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分做不到,沒關係,做個60分媽媽就行

2020-12-16 虎虎升薇

自己帶娃後,發現特別容易焦慮。

這份焦慮來自生活中的任何方面,比如看到公號分享的別人家媽媽怎麼帶娃,群友裡別人家媽媽怎麼雞娃,學校裡別人家孩子怎麼優秀……焦慮的事情無孔不入。

地這個焦慮並不集中在孩子身上,而是集中在自己身上。想著自己也算鯉魚躍龍門出來的大學生,工作了十幾年,不說順風順水好在也鍛鍊了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啥在帶娃這件事情上總是產生深深地挫敗感和無力感。

我想,可能我總是在拿自己和那些90分、100分的媽媽做比較。

就拿最近參加的親子英語訓練營來說,輔導員每天都會評比優秀打卡,翻看這些優秀打卡經常讓我無地自容,覺得自己怎麼沒想到這麼好的點子,或者不能引導孩子在各個方面都保質保量完成任務。

但我忘記了,輔導員這樣評比,其實是希望更多媽媽能夠借鑑學習,一起進步。

類似這樣的事情最近在生活中特別多,讓我愈發焦慮起來,並且開始懷疑自己,當年那個有點自信的自己好像消失了,在帶娃時又縮回到了一個自卑的我。

你看,容易焦慮的我,沒有用對力氣,反而折損了自己的精氣神。因為焦慮這種情緒,往往是由於能力達不到,而期望又太高導致。我夢想自己變成90分優秀媽媽,但以我現在帶娃能力,可能離60分勉強及格還有距離,卻總是拿90分來要求自己,不焦慮才怪呢?

一個好的目標一定是一個適度的目標,而不是一個好高騖遠的目標。

當我的能力在50分值上下,我卻在潛意識裡給自己定了一個90分的目標,甚至也計劃了一些行動,然後實際生活中,每天都會焦慮這個目標怎麼達到,時間都拿去焦慮了,行動自然變形,我離90分的目標只會越來越遠,更糟糕的是心態更差了,壓力更大了,對自我的懷疑更深了。

所以學會制定合理的目標對我當前而言非常重要。60分是我接下去應該嘗試的目標,我努力一把可以夠到,並且不是那麼遙遠,也不是那麼高高在上。

這種經歷像極了我在職場上的一段過往。那時候我新跳槽到一家公司,第一個月非常開心,覺得新平臺很不錯,自己各方面也能HOLD住,但第二個月開始現任領導上面來了一位新領導,有著業內最專業的公司背景,從這兒開始,我潛意識裡就對自己的期望產生了變化,拔高了標準而不自知。

接下去的一個月,本來應該是我踏踏實實幹活的一個月,但是因為這份過度的焦慮,讓我在做任何事情的時候都畏手畏腳,同時因為極度的焦慮讓我的身體也產生了一些變化,最終我逃離了那個平臺。可是壓垮我的是領導的期望嗎?其實並不是,而只是自己的設想。

對於領導來說,有人把活幹了才是最重要的,所以他們會在我提出離職時再三挽留我。

壓垮我自己的是自己對自己過高的期望,當覺得自己的能力達不到這份要求時,自己先焦慮地崩潰了。

焦慮往往來源於壓力,壓力其實也並不是越少越好,適度才合適。因為沒有壓力,往往也沒有動力,適度的壓力產生正向動力,過度的壓力產生副作用,所以壓力的曲線是倒U型也是這個道理。

自己沒邁過的坎兒總會以另一種形式出現,果然如此。當年在職場上沒邁過去的問題,現在在育兒中以新的面貌出現,然而問題的本質卻是一樣的。

想通了這一點,我有點釋然,關於接下去該怎麼辦,我有一些想法,但似乎也並沒有那麼明朗,能做的就是先朝著60分的目標去努力。在接下去的育兒中,我想我會:

結合新目標擬定合適的行動計劃。當我的目標是做60分媽媽,也許我在引導孩子的代辦事項上會刪掉很多,只保留1-2個最重要的事情,也許我需要更加加深與女兒的關係,而不是簡單的雞娃學習。

少比較,多反思。焦慮往往來源於比較,我們是社會性動物,比較往往在所難免,只能先往少比較去努力。多多反思自己,多多復盤總結,才能讓自己越來越好。

不斷心理暗示/明示自己:當自己慢慢能完成一些計劃時,好好地誇誇自己,不管是心理暗示自己還不錯,還是自己誇獎自己很棒呀,都可以幫助自己找回更多的信心。

育兒路上往往並沒有感同身受,因為每個家庭不一樣,每個孩子不一樣,當媽註定是一場孤獨的旅程,最怕孤獨中還對自己要求太高,進而產生絕望。

媽媽好,孩子才能好。所以先愛自己,當你力不從心的時候,你可以做60分媽媽,而別強求那個90分。

———end———

歡迎關注@虎虎升薇 ,一個考了心理學證書、學習了正面管教課程卻依然每天與娃鬥智鬥勇的80後職場媽媽。升級打怪太耗心力,一起來抱團吧。

相關焦點

  • 葛葛|做60分的家長就行了①
    因為世界會用各種方式來提醒你,你必須得為自己而活,不然你找不到平衡點。對待孩子,我曾經在我的音頻中多次講過,你不需要做一個100分的媽媽,等你做到了100分,你也會發現孩子該有的問題,他該需要經歷的課題,他需要自己去經歷,你無法代他完成的。
  • 做個60分的父母,足矣
    他們一致認為:60分的父母,才是最好的父母。 而60分的父母,無論是培養孩子,還是提升自己的幸福感,又或是塑造好的親子關係,都是一個剛剛好的狀態。其實,每個爸爸媽媽,都不應該要求自己成為「100分父母」。
  • 你願做幾分媽媽,0分、60分還是100分?
    前些天聽到一個關於幾分媽媽的話題,感到蠻有意思。看看你願做幾分媽媽,0分、60分還是100分呢? 0分媽媽對孩子的世界很少關注,孩子發生什麼她也不清楚,在她看來,只要不給自己添亂就行;100分媽媽則對孩子十分關注,甚至對孩子的事情越俎代庖;而60分媽媽則是在孩子需要時及時出現,孩子沒有強烈需求時不主動介入。
  • 不做完美媽媽,100分太多,60分剛好
    但往往這只是美好的意願,我們在教育陪伴孩子的過程中總是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錯誤:沒能看好孩子,不小心讓他們受了傷;忍不住朝孩子大吼,甚至動手打了孩子;不停的嘮叨孩子,儘管知道這樣沒有用·····這個時候,我們會自責,會懷疑自己是否是個合格的媽媽,會害怕將來孩子會責怪我們。像這樣的焦慮估計媽媽們都有過,我們能要怎麼樣處理這些焦慮? 我們能否成為完美的媽媽呢?
  • 90分的爸爸易做,60分的媽媽難當:別讓媽媽活成一座絕望的孤島
    前段時間,看到一則令人心疼的新聞:江西一位年輕媽媽,在剛生完孩子不久,也許是因為內心情緒找不到出口,於是爬上窗戶,想要跳樓輕生。在跳樓之前,她心裡還掛念著嗷嗷待哺的孩子,想要在離世前再給孩子餵幾口奶。就是這一絲不舍,讓消防員找到了救援的機會。
  • 能做60分的媽媽,千萬不要做100分的
    跟她表達的多了,她漸漸的也意識到了這樣的不足之處,發現自己的女兒似乎變成了第二個她,更意識到了即便自己的原生家庭不好,也不能連累自己女兒的原生家庭環境。於是她希望通過自己的學習去影響孩子的心,更加堅定了!
  • 生娃之後,我只想做一個60分媽媽
    比起那些經常情緒失控、會對著孩子大吼大叫的媽媽,我很少對Eden發脾氣。有時我說話稍微大聲一點,他就能意識到自己做的不對/不好。可是不發脾氣不代表沒有懲罰,很多事即使造成的傷害在我的忍耐範圍內,也需要通過一定的方式,讓Eden知道這樣做不對/不好,這是我和老公一貫秉持的教育理念。Eden的到來是一個美麗的意外,所以我是從得知自己懷孕的那一刻,才開始做當媽媽的準備的。
  • 託福從60分到100分如何備考
    因為現在是60分的水平,所以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從TPO1閱讀開始一套一套好好做,每次生詞短語都查好背下來。如果出現了專有名詞,先查下來記在本子上。如果第二次遇到它,就一定要把這個專有名詞背下來。   在你背完單詞做了5套TPO閱讀並認真分析以後,你託福就從60分提高到80分了,低分提分最容易了很開心對不對?此時有了20分的提高我們距離100分更近一步了!繼續努力!   聽力部分   接下來,80分以後我們主要攻克聽力和寫作!
  • 原創 「60分媽媽」(good enough mother)的挫折教育
    什麼樣的媽媽才是好媽媽呢?     做「60分媽媽」(good enough mother)足夠好的媽媽(good enough mother)是心理學家溫尼科特在母嬰關係理論中發明的詞,是指開始的時候幾乎完全適應嬰兒的需要,但隨著時間推移,她適應嬰兒越來越少,並根據嬰兒逐漸增長的能力來調節自身的媽媽。
  • 閩姐姐知心欄目⑥丨「60分媽媽萬歲」——怎樣做一個足夠好的媽媽
    姐妹們周末好閩姐姐知心欄目又和您相見啦~ 本期我們將和您分享「怎樣做一個足夠好的媽媽今天我們就從這個例子開始,來討論「怎樣做一個足夠好的媽媽」。心理學家溫尼科特提出了一個概念——足夠好的母親(Good Enough Mother),關於足夠好的母親很多人會因為翻譯把它理解為100分的好媽媽,但事實上想要做好一個100分的好媽媽這不僅會讓媽媽非常的疲憊,也會讓孩子失去自我探索、面對挫折的機會,成為一個「永恆少年」。而對足夠好的媽媽正確的理解是做一個60分的媽媽,60分就足夠了。
  • 厭惡現狀,沒問題,60分哲學你做的到麼
    人生路漫漫,很多工作,並不只是有100分,還有一條鮮紅的及格線,也就是傳統的60分哲學。60分哲學充斥著一股子現世中明哲保身的意味,已經個體對於很多工作的極大不滿。面對著不滿的工作,面對著厭惡的現狀,60分哲學,你值得擁有。60分哲學,顧名思義,這是一種典型的實用主義哲學。
  • 「60分」媽媽理論的核心
    「60分」媽媽理論的核心,就在於掌握獨立與依賴的平衡,媽媽要先讓孩子手去做,這樣孩子會知道自己有獨立的能力;當遇到無法處理的危機時,也就是在孩子心裡承受力接近臨界的時候,媽媽再施以援手,孩子感受到身後的保護,讓孩子有一定的安全感,這種60分環境下成長的孩子,理論上才是相對健康的。
  • 做100分媽媽危害可真多:三個步驟走出苛求完美的牢籠
    當天晚上,這位寶媽就就準備對孩子進行嚴加看管,一口氣給孩子出了50道算術題目讓孩子去做。 孩子感覺到了媽媽今天忽然對自己很嚴厲,心裡自然有些牴觸,結果練了不到十分鐘,就開始嚷嚷著不想再練了。 從心理學上說,挫折會導致攻擊。
  • 三年級數學期末考試,學生考了60分,全班第3名,媽媽聽後卻哭了
    小學期末考試已經結束,各科成績也都公布,有些學生拿著試卷拿著獎狀回到家中,受到爸爸媽媽的表揚和獎勵,而有的學生看著較低的成績單,回家變得非常「老實」;在農村學校,小學考試也結束了,一位三年級的學生數學考了60分,全班第三名,奶奶知道後非常開心,而媽媽聽後卻哭了。
  • 「我努力了,也考不了100分怎麼辦?」媽媽的回答決定孩子的未來
    第一次,英語測驗92分,「媽媽,這次英語90分以上,還不錯」;  第二次,英語測驗96分,「媽媽,我又比上次進步了一點」;  第三次,英語測驗98分,「媽媽,離我的目標越來越近了」;  第四次,英語測驗前,兒子格外緊張:「媽媽,我努力了,也考不了100分怎麼辦?」
  • 「我再努力也考不了100分怎麼辦?」媽媽的回答決定孩子的未來
    第一次,英語測驗92分,「媽媽,這次英語90分以上,還不錯」;第二次,英語測驗96分,「媽媽,我又比上次進步了一點」;第三次,英語測驗98分,「媽媽,離我的目標越來越近了」;第四次,英語測驗前,兒子格外緊張:「媽媽,我努力了,也考不了
  • 對女兒的教育媽媽只要做到60分就可以
    她告訴我說這些她媽媽都不知道,同樣不知道自己之前談戀愛的時候懷孕過,流產過所有的事情都是自己一個人在處理。我在想這得是什麼樣子的媽媽,讓女兒處在這樣的困境中。母親關愛諮詢到後面,這女孩始終不願意見媽媽,只要媽媽一聯繫她就失聯就消失,全靠一個親戚在中間傳達小薇的近況,當然諮詢內媽媽不知道的事情依舊還是不知道的。
  • 60分的父母做保姆,80分的父母做教練,100分的父母……
    如果父母堅持做孩子的保姆,當孩子漸漸長大,父母突然有一天發現自己的孩子與別人家的孩子差距很大,責怪、批評、指責都很難將這種差距彌補。於是他們只能沉重地認為:自己的孩子「先天」就比別人差。似乎一切都難以挽回、難以補救,只能維持現狀。這種保姆式父母,也總是對孩子的成長缺乏長期、系統、全面的規劃。
  • 完美媽媽,還是60分媽媽?
    完美媽媽的家庭氛圍>媽媽說的是對的,你照做便是。 兒子說:&34;,媽媽說:&34;。兒子說:&34;我喜歡吃花菜&34;,兒子說:&34;,媽媽立刻反駁:「我吃過的鹽比你走過的路還多。&34;媽,我數學考了98分,&34;快讓我看看那2分怎麼丟的&34;你瞧,是你不會,還是粗心&34;是不會&34;眼睛裡不容一粒沙子&34;媽,我回來了&34;快洗手,吃飯,今天我炒了你最愛吃的花菜&34;好嘞,老媽真好&34;媽,我數學考了80分&34;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獸性,失去一切"。
  • 寶寶反抗:媽媽,求求你別對我太「好」!60分萬歲
    自從生下陽陽後,媽媽的焦慮就從沒有停止過。媽媽說:「別人優秀的寶媽帶出來的孩子,10個月就能自主進食,獨立看書,生活習慣被調理的井井有條…以後長大了肯定異常優秀,我們的陽陽一定不能比他們差。」我一般會提出反對意見,銀幕上的那些能信嗎?都是擺拍的,盡力就好。