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大牌還是假莆田 必要商城的C2M謊言

2020-12-13 中國家電網

  結識「必要商城」是從E俠君關注的某電影公眾號的一篇推文開始地。推文中提到,「市場上一些大牌的成本,僅為售價的1%」,品牌商依靠品牌溢價優勢,向消費者攫取巨額利潤。而作為世界的「代工廠」,中國有著從原材料供應到製造生產線全流程優勢,惜乎缺乏自己的品牌。現在,一家叫做「必要」的電商APP,以「用戶直連製造(C2M)」的商業模式,讓用戶能用一兩百元,從這些代工廠購買到「大牌品質和同等設計水準的產品」。

  「大牌品質工廠價格」,扎心啊,老鐵!對於錢包厚度趕不上剁手手速的E俠君而言,當時便動心了。

  公號的「寵兒」

  不過,本著對未知事物進行求證的心理,E俠君開始搜索關於「必要商城」的資訊。

  首先關注到的是《中國企業家雜誌》在2019年對「必要商城」創始人兼CEO畢勝的一篇專訪——《發生在200家工廠的柔性革命,真相太震撼》,文提到畢勝是百度的創業元老,曾任李彥宏助理兼市場總監。2005年畢勝從百度功成身退;2008年,創立樂淘網,三年後項目失敗;2014年重出江湖創辦必要商城,嘗試以C2M模式實現零庫存,成為中國優秀製造商與消費者之間的橋梁。文章中,Calvin Klein、Diesel、Levi's等品牌牛仔褲代工廠寶發紡織,依視路鏡片提供商視悅光學,H&M、Zara、MaxMara的代工廠漢帛國際均有「出鏡」為必要商城打call。

  一篇讀罷,E俠君開始建立起對必勝商城的初步信任;繼而,E俠君發現「吳曉波頻道」也為其做過背書。此外,眾多大V的微信公眾號推文對畢勝和他的必要商城讚譽有加。至此,E俠君對必要商城的信任度已達80%——心動不如行動——下載APP,註冊帳號一氣呵成!

  登錄必要商城後,E俠君恰似初入大觀園的劉姥姥,眼花繚亂,驚喜連連—— 蘭蔻、 SK-II、海藍之謎等大牌化妝品的同原料製造商;Armani、PINKO、PRADA等奢侈箱包的製造商;飛利浦、博世西門子等小家電品牌的製造商……一連串的知名品牌砸得小E暈頭轉向。關鍵是所陳列產品的價格「真香」,甚至不及大牌產品的零頭。

  低價誘惑下,更兼購物評論區內一水兒的好評,本著「買不了吃虧,買不了上當」的「大(tan)無(pian)畏(yi)」精神,小E剩下的20%擔心也隨風而逝,瞬間開啟「買買買」模式!

  必要商城中的「大牌平價替代品」

  必要商城宣稱其售賣的商品採取「以銷定產」模式,顧客下單後需等待2-15天不等,以便製造商進行生產、備貨;當然,顧客擁有7天無理由退換貨的權利。

  下單第二天,經過一夜睡眠,頭腦開始冷卻下來的E俠君感覺自己剁手過於草率了,尤其選購產品中的面霜等「面子產品」,一著不慎,無效是小,「爛臉」事大!小E決定退掉面霜,選擇「歐舒丹同款」潤膚乳作為「試驗品」。

  此時,必要商城的套路來了——隱藏在購物環節中的「霸王條款」。

  「坑」你不商量

  在新客進入支付環節後,必要商城會彈出一個禮券選項,E俠君將其誤認做平臺給予新客的優惠贈券,這在京東、天貓等平臺邀新時,是一項常規做法,目的是吸引新客。但標榜創新的必要商城顯然不按常理出牌,「必要」將其作為了一項付費條款,隱藏在勾選框的附加協議中。顧客首單購物時,所謂「禮券抵扣」將隱藏在商品付款中,一旦發生退貨,該項費用恕不退回。

  E俠君與「必要商城」客服的對話記錄

  6元錢買禮券原非「大事」,但這種隱性「霸王條款」足以讓消費者倒足胃口。出師不利後,E俠君開始對必要商城宣稱的「平價買大牌品質」升起警惕之心——世上真有這般美好的「餡餅」嗎?

  隨後,E俠君走出微信公眾號搜索範疇,希望尋找到關於必要商城更多元的評論。

  在知乎話題「必要上的東西怎麼樣?」中,帳號名為「阿白」的消費者經歷了E俠君同款「退款」經歷,而這顯然只是必要商城的基礎套路。

  繼而,E俠君了解到,必要商城中的產品基本「零差評」,好評率多設定在99%左右,同時消費者永遠不會刷到「中差評」評論,因為屏蔽中差評成為必要商城獲得消費者高滿意度的秘籍;至於諸多好評中是否有刷單成分,你猜。

  以化妝品為例,必要商城中一款標稱為「黛珂」同原料製造商的產品顯示好評數為8.6萬條,一款標稱為「雅詩蘭黛」同原料製造商的眼霜好評數為8.4萬條,頁面顯示產品好評率分別為99.5%和98.9%,鑑於千足金都不會標稱100%純金,必要商城顯然深諳「缺陷的完美」之精髓。

  而更多有過「必要」實際購物經驗的消費者認為,所謂「大牌品質 工廠價格」的宣傳名不副實。帳號名為「Richard」的網友認為,必要APP涉嫌以C2M的名義售假,「這跟莆田鞋有區別嗎?號稱跟Nike一個廠出來。但買回來對比,你就發現根本不是一回事。這款APP涉及賣假貨!買完後有質量問題都不知道找誰,因為沒有品牌商負責。」

  事實上,必要商城以「同製造商」和「同原料商」的名義,完美地規避了售假事實;畢竟消費者奔著PRADA、雅詩蘭黛等「前綴詞」而來,但必要商城售賣的是「後綴詞」——同原料商/同製造商產品,沒毛病!

  虎撲社區中,用戶「江天智二」提到,「以為是大牌加工,所以買過襯衫、錢包、眼鏡,但真一般,就是淘寶貨,而且比淘寶貴。」

  有消費者調侃道,「必要上的刀具,菜板等廚房用品,清潔用品如帶噴水壺的拖把,質量很好,很實用。化妝品裡我喜歡洗面奶、口紅,其殼體質量與設計不輸大牌,香味比大寶、春娟等舒服,口紅色彩豐富,便於搭配,絕對不是荷花池彩妝批發市場的廣東貨,性價比很高。」

  近年來,網易嚴選、小米有品等逐漸進入消費視野;而後起者如京東京選、拼多多新品牌計劃等也走類似路線,不過這些產品至少在一個大的平臺上,如實地向消費者陳述了自己的過往,同時售後環節也有平臺保障。

  相較而言,必要商城「傍大牌」以及為消費者設置各種消費和售後陷阱的手段便顯得有些「Low」了,唯一可圈可點的是其營銷文案,生動、優雅、充滿情懷!

  最後,請同E俠君一起欣賞必要商城的精彩文案吧——蝴蝶煽動翅膀,坑你不打商量!

相關焦點

  • 首家C2M電商「必要商城」瞬間被攻塌
    必要商城CTO王成慶告訴記者,當天「必要」確實受到了攻擊,時間長達1小時,損失「非常嚴重」。         8月20日14時,有用戶反映登錄必要商城網站時,發現「伺服器」拒絕訪問。必要商城CTO王成慶告訴記者,當天「必要」確實受到了攻擊,時間長達1小時,損失「非常嚴重」。
  • 必要商城的C2M能否破局電商之困?
    2015年7月,連續創業者畢勝創辦的必要商城正式上線,成為「全球首家C2M電子商務平臺」;2016年年初,網易嚴選上線,成為「國內首家ODM模式電商品牌」;2017年4月,擁有22年歷史的老牌服飾企業紅領集團更名為酷特,轉型C2M。今年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復星集團董事長郭廣昌建議,以C2M模式構建「智慧經濟體2.0」,提升供給側改革。
  • 必要商城C2M模式下,如何實現奢侈品品質白菜價?
    說起必要商城,全球首家C2M電商平臺,與奢侈品製造商直連卻賣出白菜價……在電商商品質量備受爭議質疑的背景下,必要商城在C2M模式下,實行嚴格的品控標準,對合作夥伴的入選和商品的上下架均設有嚴格的標準。必要商城的C2M模式,真正實現了消費者以低價購買到奢侈品質的商品。
  • 老牌「平價」電商必要商城大器晚成?
    原標題:老牌「平價」電商必要商城大器晚成?   頗為低調的C2M電商平臺必要商城開始籌劃登陸資本市場。在其背後,順豐坐鎮第二大股東,也是平臺唯一的物流服務商。後者依託平臺工廠資源深入製造業,相較之下,較早走出工廠直鏈消費端模式的必要商城任務似乎更為艱巨。
  • 必要商城,口碑真的很有必要
    同時,薅流量者用「外掛」註冊的批量微信號、微博號催肥了大量的「假流量」,看似流量很大,實則真實者不足萬一。 除了這些模式之外,有一種尚未流傳,但活力十足的模式——C2M模式(客戶直連工廠)。 這種模式是在偶然間發現的一個叫「必要商城」的電商平臺,而順著這個商城,又挖出了必要商城更多有意思的內容,以及破局流量紅海的方法。
  • 必要商城,口碑才是最好的流量
    同時,薅流量者用「外掛」註冊的批量微信號、微博號催肥了大量的「假流量」,看似流量很大,實則真實者不足萬一。除了這些模式之外,有一種尚未流傳,但活力十足的模式——C2M模式(客戶直連工廠)。這種模式是在偶然間發現的一個叫「必要商城」的電商平臺,而順著這個商城,又挖出了必要商城更多有意思的內容,以及破局流量紅海的方法。
  • 必要商城:在零售業和製造業掀起一場「必要革命」
    你花1萬塊錢買個大牌的包,成本其實只有100元。」這些段子說的不是假貨,是從貼牌的代工廠到銷售終端的成本與加價情況。要是假貨,那更誇張了。最近蘇州工業園勝浦派出所破獲了一起假冒迪奧香水案,5ml假香水套裝,從內襯到logo、絲帶都看不出破綻,就連防偽噴碼也和正品同步更新。
  • 奢侈品品質,十分之一價格 「必要商城」模式能否砍掉奢侈品背後的...
    他們雖然也進入了某東某貓,但是在做法上,流程上,是否賠錢賺吆喝,是否能夠把渠道費用降下來,還是有很長的路要走。品牌、代理、店面,一個也不要,它通過打造「從用戶到工廠」的供應鏈,去除中間經銷渠道,對接大牌的代工廠,將「最初一公裡」和「最後一公裡」直連起來。由前百度總裁助理畢勝創辦的「必要商城」被視為這種模式的代表。(必要商城的模式)
  • 必要商城創辦因為「中國人太憋屈」
    7月30日,必要商城正式上線一年之際,對外發布年度報告白皮書,內容涉及進軍品類、行業分析、所獲獎項等等。 作為曾經輝煌的樂淘網的創始人,畢勝創立必要商城之前已經實現了財務自由。不做投資人,也不去遊山玩水,畢勝還是決定折騰點事。於是,2014年1月,必要正式成立。 「我做必要商城主要是因為兩點!」畢勝解釋說,首先,中國人太「憋屈」了。國際一線大牌幾乎都是中國製造的,但我們只能幹髒活累活,賺的是辛苦錢。其次,希望中國製造能繼續輝煌,讓消費者用足夠便宜的價格買到頂級的產品。
  • 網易嚴選、必要商城商業模式分析
    在2015年,百度前市場總監-畢勝協「必要商城」高調重返電商世界,其以嚴苛的招商原則、按需生產的模式、個性化定製、全球頂級製造商和最新高尖端AR技術等特點賺足了眼球。另一方面,2016年,丁磊的網易帝國繼考拉海購綜合電商後,再次上線以居家生活為主的垂直電商。自其第一天上線,便將自己的商品與世界大牌商品進行對比,聲稱「同樣的材質,同樣的製造商」,臉商品圖都差不多。
  • 查獲「莆田假鞋」的,為何是「上海警方」
    日前,上海警方又搗毀一個位於福建莆田的假鞋窩點。什麼鞋火他們就仿什麼,就算有買不到的限量款球鞋,團夥裡30年「老鞋匠」也能照著圖片打版。這些成本僅50到80元的「莆田貨」,常以內購、尾單、斷碼等為幌子賣出只有正品2到5折的低價,涉案金額達1.2億餘元。
  • Costco真便宜?是處於對中國製造的無知
    是啊,當這個鞋子用了完全一樣的材料,完全一樣的工藝,完全一樣的機器(一水兒德國進口,東莞和莆田拯救了德國製造業),完全一樣的流水線,你還怎麼鑑定?某品牌號稱質量差的,開膠的,漏氣的才是真貨,笑的我褲子都掉了。
  • 商業案例:必要商城及其背後的中國製造,如何殺出一條血路?
    必要商城相信很多人都知道,那麼必要商城以及其背後的中國製造,看必要商城如何在電商榜中殺出一條血路?下面一起來看看這個商業案例吧!儘管必要商城一向自詡「C2M電商平臺」,消費者感受最深的還是其性價比。在必要商城的網頁上,可以直觀地看到由「XXX大牌製造商直供」的商品。
  • 萬雙「真標」名牌運動鞋被查封,對莆田鞋你知道多少?
    如果是代購渠道、網店、非專櫃實體店買到的鞋,極有可能就是假的,普通消費者根本無法根據商標判斷產品的真偽。網友對此大呼「莆田鞋」!一邊為自己腳上鞋子的真偽感到憂慮,一方面調侃著莆田鞋的質量其實比正品還好,甚至總結了一套鑑定正品與莆田鞋的「心得」。1、什麼是莆田鞋?
  • 全方面科普:莆田鞋由來,莆田鞋純原級多少錢,莆田鞋原盒在哪買!
    那麼真鞋的質量又有誰知道呢,假鞋有許多種類,有原裝拼裝鞋,有水貨,還有高仿鞋,這類鞋在市場上是最常見的,但也有幾個等級,例如1:高精仿鞋,用料、做工等已接近於真鞋,-般人根本看不出來,但價格也很高;還有普通仿鞋,假度約九成,價格更便宜。講述莆田仿鞋業發展史的人也一步一步地研究過來,比如買樣板間再買樣板間再來仿,一開始只是仿到七八分像才賣到國外去了莆田,其實莆田還有很多牛逼的工廠,以前都是大牌代工!
  • 畢勝:「電商是騙局」,必要商城不是
    必要商城的邀請函上寫著:從前泡沫下還有酒,如今泡沫下還是泡沫。本來,電商線上發售汽車並不是雷鋒網關注的領域,為什麼會獨獨關注到必要商城?此前,雷鋒網曾經做過一些報導,關於BAT等大廠早期離職員工的創業現狀,必要商城的CEO畢勝就是我們持續關注的對象之一。標籤一:畢勝畢勝是誰?
  • 莆田假鞋在她手裡成了中國原創
    >這是用巴黎世家假老爹鞋的材料做的真帽子她決定做一個社會項目,用不一樣的視角切入,帶著客觀平等的觀念去審視莆田。同時她也想與消費者探討,究竟是什麼決定了我們的價值取向,是來自外界的種種聲音,還是我們自己。隨著項目的逐漸成形,婷婷的個人工作室Neon Cloud Hat System也應運而生。
  • 必要商城:手衝杯或掀咖啡革命
    必要商城合伙人,供應鏈負責人成建勇表示。   「咖啡不是奢侈品,它應該是報刊亭、餐廳都能隨時隨地售賣的日常飲料。」 在他看來,新零售基因反而是咖啡行業變革的種子,進一步依託消費網際網路降低成本,在質優價廉的基礎上,通過更便捷的供應鏈讓消費場景自由化,是咖啡「去奢侈品化」的基礎。
  • 真以為專賣店全是真貨?天真!莆田鞋也有真技術了!
    莆田在全國範圍內都很有名,原因一是因為莆田系的黑心醫院,原因二是莆田的假鞋。在大家的印象中,莆田的鞋子就是粗製濫造,專門做什麼NKIE之類德行的品牌。今天就讓我們進入到這片造假聖地參觀一下。兩個雷射唰唰地走來走去,成品譁啦啦地出來,高科技的趕腳迎面而來,假鞋有你想像中Low逼嗎? 製作一隻鞋,要經過很多道工序,上面只是幾十道工序中的其中幾個細節。後面還有鞋底的縫合,膠合,壓平,還有自動包裝。
  • 我在莆田賣真鞋,人人罵我神經病,結果劉慈欣做了代言
    無論是在製造工藝的細節把控上,還是在原材料的選擇上,國際工廠的加入也對當地的產業鏈做了更為精細化的調整。30多年來,大牌工廠也為當地培育出一大批技術精湛的工匠。在耐克工廠的這段經歷,對於郭景之後自創品牌也有很大幫助。   相關資料顯示,莆田每年要生產近十億雙運動鞋,年產值高達600多億,為大牌代工的產業工人就有30萬,佔了這座小城人口的十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