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去年已達51.6%,進入普及化發展新階段

2020-12-15 北京日報客戶端

今天,教育部召開發布會,展示「十三五」期間高等教育事業改革發展成就。當前,我國高等教育進入普及化發展新階段,高等教育毛入學率2019年達51.6%,在學總人數達到4002萬,已建成世界規模最大的高等教育體系。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吳巖介紹,「十三五」時期,我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不斷提升,由2015年的40.0%提升至2019年的51.6%,在學總人數達到4002萬,已建成世界規模最大的高等教育體系。同時,研究型、應用型等各類高校各安其位各展所長,學科專業結構不斷優化,高等教育多樣化發展體系正在形成。教育部通過持續實施中西部高等教育振興計劃,中西部高校人才培養、師資隊伍、服務能力、管理水平顯著提升。

高等教育人才培養質量全面升級。教育部2018年發布我國首個本科專業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涵蓋全部12個學科門類、92個本科專業類、587個專業、5.6萬餘個專業點。另外,專業認證質量實現國際實質等效:2016年,工程教育正式加入華盛頓協議;2020年,醫學教育專業認證制度獲得世界醫學教育聯合會認定通過。

教育部還實施一流專業「雙萬計劃」,公布4054個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推進專業認證全覆蓋;一流課程「雙萬計劃」遴選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5118門,涵蓋了線上、線下、線上線下混合、虛擬仿真和社會實踐五類「金課」,全面示範帶動高校本科課程建設;拔尖人才培養進入2.0時代,在17個基礎學科實施拔尖學生培養計劃,首批布局104個基地,為提升國家硬實力儲備戰略人才。創新創業人才培養全面開展。連續舉辦六屆「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1577萬大學生參賽。

高等教育人才培養體系全面創新,推進實施「復旦共識」「天大行動」「北京指南」,布局建設未來技術學院、現代產業學院、特色化示範性軟體學院等,以組織模式創新帶動工程教育全方位深層次變革;將醫學教育定位於「大國計、大民生、大學科、大專業」,將醫學發展理念拓展為預防、診療和康養,服務生命全周期、健康全過程。

來源 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 任敏

編輯:王雯淼

流程編輯 邰紹峰

相關焦點

  • 毛入學率超50%後,我國高等教育進入普及化階段沒?
    全文2310字,預計閱讀4分鐘 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對我們究竟意味著什麼?我國高等教育發展是否已邁入普及化階段?普及化階段的高等教育還意味著哪些方面的轉變?本文作者試圖對這些問題展開討論。
  • 聚師網: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51.6%,順利邁入普及化階段
    聚師網知道教育是國之大計,它影響著萬千學生的命運,推動著社會走向新階段。而在教育全階段中,高等教育階段處在與社會接軌的最後一步,尤為重要。今天小編便帶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高等教育發展的最新動態。首先,聚師網了解到,如今高等教育愈發普及,很多家庭都培養出了大學生。從數據看,高等教育的毛入學率從2003年的17%已經增長到2019年的51.6%。十分可喜,我國目前的高等教育已從高等教育大眾化正式進入了普及化階段。如今,我國已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高等教育體系。隨著高等教育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家庭都在實現著大學生「零的突破」。
  • 毛入學率達51.6% 高等教育更普及了
    毛入學率達51.6%  高等教育更普及了(十三五·中國印象(14))  2018年8月30日,出生於千禧年的李夢娜走出山東煙臺火車站,坐上了煙臺大學迎接新生的大巴。  如今,中國已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高等教育體系,越來越多的學生像李夢娜一樣,成為家中的第一代大學生,通過教育改變了命運。  今年9月,本科畢業於青島農業大學的宋曉彤,進入天津城建大學,攻讀碩士學位,專業是土木水利。她既是家中的第一代大學生,也是第一代研究生。「相比讀本科,讀研期間的責任感更強,師生關係也有所不同。
  • 我國已從高等教育大眾化正式進入普及化階段
    越來越多的家庭實現大學生「零的突破」我國高等教育進入普及化時代如今,我國已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高等教育體系。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家庭像孫川家一樣,實現大學生「零的突破」。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對此進行了長達數年的數據跟蹤,「中國大學生學習與發展追蹤研究」總結了2011-2018年全國本科生家庭情況,發現70%以上大學生都是家庭的第一代大學生。
  • 科學網—普及化階段的高等教育發展觀
  • 教育部:我國高等教育即將進入普及化階段,你知道普及化的標準嗎
    首先是教育部發展規劃司司長劉昌亞,介紹了2018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總體的情況。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長範海林介紹推進高等教育內涵發展有關情況時對記者說:總體而言,我們已經建成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高等教育體系,本科院校已經達到了1245所,普通本專科在校生2831萬人,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了48.1%。我國即將由高等教育大眾化階段邁入普及化階段。
  • 我國今年大學毛入學率將超過50%,實現高等教育普及化
    我國今年大學毛入學率將超過50%,實現高等教育普及化 21世紀經濟報導 2019-05-08 10:48:06
  • 大學,大眾化→普及化!我國高等教育即將進入新階段
    資料圖 曹小彧 攝2月26日教育部召開的2018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基本情況年度發布會上,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長範海林介紹,要通過大力發展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新文科,優化學科專業結構批准74家國家臨床教學培訓示範中心新醫科方面,開設精準醫學、轉化醫學、智能醫學等新專業,批准74家高校附屬醫院為首批國家臨床教學培訓示範中心。
  • 高等教育質量報告:我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已達40% 高於全球平均水平
    高等教育質量報告:我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已達40% 高於全球平均水平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6-04-07 15:48 來源: 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4月7日電(記者 劉奕湛)教育部7日發布的首份《中國高等教育質量報告》指出,
  • 毛入學率超50%!「十三五」成績單:高等教育進入普及化
    未來網北京12月3日電(記者 李盈盈)「我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不斷提升。由2015年的40.0%提升至2019年的51.6%,在學總人數達到4002萬,高等教育進入普及化發展新階段。」12月3日上午,在教育部2020「收官」系列第二場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吳巖介紹了「十三五」高等教育的主要成就。
  • 我國即將由高等教育大眾化階段進入普及化階段—新聞—科學網
    學前教育毛入學率81.7%,比上年提高2.1%;小學學齡兒童淨入學率99.95%,比上年提高0.04%;初中階段毛入學率100.9%;高中階段毛入學率88.8%,比上年提高0.5%;高等教育毛入學率48.1%,比上年提高2.4%。 2月26日,在教育部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發展規劃司司長劉昌亞以一系列數據,展示中國教育奮進的「成績單」。
  • 高等教育進入普及化階段後提高質量的著力點
    ,進一步明確了新發展階段高等教育提高質量的著力點。  高等教育進入普及化階段,作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定性成就,標誌著轉向新的高質量發展階段  《建議》第一部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作為總論板塊開篇,提綱挈領地總結了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十大決定性成就,在「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部分指出,「高等教育進入普及化階段」。
  • 張力:高等教育進入普及化階段後提高質量的著力點
    高等教育進入普及化階段,作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定性成就,標誌著轉向新的高質量發展階段《建議》第一部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作為總論板塊開篇,提綱挈領地總結了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十大決定性成就,在「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部分指出,「高等教育進入普及化階段」。
  • 我國高等教育進入普及化時代
    如今,我國已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高等教育體系。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家庭像孫川家一樣,實現大學生「零的突破」。    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對此進行了長達數年的數據跟蹤,「中國大學生學習與發展追蹤研究」總結了2011-2018年全國本科生家庭情況,發現70%以上大學生都是家庭的第一代大學生。
  • 教育部:高等教育進入普及化階段 教師隊伍已達1732萬人
    【解說】12月1日,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十三五」期間國家教育改革發展、教師隊伍建設等有關情況。會上,教育部發展規劃司司長劉昌亞表示,「十三五」以來,中國教育普及水平實現新提升,教育公平發展邁上新臺階。總的來看,「十三五」規劃確定的主要目標任務將如期實現。
  • 教育部高教司司長:進入普及化階段的高等教育有四大特徵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2月3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葉雨婷)在今天教育部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吳巖表示,普及化的高等教育具有多樣化、學習化、個性化、現代化四個主要特徵。如今,我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不斷提升。
  • 【觀點】鍾秉林:普及化階段我國高等教育質量保障體系的構建
    編者按目前,我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已經達到 50%的馬丁·特羅的普及化指標,標誌著我國已經進入了高等教育普及化階段,高等教育的多樣化特徵越來越明顯,以高等教育現代化支撐國家現代化的內涵發展要求越來越廣受關注,高等教育質量保障體系建設也隨之需要與之相適應。
  • 教育部:高等教育進入普及化發展新階段,在學總人數達4002萬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吳巖介紹,「十三五」期間,高等教育特別是人才培養取得的突破性進展、高等教育進入普及化發展新階段。 由2015年的40%提升至2019年的51.6%,在學總人數達到4002萬,已建成世界規模最大的高等教育體系。高等教育多樣化不斷發展。研究型、應用型等各類高校各安其位各展所長,學科專業結構不斷優化,高等教育多樣化發展體系正在形成。中西部高等教育實力不斷增強。持續實施中西部高等教育振興計劃,中西部高校人才培養、師資隊伍、服務能力、管理水平顯著提升。
  • 別敦榮:普及化高等教育的基本邏輯(上)
    為此,本刊特選發廈門大學別敦榮教授研究團隊的系列文章,以期推動、影響更多的專家、學者關注這一問題的研究與探索。普及化高等教育;大眾化高等教育;精英化高等教育;標準;功能;制度  高等教育發展與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相輔相成,有什麼樣的經濟發展水平,就有什麼樣的高等教育發展水平。改革開放以來,經過30多年的持續高速發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進入了一個新階段,不僅總體規模十分龐大,而且經濟社會結構和質量有了顯著改善,因此,國民接受高等教育的熱情高漲,刺激了高等教育大眾化的發展。
  • 江蘇高等教育從「大眾化」邁向「普及化」
    五年前高等教育的毛入學率是15.3%,多數家庭的孩子不能讀大學,去年上升到33.5%,三個孩子中有一個能讀大學了。」幾天前,省委書記李源潮在給省級機關幹部做學習貫徹省第十一次黨代會精神的一次輔導報告時,報出了一串高等教育的「成績單」。   「三個孩子中有一個能讀大學」意味著什麼?意味著江蘇正從高等教育「大眾化」走向高等教育「普及化」。省教育廳有關負責人近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這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