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願做幾分媽媽,0分、60分還是100分?

2020-11-02 育兒育己劉栩旗

前些天聽到一個關於幾分媽媽的話題,感到蠻有意思。看看你願做幾分媽媽,0分、60分還是100分呢?

0分媽媽對孩子的世界很少關注,孩子發生什麼她也不清楚,在她看來,只要不給自己添亂就行;100分媽媽則對孩子十分關注,甚至對孩子的事情越俎代庖;而60分媽媽則是在孩子需要時及時出現,孩子沒有強烈需求時不主動介入。

看了上面的描述,很多人會更願做60分媽媽。我們先來看下三類媽媽面對問題時的不同反應; 以及0分和100分媽媽的孩子具體表現;最後了解下如何才能做到60分媽媽?


01 0分、100分和60分媽媽面對問題時的不同反應

我們想像一個三歲孩子在搭積木的場景,孩子搭不好時會很著急。這時如果你是媽媽,會怎麼反應呢?我們看看三類媽媽的不同反應可能是這樣的:

0分媽媽會當作沒看見,繼續做自己的事。在她看來孩子不影響自己就好,儘量迴避孩子的問題。

100分媽媽會在旁邊關注孩子的每一步,看到積木搭不好時,便馬上告訴孩子怎麼放才不容易倒。看到孩子著急時她很容易緊張,擔心孩子受挫折時情緒爆發,因而儘量幫助孩子避免困難。

60分媽媽則是在孩子需要時留下來,但不會主動教孩子怎麼搭積木。當孩子搭不好著急時,她會先關注孩子的情緒,理解地說:「這個積木不太好搭,你是不是很著急。」孩子繼續嘗試時,她會鼓勵孩子,孩子提出幫忙時她會指點下,把主動權留給孩子自己。

60分媽媽相信孩子會遇到困難,允許孩子自己去嘗試,允許孩子失敗,允許孩子遭受挫折,在孩子需要時會耐心地給孩子提供支持。

上述情況有和你接近的反應嗎?很多時候,我們可能在0和100分之間搖擺,當對生活充滿擔心和焦慮時,希望孩子在自己的控制範圍內,緩解內心的不安。

當我們對生活感到滿意,可以平靜地面對一切發生時,面對孩子會更放鬆,和孩子的關係也更親密。


02 0分和100分媽媽孩子的不同表現

接下來,我們再來看下0分和100分媽媽孩子的具體表現。0分媽媽的孩子因為缺少和媽媽的情感聯結,往往缺乏安全感,對陌生人事物感到恐懼。

有位當老師的朋友很有親和力,小區裡的孩子基本都很喜歡她。她也非常喜歡孩子,看到孩子就會逗一下。然而,有個孩子卻每次看到她都很害怕,這讓她有些納悶。後來她了解到,那個孩子主要是保姆在帶,晚上也跟保姆睡。媽媽從來不管,寧可做家務也不願陪孩子,說她不喜歡小孩。而保姆也不善於交流,只是關注孩子的吃喝拉撒,孩子在情感上缺乏和大人之間的交流。

這樣的情況聽起來讓人感到難受。心理學家認為,3歲前是孩子建立安全感的和依戀關係的關鍵時期,一旦錯過很難彌補。

精神分析學家鮑爾默曾經提出:人都有自己的思維模式,無論成人還是孩子,一個人早期的依戀關係會形成一種「內在工作模式」。

0分媽媽的孩子長大後,媽媽對孩子的內心世界是不知情的,也很難走進孩子的內心。

有位15歲男孩的媽媽說,孩子上網課後開始迷戀遊戲,手機不離手。問她:「孩子有什麼興趣愛好嗎?不玩遊戲時他都做些什麼?」媽媽遲疑了下說不清楚,沒什麼興趣吧,也沒看他做什麼。

媽媽很辛苦地工作,卻沒有花心思在孩子身上,從不了解孩子的興趣愛好,更談不上去培養興趣,對孩子在成長中的經歷和情感世界一無所知,和孩子沒有心的聯結,讓人感到有些悲哀。

我們可以看出面對孩子,0分媽媽幾乎是麻木的,當孩子真正出現問題時,感到困惑和不知所措。

那麼,100分媽媽的孩子表現是怎樣的呢?孩子因為媽媽的過度關注很可能會變得過度敏感和脆弱。

有位高一女孩,媽媽說現在她一個月才回來一次。有次她獲獎媽媽沒有及時打電話給予表揚,便很不高興。媽媽很後悔自己當時沒做好,擔心對她有負面影響,同時也擔心她在學校的生活和交友。

原來,媽媽從小對她倍加呵護,每一次進步和收穫都會進行表揚,這讓她對表揚過度在意,沒有得到表揚就覺得很失落,和朋友之間相處也比較敏感,常常因為過度謹慎而不敢交往。

我們發現把握合適的度才能夠真正 幫助孩子成長,過於忽略會讓孩子失去聯結而冷漠,過度關注又會給孩子帶來負面影響。怎樣才能把握好度,成為60分媽媽呢?


03 怎樣做才能成為60分媽媽?

我們看到0分和100分媽媽都有恐懼,前者是迴避,不敢面對問題;後者是因為恐懼和擔心,儘量避免問題發生,只有孩子在自己的掌控範圍內,才感到安全。

要想成為60分媽媽,需要在孩子面前成為一個真實的人,真實地面孩子和自己。

0分媽媽可能在自己的成長中也沒有得到情感上的關愛,不知如何給予孩子。需要從點滴做起,多做滋養自己的事,讓自己的心漸漸變得柔軟。比如,買一件喜歡的衣服、給自己泡一杯茶、給自己一點時間看喜歡的書、聽喜歡的音樂等,甚至發呆,只要讓自己內心感到放鬆平靜和開心,都值得去做。

而100分媽媽需要的是學習把握界限,或許她也是在這樣的過度關愛中長大的,和父母之間界限模糊。需要學習分清哪些是自己的事,哪些是孩子的事,不主動參與孩子的事,給予孩子更多成長的機會。當感到焦慮時守住焦慮,看看會發生什麼,或許會有意外驚喜。

曾經有位16歲男孩,媽媽對他的方式就是在0分和100分之間搖擺。後來他與媽媽的關係非常疏遠,媽媽也為他感到很頭疼。後來媽媽走進了父母成長課堂,學會了真實而坦誠地向孩子表達自己的態度和價值觀,但不強加於孩子。漸漸地,男孩和媽媽的關係開始轉變,他也從一個叛逆、愛發脾氣,變成一個友好而充滿愛心的孩子。

美國心理學家託馬斯·戈登博士在《PET父母效能訓練手冊》中談到的高效能父母,便是我們所說的60分家長。他們與孩子建立一種更為隨意的關係。他們關心孩子,但並不焦慮;他們給予孩子關注,但不會讓孩子透不過氣。


60分的媽媽對孩子有著充分的信任,在孩子成長中是孩子心中的「定海神針」,孩子無論遇到什麼都知道身後有媽媽無條件的支持和關愛,他們會充滿勇氣和力量面對挑戰。


願我們都能夠學習做60分的媽媽,成為孩子成長路上強而有力的後盾。放飛孩子,綻放自己!

作者:劉栩旗, PET理念踐行者,兩個男孩的媽媽,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CPET父母效能訓練導師。願和更多媽媽一起在「柴米油鹽」中活出想要的自己,讓孩子成為他自己。

相關焦點

  • 經商能力測試:「0—100」你能得幾分?60分以上,就有經商潛質
    你是否是經商那塊料,可以通過測試得知。經商能力測試:「0—100」你能得幾分?60分以上,就有經商潛質。1.「鑽營」的能力(滿分20分)鑽營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比算計能力更能體現出一個人能否賺錢,甚至只要具備一點鑽營能力,不管其他能力如何,都會在一定程度上賺錢。鑽營能力在在生意上尤為重要,例如做某一件商品,你要鑽營到看一看就知道是什麼成分,每克成本是多少,中國有多少廠家,經營狀況如何。3.
  • 能做60分的媽媽,千萬不要做100分的
    那麼你是否好奇,這種「高要求」的心態是從何而來呢? 到現在我還對她說的那句話記憶猶新:「我是不完美的,我允許自己不完美,我也不要做一個一百分的媽媽,我做一個60分的媽媽,希望自己做一個幸福平和的媽媽。」
  • 不做完美媽媽,100分太多,60分剛好
    作為媽媽,我們應該首先接納自己的不完美,接納自己所有的情緒,只有先接納自己,才能讓心靈有空間去接納孩子的一切,無論是好的還是壞的,是優點還是缺點。生活不再焦慮,從接受自己的不完美開始。媽媽應該有自己的生活:媽媽有責任照顧好自己的孩子,但也要有自己的生活。
  • 90分做不到,沒關係,做個60分媽媽就行
    我想,可能我總是在拿自己和那些90分、100分的媽媽做比較。就拿最近參加的親子英語訓練營來說,輔導員每天都會評比優秀打卡,翻看這些優秀打卡經常讓我無地自容,覺得自己怎麼沒想到這麼好的點子,或者不能引導孩子在各個方面都保質保量完成任務。
  • 客戶只會給你打100分或0分
    01 從100分到0分發現有一句話說得特別好:客戶對你的信任只有100分和0分。本來小米這家公司是對生態鏈裡的企業的利潤壓榨得很低,是屬於通過狠狠地壓榨供應鏈,討好用戶的類型,因為這樣的事發生,用戶再對品牌的態度,就會變得不再寬容,直接就從100分打到0分。這樣供應鏈和用戶都沒討好。
  • 人生滿分100分,高考佔幾分?
    疫情降臨,日期延長,洪水攔路,然而再怎麼不平凡,今年的高考還是終歸落下帷幕。也終歸有人喜有人憂,有人猶豫不決,也有人希望捲土重來! 高考!人生一大重事,如若給人生打個分,滿分100分,你覺得高考佔幾分呢? 我今年27歲,2014年參加高考,距離現在整整6年。現在回想這過去的6年,我感受最深的就是,高考很重要,但是也沒那麼重要。
  • 完美媽媽,還是60分媽媽?
    完美媽媽的家庭氛圍>媽媽說的是對的,你照做便是。 兒子說:&34;,媽媽說:&34;。兒子說:&34;我喜歡吃花菜&34;,兒子說:&34;,媽媽立刻反駁:「我吃過的鹽比你走過的路還多。&34;媽,我數學考了98分,&34;快讓我看看那2分怎麼丟的&34;你瞧,是你不會,還是粗心&34;是不會&34;眼睛裡不容一粒沙子&34;媽,我回來了&34;快洗手,吃飯,今天我炒了你最愛吃的花菜&34;好嘞,老媽真好&34;媽,我數學考了80分&34;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獸性,失去一切"。
  • 如果滿分是10分,你會給自己孩子打幾分?
    孩子愛父母勝於父母愛孩子在讀文章之前,先給自己孩子打打分,如果滿分是10分,看看你能給她(他)打幾分?以前看過一檔節目,是什麼節目想不明白了。不過,節目的內容我還記得一些。這是在當事人不知情的情況下做的一檔節目,就是一開始先不讓當事人知道這是在做節目。節目的主題是讓媽媽和孩子互相打分。當然不是面對面地打分。
  • 100分的試卷,為什麼60分才算及格?考59分的同學要瘋了
    對於學霸來說,十分享受考試成績下來之後的那種成就感;而對於學渣而言,對考試則實在是喜歡不起來,因為考那麼一點點分被人投以異樣眼光的滋味確實是不太好受的。而對於很多大學生來說,每逢考試的時候心裡都祈禱著能及格就好了,多一分都可以不要。我們都知道,對於總分為100分的試卷,60分是及格線,考60分以下的就不及格了。
  • 「從60分到100分」的小學聽寫訓練,家長就能完成
    在校時間練不好,回家去練,現在大部分老師把聽寫作業當作家庭作業,很多家長為此焦頭爛額,付出很多心血,孩子的聽寫分數還是在60-80分之間徘徊,要達到老師要求的100分,差得遠。一位家長在監督孩子聽寫時,誤打誤撞,發現了一個好方法,堅持一個月,孩子聽寫從60分到了100分。我們一起來看看。
  • 託福從60分到100分如何備考
    姑且就當你想考100+,六級425等於託福60分,別問我怎麼知道的......   詞彙部分   首先,你需要的只有三個字背單詞!   閱讀部分   背完託福詞彙以後就可以做閱讀了,當然因為閱讀對中國人來說是最拿手的,所以先從閱讀開始突破,別的三項沒時間就先別管了。
  • 女明星自曝和老公分房睡四年:不要100分的婚姻,60分最圓滿
    那個你愛得熱烈的人,光鮮亮麗的背後卻有很多壞習慣,比如熬夜玩遊戲,飲食不健康,不愛運動,不喜歡打掃衛生。這時候,很多人都會說對方變了,從而引發許多爭吵和矛盾。其實,對方不是變了,是你從一開始的期待就很高。你對對方的期待是100分,可實際上只有60分。
  • 考60分和考100分有啥區別?小學生回答亮了~
    對於學霸來說,十分享受考試成績下來之後的那種成就感;而對於學渣而言,對考試則實在是喜歡不起來,因為考那麼一點點分被人投以異樣眼光的滋味確實是不太好受,更讓人難受的是,寒假前的期末考試成績還決定了回家地位。考60分和考100分有啥區別,60分的時候回家開門都是悄悄的生怕媽媽發現,比如60分回家是這樣子的。
  • 60分的父母,80分的父母,100分的父母,看看你是哪一種?
    60分父母又叫「保姆」 辛苦一輩子,為了孩子的飲食、服飾、玩具,為了讓孩子身體健康、生活美滿,這些行為構成了「家庭教育」很重要的內容。 在自己的悉心呵護下,孩子吃得飽、穿得暖,長得惹人疼愛、乾淨清爽,當然身體也茁壯結實。
  • 做個60分的父母,足矣
    他們一致認為:60分的父母,才是最好的父母。 「60分的父母」指的是,既不對孩子不管不問,對孩子關注度也不超過60%的父母。 而60分的父母,無論是培養孩子,還是提升自己的幸福感,又或是塑造好的親子關係,都是一個剛剛好的狀態。
  • 寶寶反抗:媽媽,求求你別對我太「好」!60分萬歲
    對孩子「敷衍」一點,只做「60分」,可能更能培養孩子獨立思考和自主動手的能力,而我們家長的過於保護,反而對孩子是一種傷害。什麼是」60分」媽媽?不做「0分」媽媽,也不做「100分」媽媽「0分」媽媽是這樣的:孩子嘗試了可能無法獨立完成的事情,例如爬到了比較高的沙發上,察覺到危險的時候,他非常害怕,並且開始大聲哭泣
  • 葛葛|做60分的家長就行了①
    因為世界會用各種方式來提醒你,你必須得為自己而活,不然你找不到平衡點。對待孩子,我曾經在我的音頻中多次講過,你不需要做一個100分的媽媽,等你做到了100分,你也會發現孩子該有的問題,他該需要經歷的課題,他需要自己去經歷,你無法代他完成的。
  • 60分的父母做保姆,80分的父母做教練,100分的父母……
    如果父母堅持做孩子的保姆,當孩子漸漸長大,父母突然有一天發現自己的孩子與別人家的孩子差距很大,責怪、批評、指責都很難將這種差距彌補。於是他們只能沉重地認為:自己的孩子「先天」就比別人差。似乎一切都難以挽回、難以補救,只能維持現狀。這種保姆式父母,也總是對孩子的成長缺乏長期、系統、全面的規劃。
  • 「60分」媽媽理論的核心
    「60分」媽媽理論的核心,就在於掌握獨立與依賴的平衡,媽媽要先讓孩子手去做,這樣孩子會知道自己有獨立的能力;當遇到無法處理的危機時,也就是在孩子心裡承受力接近臨界的時候,媽媽再施以援手,孩子感受到身後的保護,讓孩子有一定的安全感,這種60分環境下成長的孩子,理論上才是相對健康的。
  • 西餐牛排有3分熟,5分熟,7分熟,到底幾分熟的比較好吃呢?
    西餐牛排有3分熟,5分熟,7分熟,到底幾分熟的比較好吃呢?哈嘍,大家好,這裡是妍妍媽媽的美食屋,今天又到了和大家分享美食的時刻了,你準備好了嗎?說實話,第一次接觸牛排幾分熟還是從電視裡學來的。有的人說牛排是可以生吃,還有的人說牛排可以吃三分熟或者是五分熟,還有七分熟。那麼牛排是生吃好呢,還是吃1,3,5,7熟可以呢?到底幾分熟的牛排才好吃呢?只要你去西餐裡吃牛排的時候,服務員會來問你吃幾分熟的牛排?經常吃牛排的人,都知道要麼吃一三熟的或者是吃五成熟的。幾乎沒有人點過四分熟或者是八分熟的牛排。那麼為啥牛排裡沒有偶熟之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