿高速作為區域過境通道,遠期新建密涿—京滬高速公路聯絡線,構建外圍疏解通道。
  • 北三縣「劃歸」入京,何時辦理落戶?
    在京津冀超級城市群的規劃建設中,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建設和通州區與北三縣地區的整合規劃都是重中之重!作為一個跨行政區域的非常重要的規劃,將切實通過規劃實施來帶動區域協同發展。近日,廊坊市委、市政府召開北京通州區與廊坊北三縣協同發展規劃工作匯報會,聽取規劃編制進展情況匯報,專題研究北三縣與通州區協同發展工作。
  • 從「三統一」到「四統一」,北三縣的待遇不一般
    今年1月3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對《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詳細規劃(街區層面)(2016年-2035年)》批覆強調,要推動城市副中心與河北省廊坊北三縣地區協同發展,實現通州區與河北省廊坊北三縣地區統一規劃、統一政策、統一標準、統一管控,促進協同發展。在攸克君看來,增加的這個「統一」非同凡響。
  • 北三縣併入新北京?燕郊戶口等於北京籍?
    北三縣併入新北京?燕郊戶口等於北京籍? 一,北三縣併入新北京?北京市規劃委的王飛主任說得比較明白,副三個層級,1,155副,2,960通州全域,3,2000通州加北三。他的意思,是在規劃層面,翻來覆去,一個意思,規劃一張圖。
  • 唱響副中心與北三縣協同發展「合奏曲」
    未來,城市副中心將被打造成為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橋頭堡」,拓展城市副中心發展空間的同時,也讓北三縣居民共同受益。堅持區域協調、聯動發展,建設以首都為核心的世界級城市群。剛剛閉幕的市委十二屆十五次全會,提出「十四五」時期要抓好「六個更加突出」,其中之一便是更加突出區域協調發展,著力提升京津冀區域整體發展水平。
  • 北三縣重大利好,醫療資源將與通州整合
    本月底,以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潞河醫院為主的北三縣醫院管理中心即將成立,潞河醫院和廊坊北三縣中心醫院等將成為首批加入的4家醫院,潞河醫院作為北三縣醫院管理中心的主委,北三縣中心醫院作為副主委。在副中心北三縣協同發展規劃的基礎上,醫療先行,制訂醫療協同發展規劃。
  • 河北廊坊北三縣與北京通州將實現「四統一」規劃
    新聞發布會現場 中國網 圖河北省廊坊市北三縣(即三河市、大廠回族自治縣以及香河縣)將與北京市通州區實現「四統一」規劃。王東峰透露,同時也涉及到河北其他市縣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平臺,比如河北廊坊北三縣,在天津和北京之間,區域面積大於北京城市副中心,根據中央部署,河北廊坊北三縣與北京通州區「四統一」,即統一規劃、統一標準、統一政策、統一管控,現在規劃已經上報京津冀協同發展領導小組,審定之後全面推進,這是一個合作平臺。
  • 北京1個月社保可買北三縣住宅?揭秘!
    小編(通州八通網:bjbato)獲悉,近日,北三瘋傳「限購解除,北京一個月社保可在燕郊買房」,房管局回復沒有收到任何書面通知,但燕郊多個新樓盤都有沒有購房資格通過房管局審核網籤案例。 燕郊新房外地人到底能不能買?如何通過審核網籤?風險有多大?燕郊樓市未來如何發展?各種問題解開...
  • 廊坊| 北三縣與北京通州籤訂協議,開啟公共就業服務協同發展新徵程
    廊坊 | 北三縣與北京通州籤訂協議,開啟公共就業服務協同發展新徵程 2019-09-26 16: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杜帥開說】五年規劃對接北三縣,想要買房你別心急!
    2025年左右,北三縣北漂的工作地將主要成了「通州+國貿CBD」的雙圈驅動。 03 三、大量醫療資源輻射北三縣 2025年左右,通州將成為北京另一個醫院資源集聚高地。
  • 北三縣併入北京?房價還漲?廠通橋能修?你要的答案來了
    MAR18昨天,國家發改委發布了近到2025年遠到2035年的《北京市通州區與河北三河、大廠、香河三縣市協同發展規劃》下簡稱《規劃》。傳說中的北三縣併入北京,房價還得大漲,以及修廠通橋等傳說都會有答案。
  • 北三縣劃入北京的可能性有多高?燕郊、香河、大廠的朋友看看吧
    北三縣位置自1967年北三縣被劃歸廊坊,成為河北的飛地之後,北三縣入京的傳聞就不絕於耳。不少北三縣當地的土著都直言:從聽說北三縣可能會劃入北京到今天,他們已經經歷過三輩人了。如今,隨著廊坊北三縣與北京通州副中心四統一政策的出臺,又有了北三縣入京的傳言了。但從目前北三縣落戶制度的出臺,反而給人感覺離入京越來越遠了。
  • 北三縣的規劃做好了!
    新華網是這麼說的:  按照規劃,廊坊北三縣將建立高效暢達的綜合交通體系、創新協同的產業發展體系、共建共享的城市基礎設施體系和優質便利的公共服務保障體系。  其中,生態方面,北三縣將重點統籌協調生態、生產、生活三大空間結構,與北京通州區共建潮白河大尺度生態綠洲。
  • 北三縣、通州又一重磅規劃出臺
    以共守生態安全為發展前提,建立高效暢達的綜合交通體系、創新協同的產業發展體系、共建共享的城市基礎設施體系和優質便利的公共服務保障體系等,將廊坊北三縣與北京市通州區共同建設成為首都東部的重要「一翼」。
  • 首都地區環線高速不但將繞出北京還將調出北三縣
    協同發展,交通先行。記者從市交通委獲悉,「十四五」期間,京津冀區域將重點打造「四縱四橫一環」交通骨架。為了促進北京過境交通分流至市域外圍地區,考慮到北三縣與城市副中心統一規劃、協同發展的特殊位置,首都地區環線高速不僅將全線繞出北京,還將調出北三縣。
  • 未來五年,北三縣的房價會怎麼走?
    副中心也將推出更多的創新政策,為落戶城市副中心的企業解決好用地、住房、人才落戶、稅收等各方面的問題。曾贊榮強調,近幾年將把金融業作為增強產業支撐的重要抓手,將財富管理、綠色金融和金融科技作為副中心金融業發展的三大重點,全力建設國際財富管理中心,綠色金融示範區,智能金融港。
  • 北三縣或將定位新市鎮,廠通橋也跟著來了……
    近日,北京市發改委發布「通州區與廊坊北三縣新市鎮協同發展問題研究比選公告」,將梳理總結通州區與廊坊北三縣新市鎮發展基礎和現狀,借鑑國內外跨區域新市鎮、特色小城鎮協同發展的先進經驗,立足新市鎮功能定位,突出創新城鄉功能組織體系,從區域協同發展的角度,深入分析存在的問題,研究提出本市推動通州區與廊坊北三縣新市鎮協同發展的政策意見建議。
  • 甦醒的睡城「北三縣」:高質量發展路在何方?
    2014年2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北京,將京津冀協同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同年,《廊坊市北三縣統籌發展規劃(2013—2030)》完成,提出要將北三縣打造成為「京津冀協同發展示範區」。2015年4月,《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由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通過,綱要指出,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是一個重大國家戰略,核心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