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緣強基計劃?這個招生類型名校更多,分數更低!或許更適合你

2020-08-29 高等學歷教育

目前,強基計劃報名已經臨近尾聲。相較於強基計劃,綜合評價招生由於高校層次分布廣,能夠覆蓋大部分優等生和中等生,更受廣大考生和家長的關注。

基礎部分熱點問答

1. 什麼是綜合評價?

答:綜合評價招生制度試點旨在建立學業水平測試、綜合素質評價和統一選拔考試三位一體的多元化招生考試評價體系,從而有利於選拔適合高校培養目標的學生,有利於引導中學實施素質教育。

綜合評價招生目前在部分高校試行,並逐年擴大範圍。高校綜合考量考生高考成績、高校考核成績、高中學業水平測試成績、綜合素質評價以及高校自身培養特色要求等維度內容,對考生綜合評價,擇優錄取

綜合評價的成績由三部分構成:高考成績+校測成績+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另外還有參考考生高中的綜合素質評價信息。(通常高考成績佔60%,面試佔30%,學業水平考試成績佔10%)

2.綜合評價和強基計劃有什麼區別嗎?

答:二者從本質上有很大差別,從招生範圍、報名條件和實施院校上都有區別。綜合評價招生高校層次差異較大,以省屬重點高校為主,強基計劃高校為36所雙一流A類高校;綜合評價高校招生範圍大多集中在浙江、上海、江蘇、山東、廣東,同時以高校所在地本省招生為主,強基計劃高校多為面向多地或全國招生。

綜合評價與強基計劃相比,高校層次差異較大,但是報名條件相對寬鬆,絕大部分不要求獎項,綜合成績好就可以報考。

3. 綜合評價是全國招生嗎?

答:綜合評價招生分兩類情況,一類部分高校面向全國或多省市招生,第二類僅面向高校所在地區招生。

4.「三位一體」和綜合評價有什麼關係?

答:三位一體特指面向浙江考生招生的綜合評價。

5.清華、北大有沒有綜合評價?

答往年清華大學的領軍計劃、北京大學的博雅計劃都是綜合評價,不過在2020年領軍、博雅計劃均被取消

6.綜合評價的院校都是什麼學校?有985/211嗎?

答:綜合評價招生院校既有浙大、國科大等頂尖名校,也包括在本省招生的部分省屬高校。

綜合評價的特點之一就是高校層次分布較廣,能夠覆蓋大部分優等生和中等生

7.怎麼查有哪些大學進行綜合評價招生?

答:關注本省教育考試院或陽光高考平臺,通常本省教育主管部門會公布當年在本省開展綜合評價招生的本科院校名單。

8.綜合評價的招生專業數量多嗎?

答:高校的綜合評價錄取通常會根據本校學科專業建設情況,開放部分專業進行招生,但其中也不乏熱門專業,只有綜合評價才能填報,如北外的小語種專業。

9.2020年綜合評價政策什麼時候出臺?

答:目前,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南科大等簡章已發布,浙江省「三位一體」綜合評價招生報名進行中,山東、上海、廣東等地招生簡章尚未發布。

預計近期更多高校會集中公布招生簡章,但由於報名時間較短且集中,所以建議家長和考生提前擇校,參考往年綜合評價招生簡章準備報名材料。

10.綜合評價學生名額一般佔學校的比例是多少?

答:每所高校都不同,從往年情況來看,自主招生和綜合評價在高校自主選拔中名額佔比最多,今年取消自主招生,實施強基計劃,各校投放招生名額普遍比自招略少,所以不排除今年高校綜評名額會小幅上升

另外,部分高校如國科大、南科大等高校以綜合評價招生為主,招生簡章中會進行說明。

11.綜合評價需要繳費嗎?

答:部分院校需要。面向全國招生的院校一般不繳費,面向部分省份的院校會在初審通過後繳費,如江蘇、山東等。具體情況以高校最新發布的簡章為準。

12.家長該如何去了解綜合評價政策?

家長深入了解綜合評價大致有四種途徑:陽光高考平臺、自己所在省市教育考試院官網、高校本科招生網,或關注掌上高考APP,我們及時為廣大考生和家長發布相關資訊。

優惠政策熱點問答

13.報考綜合評價對高考錄取有什麼優惠?

答:綜合評價入選的考生,高校將根據考生高考成績、校測成績、學考成績按照一定比例測算形成的綜合成績進行錄取。

綜合評價主要面向品學兼優、綜合素質高的同學招生,一般對競賽獎項沒有要求。不少高校都是採取631的模式(或者類似比例)對學生進行綜合評價,即高考成績(60%)+高校考核成績(30%)+學業水平考試成績(10%),然後根據綜合成績為考生排序,排在前面的就可以錄取。(具體招生模式以各高校公布為準)

14.綜合評價對報考名校有什麼幫助呢?

答:因為綜合評價的特殊錄取模式,會將考生的高考分數和校考分數、學考分數按比例折算,所以校考和學考成績特別出色的考生,理論上可以憑略低的高考分數進入到目標高校,但具體情況還會受到臨場發揮、同屆考生成績等因素影響。

15.綜合評價有什麼專業選擇的優惠嗎?

答:部分高校綜合評價成績優異的考生,可以直接獲得高校王牌學院新生選拔資格。

16.學科競賽省二,報考綜合評價有什麼加分優惠嗎?

答:部分高校在折算綜合評價成績時,對五大學科競賽獎項、文科類獎項、學考等級優異、高中期末成績優異等條件會有不同程度的加分,具體信息以高校綜評招生簡章為準

17.通過綜合評價錄取的考生,在大學有什麼好處嗎?

答:部分重點招考院校獲得認定的學生,可被邀請參與特殊培養環節,例如優先參加一些骨幹項目、優選配備學科導師以及一些社會工作、海外實習,創新實踐等很多機會,有利於考生今後的規劃發展。

報考條件熱點問答

18.綜合評價都適合什麼樣的考生?

答:綜合評價招收品學兼優、全面發展、綜合素質優秀的學生。綜合評價各高校的報考條件有所不同,根據往年情況來看,大致包括:綜合素質和品德方面的要求、學業水平測試等級要求、競賽獎項要求、高中成績的要求等。

不同高校會有不同的要求,考生要以招生簡章中給出的報名條件為準。

19.高中幾年級可以報考?

答:考生要在高三(即參加高考當年)報考。

20.復讀生可以報考綜合評價嗎?

答:原則上不會對復讀生做出限制,如果高校對此有特殊要求,會在招生簡章中明確提出。

21.有學科競賽省級二等獎可以參加綜合評價嗎?

答:考生只要綜合成績好都可以嘗試的。考生具備學科競賽省級二等獎在高校綜合評價初審和校測時有非常大的積極作用。

22.作文大賽一等獎,可以報名綜合評價嗎?

答:只要考生綜合成績優秀,都可以嘗試報考。多所高校綜合評價明確認可作文競賽獎項。

23.體育生有什麼院校的綜合評價機會?

答:部分院校如浙江師範大學提出體育特長生在省級運動會上前3名或國家舉報運動賽事前8名也可報考。

24.綜合評價認可體育類獎項嗎?比如全校千米跑第一名?

答綜合評價最重要的審核依據是考生的高考和校考成績,體育獎項尤其是校級獎項,僅可以作為考生綜合素質的部分體現,不會成為決定性因素。

25. 綜合評價什麼條件才能報?沒有競賽獎項可以報考嗎?

答:報考高校綜合評價,首先要符合學校招生範圍;其次成績突出、綜合素質全面發展,也就是說成績拔尖、一貫優秀的考生更有優勢。

只要高校在該省市進行招生,考生都可以報名申請。綜合評價初審主要看重考生綜合成績,競賽獎項不是必需的,只有少部分院校會對獎項有要求。

如果高校對報名條件有特殊要求,可以在招生簡章中查到。

26.綜合評價對於高中成績有什麼具體要求嗎?

答:大部分高校對於高中成績並沒有具體要求,「綜合素質優秀」是大多數高校的綜合評價招生條件

一些高校會對考生成績提出具體要求,比如南京師範大學2020年綜評簡章匯總要求:

「高二、高三年級3個學期期末考試成績排名均位於所在中學同年級同科類學生中前10%。」

一般類似要求都會在簡章中明確提出,考生可仔細查詢相關要求。

27.綜合評價招生對高考分數有什麼要求?

答:通常會要求考生高考成績達到本省一本線/高優線/特殊類招生控制線。

28.綜評初審看哪些成績?

答:初審時要提交高一、高二、高三上學期期中、期末成績,高三模擬考試成績(各科成績、各科滿分、文理分科年級排名)及其它簡章中要求的獎項。

29.綜合評價需要看年級排名嗎?

答:在初審時需要。年級排名信息在報名系統中需要填寫,作為初審依據之一。

31.綜合評價高校對考生高中成績排名是指什麼?

答:一般是指全校同年級分科排名,提交報名材料時需要學校蓋章。

32.作文大賽全國獎項、文科生、平時成績一本線,走綜評可能性大嗎?

答:文科獎項突出,但文化課成績偏低,建議在高三努力提高文化課成績,增加錄取機率。同時,通過綜評錄取的成功率更重要的是看定位和擇校

33.藝術生有綜合評價嗎?

答:沒有專門的藝術招生,但不限制藝術生報考。另外,藝術生可以關注高水平藝術團。

34.DI全球賽第一名的成績和模聯傑出代表等獎項在綜合評價中有優勢嗎?

答:可以的,這些獎項可以作為材料提交,有一定的報考優勢,但成績是首要條件。

35.山東考生有什麼特殊的報考條件嗎?

答:2019年面向山東省招生的高校統一給出了「高中三年參加不少於10個工作日的社區服務和1周社會實踐,並完成15學分的研究性學習任務的報考條件。作為基本報考條件,考生需首先滿足才有報考資格。

2020年的要求需要以今年的招生簡章為準。

36.報考綜合評價有幫助的社區服務、社會實踐或研究性學習該怎麼參加?

答:需要諮詢所在中學的老師或相關人員。

37.想報考中外合作的大學,有什麼特殊要求嗎?

答:中外合辦大學一般對考生英語成績有一定要求。

39.高校對於要求成績排名居年級「前列」之類的模糊性條件怎麼解讀?

答:考生、家長在報考時應該參考學校層次、本中學往年報考情況等數據,不同年份、不同層次的中學在每年的數據不會相同。

報考攻略熱點問答

40.平時成績一本線上20-30分,怎麼報綜評?

答:成績較穩定的考生,建議報考比平時成績高10-20分的高校,高考穩定發揮,並針對目標校的校考進行有針對性的備考,衝上的機會很大。

發揮不太穩定的考生,建議選擇穩妥的高校,高考發揮超常可以選擇放棄綜合評價,統招進好大學;發揮一般/失利,也能在綜合評價批次提前鎖定適合大學。

41.可以同時報名幾所學校的綜合評價嗎?

答:根據往年情況,綜合評價基本不存在院校限報,只要符合條件,可以同時報名多所學校。但考慮到綜合評校考時間比較集中,建議根據校考時間和定位,選報2-3所高校。

42.進行綜合評價招生的中外/中港合作高校有哪些?

答:目前進行綜評招生的中外合辦/中港合作高校有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崑山杜克大學、上海紐約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深圳)、西交利物浦大學、寧波諾丁漢大學、溫州肯恩大學、北京師範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

43.參加高校舉辦的營對綜合評價報考有幫助嗎?

答:據往年招生情況看,參加高校營對綜合評價有很大的幫助的,但並不是必須參加,一般部屬重點名校的營更值得關注

44.哪些高校體驗營對通過重點高校的綜合評價初審有幫助?

答:據往年招生情況看,在高校體驗營中表現優秀,對自主選拔有一定助益作用,但具體程度因不同高校而異。

其次,一些高校王牌專業學院也會舉辦各類夏令營、冬令營,考生需要實時關注相關訊,符合條件的考生建議報名參加。

報名流程熱點問答

45.綜合評價的報考流程是什麼?

答:高校發布招生簡章(5月中旬左右)→考生網上報名(發布簡章後約有10天時間)→高校審核資料→初審名單公布(6月下旬)→高考(7月7-8日)→高校測試、折算綜合成績→填報綜合評價志願→錄取。

46.綜合評價在哪裡報名?

答:主要是在陽光高考或高校本科招生網上報名,具體報名方式以在2020年高校綜合評價招生簡章為準。

47.強基計劃、綜合評價、高校專項可以同時報名嗎?

答:絕大多數情況下可以同時報名,但一些高校強基計劃和綜評校測時間衝突,考生需作出權衡。

48.如果報考了強基計劃,還能報綜合評價嗎?

答:可以的,強基計劃和綜合評價之間沒有限報

49. 綜合評價報名需要哪些報名材料?

答:一般來講,綜合評價報名材料主要為以下9大類:

1、報名申請表;

2、自薦信/個人陳述;

3、高中階段文化課成績;

4、高中學業水平測試成績;

5、模考成績;

6、推薦信;

7、高中階段獲獎證書及證明材料;

8、其他可證明材料;

9、高校特殊要求提供的材料。

50.如果學校沒有組織,自己可以報名綜合評價嗎?

答:考生個人申請報名,學校(校領導)可以實名推薦,但不是必須。

51. 報完名以後還需要關注什麼信息?

答:綜合評價報名完成後,高校初審結果、確認考試及繳費、高校測試時間及安排、測試模式等內容需及時獲取。

52.復讀生如何報名綜合評價?

答:復讀生報名時與應屆生一樣。但是在提交高中成績時,高一高二年級按照真實情況提交,高三成績按照復讀成績提交

53.綜合評價的報名申請材料是以學生借讀學校名義上報還是以學籍所在學校名義上報?

答:報名系統裡,學籍所在地和實際就讀學校兩項是分別填寫的。

成績熱點問答

54.綜合評價考試怎麼考?

答:綜合評價測試、校園開放日活動,實際上都是綜合評價考試。一般分為筆試、面試、體測

根據往年情況,有的高校三項都考,有的高校只考面試和體測。體測一般達標就好,不會計入成績。筆試、面試成績計入學校測試成績,按照15%-40%不等的比例折算進綜合評價總成績。

55.綜合評價的校測考試難度怎麼樣?

答:高校綜合評價校測由高校命題,考試範疇較廣,試題難度一般難於高考,略低於學科競賽省賽。

56.綜合評價總成績是高考成績嗎?

答:不是。綜合評價總成績是高考成績、高校綜合測試成績和高中學業水平測試成績,按照一定比例計算相加。這個總成績是綜合評價錄取的依據,從高到低擇優錄取。

招生簡章中會有具體各個成績所佔比例和綜合成績折算公式,考生可自行推算。

57.如何在綜合評價測試中擁有優勢?

答:通常綜合評價測試緊接著高考之後進行,一般沒有時間進行系統性備考,重點在於平時積累。

58.哪些特質會成為綜合測試中的優勢

答:邏輯清晰、口齒清楚、善於表達,會在面試中獲得巨大優勢;接受過一定程度的學科競賽訓練,會在筆試環節佔據優勢。

59.學校綜合評價綜合成績怎麼計算?一樣嗎?

答:不一樣,高考成績、高校綜合測試成績和高中學業水平測試成績,折算比例不同。有「631」「541」「73」「64」等等,南大和東南大學2020年綜評採取「75+15+10」的折算方法。

若目標院校還未公布招生簡章,建議考生參考2019年綜合評價招生簡章。

60.綜合評價招生對學考有哪些要求?

答:學考成績是計算在綜合成績裡面的,一般是佔10%,部分學校(以江蘇為主)對學考的等級有一定要求。

61.所有的綜評學校都要加體能測試?

答:自主選拔增加體測是大趨勢,2019年江蘇、廣東、北外都要求體能測試,其他省份也很有可能增加體能測試,但體測一般為合格性考察,考生只需正常鍛鍊身體,基本都能通過

62.強基和綜評考試相似嗎?怎麼考?

答:形式上有類似之處,基本都在筆試、實操、面試、體測中選擇一類或幾類進行,但筆試、面試內容上相差很大。

因為強基計劃定位為選拔拔尖創新人才,所以筆面試難度和複雜程度應普遍高於綜合評價。

63.強基和綜評如果都入圍校考,高考後能同時參加嗎?時間上還會衝突?

答:可以同時報名參加,只要時間上不衝突,理論上可以都參加。

64.報考同一所大學的綜合評價和強基計劃招生考試時間衝突怎麼辦?

答:若時間有衝突,只能進行取捨。

65.綜合評價的面試主要考什麼?

答:綜合評價面試主要進行專業素養、情商、儀表風度、口才、反應敏捷程度、心理素質、道德品質、價值觀念等方面的考察。

66.如果確認了考試,但因為跟強基計劃時間衝突而沒有去考,是否有什麼影響呢?

答:沒有影響。

備考方法熱點問答

67.高一要怎麼準備綜合評價?

答:高一的考生只需要打好學業成績基礎,重視期中、期末及學考成績,熟悉新高考以及綜合評價政策就好,在兼顧好課內學業時,可依據興趣培養一至兩門學科特長,理科生可以有選擇性的接受一定學科競賽訓練。

68.高二要怎麼準備綜合評價?

答:高二考生想報考,可以開始接觸並了解高校,規劃要報考的院校以及專業。雖然綜合評價相對原自主招生對競賽要求沒那麼嚴格,但建議學有餘力的考生也可以衝擊下自己擅長的競賽,增加成功機率。

另外,也可以關注目標高校舉辦的夏令營或者體驗營等。

69.高三要怎麼準備綜合評價?

答:高三考生就要做最後的院校抉擇,陸續準備報名材料,當然大部分精力還是要保證高考複習。對於高校測試,可以集中在寒假準備。

70.新高考改革地區考生如何備考綜合評價?

答:雖然綜合評價招生政策每年都有變化,但招收綜合素質優秀、全面發展的優秀考生這一主旨基本不變,建議考生目前以提高成績為主,且待新的招生政策出爐,再作相應調整規劃。

錄取政策熱點問答

71. 綜合評價在什麼批次錄取?

答:各省情況不同,一般在提前批錄取完成,具體以各省考試院發布的志願填報安排為準。

72.綜合評價的「鎖檔"是什麼意思?

答:沒有公布高考成績,先確定綜合評價志願,一旦錄取不能參加其他批次錄取,沒有錄取不影響後續批次錄取。主要是浙江、江蘇地區的部分院校存在這種現象。

73.哪些高校在哪些地區實行鎖檔?

答:除已經取消領博計劃的清北外,共有7所綜合評價高校出現鎖檔情況,其中中科大、國科大、復旦、上交大、浙大7所高校在浙江綜合評價,進行鎖檔;國科大、南大、東大3所高校在江蘇綜合評價,進行鎖檔。

74.填報志願時與提前批、本一批有沒有衝突?

答:各省情況不同,有些是在提前批,有些是特殊批次,一般在本科一批次之前進行,如果被高校綜合評價錄取就不會參加下一個批次的錄取。

75.綜合評價沒有錄取還能參加高考統招嗎?

答:可以,完全沒有影響。

76.填報志願的時候,綜合評價和強基計劃兩個志願都可以填嗎?如果都可以填,先錄取哪一個?或者只能填一個?

答:強基計劃報名即確認志願,在校考後沒有單獨填報志願的流程,根據流程,強基計劃錄取一般在綜合評價之前

77. 面試通過可以反悔,然後參加高考統招嗎?

答:除了鎖檔的部分高校,其餘省市和高校參加完面試,還可以反悔,注意把握反悔的機會,謹慎抉擇。

78.面試通過後,根據成績,一定能錄取嗎?

答:綜合評價的錄取結果是根據高考成績、校測成績、學考三項折算的綜合評價總分,擇優錄取。

79.綜合評價過了,還能報考別的學校嗎?

答:如果已經被錄取,就不能了。

如果只是參加了面試(浙江鎖檔的8所學校除外),可以放棄填報綜合評價志願,參考高考本科一批志願填報是可以的。

80.通過山東大學綜評,之後不想去了,怎麼辦?

答:這種情況,在綜合評價面試結束後,不填綜合評價志願即可。

81.高考分夠高即可入圍,一定能錄取嗎?

答:不一定。高考成績夠高優線只是入圍的其中一個條件,同時,入圍並不意味著最終錄取

82.錄取到綜合評價的專業,可以轉專業嗎?

答:多數高校綜合評價錄取的學生與普通統招生沒有任何區別,一般學校沒有明確的不讓轉專業的限制,轉專業要求可參照該校轉換專業要求執行。

建議考生客觀、全面的對自身成績和實力進行評估和定位,利用好綜合評價與統招的不同批次做好差異化報考,提高目標高校的錄取成功率。

相關焦點

  • 看過來丨清北強基計劃招生路徑!哪些考生更適合強基計劃?
    今年強基計劃開始實施後,清華大學開啟拔尖人才培養基地和3+2+3項目。同時,北大也已啟動博雅人才共育基地。 清北的這些相關措施不僅是為了強基計劃的拔尖人才培養和選拔,同時也是在給予更多同學有多個參與強基計劃的機會。
  • 2021強基計劃招生將會暴增!哪所強基高校更適合你?
    2020年是強基計劃首年,強基計劃就是為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加強拔尖創新人才選拔培養。通過對比2020年強基計劃各個高校招生簡章,不難發現這些高校在招收對象上無非兩類:一是高考成績優異的學生,二是五大學科競賽獲得全國二等獎以上的學生。
  • 強基計劃遇冷?網曝北大等眾多985名校未完成相關招生指標
    今年首次實施的強基計劃,是意在招收能滿足國家戰略需要、有創新潛力的基礎學科人才。實施強基計劃的院校是36所包括北京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等在內的、眾多高考生仰慕的985名校。比如北京師範大學,強基計劃招生120人,但有56人的缺口,只招收了64人。更令人吃驚的是北京大學,原強基計劃招生900人,但實際只招收了842人。
  • 「強基計劃」適合哪些高中生? 校測考哪些內容? 與綜合評價招生/...
    什麼是「強基計劃」?(這是一項特殊招生政策!)(如:某考生綜合評價成績=高考成績×60%+高校自測成績×30%+學業成績×10%) 重要提醒:如果你對強基計劃裡的招生專業感興趣,且高考裸分優勢較大,或有突出的學科優勢,可以多關注強基計劃;如果對高考裸分信心不足,可以多側重綜合評價招生。
  • 強基計劃不是入名校的跳板,不知道這些,報了也是白報
    自主招生是強調的是招生,大學所有的專業都可以報考和錄取。強基計劃則全然不同,不僅招生專業限定在基礎學科,而且更強調的是「選拔和培養」,學科特長只是選拔的切入口,重點在入校後的培養。第二,專業不同。強基計劃招生中,各高校拿出的都是自己的基礎學科王牌專業。
  • 名校突破口強基計劃,清華入圍分數低於往年錄取分數,多達22分
    而今年高考人數卻再創新高,一度達到1071萬,較去年增長了40萬,競爭愈演愈烈,進入名校的機會也是擠破頭也很難進去,那有什麼政策有機會可以降分錄取呢?強基計劃就是一個進入名校的機會,首先入選強基計劃的學校不是超一流的清華北大,就是復旦大學、中山大學等985名校,同時主要選拔培養有志於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且綜合素質優秀或基礎學科拔尖的學生。
  • 「強基計劃」招生:北大專業最多,吉大掉隊,三所985高校無緣
    在筆者看來,「強基計劃」的招生定位,決定了其非上名校捷徑,考生們不必一擁而上,更不可花太多時間精力關注,踏踏實實做好眼前的複習備考工作才是正道。當然,如果你與以下三方麵條件有很高的匹配度,嘗試報考也未嘗不可!第一是基礎學科學習成績拔尖,在高級別競賽中有獲獎表現。
  • 新高考政策下:進名校更難了,強基計劃是圓「清北夢」的救命稻草
    目前很多省份都在推行新高考政策,取消了原來的自主招生,2020年1月推行「強基計劃」,三位一體名額縮減,想要進名校難度更大了。簡單來說,目前進入大學有三種方式:1、裸考(傳統的高考)2、三位一體 3、強基計劃。我們來分析下新高考政策有哪些變化,對於高一、高二的學生應該如何準備。
  • 2020年強基計劃VS高考統招,衝擊名校的一次絕佳機會
    強基計劃與高考統招又有什麼區別呢?招生趨勢又是怎樣?清華大學2020年江蘇強基計劃入圍最低分數為412(理科)分,高考統招本一批最低投檔線425(理科),比高考統招本一批最低投檔分低了13分;相應最低位次強基計劃為866,統招本科批次為70,位次擴大了12.37倍左右。
  • 揭開強基計劃真實面目
    為了幫助高一高二高三更多的萌新,特意整理【強基計劃政策掃盲彙編】,讓大家全面了解強基計劃招生各事項,以便早做規劃。強基計劃招生更注重對基礎學科的濃厚興趣和綜合素質優秀,所以招生對象大致兩種類型:「綜合素質優秀」及「基礎學科拔尖」。
  • 強基計劃招生章程將陸續公布,什麼水平的考生適合報考強基計劃?
    但強基計劃並不是原有自主招生方式的「替代」,更不是「換湯不換藥」。強基計劃要求招生高校要有具體的培養計劃,所招錄的學生單獨編班、小班化教學、導師制、項目式探究、增強科創能力等。強基計劃原則上不允許轉專業。某大學在招生宣講中曾經表示,強基計劃錄取後如果轉專業則退出強基計劃,考生需以裸考成績進行競爭,當分數不夠時有退檔風險。當然,具體以各校政策為準,各校具體政策不一定完全相同,有的大學允許在同一大類之間換專業,但換到其他專業領域則是不被允許的。
  • 2020年強基計劃高校在雲南的錄取分數線,文科全部大降分
    導讀強基計劃入圍分數線與高校招生投檔線類似,是根據高校招生計劃按照一定入圍比例劃定入圍名單,最後一名入圍者的分數即為強基入圍分線。1.強基入圍分數線是什麼?強基計劃入圍分數線與高校招生投檔線類似,是根據高校招生計劃按照一定入圍比例劃定入圍名單,最後一名入圍者的分數即為強基入圍分線。2.強基入圍分數線一個學校有幾個?
  • 名校加時賽「強基計劃」錄取分數線出爐,內附高校錄取分數線
    ,上個月強基計劃初審名單公布,引起了很多學生和家長的討論,這兩天2020強基計劃各大高校錄取分數線陸續公布。自主招生取消後,多數高校開始施行強基計劃招生,強基計劃作為進入名校的機會,同時受到國家大力支持,得到了很多家長和學生的認可。
  • 進入名校的「跳板」?用強基計劃進一步帶動育人改革
    據報導,武漢大學近日發布了《武漢大學2020年強基計劃招生簡章》,自2020年起取消自主招生考試,正式啟動2020年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簡稱「強基計劃」)工作。2020年將有8個基礎學科相關專業面向全國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招生,招生規模為150人。
  • 停止「自主招生」啟動「強基計劃」
    一年一度的高考結束了,但是對於高考考生來說,仍然沒有到可以徹底放鬆的時候,接下來,需要認真綜合分數、興趣、特長等因素,填報學校志願和專業志願。對於一些申請報名參加「強基計劃」招生的考生來說,還要為高考成績揭曉後,自己可能獲得的高校考核機會做充分準備。
  • 強基計劃適合多少分的考生?
    這幾天最最吸引高中家長朋友們眼球的就是強基計劃了,隨著北京師範大學的招生簡章的發布,所有36所高校的強基計劃招生簡章都已經明了,招生報名的通道也已經打開。本期我們一起來解讀一下,到底強基計劃應不應該去填報?值不值得去填報?適合多少分的考生去填報?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強基計劃到底是怎麼回事?
  • 聚焦 | 怎麼判斷自己是否適合報考強基計劃?看這裡
    近期很多2021、2022級考生和家長在後臺諮詢,糾結是否未來選擇報考強基計劃,自由與限定共生,機遇與選擇並存,到底該不該、要不要報考強基計劃呢?怎麼判斷自己適合或者不適合強基計劃?選擇強基計劃是不是進名校的機率比裸考更大?
  • 從自主招生到強基計劃,對學科競賽有何影響?學生還會參賽嗎?
    但現在高校招生採取了強基計劃,國家集訓隊的學生依然可以保送,但拿到金銀牌的只能在強基計劃中略佔優,原來的銅牌和省一省二失去保送資格。在這樣的背景下,家長還應該讓孩子參加五大學科競賽嗎?競賽強校將如何應對?五大學科競賽格局會有什麼變化?
  • 優嘉升學 | 2020山東強基計劃分數線!2021參考
    考生二:徐方維來自河南商城縣,他所在的商城高級中學,70人的班級上,10多人報名了強基計劃,他是唯一走到最後的。他回憶,當時班上很多同學準備報強基計劃,都覺得這個跟過去的自主招生相似。班主任老師則一再提醒,該計劃只適合成績拔尖的學生,錄取時高考成績要佔85%。這樣,班上最終有10人報名。
  • 北京大學等7名校「強基計劃」招生政策詳解,你會報名嗎?
    五一節後第一天,山東大學、蘭州大學和武漢大學陸續公布了2020年「強基計劃」招生簡章。由於今年是「強基計劃」實施的第一年,各位家長和考生對相關政策還不是很熟悉。與自主招生不同,強基計劃完全是另外一種招生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