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教育部召開發布會,展示「十三五」期間高等教育事業改革發展成就。當前,我國高等教育進入普及化發展新階段,高等教育毛入學率2019年達51.6%,在學總人數達到4002萬,已建成世界規模最大的高等教育體系。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吳巖介紹,「十三五」時期,我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不斷提升,由2015年的40.0%提升至2019年的51.6%,在學總人數達到4002萬,已建成世界規模最大的高等教育體系。同時,研究型、應用型等各類高校各安其位各展所長,學科專業結構不斷優化,高等教育多樣化發展體系正在形成。教育部通過持續實施中西部高等教育振興計劃,中西部高校人才培養、師資隊伍、服務能力、管理水平顯著提升。
高等教育人才培養質量全面升級。教育部2018年發布我國首個本科專業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涵蓋全部12個學科門類、92個本科專業類、587個專業、5.6萬餘個專業點。另外,專業認證質量實現國際實質等效:2016年,工程教育正式加入華盛頓協議;2020年,醫學教育專業認證制度獲得世界醫學教育聯合會認定通過。
教育部還實施一流專業「雙萬計劃」,公布4054個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推進專業認證全覆蓋;一流課程「雙萬計劃」遴選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5118門,涵蓋了線上、線下、線上線下混合、虛擬仿真和社會實踐五類「金課」,全面示範帶動高校本科課程建設;拔尖人才培養進入2.0時代,在17個基礎學科實施拔尖學生培養計劃,首批布局104個基地,為提升國家硬實力儲備戰略人才。創新創業人才培養全面開展。連續舉辦六屆「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1577萬大學生參賽。
高等教育人才培養體系全面創新,推進實施「復旦共識」「天大行動」「北京指南」,布局建設未來技術學院、現代產業學院、特色化示範性軟體學院等,以組織模式創新帶動工程教育全方位深層次變革;將醫學教育定位於「大國計、大民生、大學科、大專業」,將醫學發展理念拓展為預防、診療和康養,服務生命全周期、健康全過程。
來源 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 任敏
編輯:王雯淼
流程編輯 邰紹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