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千裡馬,卻感恩遇到了伯樂。聊聊我的社會領航人—同門師哥

2020-09-16 醫學HR之叢言叢語

把自己比喻成千裡馬肯定是自不量力了,但稱之師哥為伯樂我覺得一點也不為過。無論是十幾年前象牙塔裡寒窗苦讀還是現階段社會職場磨礪,師哥或是硬加傳授或是潛移默化給予的精神鼓勵、方法論指導,我都如數家珍。回想一路走來,依然歷歷在目。

我們相識在2008年4月,具體哪天真是模糊了。師哥是山東經濟學院(山東財經大學燕山校區前身)1998級校友,而我是莘莘學子裡最普通的大二學生(2007級),相差十歲。


未改校名的母校

從耳提面命的高中時代進入自由散漫的象牙塔,我們這一代最顯著的特點就是牢騷太盛,經常發表類似「孤單是一個人的狂歡,狂歡是一群人的孤單」、「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諸如此類的青春迷茫文字。我在當時興盛一級的校內網、QQ空間上也經常流露出這樣的情感。


大學時代QQ空間的青春「為賦新詞強說愁」

慶幸的是,我當時加入了學校文學社、競聘了學生會幹部,也投入社會兼職鍛鍊(雖然被中介騙了30塊錢,2008年對於一個從農村出來的大學生差不多是一個星期的口糧錢)。濟南雖說沒有春天,從冬天直接跑步邁進夏天,但4月的天氣還是料峭春風微冷的狀態,我作為學生會的「新兵蛋子」獨自在學校一號教學樓前開展主題為「點滴成海,眾心為愛」的公益活動,大致是將收集的舊書籍報紙和生活用品變賣,捐款至貧困地區。當時師哥和其他幾位校友在母校回味學生時代,在公益書攤前駐足,打量著瑟瑟發抖的我並且詢問活動目的。就這樣,我們認識了。


當時校報對該公益活動的報導(2008年5月)

人人「價位」對等才有話語權,但師哥是個例外。我倆身價迥異,當時他已是濟寧廣電的領導,我當時還是需要農村父母犯愁交學費的窮小子一個;我倆思維格局也不在一個頻道上,我說要把公益活動做大做強為學院爭光添彩,然後得到學生會師哥師姐的認可。師哥建議將這個活動宣傳放到網絡上,深入淺出地講了一堆B2B當時我還不懂的道理。

儘管如此,我們成了無話不談的朋友。每當學校舉辦社團活動遇到難題、社會兼職遇到風險評估的時候,我總會通過QQ尋求師哥幫助,而師哥的回覆甚至可以用「呼之即來,來之即答」形容。不管多晚,師哥總會在看到後的第一時間給予回應。自己當時狹小的腦殼裡哪能裝得下那麼多管理思路、社會幹貨,我著急地在電腦上建立個文本文檔,把和師哥聊天的記錄全部複製下來,有時間的時候就去回味他的話,努力學習他滿腹哲理的語句,試著進入他說話的心境,雖然大部分以失敗告終。

十餘年了,回首過往,師哥帶給自己的是什麼?是對我學業耳提面命的督促,還是對我踏入社會規避風險的諄諄教導?好像有,但不完全是。現在想來,很慶幸自己從大學到工作這十餘年找到了一個正能量的標杆,一直在模仿,從未被超越。

同門師兄之間總是有一種特殊的感情,師哥傳幫帶給我的是骨子裡那種向陽向上的本能。「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我總覺得理想遙不可及,只對現實情有獨鍾,固執地準備著今天這樣那樣的早餐,卻沒有高瞻遠矚地儲備明年的糧食。但是師哥作為思想先行者,一直顯露著敢為天下先的霸氣。

大三那年有一次,師哥告知一起聚餐。那時的我已有了職業意識,知曉穿著不能太學生氣,斥巨資80塊錢買了一雙皮鞋,赴約路上卻下起了傾盆大雨,皮鞋完全報廢,但依然約定時間提前了半小時之久。聚會地點很普通,七裡山路附近一個家常菜館。餐品很簡單,一盤土豆絲、幾塊把子肉,喝著啤酒談著各自的職業規劃。聚會氣氛很熱烈,從下午六點一直到晚上十點,我更多地是作為一個傾聽者,記錄著他倆所言所語,好回去認真消化。聚會結束後,不知不覺自己腳已經和皮鞋「泛濫交織」在一起,那種感覺再也不想經歷第二次。不過,皮鞋雖然沒法穿了,但是心裡收穫了很多東西,而且意猶未盡。

第二天,師哥就在校內網上發布了一首詩,我稱之為師哥的詩歌以紀念我們這次小聚,現在我配上圖依然正能量滿滿。

暴雨傾盆天語時,不誤群英會瑤池。

桃盟之約時時近,任他不是放花時。

人生無須乘龍志,但有拳拳赤子痴。

只需勤勤汗雨繆,再看來年桃花池。

兄弟皆是風雨後,結草銜環不語時。

儘是蹉跎前方路,敢叫荊棘把錦織。

師哥是行動的實幹家,是我社會磨礪的引路人。2009年,我參加了第三屆谷歌杯大學生公益創意大賽。這個項目在全國大學生活動裡含金量極高,由谷歌(Google)發起,通過徵集公益創意、資助獲獎項目的形式,促進社會公益事業發展、倡導大學生積極投身社會公益。作為發起者,我一己之力成功撰寫策劃,作為隊長籌劃「手繪五彩繽紛,衝出心靈暗礁」公益團隊,並且從1060所高校超過18200個創意中脫穎而出,殺入506所高校的1511個創意複賽,最後過關斬將進入決賽,而這也是全校唯一一支進入決賽的隊伍。

當時校報對該公益活動的報導(2009年4月)

接著真正的考驗來了,決賽需要落實媒體記者、公益場地、城管保障措施等等。作為一個缺乏社會人脈資源的在校大學生來說,這無比艱難,患難之處還是第一時間想到了師哥,他積極向濟南時報、濟南殘聯引薦我,而且牽線實地考察了濟南明天兒童康復中心、濟南愛心醫院。最後我們的項目成功落地,通過與孤獨症兒童互動,手繪T恤、油畫以及手繪牆等獨特形式,創造了一個活潑的氛圍,提高了他們的語言交流和動手製作能力。


當時校報對該活動的報導(2009年9月)

項目完美實施的同時,我被評選為谷歌全國校園公益之星。這在當時也是莫大的榮譽。


我也應《濟南時報》邀請,開啟了為期兩個月的實習記者經歷,幾篇不錯的小文章也贏得了報社的讚揚。

2011年7月,我正式離開象牙塔邁入社會,從事醫院管理工作。和師哥的交流溝通依然是有時天馬行空、有時精準聚焦。不過形式無所謂,師哥穿透出的精髓格局依然指導我不斷前行。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千裡馬」越來越多,而「伯樂」卻越來越少?
    唐代詩人韓愈曾云:「世有伯樂,然後有千裡馬。千裡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這古代與近代的遙相呼應,似乎揭露出了一個殘酷的事實那就是「千裡馬」越來越多,而「伯樂」卻越來越少。 從小學,初中,高中,本科,碩士到博士,一路走來接觸到無數的老師,受過長期各式各樣的教育;而現在我也成為了一名老師,也開始教育自己的學生。這種角色的轉變讓我感慨良多,所以決定寫點什麼。。。。。
  • 《士兵突擊》讓我明白「千裡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是什麼意思!
    這個士兵就是由王寶強主演的許三多,在入伍之前,所有人都不看好他,認為他又笨又傻,不是當兵的「料」。甚至在史今班長(張譯飾)在選他入伍之前,也認為他不適合。而在史今準備離開時,許三多的爹拼命揍他,史今班長終於忍不住制止了他爹,並承諾一定會把許三多帶成一個真正的好兵。後面雖然許三多經歷了很多冷嘲熱諷,但終究憑著自己努力成為了一名好兵。
  • 千裡馬的伯樂畫家聞朝
    今天帶朋友們走進畫家聞朝老師的千裡馬王國:盡情的欣賞姿態萬千各種形態的千裡馬,馬以它的忠誠、勤懇、靈性獲得了人類的認同,同時也形成了很多與馬有關的祝福類、勵志類詞語,如馬到成功筆者和畫家聞朝合影聞朝憑著自己對畫馬藝術的執著追求,硬是走出一條屬於他自己的水墨畫馬藝術之路,他的水墨畫馬師從古法,源於自然,又有其個人的藝術思想和領悟,他源於自然卻又不是照抄自然
  • 15歲夢圓北大,如果她是千裡馬,伯樂是誰?
    ,而伯樂不常有。」......意思是,千裡馬是經常有的,但是馬的伯樂不常有。......有時候,明明擺在眼前的就是一匹千裡馬,但是我們卻看不出來。反而說,天下哪裡有千裡馬?都是忽悠人的。她之所以能夠在15歲年紀夢圓北大,成為北京大學2020級最小新生,不僅是因為她是一匹千裡馬,更因為她的人生裡常有伯樂。
  • 當伯樂與千裡馬相遇,雙選會上碰撞出了這樣的火花……
    同樣也有一群四處奔波,求賢若渴的人。而千裡馬與伯樂,註定會是一場美麗的相遇~為了給學子們提供一個施展才華的機會,同時也為了給我校2020屆畢業生和用人單位提供更便利的交流平臺,就在昨天,我校在新建立的西校區地方民族文化研究中心舉行了2020屆畢業生雙向選擇洽談會。
  • 伯樂和千裡馬的樂土——記南京市重競技體育運動學校校長劉俊林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裡馬。千裡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伯樂和千裡馬相輔相成,用此形容優秀教練員和運動員的關係再合適不過。劉俊林曾是千裡馬也是伯樂,如今,他更是將南京市重競技體育運動學校打造成了伯樂和千裡馬的樂土。
  • 如果成不了千裡馬,請做自己孩子的伯樂
    正如伯樂相馬一樣,每個人都可以是千裡馬,就看是否能遇到自己的伯樂,而每個人即使成不了千裡馬,也可以成為別人的伯樂。 還有一個經典的案例就是「卡爾威特的教育」中提到的卡爾威特,他生下來看起來就不太好,甚至有點智力低下,可是他的父親沒有放棄,最終將他培養成非常優秀的人。 如果我們成不了千裡馬,那就讓自己努力成為自己孩子的伯樂。
  • 10句話,感恩生命中的每一個相遇!感恩生命中遇到的每個人!
    4、貴人提攜之恩千裡馬常在,伯樂不常有,多少千裡馬鬱郁不得志,更終成為臥槽馬?人的一生,如果能遇到一兩位賞識自己並給自己機會的貴人(上司、尊者、權貴等),將會少奮鬥很多年的。貴人之恩,沒齒不忘。8,夫妻體貼之恩夫妻本是同命鳥,大難來時互扶持。每個成功的人士,都離不了另一半的支持奉獻。夫妻共同經營家庭,生兒育女,贍老哺幼,同苦共甘。一日夫妻還百日恩。夫妻之恩切莫被功利社會之俗所吞。
  • 不具備這4種素質的職場千裡馬,再牛的伯樂都看不到你
    前些天外出吃飯時碰到一位朋友,一起聊天時朋友向我吐槽說:已經工作快三年了,除了實習不算,換了4份工作,每一份都做的時間不長,而且現在的這份工作薪資還很低,也看不到任何升職加薪的希望,不知道是該換一份工作還是繼續熬下去,雖然家裡面對女孩子沒有什麼要求,找一份工作能夠養活自己就可以,但是卻有點不甘心,朋友說:在實習的時候會有人帶他,而且成長的速度很快,對未來也充滿好奇,但是每次轉正後
  • 柯林比夫:世有伯樂 然後有千裡馬【原創作品】
    湖南華容縣人,出生於1966年正月,自由職業。熱愛生活,喜愛文字。偶有作品發表於微刊。    世有伯樂  然後有千裡馬     文/柯林比夫(劉迪紅)春秋時期,齊桓公、管仲與鮑叔牙三位著名歷史人物的故事,想必很多人知道吧?
  • 將「育」良才 伯樂與千裡馬的聚會
    看,伯樂喜逢千裡馬,自豪溢於言表。徐惠彬校長為校內外導師代表頒發聘書副校長房建成院士為「年度傑出青年獎」、「年度青年精英獎」獲獎教師頒獎。副校長王雲鵬教授為第二批「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計劃」入選教師代表頒發榮譽證書。這份沉甸甸的榮譽與責任,讓與會青年學者與導師們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 篤志不倦,ACAA是伯樂,亦是千裡馬
    企業發展至今二十餘年,作為伯樂,ACAA源源不斷地為學校培養人才,為企業輸送人才;作為千裡馬,與時俱進,革故鼎新,優化自身結構,力攀高峰。伯樂篇(一)打造服務平臺秉承「國際廠商與國內院校相結合」、「數位技術和專業知識相結合」、「學院教育與職業實踐相結合」的理念,ACAA
  • 年終績效面談——管理者篇:世有伯樂,然後有千裡馬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裡馬,千裡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出自韓愈的《馬說》;上一篇文章寫了《年終績效面談--員工篇:接受別人眼中的自己》,這篇我們換個角度。很多人其實兼具兩個角色,一方面會接受上級主管的年終績效面談,但同時也會對多位下級實施年終績效面談。
  • 真正成功的人,對這四個人,都會心懷感恩之心
    在成功之路上,我們會遇到很多人。有的人幫助過我們,有的人改變過我們的命運,有的人對我們有恩。只有會感恩的人,才會得到更多人的幫助。真正成功的人,對下面這四個人,都會心懷感恩之心。一、有知遇之恩的伯樂人生最悲慘的事,不是你無才,是你有才而無用武之地。自古就有,千裡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如果沒有伯樂,千裡馬也會一生碌碌無為。蕭何識韓信,就是一個經典的案例。韓信本是項羽手下,鬱郁不得志,被劉邦軍師蕭何看中,力薦重用。
  • 淺聊隆中對,伯樂能不能找出千裡馬,處決於伯樂有多大才能
    伯樂能不能找出千裡馬,處決於伯樂有多大才能,劉備重用諸葛亮是因為劉備聽懂了隆中對,如果劉備聽不懂只會當諸葛亮是個神經病。與其說是相人之術,不如說是用人之術。首先,有一定家族勢力並在川中人脈複雜的人劉備肯定不會重用,這個是常識吧。這有一個基本邏輯就是,你的核心人員必須只有在你這裡才能獲得最大利益,這樣權力與利益才能達到和諧。在你這做高管,換個老闆還是可以做高管,這樣的人是不能進核心的,即便進了也是觀察使用。因為這樣的話權力風險太大了,一個隨時能離開你的人怎麼能讓他掌握過大的權力呢?
  • 願千裡馬常有,伯樂也常有
    人們常說「千裡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這裡人們所說的「千裡馬」通常是指那種德才兼備、有才識或有特殊技能的人。然而,由於世間的伯樂不常有,就這樣,即使是千裡馬,最終也只能被埋沒。這便是導致「千裡馬常有,伯樂不常有」的根本原因。現實生活中,「懷才不遇」的情況是常有的事。比如一個滿腹才學的研究生和一個普通的大學生同時受聘於一家公司,不善交際的研究生只懂埋頭在事業工作中,而不懂與上司套近乎,善於觀顏察色的大學生卻很會對上司溜須拍馬,阿諛奉承。
  • 投資圈的好伯樂是什麼?至少不是「爸爸」
    然而,創新產業發展需要社會資本、民營資本的加入,能用正確的「姿勢」投資「好項目」,也著實是個考驗。  現在仍有不少人感嘆,「創業」的黃金時代過去了。文化IP產業一度是個熱門賽道,某創業項目在2017年拜訪了十幾家投資人,終於在年底敲定了一家機構,但那年春節過後,這家原本要籤協議的機構躲躲閃閃,最終表示「再觀察」。  一直以來,在創投圈、投資界,創業項目與資本的關係頗為「曖昧」,你追我趕。
  • 「伯樂」與「千裡馬」誰更重要?
    問:如何才能每天都能收到這樣的社會和民生資訊?答:只需點擊右上角關注民生大參考百家號即可。ps:您的每一次關注和點讚都是大參考繼續努力下去的動力!謝謝!「伯樂」與「千裡馬」誰更重要? 德才之功 千古之治——有感2020高考作文世彬/文一個社會的文明,在很大程度上體現為人才的標準。今年的高考作文,給萬千學子提供了一個價值觀解讀的生動案例,呈現了文化傳承的歷史意義。
  • 因沒錢沒背景,三次男主角都被換,他與孫儷算是千裡馬與伯樂
    因沒錢沒背景,三次男主角都被換,他與孫儷算是千裡馬與伯樂 嗨咯,寶寶們,提到演藝圈,相信有很多的小夥伴們都了解,這個圈不是所有人都可以進的,在演藝圈裡站穩腳跟也是非常不容易的,需要實力是根本,更重要的是需要機遇。
  • 最好年紀,遇到伯樂。安赫利尼奧是幸運的,納格爾斯曼又何嘗不是
    印象中,安赫利尼奧只有在卡拉寶杯中有過高光表現,當時津琴科和門迪受傷,瓜帥不得不將小天使安排在首發陣容中,在那場比賽中,他完成了三次成功的防守,並有134次觸球和88%的傳球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