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從命題者和答題者兩個角度去思考

2020-07-01 光明網

作者:閆新霞(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生物高級教師、生物學科教研組組長)

高考最後幾天,複習什麼有助於考場發揮?我的建議是:

做好知識梳理,夯實基礎

良好的知識體系是審題時快速理解題意、準確進行知識遷移的基礎。考前再落實一遍基礎知識非常必要,要達到層次清、重點明的效果。

「層次清」是要正確把握知識點之間的關係,讓知識體系瞭然於胸。「重點明」是要紮實掌握每一個知識點,即:準確理解每一個生物學術語的含義,清楚每一個結論如何得出,完整敘述每一個生物學過程。做到這兩點,才能在考場上準確調用知識點分析問題。

知識梳理時,要用好之前積累的材料。最好用的是保留自己思維過程和成果的知識網絡,省時高效。另外,在高考前,對照2019年高考考試說明上的知識內容表去回顧知識,可以強化重點、增強信心。

研讀高考題和模擬卷,明確能力要求

根據考試說明能力要求來研讀高考題,可以明確各層級能力要求如何在試題中呈現。例如,北京高考對實驗探究相關能力的考查力度較大,去研讀高考真題,能夠了解試題是如何將一項前沿研究轉變為題目信息和設問的。題目怎麼結合背景素材考查基礎知識的理解?怎麼呈現研究過程?留出了哪些思維環節讓考生去思考和補充?這些設問考查了哪些能力?

今年是北京實行新高考的第一年,試卷由理綜變為單科,生物學科的試題數增加,知識覆蓋面會增大,核心素養考查會更全面。本學年高三的各區模擬卷在試題命制方面做了很多嘗試,這些模擬題是高考前試題研究的好素材。可以關注的方面有:生產生活中的哪些問題與生物學相關?分析這些問題的角度是什麼?科普閱讀題的重要信息如何呈現?開放性試題的答題要點是什麼?

能夠從命題者和答題者兩個角度去思考,將有助於你更好地把握試題、應對不同層次的能力考查。

落實生物學觀點和方法,提升能力

生物學觀點包括結構與功能的統一、部分與整體的統一、生物與環境的適應等,這些觀點能讓你擁有分析問題的獨特視角。生物學的研究層次分為群體水平、個體水平、細胞水平和分子水平等,準確把握研究層次,能讓你和命題人始終在同一個層次思考問題。生物學研究的核心是科學思維和科學探究,熟悉研究流程、明確設計和分析實驗的思維要點,能讓你快速理清題目的邏輯。

回顧錯題和針對性解決措施,找準提升空間

錯題是財富,其價值就是讓你找準提升空間。回顧錯題時,要結合題目去思考丟分原因,是基礎知識漏洞還是能力欠缺?當基礎薄弱時,往往會讀不懂題;是不是沒有養成讀懂每句話、每個圖表的好習慣?全面讀題是明確題意的前提;是審題問題還是不知道解決問題的思維路徑?當你目的明確地去梳理題目邏輯時,二次讀題一定會找出關鍵信息。

這些回顧能夠讓你在高考前更清楚地認識自己,有的放矢地去理解知識和題目、改進答題流程,從而達到考前提升的效果。

《光明日報》( 2020年07月01日09版)

相關焦點

  • 生物:從命題者和答題者兩個角度去思考
    【衝刺,高考生】  生物:  從命題者和答題者兩個角度去思考  作者:閆新霞(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生物高級教師、生物學科教研組組長)  高考最後幾天,複習什麼有助於考場發揮
  • 學習方法介紹- 學會和命題人一樣去思維
    學會和命題人一樣去思考-談思維的深刻性下象棋的啟示:下過象棋的人都有這樣的體會,如果遇到高明的棋手,能比我們多看一步棋,只要對方不無謂失誤,我們是很難取勝的。象棋大師能一眼就能看出我們每走一地的意圖,所以我們普通人根本不是他們的對手。傳說中的八仙呂洞賓能一眼看18地檴,所以凡人根本與他無法匹敵。
  • 高考命題作文「命題不命意」,可轉化為話題作文,自選角度立意
    1.將題目轉化為話題命題作文雖然所給出的題目需作作文的標題,這看起來很死板,但是,從命題者的用意來說,會讓這個標題的內涵相當豐富的,因為它必須讓考生在據此立意時,能找到不同的角度,因此,適合於寫作內容的選材也會是廣泛的。或者說,在一定程度上命題作文給出的題目就是話題,只是比話題出多一個功能,即需要作標題。
  • 中考數學命題的思考,看看命題專家怎麼說!
    5.2 注重積累,收穫發現學習重在積累,試題命制亦是如此.在日常教學中,教者要勤於鑽研,善於積累,養成做題、研題、變題的良好習慣.並以此提高自身對數學的認識和理解,同時也能積累一些教學和命題素材.如本題中拋物線的呈現,沒有採用常見的給出拋物線經過的點的坐標的方式,而是以「點的運動路徑」方式加以呈現,並且突破了許多中考題中
  • 從兩個角度思考,區別speak talk tell say 的用法非常容易
    They are talking .(一)從動詞的及物性的角度老思考1.speak talk 是不及物動詞①speak 為不及物動詞使用時,強調單方面的「說」或者「講」,而talk是強調的是雙方「交談」,表示「同某人談論某事」常用的搭配各自是speak to /with sb.about sth. talk to
  • 申論考試論述命題審題方略摭談
    所謂「審題」,是對命題的內涵、外延和要求等要素進行認知、思考和分析,並確定應對方法和策略的一個過程,是進行申論的決定性前提和基礎,此步失誤,全盤皆輸。縱觀我國十年申論考試的國考題和部分省市考題,比較常見的論述命題可歸為五種類型,因各命題的內涵和要求不同,故審題方法和立意指向也各異。
  • 走進先秦辯者的命題:時間空間的特徵——連續性與間斷性的統一
    先秦時期有一位辯者便層就此提出過一個命題。戰國時期,齊國稷下的「辯者」當中,曾經有人提出一個命題,叫做「飛鳥之影未嘗動也」。從常識來看,這種說法好像是一種詭辯,飛鳥在不斷運動,它的影子怎麼能說不動呢?其實,仔細分析一下,「辯者」自有他的道理。我們知道,鳥的影子乃是由於鳥的身體擋住光線而形成的。
  • 2021年高考數學命題角度研究(135)
    第五章 平面向量、複數第三節 平面向量的數量積一、考綱考情:1.理解平面向量數量積的含義及其物理意義. 2.了解平面向量的數量積與向量投影的關係.3.掌握數量積的坐標表達式,會進行平面向量數量積的運算.4.能運用數量積表示兩個向量的夾角
  • 高考數學——解讀「三角函數與解三角形」涉及的26種命題角度
    非常的感謝大家在百忙之中能夠來閱讀小編的文章,你們的每一次閱讀都是給小編最大的創作動力,在這裡小編承諾給帶給大家優秀的文章,每一篇都會認認真真的去完成。今天,我們的主題是:高考數學——解讀「三角函數與解三角形」涉及的26種命題角度三角函數與解三角形是高考的熱點題型,從近五年的高考試題來看,呈現較強的規律性,每年的題量和分值要麼三個小題15分,要麼一個小題一個大題17分,間隔出現;這一部分主要考查三角函數的圖像與性質,三件恆等變換與誘導公式,利用正餘弦定理解三角形,但是在解題過程中,一定要注意三角恆等變換公式的多樣性和靈活性
  • 命題指方向 說題促思考——嘉興市小學數學命題培訓暨《單元學習...
    命題指方向 說題促思考——嘉興市小學數學命題培訓暨《單元學習體驗與評價》終審活動在海寧硤石小學舉行 發布日期:2019-11-07 09:26 信息來源:市教育局瀏覽次數:
  • 新冠肺炎:今年高考必考考點,命題預測
    根據教育部對今年高考的命題工作的解讀,2020年高考命題將以立德樹人為鮮明導向,充分體現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要求,著重加強關鍵能力的考查,並綜合考慮疫情因素和考生複習備考的實際情況,在保持命題總體趨勢的前提下(小編註:這表明今年高考試題綜合難度的基調是「平穩」),優化試題情景設計(小編註:今年高考各學科,其學科性質特點的試題情景設計肯定離不開
  • 禮品盒如何包裝,做為商家不妨從這幾個角度去思考思考
    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通常情況下,我們都會多角度去思考問題的解決方案,人作為慣性思維的主導者,一定在心中有自己的思維習慣,就拿禮品盒如何包裝這個問題來說,商家就不一定能跳出自己的思維盲區,今天做為一家擁有11年禮品盒生產經驗的我們來告訴大家,遇到禮品盒如何包裝,我們不妨從這些角度去思考思考
  • 學會換位思考,站在下屬的角度思考問題
    這個故事讓人聯想到管理中類似的現象:員工進入公司,不管是為了生計,還是為了目標和理想,大都是想好好幹的,對工作也是有熱情的。但是有些管理者卻忽視員工的工作感受,強迫員工按照自己的工作方式去完成任務。管理者想當然地認為,只要能幫員工提高工作效率,幫員工賺更多的錢,員工就會樂於接受,就會感激他。
  • 高考最後50天,理綜命題熱點及命題預測,乾貨!
    多體系統的組成模式:兩個或多個疊放在一起的物體,用細線或輕杆等相連的兩個或多個物體,直接接觸的兩個或多個物體。加強變式訓練,注意一題多變、一題多解、一法多用、多題歸一,培養學生多角度、全方位、深層次地去思考問題,增強應變能力。規範化做題,規範化包括學科用語、解題格式、計量單位、實驗操作等的規範化。及時改錯,對平時訓練過程中出現的錯誤要及時進行錯因分析,減少錯誤在頭腦裡存留的時間,避免重複出錯。
  • 從不同角度思考,提出自己的問題
    從文本中來,從思考中來。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第二單元,閱讀重點訓練項目是:嘗試從不同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問題;習作重點訓練項目是:寫一個人,注意把印象深刻的地方寫出來。為了達到這兩個訓練要求,教材安排了兩個輔助訓練重點項目:二是語文園地「交流平臺」「詞句段運用」「日積月累」,一個是習作「小小動物園」。
  • 從流量分發的角度去思考中心化和去中心化
    網際網路經常討論這種概念,中心化和去中心化是經常提起的。張小龍在闡述微信公眾平臺的八大觀點,其中一點是說「微信要打造一個真正的去中心化系統,不會提供一個中心化的流量入口來給所有的公眾平臺方、第三方」。我覺得從流量分發的角度去思考中心化和去中心化,對我們理解產品背後設計的思路,有很大的借鑑意義。
  • 考研邏輯知識點歸納:聯言命題和選言命題
    2、聯言命題的邏輯形式:A∧B(A且B)3、聯言命題的聯結詞通常有:「……和……」,「既……又……」,「不但……而且……」,「雖然……但是……」等。4、聯言命題真值表聯言命題的真值表二、選言命題選言命題是斷定事物若干種可能情況至少有一種存在的複合命題。選言命題進一步分為相容選言命題和不相容選言命題。
  • 一些關於高考語文作文命題的思考
    隨著六月份的消逝,高考在七月份正式來臨,7月7日的上午語文考試結束後,全國各地的高考作文題目也都公之於眾,筆者收集了一下各地的作文試題,下面給大家進行帶有主觀思考的分析與理解。命題作文從來都是考生願意看到的一種作文類型,題目劃定範圍後,幾乎大大縮減了考生跑題的概率,並且對考生的分析歸納總結的能力要求沒有那麼嚴格,此次的新高考全國1卷,所出的作文選題也是順應當前大環境大趨勢,在全民抗疫的事件與過程中,我們是不是能更進一步更清晰地看到周圍人們善和美,看到國家在此次疫情中所做出的成就,在這次疫情中看到並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人的溫情在社會流動
  • 夜讀|從另一個角度去思考(有聲)
    很多人試圖去挑戰權威,去改寫常規,去所謂「創新」某種事物。但是我們不妨想想,一些已經被社會認可的東西,能再創新嗎?如同硬幣不可能有第三個面一般,世界也沒有第三個空間給那些異想天開的人「創新」。有人認為文學需要浪漫需要詩情畫意需要風花雪月,於是便有了成千上萬的言情小說。有人認為學生壓力太大負擔太重,於是便有了作業輔導機和代做習題的筆,甚至生產出了紅外線作弊筆。
  • 換個角度思考,窗外將是另一番風景
    其實,生活中的波折不可避免,但只要我們換一種角度思考問題,一切都會變得不同。在一次與成功學專家陳安之老師的對話節目中,有一位同學問他:「陳老師,為什麼天氣會影響我的心情?」陳安之說:「其實不是天氣的原因,而是你自己心理的因素在作怪,讓我給你們講一個真實的故事吧。我以前在美國演講,有一個同事當天回到他住的地方後連說『太棒了』,我問他發生了什麼事,他說今天出車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