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在古代的東亞,可以說這就算是唯一的「正統文字」了,不只是中國,古代朝鮮,越南,日本等國的正式文件都是用「漢字」的,「漢字」才是正式的書面規範文字,當然,有的國家會根據自己的需要創建文字,但這些文字地位都比不上漢字,你看日本,自己創建的字母叫「假名」,為什麼說「假」呢?因為「真名」是漢字,朝鮮也是一樣,現在的韓文(諺文)發明出來的時候,士大夫等知識分子也一直抵制。
但是在以前的漢文化圈,還有這麼一個國家,它是現在東亞文化圈中,唯一文字已經拉丁化的國家,這就是越南,當然,越南文拉丁化是受到法國殖民影響,一直到現在,在越南會寫漢字還是一件很風雅的事情。
「寫漢字」在越南現在是種不錯的職業
可是,在法國殖民之前,越南的文字是什麼樣的呢?
相對於朝鮮和日本來說,越南有一個很大的不同:從秦漢一直到五代十國,越南北部(越南北部就是越南的核心文化圈,現在的中南部都是越南後來打下來的),這都是中華帝國的直屬領土(不是羈縻,就是直屬領土),這裡別說文字用的是漢字,就連官方語言都是漢語,當然,因為當地土人眾多,越人有自己的語言,當然,不可能存在書寫系統。
即使脫離中國獨立之後也是一樣,到了越南陳朝(13世紀)以後,漢字已經成為越南政府以及民間的主要文字,所以當時大量的漢字著作開始出現,最著名的就是15世紀編撰的《大越史記全書》。
現在的越南人看古蹟、古書估計很頭疼
但是大家要知道一個問題,漢字不是拼音文字,其寫法和讀音沒有關係,漢字是針對漢語的,其它語言用漢字,使用會很不便(朝鮮,越南甚至契丹,西夏等都碰到這個問題),所以漢字寫成的文章基本上並不按照越南語的文法規則書寫,也不採用越南語的辭彙,而是純粹的用古漢語的文法寫成,也就是說「文字和語言是脫節的」。
那民間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呢?當然是和日本、朝鮮一樣,自己想辦法了,所以一些人開始嘗試以漢字作為基礎,以創造新的文字來紀錄越南本民族語言,這就是「喃字」,這種文字8世紀開始出現,13世紀的時候,越南文人開始用喃字進行文學創作。
「字喃」是照越南語的構詞順序來寫,若照中文順序則為「喃字」,所謂的「喃字」是指南方(相對於中國)的文字的意思。這種文字長啥樣呢?額……就是下面這樣,說實話個人覺得更難寫。
圖片的越南文寫的是「我說越南語」;第一行是現代越南文,第二行是用漢喃混寫的越南文。三個有下劃線的字為喃字。
但是和朝鮮一樣,越南上流社會由於有很濃厚的「尊漢」思想,一直很排斥這種文字,國家教育機關也沒有將它作為正式文字看待,也沒有對它進行整理規範的工作。儘管此間的胡朝(1400年-1407年)或者是西山阮朝富春朝廷(1788年-1802年)政權之統治者曾經重視喃字,並且將其提升到國家文書用字的地位(政府會在公文書信裡使用喃字)。
字喃的使用者大致為平民、落魄文人、僧侶、及少數具強烈民族意識的精英。概括來說,喃字主要用在紀錄民間口傳文學、創作純越語文學、翻譯佛經、及替漢字作註解。正統文字就是漢字,別忘了,越南是有科舉的,知識分子科舉是只能用漢字的。而且因為沒人管理字喃,所以歷史上,喃字的寫法一直沒有固定下來,亂七八糟的寫法都有。
註:《金雲翹傳》,一部越南國民文學的長編敘事詩。18世紀到19世紀間,越南詩人阮攸根據中國明末清初青心才人原著小說《金雲翹》用越南本民族文字喃字和漢字混合寫成的3254行的敘事詩,越南最重要的文學作品,圖為現代越南語版的《金雲翹傳》
1867年,越南阮朝時期的著名改革志士阮長祚提議將喃字標準化(並連同廢除文言文),但是,這個被他稱為「國音漢字」,但後來遭到了嗣德皇帝的拒絕
好了,現在咱們知道,越南標準文字是拉丁化的字母文字,會寫漢字是很風雅的事情,那「喃字」是什麼情況?十九世紀,法國佔領越南後,殖民政府不鼓勵甚至禁止使用越南語漢喃文或漢文(文言文),漢文因為比較正統,而且還有中國存在的關係,所以漢字還在,但用漢喃的人口被殖民政府的打壓而幾近絕跡。可以這麼說,喃字已經消亡了。
但是,喃字畢竟也留下了大量的文獻,現在研究這個對越南古文化還是有很重要的意義。不過這方面人才太少,現在世界上只有大約100人能熟練地讀寫喃字,而喃字書籍的90%以上尚未譯成國語(越南國語)字,這方面的研究還有很重要的工作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