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故事告訴你:內向的孩子有更多可能性

2020-12-11 木棉稚語

「老師,我的孩子性格內向,怎樣才能讓他更加外向呢?」「老師,我家孩子太內向了,在學校多給他一些展示的機會」「老師,不知道為什麼,我的孩子在家很瘋,在外面太內向了,交不到朋友,請你多讓他交點朋友」……

在工作中,常常聽到家長跟我磨耳朵,說自己孩子太內向,希望老師幫忙引導,使孩子變得外向。

當代社會越來越趨向於外向型社會特徵,很多人的意識裡,往往覺得孩子外向比內向更好,更容易融入社會,所以只要看到自己家孩子內向,就急得不得了,找各種方法希望讓孩子變得外向。

一、什麼是內向

通過研究表明,內向和外向是生理性的,並沒有好壞之分,只是性格特徵有所不同。而且也沒有絕對的內向與絕對的外向之分,不過是側重不同,在不同環境下,孩子側重點是不同的。比如在熟悉的環境和朋友面前,孩子表現得外向些,在陌生環境與不熟悉的人面前孩子表現得更加內向。

以下主要觀點來自於此書

美國當代最重要的內向性格研究權威之一,馬蒂·奧爾森·蘭妮博士在《內向孩子的潛在優勢》一書中,分析道:

內向孩子與外向孩子在信心處理方式、身體反應方式、記憶系統、行為方式、交流方式、注意力指向、能量恢復方式上有所不同。

簡單來說,主要分析在獲取、消耗和保存能量的方式上的區別。

「內向者往往是被內心世界的想法和感受所吸引,而外向者傾向於關注人們外部的生活及活動。內向者的注意力玩個集中在他們之於身邊事物的意義上,而外向者則會投身到事件當中。內向者會在他們獨處的時候為自己充電,而外向者則會在社交活動滿足不了的資深需求的時候為自己充電。——卡爾·榮格」

內向的孩子做事前先計劃好才行動;需要在安靜的環境中回復精力;更注重內心的思考;先觀察後行動,更有全局觀念;重感情,不隨意交朋友,交到朋友就會是至交。

二、內向孩子的優勢

(一)內向型性格的人善於運用長時記憶

《哈利波特》系列電影深受廣大群眾的喜愛,《哈利波特》系列著作也讓大眾愛不釋手。而《哈利波特》的作者j·k·羅琳就是內向型性格的人。

在羅琳發表在個人網站的回憶錄裡寫到「我從六歲就開始寫作了,但是之前我從來沒有如此激動過,這本書的靈感太棒了。但是我又非常的無奈,因為我手邊沒有能用的筆,我又太靦腆不敢跟別人借……我當時手中沒有筆,但是我覺得那也許是件好事。我只是坐在那裡思考著,思考了整整4小時(因為列車晚點了),所有的細節都在我腦海裡湧現了出來。我想像著一個瘦弱的黑髮小男孩,帶紙盒眼鏡,他還不知道自己是個巫師,但是他的形象在我腦中越來越清晰了。」

j·k·羅琳能在沒有筆的情況下,在大腦裡繪製出生動形象的哈利波特,創造出了《哈利波特》這部劇巨作。內向者傾向於長時記憶,能將散布在大腦各個記憶庫提取和重組,同時他們也需要較長的時間來進行信息提取與重組。

(二)內向型性格的人專注力更強,有高度敏銳的觀察力,喜歡深入研究感興趣的事。

比爾·蓋茨。美國微軟公司聯合創始人,13歲開始計算機編程設計,18歲考入哈佛大學,一年後從哈弗大學退學,之後1975年與好友保羅·艾倫一起創辦了微軟公司。

內向者性格研究專家內向性格研究專家蘇珊·凱恩描述比爾·蓋茨時說,他是一位內向型性格的人。凱恩的《沉靜:內向型性格的人在這個喋喋不休的世界裡表現的能力》,她在書中寫道:

「我們可以改變自己的性格,但是能改變的程度有限。比爾·蓋茨再怎麼鍛鍊自己的社交技巧也成不了比爾·柯林頓總統那樣的人,而比爾·柯林頓花再多的時間獨自擺弄電腦,也變不成比爾·蓋茨。」

比爾·蓋茨雖然性格內向,卻不靦腆畏生。

凱恩在給《今日心理學》雜誌寫的一篇博文中說:「比爾·蓋茨很安靜,有點書生氣,但是顯然他不會因別人的評價而苦惱。他是個性格內向的人,但是並不靦腆。」

(三)內向型性格的人樂於自處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相對論提出者,世界知名的物理學家,他也是一個內向型性格的人。

和很多內向的人一樣,他在獨自一人時思維最為敏捷。

「寧靜生活的單調無聊,恰恰是激發我想像力的最佳功臣。」——愛因斯坦

內向的人享受一個人的時光,對他們來說,一個人時光不僅可以讓自己精神充沛,頭腦更清晰,思維更開闊。

(四)內向型性格的人精通談話的藝術

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自稱自己是內向的人。但大眾覺得他如此精通演講與交際,與內向不沾邊。

但馬雲能有今天的成就,離不開對市場敏銳的觀察力和洞察力,也離不開對局勢的深入分析,除了這些,內向型性格的是很精通談話的藝術的,所謂「三思而後行」,他們會仔細斟酌後才發言,在不該自己發言時,認真傾聽,邊聽邊在頭腦裡進行分析一集準備自己接下來的應對。

看馬雲的採訪,記者或主持人說,都是耐心傾聽,回答時娓娓道來,不急不慢,一種謙虛的態度,精準表達自己觀點。

(五)內向型的人更擅長藝術

荷蘭後印象派畫家,文森特·威廉·梵谷,也是典型的內向型人格,投身於繪畫中,去過巴黎、阿爾等地進行作畫。梵谷有著敏銳的藝術感知力,他在藝術上的造詣,至今無人超越。

(六)內向型的人更

(六)內向型的人更具有領導力

美國第16任總統亞伯拉罕·林肯也是一個內向型性格的人。有研究表明,內向型性格的人更愛學習。

林肯出生在一個貧苦的家庭,只上了四個月的小學,為了學習,林肯到處借閱書籍,經常以苦力勞動換取書籍/報刊進行閱讀,積累了包括詩歌、法律、傳記在內的大量知識,還自學了幾何。之後通讀了莎士比亞的全部著作,讀了《美國歷史》,還讀了許多歷史和文學書籍。1834年,在一次政治集會上發表了政治演說,開始步入政壇。1858年當選美國總統,在南北戰爭打響後,林肯總統當機立斷,不僅擴大了總統戰爭權力,而且還夏令在部分地區終止公民人身保護令特權。經過林肯一系列政策獲得卓越的 功績。1865年4月曆時四年的南北戰爭結束。

在位期間,林肯維護聯邦的統一,宣布解放奴隸,為維護國家統一和解放黑奴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內向性格的競爭力》一書中,同樣描述了內向者如何將自己的優勢運用到生活與工作中。內向性格的人更容易聽取別人的意見和建議,不會獨斷專行。

三、內向孩子的教養方式

(一)多溝通

什麼都離不開溝通,與內向孩子建立良好的溝通是非常必要的。每條找出固定的時間與孩子進行交談,不僅可以增強與孩子的連結,也能教會孩子積極溝通。

(二)創建一個安全舒適的環境

內向的孩子接收變化的速度較慢,所以需要建立一個穩定的舒適的成長環境。增強孩子的安全感,給予能夠恢復精力的舒適環境尤為重要。

(三)不強制要求改變

尊重孩子,順應他的步伐,不「揠苗助長」,多關注孩子的優點,理解和欣賞孩子的性格。允許孩子做自己,不要在他人面前讓孩子表現出外向,有人提出說孩子內向時,站出來幫助孩子,讓孩子感受到你的愛。

(四)應對外界的不好的聲音

幫助孩子應對外界不好的聲音,比如過年的大聚會上,親戚朋友拿孩子開玩笑或者與別人外向型孩子做對比時,站出來解釋孩子的氣質類型。並在私底下教會孩子如何應對外界不好的聲音,讓他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

【結尾】

內向型性格的名人還有很多很多,比如生物學家查爾斯·羅伯特·達爾文、明星奧黛麗·赫本、國際巨星克裡斯蒂娜·阿奎萊拉、文學家金庸先生……

內向的孩子有更多的可能性,不要給孩子貼標籤,順應孩子的步伐,相信他會發光發熱,成為最亮的那顆星。

相關焦點

  • 內向孩子就一定沒出息?告訴你,大張偉、郭德綱都是內向型
    在如今強調人際交往、情商為王的社會裡,內向型孩子顯然不是最適合這個社會的。但內向孩子就一定是笨嘴拙舌、沒出息的嗎?還真不是。如果你不信,我可以舉一些內向型成功人士的例子。比如大張偉、郭德綱、羅永浩......或許你會說,得了吧,他們口才那麼溜,又特別會帶動氣氛,還是靠嘴吃飯的,說他們內向誰信哪?還別說,這可是他們自己親口承認的。
  • 《內向孩子的潛在優勢》:比爾•蓋茨告訴你,擺脫負面影響很重要
    其他同學不會做的題都會來問老師,你家孩子就坐在那裡一動不動,我問他哪裡不動可以告訴老師,他也不說話。膽子太小了!有一次,比爾•蓋茨的媽媽叫他吃飯,等了半天都沒得到回應,於是問兒子:「你在幹什麼?」比爾•蓋茨吼道:「我在思考。」後來,他媽媽實在看不下去了,就帶兒子去看心理醫生。經過一年的治療和測試,心理醫生告訴他媽媽:「你最好去適應,因為和他對抗是沒用的。」最後,性格外向的媽媽只好接受了現實。
  • 內向的孩子沒有錯,強迫孩子外向的爸媽才有病
    不然你看為什麼上學的時候那個活潑的孩子總是人緣更好;工作的時候會說話自來熟的人也更容易受到領導和同事的喜歡。很多父母對自己內向的孩子恨鐵不成鋼,想著法子讓孩子變「外向」。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尤其是當幾個孩子聚一起時,別人家的孩子見人落落大方能說會道。
  • 別再想讓「內向」孩子變「外向」了,內向孩子也是寶
    親戚家的孩子,今年六歲了,按理說正是活潑愛鬧的年紀,但他偏不。別的小夥伴都湊在一起玩耍,他卻喜歡安安靜靜的在旁邊擺弄玩具;同齡人見到長輩都親切的問好,他卻任由媽媽怎麼說都不主動打招呼。這可把媽媽急壞了,為了把孩子變成活潑開朗「討人喜歡」的性格,經常帶孩子去熱鬧場合玩耍,還指著其他人說「你怎麼就不能像他們一樣愛說話呢」。折騰了一圈下來,孩子性格還是那麼內向,唯一的變化就是開始懷疑自己,做事畏畏縮縮不自信。許多人對於「內向」都有很深的誤解,內向是人與生俱來不可更改的特徵,也是性格的一種,完全沒必要受到歧視。
  • 孩子內向怎麼辦?想想達爾文,你就釋然了
    孩子內向,家長就著急,表演班、口才班、演講班、才藝班,一個接一個,灌輸式培養,企圖改變。有效果嗎?有。確實,孩子上培訓班的過程,就是一個交際的過程,如果在其中找到了樂趣,他會逐漸敞開心扉,變得越來越擅長和人交流。
  • 你永遠不會知道一個內向孩子有多棒
    看完了內向孩子跟外向孩子的特點,你會發現,其實他們各有優勢,在所有的個性特質中,內向和外向是最穩定而且遺傳性最好的,孩子從出生就表現出了明顯的氣質傾向,同時,家長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各位家長,不要老想著改變孩子的個性,而是要學會挖掘他們的優勢。
  • 孩子內向≠性格缺陷,父母做好這4點,內向的孩子不吃虧只會更成功
    ,你又會不會擔心這樣的孩子長大以後該怎麼辦呢?>心理學博士馬蒂·蘭妮在《內向孩子的潛在優勢》一書中說道:「內向孩子沒有任何智力或記憶力方面的缺陷,實際上,他們有獨特的優勢,貢獻非常大。」蘇珊·凱恩在TED演講《內向性格的力量》中告訴我們,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的亞當·格蘭特教授做過一項研究,表明內向的領導們相對於外向領導會生產更大的效益。事實上,內向的人因為更善於獨處,往往更擅於提出問題和思考問題、觀察細緻、善於分析。
  • 孩子內向真的不好嗎?答案與你想得有出入,父母別急著貼標籤
    一、大部分家長對「內向」的誤解常常看著一群小朋友在玩鬧,而自己的孩子在一旁呆坐著,企圖讓他和小朋友玩,他就緊緊依偎在你旁邊,這時的你焦慮擔憂。怕孩子生病,怕他被排擠,各種不安的情緒籠罩著你。內向和自閉症就在於是否能與人交流。要明白內向是一種合理的性格,世界上有兩種正當合理的性格:內向和外向。有些人有時能喋喋不休好幾個小時,有時能安靜沉默半天,你覺得他是外向還是內向?不能單單因為話少而判斷孩子的性格。
  • 請給孩子更多的可能性
    您是否在讓孩子更有出息還是更幸福中,變得糾結呢?您是否願意讓你的孩子做一個幸福的普通人呢?每個孩子都是有著無窮的創造潛能的,但孩子的創造潛能容易被遏制,那麼如何才能很好地將兒童的創造力解放出來呢?因為快樂是一種停在表層、比較短暫的人生體驗,吃喝是快樂的,但還不等同於幸福,不等同於有意義。怎樣讓孩子體驗到幸福?一定要讓孩子在特別小的時候就有感知幸福的能力,打破世俗的標準,讓孩子明白並不是不出類拔萃就沒有資格享受幸福,並不是只有最優秀的人才能被社會認可,並不是只有比別人更好才會更幸福。
  • 聰明的父母要給孩子讀世界名人的故事!
    在孩子成長的關鍵期,名人傳記類童書可以說是「剛需」。 在小學和初中的「語文新課標必讀書目」中,傳記類作品佔有相當的分量,而且小學語文教材中就有不少課文是講名人成長故事的。現在教育部正組織編寫一套新的義務教育語文教科書……這套新教材就選了不少名人傳記,並鼓勵學生多讀傳記。」多讀一些名人故事,讓孩子認識那些人類歷史上傑出的偉人,不僅能讓孩子獲得精神的榜樣,還能拓寬孩子的視野和人生格局,讓孩子以名人為鏡,關照自身,成為更好更優秀的自己。
  • 你會擔憂孩子過於內向嗎?
    大部分孩子被逼了好幾次之後才怯生生的發出細微的聲音:「叔叔好!」接著就會聽到大人發自內心的擔憂:「哎~!這麼內向,以後步入社會不知道怎麼辦啊,有什麼辦法讓他變得開朗外向一些呢?」其實我想說,不用為自己的孩子擔憂,他們會慢慢找到適合自己的生態位,並茁壯成長,開出美麗動人的花朵。為什麼大人會有這些擔憂呢?
  • 孩子內向?恭喜,你有一個潛力無窮的孩子
    所以外向的孩子善於社交,因為他的知覺和情感的系統比較發達。內向者在大腦前葉有更多的血液分布,那個地方的神經組織抑制人的行動,同時促使人們在行動前計劃和思考。所以內向的孩子常常在大腦裡模擬他們要做的事,試驗如果他們做了會有什麼結果,而不用真的去做那些事,所以他們表現得更不好動。內向和外向的區別是生理性的,內向只是一種氣質,並不是一種缺陷。
  • 孩子內向不善交際怎麼辦?家長掌握這3點,幫孩子建立自信
    這有什麼困難的?為什麼自己的孩子居然內向到連交朋友都不敢呢?其實劉先生的孩子也並不是特例,因為現實生活當中有很多孩子都不擅長交際。這也讓很多父母表示好奇,為什麼這些孩子不擅長交際呢?所以說每一個不善於交際的孩子都是有著其中的原因存在的,但我們也不要覺得這種性格是不可以改變的。想要讓內向的孩子交到更多的朋友,我們只需要掌握這三種手段就可以了.
  • 高級的教養,給孩子超實用的100個名人故事
    所以,家長們要對自己的孩子有信心,汲取前人的經驗,開發他們無窮無盡的創造力!為此我們特地引進了益智有趣的知識課堂——《名人博物館》,幫助孩子站上名人的肩膀站得更高!驚喜的是,為慶祝即將到來的端午節,我們還推出了優惠活動!
  • 高級的教養,給孩子超實用的100個名人故事
    孩子課本中的每個學科和每種知識背後,都有一位名人的身影,他們的思想內涵和學術觀點,構成了生活和孩子的考卷。每個歷史名人的故事都側面反映了他們所處的年代,地域環境的特徵,通過了解他們的故事,潛移默化中也了解到古今中外上下幾千年的歷史,了解到世界的變化和歷史的發展,對整個人類文明的歷程有更深刻的認識,不僅讓孩子開拓視野,更提高他們的思辨能力。《名人博物館》有什麼特別?
  • 內向會不會遺傳,為什麼說內向的孩子更容易成功
    現在大多數人普遍認為,外向的孩子才能有更成功的未來,因為外在的孩子更勇於表達,更容易接近資源,在人際關係中獲勝,然而可以看到的是內在的孩子的技能的演進上更有優勢。內向的名人年少的周星馳,從來不敢看著人的眼睛說話,如果有陌生人坐在他面前吃飯,他會羞答答地擋住自己的臉。敏感的內心才造就了細膩的演技,你以為的喜劇,包裹著一顆內向悲劇的心。
  • 願每個內向的孩子,都有懂你的父母
    是不是孩子出生以前,作為父母的都會寄託無限的期望與期待?因為本身是典型的內向性格,孩子健康平安出生後,我更多的是擔心孩子的性格,說實話,作為一個較為內向的人,特別是工作以後,因為從小內心的封閉,對內向性格的認知不足以及成年後的生活的確讓我受盡了苦頭。
  • 馬天宇親身經歷告訴你,內向的小孩也很好
    作者:嘟嘟媽前段時間有位朋友來我家,嘟嘟看到朋友的到來並沒有主動問朋友,朋友問她,她也不回答,朋友抱她她更是掙扎不讓抱。隨後朋友就對我說:「你家嘟嘟太內向,見人不打招呼,問她也不回答,抱她她也不願意,你應該要她改過來不要讓她太內向了。」聽到朋友這麼說,我解釋到:「嘟嘟看到熟悉的人, 她就不會這樣。」
  • 孩子性格內向,不願說話怎麼辦?4P法讓你發現內向孩子的優勢
    父母總是期望孩子能外向一些,活潑一些,卻沒有耐心等待孩子的緩衝期,也沒能給孩子正確的指引,只會簡單粗暴的告訴孩子:「你要有禮貌,看到人要積極打招呼,要知道叫人,別悶不吭聲的,聽到沒?」「連個話都不會說,以後你能幹啥?」「你看看誰誰家的孩子,人家多懂禮貌多能,你就知道躲。」
  • 「讀懂孩子的心」系列:內向孩子的潛在優勢:讓我們更懂孩子的心
    第七,告訴孩子,雖然你知道他希望父母複合,但這種情況是不會發生的。讓他理解這件事情,否則,孩子心中永遠有期待,總在給父母創造機會,甚至他會裝病,需要爸爸媽媽一起來照顧他。如果以後確認父母不能複合,孩子會更加難過。第八,不要叫內向的孩子監視你的前妻或者前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